气候危机与汤加火山爆发

2023-01-03 03:05蓝虹
天涯 2022年6期
关键词:庞贝火山爆发火山灰

蓝虹

春节前汤加火山突然爆发并失联

2022年刚开年的1月,我们就遭遇了汤加火山爆发事件,那是非常突然和震惊的事情。1月15日,周六,我们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而且马上要过中国的春节了,我正在忙着自己做米酒。我是畲族人,总觉得外面买的米酒不地道,要过春节了,一定要自己做点地道的米酒犒劳忙碌的自己。我一边忙着做米酒,一边驱赶我家虎妞。我正在用凉水冲我刚蒸好的米,就听见电视里在播报汤加火山爆发的消息。

根据报道,汤加海域的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发生喷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一米二高的海啸波。而且,由于互联网和通讯网络全部中断,汤加处于失联状态。作为一个专业的环境研究者,出了这样大的地质灾害,我格外关注,立即在电脑上查询世界各国的各家媒体对这次火山爆发的报道。

从网络上,我获得了很多这次火山爆发的信息。因为汤加一直处于失联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各国地质监测机构或者太空卫星监测系统获取。卫星照片显示,火山爆发的地点是位于努库阿洛法以北约65公里处的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我立即搜寻了这座岛的形成历史。

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是一座火山岛,它的名字也是由两座小岛的名字连起来的。实际上,它的形成也是由于海底火山的爆发,而洪阿汤加岛和洪阿哈阿帕伊岛原本就是这座火山口的北部和西部边缘遗迹,两者之间只有大约2 公里的距离。2009 年,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附近的一次海底喷发开始向数千英尺高的天空喷出蒸汽、烟雾、浮石和灰烬,形成了洪阿汤加岛和洪阿哈阿帕伊岛,这是两座相邻的小岛。2014 年 12 月底,海底火山再次爆发,将火山灰和岩石带到了空中,最终火山灰落下之后,被海水凝固,将洪阿汤加岛和洪阿哈阿帕伊岛连接在了一起。2015 年1 月,科学家对这一带海域进行了调查,宣布了一座新的小岛的诞生。但由于此处的地壳运动活跃,有科学家预测这座小岛的存在时间只有6 年至30 年,因此小岛并没有被正式命名,就直接叫做了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

2019 年,有一些研究人员登上了这座新生的火山岛,发现原本由于火山爆发而死气沉沉的小岛,仅仅四年之后,竟然有了生机。研究人员在岛上发现了生命,有小草、小花,还有一些鸟。这些植物的种子应该是过路的鸟带来的。长途飞行的鸟,落在这个新生的岛上休息,鸟身上或者粪便里,也许有植物种子。由于火山灰富有营养,这些种子很快就生长起来了。他们甚至发现,一只猫头鹰竟然已经开始在岛上安家,而不仅仅是这个岛的过客。

但是,2022 年 1 月 16 日传来的卫星照片显示,这次火山爆发,导致了这个刚刚有了一点生机的新生火山岛的主体部分几乎完全被摧毁,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就这样消失了,从卫星地图上,再也看不到这座岛了。

根据卫星照片显示,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当地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空升腾而起,火山灰烬直径约5 千米,高20 千米。火山喷发后扩散与残留在空中充满着火山灰形成的火山云,分布直径达到500 公里。巨大的声响远在美国阿拉斯加都可以听到。这次火山爆发,14日开始,15日又再次喷发。

汤加火山爆发后,新西兰、日本、美国、加拿大、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澳大利亚、智利都发出了海啸预警。在我国,香港天文台1月16 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远在汤加约9000公里外的香港已经录得气压异常的情况。也就是说,从亚洲到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都有国家发出海啸预警。说明这波海啸影响范围非常大。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估计,这次火山喷发的威力相当于一次5.8 级地震。美国国家气象局称,汤加火山喷发在美国西海岸掀起3 到4英尺(1英尺约为0.3米)的海浪,最高则达7英尺。美国国家气象局国家海啸预警中心的海啸预警协调员施奈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4 日清晨,美国西海岸就有海啸波浪的感觉。在阿拉斯加的尼可拉斯基、阿特卡、阿达克和金湾都观测到1英尺多高的海浪。

日本气象厅14日对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多个县和地区发布“海啸警报”和“海啸注意警报”。截至 16 日上午 7 时 30 分,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对至少22.9 万人发布避难指示。有20 多艘船只被火山喷发引发的大浪掀翻或破坏。16 日是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第二天,但受“海啸警报”影响,一些地区约190 名学生被中止考试。

有媒体报道,根据科学家的估测,这次汤加火山爆发,释放的能量大概相当于1000 颗广岛原子弹。但是,正在遭受1000 颗原子弹轰炸的汤加,却与全世界失联了,这让全世界都在为汤加担心和祈祷。

还记得,在东京奥运会上,最抢眼的是一位汤加美男,他是汤加代表团的旗手,名字叫皮塔。当他赤裸着上身,穿着汤加传统服饰,秀出涂满椰子油的健硕肌肉,引发不少网友的尖叫和欢呼。据说,皮塔在网络上的粉丝比他们国家人口总数还多。

当记者采访这位惊艳全球的“半裸哥”时,他忧伤地说,他坚持穿着汤加传统服装盛装出席的原因,是想让全世界更多的人认识他的国家汤加,他很担心他的国家会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沉入海底而消失。他的忧伤唤起了全球人们对汤加这个国家的关注。当时的他肯定没想到,他的国家,虽然暂时没有因为沉入海底而消失,却遭遇了如此强劲的火山爆发。

汤加火山爆发如此剧烈的情形,让人们想起了地球上很多次伤害巨大的火山爆发,都是整个城市甚至多个城市在地球上被抹去了。例如,历史上记载和论证详细的两次著名的火山爆发。一次是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 年发生的大规模喷发,导致了维苏威火山附近的庞贝、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城市的彻底毁灭。另一次是印度尼西亚1815 年的坦博拉火山爆发,这次火山爆发,整个坦博拉地区全部被滚烫的岩浆和厚厚的巨热的火山灰所覆盖,只有26 人侥幸逃生,直接、间接导致约12万人死亡。2004年,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的联合考察团,挖掘出坦博拉覆盖在火山灰层之下的遗址,让当年火山爆发后的惨烈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些让城市消失的火山爆发,让全世界都在为失联的汤加担心,汤加会被火山吞没吗?

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了千年的的庞贝古城遗址

因为火山爆发而神秘消失的庞贝古城

庞贝古城现在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考古旅游打卡地。它是意大利西南坎帕尼亚地区的一座古城,距罗马约240 公里。庞贝古城从一个地中海沿岸的小渔村开始,逐渐发展为古罗马第二大城市,曾经非常繁华。城内有太阳神庙、巨大的古罗马斗兽场、宏大的罗马大剧院、神奇的巫师堂、舒适庞大的古代蒸气浴室、众多的商铺以及娱乐场所,吸引了地中海周围很多的城邦富商和贵族。

这座城市呈长方形,有七个城门。城市横竖各两条主干道将城市分为了九个地区,穿梭在这座地下废墟的大街小巷,依稀可以看到约两千年前的样子,仿佛时间停滞,能听到车马的喧嚣,感受到当时的烟火气息。

庞贝古城处在一个贸易枢纽的位置,周边有西西里岛、希腊、北非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了一座贸易城市,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奔走于各个城邦与国家的商人们,在南来北往中,纷纷选择在庞贝城停留休整。

庞贝城外,有绿油油的庄稼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到处都是挂满柠檬、橘子等果实的果树。而在城里,有雄伟的太阳神庙,恢弘的斗兽场和大剧院,遍布的房屋和别墅,众多的喷泉和温泉公共浴室,到处酒香弥漫,人来人往。

但是,繁华的庞贝城就在维苏威火山附近,离维苏威火山仅仅8 公里。维苏威火山高度1281 米,是座活火山,历史上曾经多次喷发。即使在公元79年之前,维苏威火山也曾经多次爆发。庞贝城之所以盛产谷物和果蔬,就是因为维苏威火山每次喷发后留下的火山灰提供了营养成分。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火山灰或火山岩土质的土壤,蕴涵着丰富的氮、磷、钾、铜、铁、镁、钙、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丰富的组合可以刺激植物的生长,所种植出的农作物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在庞贝城建造之时,维苏威火山已经沉寂很久,所以,当时的人们没有在意,认为这是一座死火山,而且,这里是如此适合发展经济,物产丰饶,又处于交通枢纽。所以,虽然他们知道8 公里外有着一座维苏威火山,也没有重视,觉得它不可能重新活动喷发,因此安心地在那里建造城市。

但是,维苏威火山到底是一座活火山,在庞贝城建成之后,它又接连引发了几次地震,以此宣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这些地震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破坏,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就没有很在意。公元62年,庞贝古城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地震,许多居民在这次地震中受伤,古城内一半建筑都被地震摧毁了。但是,地震过后,庞贝城的人们并没有选择离开,他们花费了重金重建整座城市。其实,这些地震是维苏威火山发出的预警。

公元79 年,庞贝古城的人们仍然在和往常一样进行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丝毫没有察觉即将到来的灾难。突然,他们听到了一声巨响,紧接着感觉到连大地都颤抖了,以为是又一次地震来了。

人们纷纷从家里跑出来观望,却发现是维苏威火山正在发出剧烈的声响。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来,这座火山就猛然爆发了。霎那间,地动山摇,一声巨响之后,火山向天空中喷射了数以吨计的岩浆,整个天空都被岩浆映成了红色。据记载,当时炙热的火山灰被喷到了40 千米之上的高空,之后又铺天盖地地落到了地面,火山灰甚至飘到了罗马城上空。火山灰遮蔽了阳光,剧烈的震动导致建筑物倒塌。城里的人们都四散逃命,哭泣声、尖叫声不断传来。但人怎么跑得过火山呢?几乎是瞬息之间,温度高达400 摄氏度的火山碎屑流呼啸而来,迅速涌向了庞贝城,所到之处,所有动植物都被杀死。而且,空气中弥漫着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很多人被困在房子里,后来的考古发掘发现,许多人体残骸都是倒在门边。屋顶开始因为火山灰烬的覆盖和冲击而倒坍。后来的考古发现,庞贝城上的火山灰足足有9 米厚,几乎是瞬间就被火山灰掩埋,庞贝城就以这样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被直观地定格下来。

岁月流逝,被毁灭的庞贝古城就这样静静地深藏在地下,直到一千多年过去。1594年,人们在萨尔诺河畔修建饮水渠时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头;1707年,人们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时,挖掘出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人们以为这些不过是那不勒斯海湾沿岸古代遗址中的文物,没有人意识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们脚下占地近65公顷的火山岩屑中。1748 年,人们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体遗骸,这才意识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掩埋了一整座城市!

这些发现立即吸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者,因为历史上的庞贝城盛名远播,很多史料都有关于它的记载。但是,它就这样突然在某一天彻底消失了,这么大一座城市,再也找不到它的踪影。考古学家们经过挖掘和复原,才发现庞贝古城。

1860 年,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统一意大利之后,任命了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来主持庞贝古城的挖掘工作,这位考古学家就是吉赛普·菲奥勒利,是现代考古学的先驱。他完整地恢复了庞贝古城的原貌,再现了它的历史。

由于火山灰的作用,庞贝古城的很多物品还保留着近两千年的样子。当年,火山灰覆盖在尸体上,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硬壳,致使肉身腐烂后,躯壳被保留下来。吉赛普采用了一种特殊方式,把悲剧瞬间凝固下来。他用熟石膏配制成一种混合剂,注入空空的躯壳中,一段时间后,混合剂凝固、干透,除去外面的火山灰,遇难者临终前的模样便清晰地显露出来。

透过遇难者的临终形态依稀可以看到:那一天,街道上依然繁荣忙碌,商铺、剧院、浴场里人来人往,熟人们互相打着招呼。一切就和平日一样,安静和繁忙。然而,危险就这样悄然来临。火山毁灭了他们,火山灰却保留了他们的躯壳,生命景象如故,仿佛只是瞬间的停顿。

突发的灭顶之灾使庞贝城的生命倏然终止,它在被毁灭的那一刻也同时被永远地凝固了。庞贝城因此得以成为我们今天还能领略到的伟大的古代文明遗址,这处遗址的最动人心魄之处在于:它真实地保留着灾难来临前庞贝人的样子——能容纳两万名观众的竞技场;30 家面包烘房,100 多家酒吧,3 座公共浴场,用于交易的步行街,可容纳5000人的剧院;而在街道边的小酒馆里,墙上画的酒神浑身挂满葡萄,每一颗果实都饱满美丽。羊毛作坊、商店、印染店、客栈的墙壁上,到处都留有庞贝人纵情享受生活的印记。在庞贝城考古中出土的一只银制饮杯上,刻着这样的话:“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很多人都以为,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 年的强力喷发,只是毁灭了庞贝这一座城市。其实,它毁灭了它周围的所有城市,比如赫库兰尼姆。赫库兰尼姆也被考古学家们挖掘出来,但是,除了无法融化的岩石建筑,这座城市的一切都被火山毁灭了,并没有像庞贝古城那样尘封在地下。庞贝古城还能够保留遗迹,是因为这座城市离维苏威火山8公里,灼热的岩浆并没有流淌到这里,主要是滚烫高达140 多摄氏度的火山灰覆盖了它。而赫库兰尼姆就不一样了,它离维苏威火山更近,就在维苏威火山西南角的山脚下,赫库兰尼姆城址的人们,直接遭受了极度高温的岩浆的灼蚀,瞬间汽化。火山爆发后,岩浆和火山灰,将这座城镇埋在20 米的地下深处。所以,它的挖掘难度远远大于庞贝古城,也无法恢复。虽然现在有一些赫库兰尼姆城石柱、石彻的街道、大理石等被挖掘出来,但无法恢复其全部面貌。

1997 年,庞贝城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元79年那场从天而降的灾难,那些滚烫厚密的火山灰,覆盖了这座古罗马城市,那瞬间的灾难,凝固了一切。

我去过庞贝古城,漫步在这个悲伤的古城,时间仿佛倒退了近两千年,这个失去生机的寂静城市,沧桑地矗立在阳光下。展览室里陈列着许多石膏像,再现了生死之际庞贝城最后的脉脉温情。

一个小女孩紧紧抱住母亲的膝盖,害怕地大哭。这个近两千年前的小姑娘,就这样永恒地定格在她的稚嫩时期。

一位孕妇俯下身子,脊背拱起,竭力想要保全肚子里的孩子。几个用铁链锁在一起的奴隶,挤在墙角,紧紧地依靠在一起。一位丈夫掀起衣角为怀孕的妻子遮挡火山灰,自己却立刻窒息,妻子的脸上至今还留有丈夫的衣料的痕迹……

隔着密封的玻璃,好像我们还能触摸到生死关头人间最后的爱和温情,至死不渝的相依相偎。

庞贝古城死了,即使考古挖掘出来,这也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寂寞之城,那些死亡的幽灵,就在古城里徘徊,哭泣着那让人不忍直视的永恒。但是,维苏威火山却重生了,或者说,它从来没有死亡过。近两千年前那样的勃发冲天一怒,是它生命中辉煌的必然。如今的维苏威火山,山脚下已经是郁郁葱葱,一派苍翠,生机勃勃。敞开的山顶,冒出青色的烟雾,这告诉人们,它依然是一座活火山,一只休眠中的雄狮。

在这可怕的火山四周,葡萄树正绿,火山渣土上盛开着野花,充满着清新的芳香,即使在警示危险的红色区,也有错落有致的别墅、公寓。在夜晚的山上,有密密麻麻的灯光,生机盎然。从山脚至半山腰,大大小小18个城镇星罗棋布,将火山团团包围着。这些人,他们依偎着维苏威火山,爱恋着火山灰给予他们的富饶物产和温泉,他们忘了近两千年前那场全城皆亡的悲剧吗?在庞贝古城的风声中,他们听不到死去的亡灵的哭泣吗?人类啊,我们是多么盲目自信的人类。

气候危机会引发火山爆发吗?

汤加依然失联着,在这种焦虑中,很多人在思考,全球气候变暖,会不会引发火山爆发呢?而很多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是,全球气候变暖,确实会引发火山爆发。

要理解全球气候变暖为什么会引发火山爆发,首先要理解火山爆发产生的原理。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被急剧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从地质学理论上看,是地壳运动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壳板块之间的碰撞,引发了火山爆发。地壳均衡理论认为,只有在大地水准面以下某一深度处具有相等压力,例如,大地水准面之上的海洋(或山脉)的质量过剩能够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来补偿,地壳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大地水准线以上的物质分布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地壳压力不均衡,从而引发火山爆发或者地震。

地球的结构从外向里,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顶部是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的岩石圈,厚约60千米到120千米。地球表面的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在地幔上部还有一部分是软流圈,它位于岩石圈的下方,温度是在1300 摄氏度左右,压强达到了3 万个大气压,已接近岩石的熔点,因此,这里的物质呈现半黏稠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壳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陆地壳,另一种是大洋地壳。大陆地壳覆盖地球表面的45%,主要存在于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大洋地壳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从地壳厚度上看,大陆地壳一般要厚于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厚度平均为33千米,受重力均衡作用控制,在高山区陆壳下部存在山根,所以地壳厚度增大;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从地壳组成结构看,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有根本区别,它的结构比大陆地壳更为均一。

大陆地壳板块和大洋地壳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因为密度和厚度都有差异性,导致地壳容易形成不均衡状态,因此是岩石圈最薄弱的地方。因为软流层会有热对流作用,这就会使已经达到均衡的板块发生移动,如果板块之间因为地壳物质质量或者承受重量发生变化,板块之间就会发生挤压或者分离,软流层的岩浆就会突破岩石圈,喷发出来,以改变现有的压力分布,形成地壳压力新的平衡。这就会导致火山喷发。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陆地上冰川的融化加快,使大陆板块承受的压力减轻。这些大陆冰川融化后形成水,最后都汇聚流入了海洋,导致了海平面上升,也导致了海洋板块承受的压力增大。这就造成了地壳压力的不均衡,因此,就会引发更多的火山爆发,通过岩浆的喷出来调整地球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之间的压力,以实现新的地壳平衡。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灾害之间,还互相作用,加速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害程度。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澳大利亚的极度高温,引发了澳洲大火,这场大火连续烧了210 天。

澳大利亚大火排放二氧化碳约4 亿吨,使得南极气温首次突破20℃。高温让冰川快速融化,融化的冰雪水流入大海,导致地壳的质量在海陆之间重新分配,而这种地壳上的质量重新分配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和地幔的重力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地壳必须重新调整它的质量分配,而这种调整,必然导致剧烈的板块运动,从而引发强烈的地震或火山爆发。

很多地质学学者的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海水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这种巨量的物质转化破坏了原有的地壳重力均衡,引发了强烈的地壳重新构造运动。这是目前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活动频繁的原因。

2010 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一份名为《高山冰川和气候变化人类生计和适应的挑战》的报告,对全球主要冰川近年来的融化速度进行了排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因为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过去150 年来地球上的冰川面积一直在缩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的速度显著加快了。北极、欧洲、亚洲高山地区、美国西北部、加拿大、安第斯山区和巴塔戈尼地区的冰川都在融化,甚至在庞大的兴都什—喜马拉雅山区,大多数冰川也在小,其中南美洲和阿拉斯加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最快。

科学家们将这期间发生的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时间、地点全部都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并在地图上标注,结果发现,这些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统计学特征非常明显,发生的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大部分都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阔庞大的山地冰川,并且是冰川融化最强烈的地方。

学者们认为,统计学证据也证明了,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剧烈融化,海平面上升,打破了原有的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重力均衡,引发了地壳均衡重新构造运动,使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活度强烈。

气候危机导致了不平静的太平洋。

失联的汤加重新回归世界

全世界经过三天焦急的等待,汤加终于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各种情况和照片都传送出来。从照片上看,汤加确实受到了火山爆发的强烈冲击。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绿色的植被覆盖上了厚厚的火山灰,房屋建筑严重受损,道路被淹没,机场的跑道遭到破坏;沃莱瓦岛的道路严重受损,到处是倒灌的海水,建筑物以及海岸线都严重受损;乌伊哈岛上建筑物倒塌,海水倒灌,原本绿色的植物和白色的屋顶现在只能看到一片灰色;在诺穆卡岛,不少海边的建筑消失不见,海岸线变化明显,岛上的道路也被摧毁。高浓度的二氧化硫造成了毒空气污染,火山灰降落到地面水体,导致水污染,通讯设施几乎全部被破坏。

但是,最重要的是,汤加的人员伤亡远远少于庞贝古城,这让人非常欣慰。心情放松之后,就想起当初因为“半裸哥”,我还专门查了汤加的民俗,汤加竟然是一个以胖为美的国家,而且他们还是用树皮做衣服。这种树皮布叫“塔帕”,先把桑树和无花果的韧皮剥下来用水浸泡,放在特制的木板上使劲反复敲打,数小时后,树皮就会变成薄如蝉翼的“布料”。也就是说,那个东京奥运会最靓的汤加帅哥,穿的那条帅气十足惊艳全世界的汤加传统裙子,可能是树皮做的,真是有趣。

猜你喜欢
庞贝火山爆发火山灰
火山灰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影响及活性分析
庞贝考古发现“兰博基尼”
水热条件下火山灰基模拟137Cs地质聚合物固化体的结构与固化性能
Discovering “Lamborghini” in Pompeii? 庞贝考古发现“兰博基尼”
教室里的“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了!
摄影欣赏
印度尼西亚Sinabung火山爆发卫星融合影像图
消失的庞贝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