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信用辉县”品牌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3-01-03 03:12辉县市发展改革委
中国信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监管

辉县市发展改革委

近年来,辉县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实际,锚定“两个确保”,按照“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协同共治”的基本原则,夯实制度体系与平台建设两大基础,聚焦信用监管、信用应用、信用创新三大发展方向,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信用建设,推动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2022 年1 月5 日,在郑州市召开的河南省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现场评定视频会上,辉县市成功创建省级信用示范市。

加强组织领导,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辉县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信用建设视为经济发展硬支撑,不断强化对信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信用办和信用中心等机构,十一名人员全职负责,投入600 余万元用于信用工作提升和信用基础工程建设。为强化责任落实,要求全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均成立信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用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狠抓示范创建,在提升质量上求实效。为加强对创建省级信用示范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通过采取建立工作机制、实地进行督导、召开专项例会等措施,为我市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数据为基”,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辉县市于2021 年1 月完成信用平台与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并实现信用信息自动化归集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公共信用信息690 多万条,数据合规率达99.98%,“双公示”信息上报及时率、合规率均达到100%,瞒报率为0。

坚持“应用为本”,不断丰富信用应用场景

1. 大力构建新型监管机制。一是创新事前监管,引导建立守信意识。我市32 家单位均已制定事前承诺工作方案及事项清单,累计归集上报个人信用承诺信息14776 条,企业信用承诺信息11393 条,企业信用承诺信息覆盖率达81.71%,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全面覆盖,“逢办必查”的市场主体信用状况查询机制全面建立;二是强化事中监管,精准实施监管措施。全市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覆盖29个行业部门,涉及农业、交通、商务、税务等21 个国民经济行业领域和审计、法律服务、统计等重点工作人群;协同监管工作覆盖教育、医疗、食药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及日常抽检工作。三是完善事后监管,依法依规施行信用惩戒。我市税务、商务、法院等单位依法进行红黑名单认定,及时召开“红黑名单发布会”,回应群众关切。按照在政务服务中实施联合奖惩工作要求,我市41 家市直单位安装联合奖惩核查插件,严格落实“逢办必查,逢查必核”要求,截止目前累计核查1.6 万余次。同时主动公开信用修复标准流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全市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治理完成率100%。

2.积极推进信用惠民便企。我市已建立风险缓释机制,并不断推进白名单常态化归集共享。2021 年度累计召开“信易贷”工作推进会及专题推广活动70 场,辖区内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及486 家企业,均已完成“信易贷”平台注册,累计对接融资项目98 笔,授信金额5.95亿元。

3.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一是加强公务员诚信建设,建立政府守信践诺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及公务员对行政事项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承诺履行情况纳入部门及公务员诚信档案,作为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及时向社会公开信用信息,在采购和招投标中应用信用报告,对列入失“黑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参与项目采购活动。三是完善政务失信记录。将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并依托“信用辉县”网站依法依规进行公开。当前我市政府部门未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情况。

4.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我市通过大型诚信主题宣传活动与日常“六进”双线并行,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累计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281 次。通过印制诚信手册、发放宣传页、签订承诺书,实现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全覆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5. 整体提升信用环境指标。在2020 年河南省104 个县营商环境评价中,辉县市营商环境第11 名,信用环境指标第20 名。为对标先进,找出差距,我市组织学习团队赴先进县区学习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提高我市信用环境指标工作质量。

坚持“创新为魂”,探索“信易+”全新领域

1.全面启动“诚信示范链”培育工程。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诚信示范点评选工作。通过自主申报、集中评议,推选出诚信示范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正向激励”示范效应,营造全民守信社会氛围。我市“诚信示范链”培育工程(首批)共计3 个街区、8 个景区、4 个乡镇、21 个村庄、46 个家庭、70个企业、11 个学校、104 个商户,示范效应初步形成,诚信守信氛围日渐浓厚。

2.持续拓展“信易+”覆盖领域。我市不断加大“信用+养老”“信用+医疗”“信用+旅游”“信用+出行”等工作推进力度,明确守信激励适用对象,全面累计享受信用服务人次两万余人,减免各类费用200 余万元,信用经济初具规模。

3.聚焦发展目标,在统筹推进上齐发力。我市将以此次成功创建省级信用示范市为契机,不断夯实信用基础工作,深入推进信用监管与信用应用,以“六个不断”为目标,叫响“信用辉县”城市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本栏图片均由辉县市发展改革委提供)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信用消费有多爽?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切实加强对网吧的严格监管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