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集团:构筑生态“稳链” 创新驱动“强链”

2023-01-03 09:37通讯员党浅王玉军
山东国资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链

□ 通讯员 党浅 王玉军

秋天的风拂过齐鲁大地,吹散了暑云,却吹热了产线职工稳增长、保供应、冲刺全年任务目标的信心。

9 月17 日,山钢集团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孙日东告诉笔者,今年因采暖季“错峰生产”叠加冬奥会限产,成为山钢历史上限产幅度最大的一年。“今年一至三季度,钢铁主业的铁、钢、材产量比同期大幅降低,但企业实施适应型战略,以科学之策应非常之难,减产不减效,在行业亏损面高达85%的形势下保持了稳健运营的良好势头。”7 月份,山钢集团钢铁主业吨材利润比去年提高51.87 元,吨材售价比去年提高8.54 元,8 月份山钢集团环比减亏近80%,其中莱芜基地比较优势有新进步,日照基地是行业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

今年以来,山钢集团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锚定稳链、强链承压而上,一方面勇担“链主”企业的使命责任,牵起区域产业链条,牵一发而动全“链”,成千上万家附着在产业链上的生态企业相互支撑,守住稳链基本盘;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融合,在全产业链多个环节守正出新,创造了强链的新动能。

牵起区域钢铁产业“链条”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3800 立方米高炉区域

今年4 月,济南一家本土企业急需办理贷款2000 万元,用于新建方舱医院。因该项目开工在即,时间不等人,山钢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优化操作流程,开辟贷款发放绿色通道,仅用不到48 小时就将资金发放到位,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该单位负责人表示:“时间关乎生命,关乎我们的信誉。感谢山钢为我们特事特办,感谢山钢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的贡献!”

孙日东说:“我们的产业生态链中有近10 万家中小企业及合作伙伴。山钢作为龙头企业和山东省钢铁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只有发挥创造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更好驱动整个产业链焕发生机。”

稳产保供,靠合作,也靠机制。今年以来,山钢集团健全重大突发事件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工作机制,完善应对风险挑战的各类预案,以稳采购、稳生产、稳供应,发挥龙头企业和钢铁产业链主的带动作用,贯通产业链循环,稳住区域钢铁产业基本盘,让区域市场经济在面临难关时仍能保持活力和腾挪空间。

山钢5 万余吨高强螺纹钢产品用于济莱高铁3个标段重点工程

保障主动脉,畅通微循环,确保原料进得来。在外部运输方面,完善运输方式,全方位、全时段保障供应。山钢集团莱芜基地主要以汽运为主,新增中煤能源山东有限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销售有限公司2 个火车运输渠道,同时增加兖州、北师店等4 个站点的铁路发运量;日照基地在汽运、火车运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近港优势,大力拓展水运渠道,锁定资源数量及价格,大大提高了保供能力。在内部运输方面,建立“三分一明、两包两保”疫情防控总体工作机制,“三分一明”,即分级预控、分区管控、分层强责,疫情防控明白纸;“两包两保”,即公司包厂、厂包车间,保人员、保物资。内外兼“稳”,保证了原料供应。

优化流程,极致生产,确保生产稳得住。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钢铁主业全力以赴提高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1 至7 月,山钢股份吨材利润和吨材售价双双高于行业平均,与2021 年相比分别提高51.87 元/吨和8.54 元/吨,累计内销产品结构增效超目标57.73%,1 至8 月可比成本降低4.91%;持续深化“五位一体”商业模式创新,累计内销产品结构增效47.05 元/吨;把节能降耗作为碳减排的首要任务,能源绩效水平显著提升,吨钢综合能耗536.6 千克标准煤。截至目前,山钢集团力稳供应,北京丰台火车站、黄河大桥扩建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用上山钢制造。

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确保产品出得去。今年2 月,由于疫情原因,山钢“金牌”用户、国内叉车龙头企业安徽合力的其他供应商停供,特向山钢集团紧急求援。山钢营销部门成立服务专班,制定应急预案,召开门架槽钢生产研讨会、生产计划会、运输协调会,制定生产与发运保障措施。截至9 月上旬,累计发运230 余辆,火车累计发运19 整车,并将货物直接送达客户车间。

山钢集团以保供终端为主线,根据用户个性化服务要求,营销端制定“三快专”服务标准,与合作仓库、合作物流进行深度无缝对接。三快:快疾反应、快速到位、快捷解决;三专:专人服务、专车运输、专库仓储。结合前期终端用户用钢特点及市场动态分析,制定仓储红线、蓝线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入出库节奏,并合理控制市场风险。

产业链创新链“双链”加速融合

9 月14 日,淄博市博山区的鲁耐窑业厂区里,山钢集团旗下山东耐材集团首席专家蔡国庆托着一块耐火砖介绍:“别看这块砖‘模样’普通,实则不一般,这是我们的‘王牌产品’——干熄焦用莫来石红柱石系列产品。这小小一块砖,身上有着17 项专利,获得‘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等6 项国家及省级以上大奖,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

“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协同联动、互促提高。”山钢集团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李丰功介绍,近年来,山钢集团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钢铁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向现代化发展,推动山钢集团高质量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今年以来,山钢集团全面启动“十百千万”全员岗位创新工程,评选表彰10 余项优秀岗位创新项目、百余项全员创新改善成果、千余项优秀金点子。今年“五一”,全员平凡创新示范单位6 个、全员平凡创新型班组(团队)29 个、平凡创新卓越职工47 名、全员优秀创新成果47 项、优秀合理化建议“金点子”89 项,获得山钢集团表彰。10 个山钢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全新挂牌。

与此同时,山钢集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与科研院校协同,与用户合作,协同创新。上半年,山钢集团携手中科院金属所进行的“稀土特殊钢”项目顺利预验收评审;日照公司《超高强韧汽车用钢关键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绩效考核评审专家组验收,评价结果为优秀。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夯实。1 至6 月份,山钢集团共发生研发投入32 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5.2亿元,增幅19.4%;发生研发费用26 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2.6 亿元,增幅11%。研发投入和研发费用的持续增长,为科技研发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对全球产业格局重塑挑战

今年以来,山钢集团稳链强链并重、稳产稳岗兼顾,稳扎稳打有章法,家底愈加丰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愿景可期。

复杂局面何以稳住阵脚?

山钢人看得明白:稳,来自政策的温暖,来自金融的护航,更来自企业的自强。

山钢人做得干脆:凝炼共性需求,明确发展路径,推动钢铁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共同构建源于产业、服务产业、功能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产业链格局重塑挑战,赢得发展主动权。

共拓新模式,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有机协同,激发商业闭环“内驱力”。山钢集团通过价值链将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机联结,与客户形成“价值共同体”,同时厚植开放合作,与产业链上的客户进行产权、资本、金融领域的深层次合作,缔结共赢发展的新商业生态。据了解,山钢集团为产业链上下游62 家核心企业、278余家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交易规模达106 亿元,平均为产业链上的生态合作企业降低融资利率30%以上。

共建新平台,山钢集团着力打造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推动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链集群,努力营造以当地需求、国内需求为拉动的产业小循环,保证产业链集群的健康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应急能力和协同能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大循环。

“既要立足当下,落实好畅通产业链、促进工业稳增长的系列举措,又要放眼长远,依靠创新驱动,扎实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工作,持续增强钢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山钢集团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邱现金表示,从短期看,需扎实做好钢铁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从长远看,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加大国家战略的支撑力度。

共筑新生态,山钢集团致力于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度交流合作,助力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集群,构筑开放、合作、共赢的钢铁产业繁荣生态。

在邱现金看来,山钢集团具有完整产业链优势,发展韧性大、潜力足,要注重生态的打造,促进产业能级的提升。要发挥山钢集团作为“链主”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以吸引行业内更多企业加入,并通过改革突破、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等举措形成专业化竞争与合作体系,推动市场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我相信,疫情过后,中国经济社会将很快恢复生机,经过考验与锤炼的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将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为整个经济社会赋予更多正能量。”邱现金表示,坚持住,明天会更好。

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视野宏阔:“作为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我们要自觉担负起产业链主责任,聚合上下游配套企业、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发展,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彰显国之大者、国之重器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山西农谷打造“花经济”产业链
农产品直播要立足农业产业链谋长远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中海海洋耕鱼油全产业链
铲除论文造假背后的黑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