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永衡官帖图文艺术赏析

2023-01-03 08:46李成飞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边框印章吉林

李成飞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24;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4;3.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吉林 长春 130124)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钱币中,吉林永衡官帖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独具特色的形象被当今钱币收藏界所追捧。本文以东北亚金融博物馆藏品民国十七年吉林永衡官帖为例,选用两版民国年间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官帖的图案和文字,从艺术的角度进行赏析,将这段钱币历史从艺术的角度展示给世人。

一、吉林永衡官帖民国十七年版壹吊

(一)形式与构图

吉林永衡官帖民国十七年版壹吊(见图1、图2),为吉林永衡印书局石版印刷,竖式长方形,整体大形具有轴对称特征,在对称中寻求变化,既庄重而又灵动。上方两角设计为内凹形云叶纹样,具有优雅、大方、端丽之感,与下面两个直角形成了形状与体量上钢与柔、轻与重的对比。正面整体颜色为黑灰色,背面为淡红色。四周外边框为我国明清时期典型代表性装饰图案,由假山、花木、果实、葫芦、折扇、佛珠香炉、文房四宝、书籍等文人用品赋予吉祥寓意的内容以及壹吊官帖的面值等汉字和数字组成,官帖四周内侧装饰边框则是著名的“馆阁体”小楷风格书写的一段作为“图文并茂”作用的古文。

图1 吉林永衡官帖民国十七年壹吊正面

图2 吉林永衡官帖民国十七年壹吊背面

壹吊官帖内正中顶部内容由上而下,为我国古代书写习惯的右起始,分别为“馆阁体”(后文有详解)楷书字体“吉林”“永衡官帖”“官银钱号”三组汉字。偏下核心位置从右至左依次分别为:银号专用冠字和号码,官帖正中为本帖内容主题,大字楷书“凭帖取钱壹吊整”、其中“壹吊”二字最大用以突出主题。左为该官帖发行时间“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票”等文字。

(二)细节刻画

人物方面。人物形象有我国明清时期民间古典传说中的福禄寿三星仙官及和合二仙,采取国画式古典人物造型,以线条的表现力为主,动作神态一如民间神祇画像及塑像的形象表达,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人物比例亦如中国画传统人物比例,头部比例相对较大,相对于西方绘画而言更加追求“神似”,并不刻意追求比例的精准。三星仙官呈品字形分布,具有构图稳定性,兼具一定对称性,和合二仙是两个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和尚,传为我国唐代天台山的国清寺两位高僧拾得与寒山,一位手捧宝盒,另一位手持莲花荷叶,“盒”“荷”谐音“和合”,代表了古代人民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憧憬。

动物方面。壹吊官帖中的动物同样为明清时期寓意吉祥的代表性动物,有梅花鹿、仙鹤、蝙蝠。借以鹿鹤同春、福禄双至之意。按照传统纹样制作方式,以点线面构成形象,概括且生动,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环境烘托氛围,也增强了情节性。

花木果实。梅、兰、竹、菊、牡丹、水仙、桂、荷、佛手、石榴、葡萄、梨子等具体形象以及一些符号化的花朵纹,均依托造型边框适合纹样,不同于人物、动物造型的是这类物品中应用了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西方绘画的素描中“光影造型”的体积感,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增强了画面效果。

文玩假山。笔、墨、纸、砚、画轴、书籍、香炉、佛珠、折扇、葫芦、假山等,尤其以香炉、佛珠、折扇、葫芦应用素描“光影造型”最为明显,且将光源设计为“顶光”,省略投影元素,完全为画面的丰富协调服务。

整体看来,官帖制版皆悉匠心,在细节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耗费很大精力和心智的。整体丰富协调,做到了南北朝时期画家谢赫“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传摹移写”,也符合了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提出的“疏能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布局原则。

(三)色彩搭配

在色彩搭配上,官帖正面白纸、黑字、黑图案、红印三种颜色形成中国画中最经典的色彩搭配,醒目而不失严肃。官帖背面淡红装饰纹样,与官印和关防印的印泥色整体化一。

(四)书法之美

吉林永衡官银号官帖中的书法部分多数沿用明清时期的“馆阁体”,“馆阁体”是科举考试及翰林应诏时用于撰写文章的一种字体风格,亦称“台阁体”,可以理解为官方标准公文字体风格,讲究庄重、堂皇、典雅、端正、乌黑具有“馆阁气”。“馆阁体”书法历来被世人所诟病,确实有其缘由,作为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统治工具,这种书写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定了书法的自由度与表现力。但是,史海尘沙,当今世人回望之时可以看到“馆阁体”严谨的结构和法度也造就了它的精致美丽,这也算是“馆阁体”的可取之处。比如“民国十七年吉林永衡官帖壹吊”内侧边框的小楷古文书写了苏轼《前赤壁赋》部分,引用古文从“壬戌之秋”至“而未尝往也”。全文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录于古诗奉天徐子樵写”。[1]此书体大小接近“蝇头小楷”,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风格却在传统“馆阁体”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个性化的结构与用笔,行笔遒劲有力,结构不俗,颇有魏晋遗风。恰恰与帖面其他楷书文字风格形成对比,功能性与审美性兼具。壹吊官帖背面文字为永衡官帖特白:“今设官帖局开使官帖,以辅银元之不足,凡各官处有经征钱款、租税、捐厘等项,皆准以官帖交纳,原为疏通钱法,通商便民之计,现因开使既多流通益广,间有不肖奸徒,私造挖假欺骗农商人等,殊堪痛恨,是以本局不惜工本,不厌精详,另换缩板,用洁白细纸各分帖式,背面另用花色别之,以杜假胃而昭大信,仰顾远近商民人等知悉,务须详细看认,俾免以伪乱真,切切。”[2]书法风格与正面《前赤壁赋》一致,为同一人书之。

(五)印章之美

官帖正面共有印章六枚,分别为:“吉林永衡官钱局关防”骑缝章,该印章长方形直角边竖版,为全帖最大印章,宽边厚重具官府行文庄重严肃之感,与印文线条形成了强烈的画面形式对比,产生了布局美感,印内阳文借鉴了“九叠篆”风格却隐透拙味,既彰显了古风又易于识别,专业气息浓厚应出自方家之手;“吉林官银钱号监理官”章为正方形圆角“玉箸篆”风格,既有古篆的形象美感也有时尚的设计趣味,线条工整平滑,构图合理、比例错落有致,符合该时期官方印信风格;“永衡官银号”闲章长方形直角无单独边框,古典人物图案与楷体文字暗合了“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中国传统美学知识;官银号对于“揉烂模糊不付”的“馆阁体”声明印章,粗细双边框避免了视觉单调;“永衡官银号”单位章,该印章借用了传统供牌形式缺左右上角,在形式上既与其他印章形成区别也增加了肃穆的感觉,印章内节录了“唐初四杰”之中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词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还有“永衡图书”印章是用于面额压数作用的,该印章呈“菱形”按压于官帖正中位置,在诸多官帖中比较鲜见,除了形式上的区分外又起到了活跃视觉氛围的作用,印章内文字为我国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诗文《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印章中的人物图案为古代传说中的福禄寿三星仙官和合二仙。背面两方官印:上为正方形近代篆体“吉林省印”,为官帖上最高行政级别印章,与骑缝章近似,为厚重宽边,极力增加官帖的威严;下为“吉林官银号监理官之关防”,仿“金文”与“秦篆”揉和之古风,与“吉林省印”近代篆体形成了古今对比。壹吊官帖印文字体均为阳文,字体以篆书为主楷书为辅,并经过艺术风格加工,在字形和布局上各有特色,图文并茂,竞相辉映。

(六)纹样之美

民国十七年壹吊官帖在部分有图印章中和官帖背面有丰富的古典装饰纹样应用,有云纹、雷文、团花纹、寿纹、网纹、灯笼纹、冰凌花纹、窗棂等符号化的二方连续图案与四方连续图案。官帖背面表现尤为突出,楷书“壹”“吊”二字被网纹和冰凌花纹组成的环形放射状太阳花纹饰所环绕,繁简交互、疏密有秩,中心感极强。既有传统也融入了一些抽象几何纹样,已经有了向现代货币纹样过渡的趋势。视觉效果突出,令人印象深刻,通过纹样也记录了货币发展史的一段切片。

二、吉林永衡官帖民国十七年版壹百吊

(一)形式与构图

民国十七年壹百吊官帖(图3、图4)做工精致,与其他民国十七年官帖不同的是其为吉林永衡印书局胶版印刷,沿用长方形竖式形式,整体大形与其他官帖肖似,仍具有轴对称的特征,并在对称的相同中求不同,寻求细节变化,既庄重而又灵动。上方两角设计为缺两角形式,整体形成了佛龛式六边形,具有崇高、正直、庄严之感。官帖四周外侧边框为我国明清时期民间古典传说中的“八仙”“福禄寿三星仙官”“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具有吉祥寓意的人物形象,并由植物纹样、祥云纹样、窗棂纹样互相衔接而成,四周内边框亦如其他官帖为小楷风格书写的古文。官帖正文内容由上至下依次分别是“馆阁体”风格的“吉林”“永衡官帖”“官银钱号”三组楷书。官帖中下由右至左依次为:右下为与内边框古文风格相同的“新换票版图章,帖到换给小帖”文字,官帖正中为“馆阁体”大字“凭帖取钱壹百吊整”,最大字为“壹百吊”以突出主题,左为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十七年某月某日、票”等字样。整体文字与图案互相依存,互为己用,构图具有设计美学的内涵,在内容和形式上能达到高度统一。

图3 民国十七年壹百吊正面

图4 民国十七年壹百吊背面

(二)细节刻画

人物方面。壹百吊顶部正中为方圆窗棂形似开窗,“福禄寿”三星居中人物形象;右侧外边框由上至下依次为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左侧外边框由上至下依次为“八仙”中的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下右为“刘海戏金蟾”;下左为“和合二仙”。均采取中国画式古典人物造型,以线条的表现力为主,“八仙”形象尤其经典,不输于任何古典绘画中的“八仙”人物造型,做到了谢赫“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并且均以祥云作为衬托,道骨仙风,各呈姿容且具有一定情节性,令人过目不忘。铁拐李宝葫芦里的“五福捧寿”,何仙姑的顾盼生辉、张果老的和蔼可亲、汉钟离的豪气干云、曹国舅的处世不恭等等,从人物姿态到人物表情无不彰显制作匠人的高超艺术水准。并加以藤蔓花纹装饰成优雅曲线人物画框,既体现了情节性,也在形状上与平直的官帖内外框形成几何形状对比,丰富了画面构成。

动物植物。壹百吊官帖中的动物与壹吊官帖中动物内容类似,有梅花鹿、蝙蝠、蟾蜍、荷花、树木。同样是福禄双至吉祥寓意。同样起到了丰富画面内容,弥补画面构图的作用。

整体看来,壹百吊中人物比例偏多,适当减少了动植物以及纹样的多样性,是一张以人物为主体表现的官帖。

(三)色彩搭配

壹佰吊的颜色具有民国年间钞币的共性特征,其正面通用淡红色调,背面为深绿色调。在色彩搭配上,官帖正面白纸、黑字、红印、红图案三种颜色沿袭壹吊官帖色彩搭配,醒目而深沉。官帖背面深绿色装饰纹样,与官印和关防印的印泥色形成“互补色”的颜色对比,且红与绿的颜色面积、纯灰度比例和肌理造型能有协调互补的作用。

(四)书法之美

壹百吊官帖内框文言文为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大学》章句中,此时民间造假官帖横行,为了防伪录文其中特意穿插加字减字并间断收录之,引文如下:(1)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3)《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4]壹百吊官帖背面文字为永衡官帖特白:“查吉林僻处边陲,现货缺乏,周转维艰。于前清光绪二十四年间,本省长官为疏通圜法,便利商民起见,当即请准开发官帖以辅正货不足。自发行以来,信用昭著,凡军政饷项,民间日用以及商场交易,市面过筹,莫不及以官帖为周转。即官处征收赋课,租税等项尔,皆准以官帖交纳,是官帖一项在今日吉林金融上实属不可少之币制,惟发形既久,流通益广,非特破乱模糊十之八九,且恐不肖奸徒挖补伪造以假乱真,致害商民。兹本号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反将票版纸张均行归缩,花纹颜色亦另改制,既可以新易旧又可杜绝伪造,仍与旧有官帖发同等效力一律行使,特此通知。本号特白。”与正面边框文字书写风格一致,系出自同一人之手笔。

(五)印章之美

帖面共有六枚印章分别为:“九叠篆”风格的“吉林永衡官钱局关防”骑缝章、“玉箸篆”风格的“吉林官银钱号监理官”章、楷书风格的“永衡官银号”单位章、“永衡图书”章、“永衡官钱局”闲章、“揉烂模糊不付”声明章;官帖背面上中官印为近代篆体“吉林省印”。各印章独具特色,异彩纷呈,设计感十足,已经于民国十七年壹吊中详细分析,此不赘述。

(六)纹样景物

首先,民国十七年壹百吊正面的纹样由于要突出人物,所以背景纹样采用简单的垂帘纹样平铺,外边框镶嵌云雷纹过渡,人物图框加以适当的藤蔓纹样串连。仔细对比不难看出藤蔓纹样是受过国外钱币纹样风格影响的,中西结合紧密且和谐。正中文字“吉林”“官银钱号”的背景纹样分别为水波纹和曲网纹,用以突出主题。背面的背景纹样最有特色,为“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的“玉箸篆”体文字的图案花纹、云纹所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排列而成,既有防伪作用又有美观的视觉效果。背面外框为典型的西式藤蔓纹样,轴对称形式,葳蕤繁茂,贯穿6个“100”数值圆环分布,与正中的吉林永衡官银钱号主体建筑圆环形成抵角呼应之势,形成了点线面的构成感。

其次,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的建筑主体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取景方式,而是完全采用了西方绘画“成角透视”的取景方式,这种方式加大了景物纵深空间感和体积感的表达,圆形构图边框的使用增加形式美感又寓意我国“天圆地方”的理念,气魄恢弘,在整体风格上融贯中西,珠联璧合。

三、总结

岁月流逝,史辙永长。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发行的吉林永衡官帖,无论在其当时的金融环境中和现今的历史地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收藏价值。在中国古代钱币艺术领域乃至世界钱币艺术领域也是鲜为所见,亘古烁今,集金融、书、画、古文、功用与工艺之大成,可谓方寸纸间写不尽商海桑田,须臾史刻道不完金融往事。

猜你喜欢
边框印章吉林
我们有印章咯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用Lightroom添加宝丽来边框
给照片制作专业级的边框
印章
外出玩
通过美工刀切分屏幕与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