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3-01-03 11:14王艳
商展经济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电信业务要素变量

王艳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山西晋中 030619)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规模达到45万亿元,排名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了34万亿元,且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1年的21.6%提高到了39.8%,提高了18.2%。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数字化治理三个维度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为130.9,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15.3%。在我国经济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数字经济逆势增长,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推进了产业的深度融合,还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及广覆盖性的特点对促进我国经济短期稳增长、长期可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包括劳动投入、资本积累在内的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动力来源,其中技术进步为外生因素。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具有强大的溢出和渗透效应,其通过与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的交叉融合,提高了传统要素的质量,保持了生产要素结构的协调发展,从而带来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改进,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体现了更高级的生产要素的特点,通过提升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经济的持续性增长。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包括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个维度。

技术进步是指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或合理利用分配资源,从而增加实际产出;通过升级要素组合,合理利用有效的数据信息,从本质上改变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进而提高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和效率;通过推动社会技术的升级和商业模型的创新,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

制度变迁指政府通过有效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凭借各类终端设备为民众及市场提供更便捷、高效和扁平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使政府的管理模式与数字经济发展相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稳定的制度条件。

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2.1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为了实现对31个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本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20年、2021年统计年鉴。

(2)解释变量: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将数字经济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数字化治理。数字产业化是指数字基础设施、新兴数字产业及传统数字产业的发展;产业数字化表示工业、农业、服务业应用数字技术使得产出增加的部分;数字化治理表示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治理模式,提高治理能力,提供更高效的数字化公共服务。

本文借鉴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对数字经济的界定,选取电信业务总量、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作为数字产业化的代表指标,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电子商务销售额、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个数分别作为工业、服务业、农业产业化数字的代表指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作为数字化治理的代表指标,以这六个指标为解释变量,研究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来源于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来源于中央党校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其余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20年、2021年统计年鉴。

2.2 模型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及数据的特点,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上式中: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表示电信业务总量;X2表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X3表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X4表示电子商务销售额;X5表示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个数;X6表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i=1,2,3,…,n。

3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分析

3.1 回归模型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可得估计结果如下: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由于X6的系数不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且X4和X5的系数对应的t值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所以本模型不成立。

3.2 逐步回归分析

为了找到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剔除影响不显著的变量,同时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逐步回归分析,解释变量X1、X2、X3、X6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是显著的,其Sig.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6,同时模型的值为0.877,F值为54.439,其Sig.值为0.000,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度好,解释能力强。解释变量X4、X5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不显著,在模型中被剔除。

表1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3 异方差检验

为确定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本文采用White检验方法对异方差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White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nR2=21.91924,其对应的P值为0.0803,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性。

3.4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得,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最终模型为:

(1)电信业务总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即电信业务总量每增长一个单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减少6.129个单位。电信业务总量作为代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指标,其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总规模。但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全域性的视角有序发展各地的数字基础设施,所以各个地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电信业务总量指标更多地体现了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所以电信业务总量越高,各经济主体及用户承担的费用越高,对地区经济发展就会造成越大的阻碍。

(2)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即其每增长一个单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61个单位。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可以为其他行业应用数字技术提供支持服务,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是工业数字化的代表指标,从多个维度度量了区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水平,包括在产品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业务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促使企业进行业务升级,在产业方面通过两化融合催生新兴业态等。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4)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是对地区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是政务服务效率的体现,特别是在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政府是否能够通过更便捷、快速的方式为经济主体及居民提供全面的、有效的服务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经济主体正常生产、居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

4 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4.1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政策

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展的依托是电信网络提供更完善、高速、低价的服务。继续加强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提高网络服务能力、降低网络服务费用,不仅可以便利居民的生活,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还能为企业提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桥梁,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新发展提供机遇。

4.2 加快数字产业发展,推动数字产业技术创新

数字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各行业的资源整合效率,突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对提升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政府应鼓励数字产业增加创新投入,将产品创新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从而培育出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传统产业的发展赋能。

4.3 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全要素效率,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扩大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应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进行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深入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农业科技化程度,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提升服务业数字化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和效率,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价值增值。

4.4 完善政府数字治理体系

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可以利用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宽政府与经济主体、居民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渠道,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数据的共享机制,优化审批服务程序,加快治理活动流程,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为经济发展营造合理、高效的制度环境。

猜你喜欢
电信业务要素变量
寻求不变量解决折叠问题
抓住不变量解题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1—11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35,1%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对身份不明用户不得提供服务工信部规范电信服务协议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SQL语言在电信业务数据库数据查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