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三伏贴的临床应用*

2023-01-04 19:35马战平
光明中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伏贴痹证阳气

李 桐 马战平,2△

1 治未病理论

《黄帝内经》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一词,正是源自于此。此后,医圣张仲景进一步丰富了《黄帝内经》和《难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劳复”[1]。而著名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及“已病”3个时期,并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金元医家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提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可见,中医理论从发展起始就极为重视疾病的早期干预防治,防病于未发,愈病于萌芽,重病后调养。2013年9月,为指导各地顺利开展“治未病”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出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的通知[2],各省、市、自治区的多家市级及以上级别中医院均不同程度开展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建立了体系的框架和效果评价指标,开展了服务提供平台、传播与推广平台、技术平台和人才支撑平台建设,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大量实践可得出结论,通过施行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核心的“治未病”措施,不仅可减少近七成慢性病,还能防止过度医疗,避免医药资源浪费[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4]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这一举措与中医学中的“治未病”理论更是不谋而合。

2 冬病夏治与三伏贴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主要在于运用外界的四时之阴阳来调整和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维持动态平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是指遵从生命发展的原始规律,顺应自然四时气候之变化,万物方可弃旧容新、周而复始,体现人与自然相一统的理念。“长夏胜冬”“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冬病夏治即借助夏季自然界气温高、人体阳气丰盈充沛的有利时机,利用艾灸、拔罐、按摩、导引、理疗、脐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以及内服养阳的药食等方法,补充人体元阳,消除寒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祛除人体痼疾沉疴[5,6]。这一传统特色疗法以阴阳对立和阴阳互根的理论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疾病预防观。而三伏天是机体阳气最盛之时,亦是体内阴寒之邪最易解之时,此时正是益气扶阳、祛阴除寒的最佳时间节点[7]。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这一特色疗法理念的具体治疗方法代表,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精髓[8-10]。该疗法将“冬病夏治”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天灸”相结合,在夏季三伏天施行穴位贴敷,是用以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病证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天灸是于人体相应的穴位敷贴某些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饼,致使穴位局部皮肤泛红、发疱甚至化脓,激发人体免疫调节机制,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一种传统疗法[11,12]。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段,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为充沛之时。此时人体腠理疏松,药物易于渗透皮肤,借助具有辛温散寒、补阳祛湿药性的药物,在“时气长旺”之时,驱除体内阴邪[13],凭借药力激发脏腑经气之“动能”,消弥邪气,祛邪而扶正,又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产生良性刺激,使药性和穴性有效结合,往往获效。清代医家张潞在《张氏医通·喘门》中载:“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督痛疼,切勿便去,候三灶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此为“三伏贴”防治肺系疾患思想的源头,也是“三伏贴”疗法的最早描述。

3 临床应用

三伏贴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内科如冷哮病、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外科如痛痹、着痹;妇科如宫寒痛经;儿科如肺炎喘嗽、小儿哮喘、小儿腹泻等142种优势病种[14],尤其在治疗呼吸系统的虚寒性病证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证实[15]。

3.1 肺系疾病《张氏医通·喘门》中即有采用三伏贴防治肺系疾病的记载,现今三伏贴疗效最为理想的也是呼吸系统疾病[16,17],主要包括咳嗽、感冒、肺胀、哮病、喘证、鼻渊等,辨证以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此类患者常见症状为平素易感冒,流清涕,咳嗽、气喘反复发作,咳痰白而清稀,四肢及背部恶寒、怕风,天气寒冷或受凉后易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中医学认为,肺系疾病的发生转归与肺、脾、肾密切相关;阴寒内盛或阳虚而致虚寒内盛是其基本病机;顺应天时,借夏季自然之阳气鼓舞人体之阳气为其治疗原则,常选用白芥子、生姜、延胡索、细辛、甘遂等药性辛温、主归肺经之中药,制成贴剂于大椎、风门、大杼、定喘、肺俞、肾俞、膏肓等穴外敷[18],以达温肺散寒、止咳化痰之效。相关临床研究可证实,通过穴位贴敷,可显著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提高皮质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此外,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刺激穴位,激活与肺部相关的化学、物理感受器,降低气道高反应,通过对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改善气管、血管平滑肌的腺体分泌及舒缩, 调节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19]。药理研究证实,白芥子中的芥子酶遇水后会生成挥发油刺激皮肤,其提取物有化痰消炎止痛的作用,对肺系疾病具有显著疗效[20]。

3.2 骨科疾病《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21]。“风寒湿”三邪乃痹证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寒为阴邪,凝滞主痛”“阴盛则阳病”“阳虚生内寒”。素体阳气不足,加之感受风寒湿气,邪客筋脉,失于温煦,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痹证。据其遇寒加重,风寒湿邪趁人体正气亏虚之时而入侵人体,初犯皮表,次伤肌肉,再入脉络,更及于筋,至深于骨。然病浅者易治,病深者治之尤艰,但若利用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外治,扶正助阳,驱邪于外,则会事半功倍,不仅治疗时间短,无不良作用,还改善了痹证患者的症状,显著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效预防痹证复发,故三伏贴疗法可适用于各型辨证属阳虚寒盛型之痹证。章玲[22]在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痹证的临床疗效中,予120例痹证患者每年三伏天贴敷3~4次,连续治疗3年,结果痊愈16例,好转69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高达71.4%。夏志宏等[23]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配合红外线对轻、中度膝关节风寒湿痹的痛痹证型的临床疗效,结果示三伏贴对缓解关节疼痛、减轻或消除关节肿胀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在缓解、消除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3.3 妇科疾病冬病夏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主要适用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产后身痛、慢性盆腔炎等疾病[24]。若女子平素体质虚寒,加之经期前后贪食冷饮、寒凉入体,则使胞宫受寒,寒凝血瘀,最终导致痛经、月经过少、月经后期、不孕等多种妇科疾病。妇科疾病虽不像冻疮、哮喘等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皆好发于冬季,但据其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特性,故属“冬病”范畴,适宜“夏治”。张莲群[25]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疗效,将白芥子、细辛、吴茱萸、肉桂、延胡索、小茴香打碎成粉,辅以姜汁,调制成膏,将药膏贴于5 cm×5 cm胶布中央,贴敷于神阙、关元、中极、气海、子宫、命门、肾俞、次髎穴,于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根据痛经症状评分标准,观察患者痛经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复发情况。结果显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中的寒湿凝滞证有效率较高,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未发生皮肤破损等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作用少,安全性高。

3.4 脾胃系疾病胃脘痛、泄泻、腹痛等证属脾胃虚寒或脾胃阳虚型,其病因病机多为平素贪凉饮冷,饮食失节,损脾伤胃,脾失健运,纳受失司;加之阳气被遏,失于温煦,肠腑胃络不和,而出现胃痛、胃胀、泄泻、腹痛等相关症状。“阴病治阳”,故可“借阳消阴”,通过“夏治”而达温阳散寒、调理脾胃之效。高阳[26]通过临床试验以验证“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264例),穴位贴敷方(附片、干姜、白芥子、吴茱萸、丁香等10味中药);对照组(236例),与治疗组配方相同(剂量为治疗组1/15)。于每年的三伏天,从初伏到末伏,每隔10 d贴敷一次,半年后随访,将2组治疗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示:“冬病夏治”三伏贴可有效缓解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胃肠道反流、消化不良及总体状态等情况。

4 总结

当今时代,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冬病夏治三伏贴正是“治未病”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治疗时间、药物和穴位选取这3点的特殊结合,“天阳”与“人阳”相通,人体接纳、贮存大自然之阳气,使治疗效果最大化。三伏贴治病选择在“伏天”这一特定时段,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医思想。随着三伏贴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目前已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该疗法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三伏贴的药物组成及选用仍需优化,穴贴的临床适应病种及证型亟待统一,穴贴制作不够规范,缺乏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及大数据临床样本支持等。因此,让“三伏贴”适度“降温”,进一步在临床研究工作中深化、细化,规范其适应证及操作标准,开展更大样本数据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伏贴痹证阳气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一起聊聊三伏贴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胡斌治疗痹证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