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社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为例

2023-01-04 20:59刘蓉宝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报智库课题

刘蓉宝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为巩固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2018 年底,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进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条例》明确了社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党对社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对社院的性质地位、领导班子配备、职能作用以及教学科研工作、办学保障等方面做出规定,明确社院科研工作要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对社院科研工作基础性作用的认识

(一)为共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社院要建好“联合党校”,建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抓好“共识教育”,强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共识。要达到增进共识的目的,必须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深化对统一战线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想明白想清楚、写明白写清楚、说明白说清楚、干明白干清楚”为什么要增进共识,怎样增进共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理服人,为共识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2016 年1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时指出,“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可以说是一个大智库”。社院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部门,根据《条例》精神,要发挥智库作用。社院科研首先要立足统战、关照统战,全面服务统战,为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献计献策,同时还要放宽视野,研究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体系、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等,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

(三)为团结争取人心的大统战格局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就是做团结和争取人心的工作。因此,相比一般高校和科研机构,社院科研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和统战性,要为统一战线的主题——大团结大联合,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二、近年来湖南社院科研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特点和优势

1.政治方向正确,统战性突出。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总体上坚持了为共识教育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统战工作大局服务的原则,干部职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统战理论和政策研究、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社院共识教育写论文做课题;本院组织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统战智库课题和社院系统课题以及教研咨课题也充分体现了社院科研为共识教育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统战工作大局服务的新要求。

2.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稳中有升。院领导重视垂范,老师们比学赶帮。近年湖南社院发表论文数量年年递增,权威性和质量逐年提升,统战权威期刊、报纸理论版发表论文数量有提升。省部级课题立项数逐年增加。

3.科研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2021 年全国社院科研评比中,湖南社院获得较好成绩。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优秀课题成果”三等奖一个,学院获得“科研工作先进组织”奖。

(二)问题和短板

1.科研咨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条例》强调要加强统战智库建设。近些年来,全国社院统战智库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大推进。自中央社院2016 年成立全国统战系统首家高端智库以来,全国省市社院有20 多家建立了统战智库。广东社院先后成立了“港澳台与海外统战工作研究中心”“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站“一站三中心”;浙江社院推进原有的“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由理论型向智库型转型,推出“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沙龙”等。北京、浙江、湖北等社院智库成果获得省委、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居全国社院之首。

湖南社院统战智库建设总体上还处于破题探索阶段,我们积极参与中央社院每年的智库课题招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五年多来获得立项9 个。2020 年启动首次湖南社院统战智库课题招标。2021 年发表资政建议一篇,政策解读文章一篇,获省级领导批示两篇。就本院而言,资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政成果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政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对统战智库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统战智库的性质定位、研究方向、研究领域、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问题思路还不够明晰,统战智库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和完善制度。

2.学科建设有待突破瓶颈。根据《条例》,要“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中华文化等特色学科”[2]。湖南社院在全国省市社院系统首开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先河,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编辑出版研究成果集,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探索。但学科建设研究缺乏影响力,没有形成特色。

3.团队建设需要进一步聚合。湖南社院专职教师十余人,每个人都非常努力,但基本处于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层面,团队没有有效聚合起来。研究方向分散,不够凝练。同时,教研人员调研机会不多,深入实际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困难,拿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难度较大,大部分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理论研究多、对策研究少,政策性解读多、前瞻性问题研究少,一般性成果多、高层次的精品力作少的现象。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要做好不同岗位的行政事务,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力,影响老师们向“专”“精”“深”方向发展。

三、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条例》对新时代社院工作开创新局面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2021 年底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对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社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各级社院的重大政治任务。目前,全省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谋划如何开创新时代湖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社院科研工作应对标对表《条例》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开拓创新,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服务管理

坚守信仰。社会主义学院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坚持“社院姓社”是根本遵循。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政治要求内化于科研管理、智库建设、学科建设、学报工作各工作环节中,确保科研工作的政治性。科研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职责,熟悉业务,提升素养。

强化服务。科研管理归根结底是做服务工作的,改善服务至关重要。科研处要做到温馨服务、周到服务、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二)聚焦统战智库课题研究,提升资政能力

《条例》要求社会主义学院无论有无条件建立智库,都要发挥智库作用。湖南社院统战智库建设已破题。随着统一战线新现象、新群体、新问题、新趋势的不断出现,统战智库建设应加强问题导向,加大统战智库建设的力度,着力提升资政能力,提高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服务水平。

2022 年是学院开展统战智库课题研究的第三年,以“湖南统一战线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课题招标,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组织教师和研究力量,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咨政建言,发挥智库效能。

在此基础上,智库建设要解决好内力和外力、实力和助力的问题,练内功,强实力,吸纳外力共同提高。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在接地气上下功夫,做实做优资政成果,进一步提升资政能力水平。在通天线上探索畅通报送平台渠道,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报送至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力争成果转化为决策实际参考。

(三)以统战学学科建设课题研究为重点,打造科研品牌

汪洋主席视察中央社院时指出:“要下大力气开展学科建设,推动理论研究。”湖南社院开展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已经多年。当前和今后,应该坚持和加强,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构建共识教育体系,提升共识教育质量,久久为功,将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打造成社院的科研品牌。2022 年,统战学学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以“百年统一战线宝贵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解析”为主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总结百年统一战线的宝贵历史经验,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不断推动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提供理论支持。

(四)完善制度搭建平台,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对事关科研管理、经费使用、学报编校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用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探索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展示学院科研成果,扩大科研社会影响。推动研究成果进课堂、进教材,服务教学。

作为湖南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和省民宗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要做好相关统一战线理论政策课题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研究,把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穿于科研全过程。通过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学术讲座,邀集省内外统战理论研究专家探讨交流统战学学科建设的队伍建设、学科体系、教材编写等问题。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落实《条例》第十四条关于上级社会主义学院对下级社会主义学院进行业务指导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社院科研评奖活动,通过“优秀科研成果”“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单位”“优秀科研工作者”的评选,通过每年的社院系统课题招标研究,通过学报平台刊发市州社院教研人员论文,加强和市州社院的联系合作,凝聚系统科研力量。

(五)办好学报,为教学科研服务

落实《条例》第三十八条要求,认真办好学报。全国省级社院具有国内外公开出版刊号的学报有22家。其中青海和海南三校合一,真正社院自己办的学报是20 家,重庆社院2017 年改刊名为《统一战线学研究》,内蒙古社院为《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其他18 家皆冠名为学报。从出版周期看,季刊11 家,双月刊9 家。多年来湖南社院党组高度重视学报工作,编辑部坚持政治标准,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坚持三审三校制度,学报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栏目设置和选稿用稿突出政治性,强化统战理论研究,常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政党研究、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学研究。紧扣时事,适时开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专栏,及时宣传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第一,影响力小。受刊物体量、统战理论研究水平等因素影响,社院学报在我国学术期刊、哲学社科学报体系和学术共同体中的影响还比较小。第二,优质稿源有限。重复性研究成果较多。第三,闭门办刊交流不多。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办好社院学报的重要意义,辩证认识当前办刊所存在的挑战和问题,进一步确立科学的办刊理念,将学报工作列入社院总体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推进新时代社院学报新发展。

进一步探索特色化办刊路径。在突出政治性统战性特点的基础上,做到稿件范围的特色化、选题策划的特色化、编辑风格的特色化,使社院学报成为读者查阅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资料、作者发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统战工作部门收集统一战线研究材料不可替代或重点关注的学术期刊。

进一步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和编辑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有影响的作者队伍,挖掘优质稿源,激励高水平作者;加强教育培训,引导编辑编好稿,提升编辑业务能力。

同时,加强和兄弟社院学报、省内社科期刊间的业务交流与协作,互相学习借鉴好做法好经验,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办刊水平和质量。宣传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中华文化,展示交流理论研究成果,为教学科研服务。

总之,社院科研要立足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研究社院科研管理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咨政建言、教学支撑、宣传引导等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学报智库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民居智库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中政智库“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