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道环境的生态整治工程管理要点

2023-01-04 03:26钱伟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珠江水运 2022年23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管理人员

钱伟 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生态整治工程项目是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经国务院审批并公开实施的国家5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的重大工程。目前,我国针对生态整治工程管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解决生态整治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等问题,采用资料分析和结合工作经验方法,总结当前生态整治工程管理现状,基于现有的工程管理制度,提出完善生态整治工程管理的措施。

1.生态整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因素

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工程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较弱,并且管理制度也停留在文件上,并未落实到实际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岗位责任,但是并未对其进行细化,导致施工人员管理责任不够明确;施工单位并未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的学习和探讨,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涣散,并未形成良好的质量意识氛围。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问题有了高度的重视,而生态环境工程在人员招聘方面也有了提高,大部分管理人员学历均在本科及以上,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理论方面与以往相比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大部分新晋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学习总结能力、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决策能力都有待提高[1]。

1.2 材料因素

基于河道环境的生态整治工程施工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铸铁管、模板、土方、脚手架、碎石、混凝土管、井盖、围堰、砌砖、输配水管等,这些施工材料购买途径较多,包括线上订购、线下采购等。但是施工单位在材料管理方面极易忽视对材料价格变动管理和材料发放管理,施工单位在分批采购材料过程中,如果遇到材料价格上涨情况,为满足施工需求,施工单位只能被动接受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后果。此外,施工单位在材料发放方面缺乏管理,施工人员可以随意取用施工材料,该情况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而且也增加了施工成本。在施工存放管理方面,施工单位缺乏合理的技术和安排,施工材料都是直接堆卸在施工现场,并未做材料防潮、防腐等措施,造成了材料的损失。

1.3 技术因素

目前,生态整治工程施工工艺执行情况较差,存在施工围挡坡度太大、高度不够、排水能力较差、桩基过深等问题,虽然施工工艺并未对于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河道长期使用过程中,上述问题则会为整个工程带来安全问题。虽然大部分施工单位拥有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体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并且施工单位并未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管理体系进行细化,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施工锲合度较低[2]。

施工工艺对于生态整治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弱,但是当出现突发情况时,则为对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损害,例如河道顶管顶进作业过程中,存在顶管抱死无法顶进的情况,该问题是无法预见的,当出现该情况时,不仅会影响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而且也会导致施工周期延长。

2.生态整治工程管理要点

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作为施工管理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推动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图1管理框架面做好材料、人员和技术管理工作。

图1 生态整治工程管理要点

2.1 加强人员管理

2.1.1 提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

首先,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宣传工作,建设施工工地宣传条幅、宣传栏、例行会议等,加大质量管理宣传工作力度,从思想上和视觉感官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工程质量管理中。

其次,细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并采用表格统计方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汇报管理工作情况,做到事无巨细。该方法可以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避免因事物繁忙而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完善自身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3]。

再次,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明确各个施工人员的管理职责,表扬表现良好的管理人员,对管理意识较差或出现严重管理问题的人员提出批评。

最后,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知识,施工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交流会议,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同时在施工单位内部营造“比、赶、超、学、帮”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2.1.2 建立奖惩制度

第一,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规则,通过奖励的方式帮助管理人员建立正确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管理行为,并在施工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程质量管理氛围。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工程质量考核指标,并为考核指标赋予相应的分值,并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客观打分。在考核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管理人员考核分数来评价管理人员工作执行情况,针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的管理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4]。

第二,制定惩罚规则,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针对工程质量管理作业中为完成管理目标,并且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管理人员,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并罚款;针对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但未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施工单位需要给予批评;针对出现大型工程质量问题,并且为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存在人员伤亡情况的事故,施工单位需要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详细分析工程事故的原因,并编写相应的调查报告,同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罚款,并严厉警告。

2.2 施工材料管理

2.2.1 材料采购管理

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遵循比服务、比价和比质量的原理,尤其是砖块、砂石、钢筋和水泥等材料,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选择质量较高的厂家购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材料缺货情况,选择备选采购厂家购买材料,避免因材料不足导致停工等问题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检查材料的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书等,并在材料进场前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只有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后才能够使用[5]。

另外,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前,做好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变化调研工作,针对价格波动变化频繁的施工材料,编制采购机制,当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需要变更施工材料采购计划,重新选择材料供应商购买材料,尽量减少施工成本。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施工材料库存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材料采购计划,避免出现材料短缺的情况。但是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当避免一次性采购过多材料,这不仅会为材料的存储、搬运和管理带来一定压力,而且也会影响施工单位资金周转。

2.2.2 材料组织管理

施工材料采购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核对施工材料采购发票和材料运输单据,并检查施工材料外观和材料性能,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材料的尺寸、型号和数目等;性能检查需要在材料中抽取检验样品,然后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待材料各项指标符合施工标准后,才能够进场使用[6]。

施工材料发放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施工人员填写材料申领单,并交由当班组长进行审核,当班组长需要根据材料申领数量做好材料交底工作;第二当班组长持材料申领单据向库房管理人员申领材料。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对申领材料种类、数量和规格等进行复核,待确认无误后向当班组长发放材料;第三当班组长申领到材料后需要在材料申领单上签字,并交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保留存档;第四如果在材料申领过程中出现材料申领数量超出限额等情况,需要向仓库管理人员说明情况,并向上级部门汇报,待核查原因后向相关人员发放材料。

2.3 施工技术管理

2.3.1 加强施工技术监管

第一,施工单位需要对每日的施工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编写施工方案日志,每周汇总施工方案存在的偏差和问题,并在每周会议上分析施工技术未执行到位的具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7]。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编制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落实情况,并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交流会议,探讨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和要点等,并汇编出一套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大施工技术管理力度。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建立施工技术稽核制度,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并进行汇总,总结施工技术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完善。

2.3.2 编制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能够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首先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包括施工环境、施工场地条件、施工要求和施工位置等,对影响施工工作有序开展的因素进行记录,并编制相应的应急对策和解决对策,确保施工作业有序开展,提高施工质量[8]。其次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包括施工地质勘察报告等文件,并明确施工结构设计特点、工程概况等,然后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存在纰漏情况。当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并优化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等,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最后,细化施工技术管理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应当包括施工准备、编制依据、施工方案、工程概况、编制说明、施工图纸、人材机准备、技术管理机构、施工计划、劳动力组织、施工技术保障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等,如果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编制过程中遇到问题,编制人员需要进行集体讨论,如果仍无法解决则需要向上级部门反馈,由施工单位进行商讨[9]。

图2 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人员因素、材料因素和技术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整治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在人员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在材料方面施工单位需完善施工材料采购计划,制定材料价格变化预警措施,并加强材料进场和发放管理;在技术因素方面需编制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技术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管理方案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管理人员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