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泰优1710

2023-01-05 02:26杨天铭阳标仁彭国兴杨冬奇王子平郑瑞丰刘欢欢青小朋唐善军黄凤林
中国种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熟晚稻父本

杨天铭 阳标仁 彭国兴 杨冬奇 王子平 郑瑞丰 刘欢欢 青小朋 袁 彬 王 丰 唐善军 黄凤林

(1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2 湖南金色农丰种业有限公司,长沙 410125;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 510640)

泰优1710 是湖南金色农丰种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选育的高产优质晚稻中熟新组合,其母本为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父本为高配合力恢复系R1710。泰丰A 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历时多年培育的籼型优良三系不育系,其所配组合具有外观和食味品质好等诸多特点[1-2]。R1710 为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恢复系R157 和To974 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和系谱选择,于2007 年育成的籼型恢复系[3]。R1710 具有配合力好、耐高温、抗倒性强等特点。

2018 年春用泰丰A 与R1710 在海南测交,同年秋季在长沙高桥基地进行晚稻新品种优势鉴定,综合表现好。2019 年春在海南进行少量制种,同年秋季在长沙高桥基地进行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表现优异。2020-2021 年泰优1710 参加湘种联合体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220038。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泰优1710 在湖南省作晚稻种植,株高115.6cm,有效穗数313.3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0.4 粒,实粒数102.3 粒,结实率79.2%,千粒重28.5g。该组合具有生长势强,株型适中,叶姿直立,半叶下禾和后期落色好等特点。

1.2 生育期在2020-2021 年湖南省湘种联合体试验中作中熟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4.9d,比岳优9113 长1.2d。

1.3 抗性表现2020 年湘种联合体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叶瘟病病级平均6.0 级,穗瘟病病级平均6.3级,穗瘟损失率平均5.0 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8;稻曲病抗性平均3.0 级;白叶枯病抗性7.0 级。2021 年叶瘟病病级平均5.7 级,穗瘟病病级平均6.3级,穗瘟病损失率平均4.3 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2;稻曲病抗性平均2.0 级;白叶枯病抗性7.0 级。耐低温能力较弱。综合2 年抗性鉴定结果,叶瘟病病级平均5.9 级,穗瘟病病级平均6.3 级,穗瘟病损失率平均4.7 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0;稻曲病抗性平均2.5 级;白叶枯病抗性平均7.0 级。

1.4 米质表现2021 年经湖南省种子协会统一取样,湖南省湘种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分析,泰优1710整精米率57.7%、精米率71.2%、出糙率80.6%、粒长7.7mm、长宽比3.7、垩白粒率9.5%、垩白度3.4%、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含量16.4%、碱消值6.1 级、透明度1 级。米质检测结果达到部颁标准三级。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2020 年泰优1710 参加湖南省湘种联合体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6t,居小组第1 位,比对照岳优9113 增产6.5%,日产量69.7kg,比对照岳优9113 高3.8%;2021 年续试,平均产量9.0t,居小组第3 位,比对照岳优9113 增产2.6%,日产量83.8kg,比对照高3.1%;2 年试验平均产量8.8t,比对照岳优9113 增产4.6%,日产量76.8kg,比对照高3.5%。

2.2 生产试验2021 年泰优1710 参加湖南省湘种联合体晚稻中熟组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5t,居小组第1 位,比对照岳优9113 增产4.8%,日产量70.50kg,比对照岳优9113 高4.2%。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在湖南作双晚种植,泰优1710 全生育期为114.9d。因此,湖南省各生态区企业、种植大户和农户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气候合理安排品种播种时间。应适当早播以防低温危害,一般选择6 月中旬晴天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壮秧,一般大田用种量37.5~45.0kg/hm2。

3.2 科学移栽一般栽培密度为20cm×20cm,每穴2~3 株苗,基本苗控制在89.6 万/hm2左右,秧龄抛秧不超过25d,机插不超过22d。

3.3 加强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严控中后期偏施氮肥。一般每hm2施纯氮149.9~164.9kg、五氧化二磷104.9kg、氧化钾119.9kg。有水壮苞抽穗,分蘖盛期应当及时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后期则干干湿湿灌溉,注意抽穗扬花后不能脱水过早,确保灌浆充实,收割前7~10d断水。

3.4 注意防治病虫害生育早期应谨防螟虫;分蘖盛期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扬花后期则重点防范稻飞虱。同时注意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并根据本地植保部门病虫情预报,掌握最佳防治时间,及时适量科学用药。

4 杂交种制种技术要点

4.1 合理安排播期依据泰优1710 最近2 年在海南三亚崖州区小面积制种的表现,可以在12 月中下旬安排父母本播期。同时为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建议分期播种。父本R1710 播始历期约为89d,母本泰丰A 播始历期约为77d。因此,建议父本分2期播种,第1 期播种时间安排在12 月15 日,第2 期播种时间则为12 月22 日;母本则选择在12 月25日播种。父本预计于3 月13 日左右始穗,母本预计于3 月11 日左右始穗。

4.2 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为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父本R1710 要培育壮秧,以产生更多分蘖,每hm2用种量为6.0kg 左右,母本泰丰A 用种量则在46.0kg 左右。人工制种条件下,父母本行比2∶8~10 为宜。采用机械化制种时,父母本行比建议为6∶40~50。人工移栽条件下,父母本秧龄控制在28d 以内,机插条件下则不超过22d。

4.3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一般每hm2制种田施用45%复合肥(N-P-K=15-15-15)280kg 和尿素85kg 作为基肥,移栽返青5~7d 后,结合施用除草剂追施尿素85kg 左右作为促分蘖肥。移栽后父本应另行早施、多次追肥。封行之前,田间保持浅水促分蘖;封行之后及时晒田;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有利于母本授粉;其后干干湿湿管理。

4.4 及时进行花期调节,合理施药注意观察父母本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现实情况及时科学地采取措施调节花期,适时喷施适量“920”。母本泰丰A对“920”较为敏感,建议用量为200g/hm2。一般在母本见穗5%~10%时第1 次喷施“920”,之后连续2d 分2 次喷施完成,用量比大约为1∶2∶4。为增加制种产量,父本散粉高峰期间,应每天进行2 次以上人工或无人机赶粉作业。

4.5 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关注制种基地植保站对病虫情的预测,根据预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注意防治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和纹枯病等。

4.6 做好防杂保纯,适时收获种子生产过程中,应及时安排去除父母本中的杂株,同时严格依照相关技术要求做好其他防杂保纯工作。待种子成熟度达85%以上选晴天及时进行收割,注意及时摊晒或烘干后入库。

猜你喜欢
中熟晚稻父本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翔安区中熟花椰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