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研究

2023-01-05 10:46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联谊社会阶层参政议政

王 军 孙 月

(1.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涌现出许多“体制外”就业的社会群体,其中一部分逐渐分化、成长为具有鲜明特色、时代内涵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由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逐渐成为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在工作实践中,统战部门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将分散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为此,各地纷纷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组织名称通常命名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以下简称为“联谊组织”),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加强联谊组织建设、推动联谊组织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历史逻辑

相较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人员的高度组织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由于缺少单位的依托和整合而往往处于离散型生存状态,既容易游离于国家视野而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又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因此,联谊组织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团结和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然而,仅仅只是从工具性、功利化角度出发,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联谊组织建设的必然性,也难以以更加积极自觉的精神态度来加强联谊组织建设。

(一)个体组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名词意义上的“组织”是指人们基于共同目标、利益而形成的集体或团体,“组织化”即从孤立个体形成有机整体(集体或团体)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个体不断形成组织、丰富组织、发展组织的历史,个体组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然趋势。从组织形态来看,国家是最宏观、最抽象、最复杂的人类组织,家庭是最微观、最具体、最简洁的人类组织,介于二者之间还有更多规模不一、类型多样的人类组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是政党和企业。人类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经验表明,结成组织有利于壮大力量、抵御危险、协调矛盾、提高效率。在长期的群体生活中,组织就成了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赋予生命意义的基础和依托,最为典型的即中国历来倡导和追求的家国情怀。人类社会越是发展,人就越是处于各种各样的组织中,没有完全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也不存在没有任何组织的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而“社会”本身就有“人们有组织地聚会、交往”的含义。[1]就此而言,人的社会属性可以理解为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的组织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实际上都指引着、预示着人类社会终将进入更加理想、完美的组织化状态。加强联谊组织建设的本质目的,就是将离散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促成自由个体向联合集体的转变,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二)群众组织化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伟大胜利的宝贵经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任人宰割、历尽屈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一盘散沙,缺少组织和领导力量。孙中山在阐述三民主义思想时指出:“我们是因为自由太多,没有团体,没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列强经济商战的压迫,我们现在便不能抵抗。要将来能够抵抗外国的压迫,就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结成很坚固的团体,像把士敏土参加到散沙里头,结成一块坚固石头一样。”[2](P32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华民族便有了主心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将党打造为具有强大凝聚力、思想力、战斗力的领导组织;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团结在自己周围,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盘散沙的局面。例如,在持续近十年的安源工人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工人群众中先后成立了工人俱乐部、青年团、少先队、妇女职业部、园艺工会、农会等群众组织,不仅团结引领广大安源群众取得了政治斗争的胜利,还使安源地区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3]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由此形成了以工会、共青团、妇联为代表的群团工作。实践证明,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组织起来不仅要注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而且要注重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5](P134-135)。

(三)社会组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居民也被组织到大大小小的单位、集体中。此时,国家(政府)全方位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包办了各种大大小小事务。这样铁板一块地组织群众,虽使人民群众有了坚强依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也开始从国家的“包办”中一步步分离出来,并与国家共生共强、合作互补。然而,政府从全职全能转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后,社会并没有能够及时补上和有效衔接其留下的巨大空间,二者之间出现了许多盲区和真空地带。此外,由于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变多样,社会也因此一再被细分乃至解构为“原子化”状态,以致社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仿佛“既在又不在”。社会的先天不足和支离破碎不利于形成合力,无形中带来很多力量的浪费和损耗,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功能的发挥。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化,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的活力和能力,推动社会与国家紧密配合、同向同行、互助互补,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也走过了栉风沐雨、光辉灿烂的百年历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依然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一)联谊组织建设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多数在党外、体制外,他们知识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经济地位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大、影响大。[6]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而衍生发展的,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特征。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既是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并不因为自己党员众多、人才众多,就对党外人士有丝毫轻视、怠慢,而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包容胸襟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宗旨的体现。

(二)联谊组织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不再“大包大揽”,有些社会性事务政府不好办、办不好或是效果不佳、效率低下,于是逐渐交由市场、社会去承担处理。在社会转型的时代潮流中,一大批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重大事件的应对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20年的新冠疫情都有社会组织的参与。当前,社会组织的数量蔚为壮观,有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2月,各级民政部门共登记社会组织超过90万个,其中全国性社会组织2292个。[7]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政府不再唱独角戏,社会组织也是重要主体之一。依托联谊组织建设,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既是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为党和政府培育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社会组织。

(三)联谊组织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8]联谊组织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可以弥补政府供给能力的不足,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利于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此外,联谊组织本身立足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能够直接面对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各种利益需求,在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中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调节作用。就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身而言,联谊组织为他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他们创建了精神家园,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归属感;通过联谊组织进行参政议政、贡献力量,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总体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如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等专业人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成长起来的社会群体。目前看,这些人主要在党外、体制外,流动性很大,思想比较活跃,做他们的工作,一般化的方式不太管用。……我们党历来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组织起来。”[5](P134)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各地统战部门纷纷加强了联谊组织建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联谊组织的成立和分布

根据“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隶属于“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2022年的数据显示,名称含有“新的社会阶层”的联谊组织共有1680个,成立1年内的有327个,成立1-5年的有1255个,成立5-10年的有460个,成立10-15年的有36个,成立15年以上的有6个,成立时间信息不详的有10个。从以上数据来看,94.17%的联谊组织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

从省级行政区分布来看,广东、四川、河北联谊组织成立数量分别为141个、140个、127个,排名前列,青海、天津、宁夏联谊组织检出数据较少,仅为1-2个。总体来看,大部分地区已在县、区一级建立了联谊组织,覆盖面较为广泛。

(二)联谊组织的性质和功能

联谊组织是在党的直接关心推动下成立的,其成长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猛、分布区域之广泛都是一般性的社会组织所不能比的。相较于一般性的社会组织,除了区域性、民间性、服务性、非营利性等共同特征外,联谊组织的鲜明属性在于其统战性。这在各地联谊组织的章程中有着明文规定,例如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章程在“总则”中介绍:“本会是由武汉市内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及经批准加入本会的其他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市性、统战性、联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9]

除了开展一般性的公共服务,联谊组织的统战性要求其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深圳市罗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章程在“业务范围”中规定,“组织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10];佛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章程规定的任务之一是“参政议政”“推荐会员参选各级人大代表、担任政协委员及社会组织的职务,组织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智力优势,致力建言献策,实施民主监督”[11]。

总之,联谊组织具有突出的统战性、政治性,被赋予参政议政的政治功能,这是联谊组织与普通社会组织的本质区别。

(三)联谊组织建设总体不平衡

在各级党委统战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联谊组织建设在覆盖面上较好,基本上实现了应建尽建。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所拥有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数量和资源也有差异,因此,总体来看联谊组织建设发展水平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从课题组掌握的一些情况来看,大部分联谊组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专门的办公经费、完善的规章制度,已经建立或正准备建立党的组织,开展活动较多,与党委政府部门有较多的互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然而,即便是在省会城市,市辖区一级的联谊组织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能够被选树为典型或者自身有较多资源的联谊组织就能够搞得有声有色,否则就处于勉强维持或是惨淡经营的局面。至于一些地方中小城市的联谊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则会更多。

当前,联谊组织建设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由于大部分联谊组织成立时间尚短,联谊组织建设还在探索中前行,联谊组织运转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还有待提升,联谊组织的品牌特色还有待彰显。

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

当前,联谊组织建设面临多方面的困境,既有直接的、现实的、外在的资源利益问题,也有长期的、隐性的、内部的环境机制问题。根据课题组的调研、访谈,当前,联谊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在活动经费、社会资源、工作人员等三个方面。

(一)联谊组织建设缺少活动经费

联谊组织要积极有为、发挥作用,需要以一定的财力为基础。尽管联谊组织同一般性的社会组织一样,在组织章程中规定了经费的来源渠道(通常包括会员会费、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方面),可实际上联谊组织能够获得的经费来源非常单一且有限。相较而言,会员会费是比较可靠的的经费来源渠道之一,但出于更好招募、稳定会员,大多数联谊组织实际上没有收取会费或仅收取少量金额。至于社会捐赠、社会收入等其他经费来源渠道,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以及有关政策未明确的情况下尚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大多数联谊组织主要依靠各级统战部门的经费支持来保障日常运转。然而,统战部门的资助毕竟有限,对于联谊组织建设而言还是杯水车薪。在有限的活动经费下,大多数联谊组织只能完成“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就显得有心无力、捉襟见肘了。

(二)联谊组织难以获取社会资源

社会组织要立足社会、扎根社会、服务社会,努力获得源源不断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然而,难以获取社会资源是当前联谊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联谊组织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而何谓“营利性经营活动”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法规中又没有明确界定。[12]因此,联谊组织通过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来获得收入就容易游走在灰色、边缘地带,从而承担潜在的法律风险。在相关法律政策还存在盲区的情况下,联谊组织能够获取的主要合法收入来源就只能是来自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而大部分联谊组织由于成立时间尚短,自身的特长、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时就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联谊组织社会影响力较为有限,社会认可度不高,特别还有不少非法社会组织鱼目混珠、非法敛财,这些都使得联谊组织获取社会捐赠非常困难。总之,联谊组织要获取足够的社会资源依然任重道远。

(三)联谊组织缺少专职工作人员

当前,联谊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行业企业里担任领导职务,这使得他们很难腾出大量时间、精力用于谋划联谊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如此,只能选择招聘兼职人员或专职人员,这其中又有其他一些问题。其中兼职人员为松散型人力资源,具有获取难、固定难、使用难、风险管控难等问题[13],而聘请专职人员又往往面临办公经费不充裕的困难。此外,专职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强也是广泛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组织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的战略规划、内部治理、会员管理、社会动员、募集资金、公益资金运营、理论研究等日趋专业化和职业化,形成了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运作有显著区别的自身特点。”[14]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与政府“脱钩”的大趋势下,社会组织的人才供给不畅已成为制约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除了以上突出问题外,缺少办公场所、功能目标不清晰、难以有效吸纳会员、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联谊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相较而言,办公硬件等问题相对好解决,而从根本上制约联谊组织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问题则有待进一步去捋顺和化解。

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提升对策

联谊组织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由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育状况不同,各地党委统战部门的支持、重视力度也有差异,因而,当前联谊组织建设总体是不均衡的。其中,没有建立联谊组织的地方应按照统战工作要求和部署尽快成立,已经建立联谊组织的地方应给予必要的人、财、物支持,没有登记注册的联谊组织应尽快完成法定程序和义务,要重视发挥班子成员尤其是会长在联谊组织中的凝聚力……这些都是联谊组织建设初期面临的问题,尽管也有大小不一的困难,但都相对好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是联谊组织建立后如何迅速进入角色、找准定位,努力发挥其功能、履行其职责、实现其目标。

(一)创新联谊组织的党建工作

在我国,党和政府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为党领导社会组织奠定了根本前提。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社会组织才能始终行进在社会主义方向,才能赢得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前,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联谊组织也按照相关要求稳步推进。需要注意的是,联谊组织相较于一般的社会组织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即联谊组织归属统战部门直接管理。因此,在联谊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否属于重复建设,这在认识上有一定分歧,在实践中容易带来统战部与组织部的职能交叉。然而,加强党对联谊组织的领导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方式方法。这方面可以参考目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已经较为成熟的“嵌入式”方案[15]:一是理念嵌入,即在联谊组织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二是活动嵌入,即将党建、统战与联谊组织的业务活动、日常管理、文化建设相结合;三是党员嵌入,即将符合要求、条件的联谊组织会员发展为党员,将会员中的党员吸收进联谊组织的领导班子;四是组织嵌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建立临时党支部、派驻指导等方式实现“应建尽建”。以上“四个嵌入”既可以循序渐进、依次展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同时进行,最终是为了实现党建引领带动联谊组织建设。

(二)强化联谊组织的核心功能

政治属性是联谊组织的第一属性,政治功能是联谊组织的核心功能。如果联谊组织不能在政治引领、参政议政方面发挥应有的政治作用,那么就与一般性的社会组织没有本质区别,就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和价值。之所以联谊组织的政治特色尚未彰显、政治功能有待加强,一方面是因为参政议政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参政议政的渠道不畅。就能力而言,联谊组织成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参政议政的经历和经验,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技能培训,为此,统战部门应面向全体联谊组织成员开设相关培训班,开发系统性的能力素质学习模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能力短板。就渠道而言,当前联谊组织成员主要还是依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等身份去参政议政,但这些代表人士所占比例较小。总体上,联谊组织还没有完全进入制度化的协商平台,联谊组织成员也不能作为有效的、独立的政治身份标签,因此,联谊组织参政议政的政治影响力受到限制。拓宽联谊组织参政议政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可以将联谊组织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蓄水池”,重视成员培养和使用;二是有序推进社会组织协商,可率先让联谊组织成员进入人大、政府、政协、基层等协商渠道;三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联谊组织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四是地方政协可以考虑设置“新的社会阶层”界别,有些地方已先行先试,若条件具备可以逐步推广。

(三)激发联谊组织的内在活力

一般而言,社会组织如果是在合适的环境中自我发育、成熟,并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那么就有很强的独立性、积极性。反之,如果社会组织不是环境土壤自然孕育的结果,而是依靠外力的催生和扶持,那么就有很强的依附性和被动性。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社会组织大多有政府背景,很多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职能时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手臂,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和依附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社会组织回归社会属性,增强自我生存能力和自主竞争能力。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的大趋势下,由统战部门牵头成立、培育扶持的联谊组织在发展中有两种路向:一是强化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最终将联谊组织发展成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二是强化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最终实现联谊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由竞争。当然,这两种路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较为稳妥和务实的方案是将二者有机结合。为此,既要强化联谊组织的参政议政职能,又要注意增强其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当前,联谊组织建设主要来自于统战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内在活力、动力不够,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有待加强。为此,统战部门在给联谊组织“输血”的同时要想办法激活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是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增强联谊组织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二是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联谊组织之间、成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三是加强交流和考察,积极学习、借鉴其他联谊组织、社会组织的成功经验。总之,联谊组织要清醒地认识到,统战部门可以将其“扶上马”,再“送一程”,但唯有自身练好内功才能策马奔腾、行稳致远。

(四)突出联谊组织的比较优势

作为新生事物和新型社会组织,联谊组织唯有突出自身的优势、特长,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联谊组织兼具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参政议政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这就使得联谊组织在发展中必须以两类组织为参照:一是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组织相比较,联谊组织参政议政在哪些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二是与一般性的社会组织相比较,联谊组织在服务社会时具有哪些方面的独特优势。此外,由于联谊组织在全国各地都有成立,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体系或者系统,因而,也存在联谊组织之间相互比较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不同地区、城市所拥有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各地联谊组织建设不宜“千人一面”“贪大求全”,而是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地方特色、优势。基于上述情况,突出联谊组织的比较优势应做好长远规划。一方面,联谊组织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更多还是学习、借鉴其他组织的有益经验,但是要注意在交流、互动、比较中逐渐找准自身的定位特色,并在发展中凸显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联谊组织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格局。首先,每个联谊组织都应该做好“摸家底”的工作,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强势所在。其次,同一行政区同一层次的联谊组织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最后,建立协同机制,实现联谊组织之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联谊组织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参政议政和服务社会方面积极贡献、有所作为,才能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与支持,从而为自身赢得应有的荣誉与地位。与此同时,党委政府要关心、支持联谊组织建设,为他们发挥作用、履职尽责扫清障碍、提供条件,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将联谊组织建好、用好,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典型和政社合作的样板。

猜你喜欢
联谊社会阶层参政议政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联谊联心联发展 奋力开创新时代海外联谊工作新局面
厦门市妇联打造“爱在厦门”交友联谊互动平台
不忘立社初心 牢记联谊使命
“绿色”联谊亮点多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