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考

2023-01-05 10:51单一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农村居民融合

□文/单一峰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提要] 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处于经济新常态之际,要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基于此,对当下部分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多个角度反映现阶段部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建议。

农村产业融合是指在农村地区先后产生的不同结构层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一二三产业在同一个产业、产业链、产业网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以高端统御低端,以先进带动落后,以纵向辐射横向,从而使得低端产业成为高端产业的一部分,完成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的一种知识运营增长方式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农村产业融合不仅能拓宽农村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形成农村产业新业态,还有助于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一、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用以扶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但由于我国多数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发展体系,发展经验和方法仍处于摸索阶段,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难以将政策运用与发展问题相匹配,从而导致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农村产业融合同质化严重。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同质化严重。部分农村地区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跟风市场,忽视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本土特色资源,从而导致产品缺乏鲜明特色,与其他地区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

(三)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力量缺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又蕴含许多的风险。许多农村产业主体害怕摸石头过河,不愿意承担融合发展中的风险,畏首畏尾,采取过度保守的产业发展方式,从而难以形成强大的发展力量。

(四)缺乏完善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支持。但是,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能提供给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服务仅局限于生产资料、生产技术、营销手段供给,服务效率低、质量差,难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明确产业融合方向。实现乡村振兴是政府、社会和农村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国始终将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每年都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辅助乡村经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体,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深入理解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思想,落实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方向,制定全面详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案。其一,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推动者、指导者的角色,是第一批接受和理解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念和战略布局的前沿人员,负有构建现代化农村产业体系的职责和义务。政府部门应树立正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全面掌握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布和发展状况,围绕农村企业和农村居民的利益对现有农村产业进行改革,创新制度、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村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型产业创新赋能,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全力促进三次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一套“三产”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彻底转型升级,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突破瓶颈。其二,以市场为发展导向。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最先受到市场追捧的产业往往水涨船口,处在时代的风口上得到高速发展的契机。在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时刻关注我国消费市场环境和人民消费需求的变化状况,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农村发展资源调配到市场需求产业,创新研发受市场欢迎的农村特色产品,快速占据农产品市场,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市场化经营模式,从而逐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走向繁荣。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将市场需求纳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依据的同时,还需做到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的本土化优势,尊重农村居民的发展意愿,保持现有的农村产业特色,创新产业内容,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从而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扎根于农村。其三,实施分步推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是一项涉及主体、内容众多,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农村居民长期坚持,共同努力的工作,难度高、时间跨度大,短期内难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沉下心,把握农村产业融合的方向和目标,在制订推进方案的过程中设立多个阶段性目标,实施分阶段推进,从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到创新新型产业,从“三产”相互渗透,到“三产”彻底融合,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对预期制订的产业融合方案进行阶段方向和细节内容调整,从而夯实基础,扎实推进,直到实现农村产业融合最终目标。

(二)因地制宜,打造农村产业融合特色产品。受地域传统文化、地理资源、本土产业的影响,每个农村地区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挖掘农村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农村特色农产品品牌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一,加强乡村特色产业顶层设计。乡村特色是乡村产业的生命、灵魂,是乡村产业赖以发展的根本。跟风发展市场热门产业或许会获得一定的短期利益,但不是长久之计。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就必须要挖掘农村本土特色,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坚持传统特色产业微创新、新型产业大创新,将乡村特色产业和市场优质产业两手抓,突出农村特色、地区特色、文化特色,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当地农产品的时候能直接联想到相应的农村地区。其二,注重农产品差异化生产。我国地大物博,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众多,各地区的农产品差异化极大,甚至在同一省份内的不同市区都会诞生不同种类的产业、农产品。政府部门要注意到并尊重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挖掘不同地区农村产业和农产品的市场优势,针对不同地区农产品生产的薄弱点进行重点加强,劣势互补,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升级,帮助各农村地区提升单一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自身的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从而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战略目标。其三,打造农村特色产业品牌。品牌效应是产品市场营销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农村产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拥有独属于自身的品牌,将自身生产的产品与品牌直接绑定,从而在营销过程中透过产品本身的高质量来加深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形成品牌效应,进而不断扩大自身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村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来源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产特色产品的高质量。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与口碑对等,当消费者购买带有品牌的农产品并获得令其满意的消费体验时,其对该产品的品牌的认可度也会得到提升。相关政府部门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时一定要建立严格全面的产品质量标准,从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宣传。想要扩大一个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的品牌宣传方式相比传统纸媒时期的宣传手段效率更高且更为廉价,农村居民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网站等途径进行低成本、高质量的品牌宣传。

(三)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农产产业融合主体是农产产业融合发展的先锋,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因此,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必须要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扩大生产规模。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传统集体经济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不断普及,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完成一次腾飞。但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规模小的局限性变得愈发凸显,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裹足不前,新时代市场环境要求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规模化,获得与城市企业相竞争的实力。农村居民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但同样也是分散的,搞过多的单独经营会被大企业各个击破,从而被夺走市场份额。因此,政府部门要调动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村居民发展集体经济,将农村居民的拳头拧到一起,劲往一处使,实现农村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并联系当地龙头企业与农村居民建立合作关系,借助龙头企业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壮大小微民办企业,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中。其二,引入社会资源,扶持农村产业融合龙头企业。农村当地龙头企业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承担最多融合发展风险的对象。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当地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多项优惠、补贴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率先开展产业融合,并定期关注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尽可能地帮助龙头企业解决产业融合中遇到的困难,使其发展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辐射点。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中小型企业进行联合或合并,减少不必要的市场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摆脱冗余,协同龙头企业共同构成完整的农村产业链和供应链。

(四)建立全面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要建立全面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其一,开通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平台。信息时代背景下,一切产业的改革发展依赖于全面的数据信息。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农村各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信息,将农产品的生产原料、安全品质、购销渠道等都记录在案,并开放给所有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其二,开拓融资渠道。农村居民、农村企业集资难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资金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如放宽贷款要求、提供融资担保等,确保相关主体有充足的资金开展产业融合。其三,积极引入农村产业融合优秀人才。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优质的人才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要想获取更高的产业融合发展效率,政府部门必须要大规模地引入城市中的优质人才,努力为人才创建与城市相媲美的宜居环境,给予优秀人才丰厚的补贴和奖励,使得优秀人才能沉下心来搞农村产业融合研究,同时借助人才的知识、能力开展农村居民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举措,政府部门要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工作,全面掌握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发展状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敲定未来农村产业融合方向,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地制宜,注重农村产业创新,打造农村产业融合特色产品,向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动;不断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邀请当地龙头企业主动跟进农村产业融合,探索正确的产业融合道路;建立全面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为产业融合主体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工作进步,提高产业融合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农村居民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