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治疗克罗恩病经验举隅

2023-01-05 12:56诸猜猜伍静毛坤洪何凌张小萍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脓血白术散克罗恩

★ 诸猜猜 伍静 毛坤洪 何凌 张小萍(.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病变多位于回肠末段及邻近结肠[1]。典型的内镜表现为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腹泻、腹痛、体重减轻、肛周病变及口腔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多为17~40岁,西方国家多发,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亦有上升[2]。因该病缠绵难愈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被WHO定为现代难治病之一[3]。西医治疗主要运用激素、免疫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目标是达到临床和内镜缓解、防治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相对于西医,中医辨证论治对CD的治疗有着特殊的作用。

张小萍教授为全国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50余年,擅治内科各种疾患,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颇有造诣。笔者有幸随其跟诊,见其处方用药精妙,现简要整理总结张教授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病案资料

患者裘某,女性,22岁,2020年5月8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5月余。刻下症:大便夹有黏液5月余,近期大便夹有少量脓血,日行8~10次,腹痛伴肠鸣,纳食欠佳,夜寐差,小便可,精神状态较差,因病情缘故一直休假在家,尚未工作,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苔薄腻,脉细滑。既往史:2018年7月18日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肠镜检查,肠镜报告示:克罗恩病、痔疮。病理显示:(横结肠)炎症性病变。2020年2月6日于南大二附院行肠镜检查示:肛管直肠溃疡病变,肛管狭窄,病理报告示:(肛管)炎性肉芽组织及坏死。2020年2月19日,行小肠CT三维成像检查示:回肠及结肠节段性改变,考虑炎症性病变(克罗恩病)可能性大。2020年4月17日因“反复腹泻2年余,加重3月”于南大一附院住院治疗,于补液营养及英夫利昔单抗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张小萍教授根据其既往病史、辅助检查及现下症,中医诊断:泄泻病-久泻(脾胃虚弱),西医:克罗恩病。方选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药方加减,取疏肝健脾止泻之效,具体药物及剂量如下:党参15g,炒白术10 g,藿香10 g,茯苓15 g,木香6 g,葛根15 g,陈皮10 g,苍术10 g,防风10 g,炙甘草6 g,炒白芍15 g,黄连6 g,白及15 g,浙贝母10 g,神曲15 g,槐花20 g,蒲公英15 g,炒谷麦芽各20 g,生姜2片,大枣3枚。水煎服,日1剂。中饭、晚饭后半小时服用,连服7剂。

2020年5月15日二诊,患者诉大便次数较前减少,现每日3~5次,无脓血,仍有黏液,时有腹痛肠鸣,饭后腹胀明显,精神状态较前改善,纳食一般,夜寐差,小便可,舌质淡,苔白滑,脉细。因患者现无明显脓血,故去槐花,又因患者夜寐较差,故加夜交藤15 g、合欢皮10 g,其它药物不变,继服14剂。

2020年5月29日三诊,患者诉因连日阴雨,有所着凉,大便次数增加,每日7~9次,粪质稀溏,偶有脓血,腹胀明显伴有肠鸣,矢气频,纳寐差,舌质淡,苔薄腻,脉滑。张小萍教授考虑患者脾胃素虚又因着凉夹湿,故改方为参苓白术散加减,益气健脾、祛湿止泻。因病情反复情绪较烦躁,故张教授在遣方用药的同时还不忘与患者潜心交谈,以缓解患者因病情导致的心理压力。具体用药如下:党参15 g,扁豆10 g,茯苓15 g,陈皮10 g,炒白术10 g,合欢皮15 g,桔梗10 g,淮山药15 g,莲子7枚,砂仁6 g后下,槐花10 g,黄连6 g,苍术10 g,神曲20 g,白及15 g,炙甘草6 g,炒枳壳15 g,炒麦芽20 g,炒谷芽20 g,薏苡仁20 g,夜交藤15 g。14剂,用法:水煎服 ,日1剂,中饭晚饭后半小时后温服。

2020年6月13日四诊,患者诉大便次数较前减少,日行2~5次,粪质偏稀溏,近几日体重增重3斤左右,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较前明显改善,纳佳,夜寐一般,小便平,舌质红,苔白滑,边有齿印,脉细滑。患者诸症较前好转,效不更方,故继服前方7剂。

2020年6月20日五诊,患者诉大便次数已接近正常,每日1~2次,但粪质较稀,尚未成形,无黏液脓血,精神状态较好,纳寐尚可,小便可,舌质红,苔薄腻,边有齿印,脉细略滑。张教授认为患者此阶段应健脾和胃,脾健湿自除,脾胃和降,后天之源充沛,身体强健,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予七味白术散加炒枳壳15 g、炒麦芽20 g、炒谷芽20 g,14剂,后复查肠镜报告示:结肠炎,随访2月未见复发。

2 讨论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肠病,病程常反复,较难治愈,一般使用激素、免疫制剂等药物治疗,但因疗程长、副作用较多,患者多难以坚持。根据其腹泻、腹痛、腹部结块及肛周脓肿疼痛、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泄泻”“腹痛”“肛痈”“虚劳”等疾病,CD多因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情志不畅及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湿邪内蕴、气血壅滞是病机的关键,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本病的特点[4]。肝疏泄,脾运化,两脏功能相互影响,若肝疏不及则横逆犯脾,可致脾虚湿滞、气机不畅,腹痛肠鸣而泻。《医方考》言:“ 泻之责脾,痛之责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患者腹痛、肠鸣为肝郁乘脾之症,故用痛泻药方抑肝扶脾;患者腹泻症状较重,七味白术散中含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和胃,木香、藿香行气和中,葛根发散解表,升阳止泻,全方共奏健脾止泻,理气和胃之效。白芍配伍甘草以加强缓急之痛之效。黄连、白及、蒲公英、浙贝母为张教授常用药对[5],张师认为CD内镜见黏膜的充血水肿等,属中医肠道湿热证,黄连苦寒,能清热燥湿解毒之效,白及有收敛生肌之用,二药合用能很好的去肠道湿热,修复肠道黏膜;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浙贝母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之效,二药相配,消炎止痛之力加强;因患者大便夹有少量脓血,故加槐花凉血止血;谷芽健脾消食合中,《本草纲目》云:“快脾开胃,下气开胃。”麦芽消食和中且具有升发之气,二药一升一降,既能消食宽中,又可是脾气通畅。 三诊中因连续阴雨,患者着凉导致脾虚夹湿,脾虚湿重,故腹泻症状加重,故改方为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祛湿止泻,方中因有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较七味白术散健脾渗湿之力更强;加合欢皮以疏解患者烦躁情绪,夜交藤归心、肝经,可养心安神。治疗后期,患者大便次数为1~2次,虽不成形,但已算正常,说明体内湿气已经祛除,为了防止病情的反复,故健脾是此时的关键,脾健湿自除,故五诊时张教授予七味白术散理气健脾。

克罗恩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张小萍教授从临床出发辨证论治,认为脾虚湿盛为基本病机,故健脾应贯穿始终,健脾同时加用理气祛湿药物,标本同治,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脓血白术散克罗恩
范恒从湿热伤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无法进食、暴瘦腹泻……警惕“穿肠烂肚”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一种消化道疾病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七味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影响
克罗恩病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改善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