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3-01-05 19:32
江苏商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体高质量金融

刘 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2400)

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要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准确理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金融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特殊行业,既有一般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普遍性特点,也有自身行业发展的具体内涵,一般包括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功能和金融稳健性五个维度,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金融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条件①。

由此可知,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可进一步概括为以下主要内容:(1)金融业规模的扩大,包含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的扩大,这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2)金融结构的优化,主要指行业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协调情况,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谐,这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质量保证条件。(3)金融效率的提升,主要指金融体系各部分能高效配置和利用金融资源,这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表现。(4)金融功能的充分发挥,主要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本源作用得以充分展现,这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体现。(5)金融稳健性增强,主要指金融能保持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金融也在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并在优化金融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仍存在着过度追求金融发展规模和速度、对金融风险管控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质量较低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二、当前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当前经济发展处于向高质量阶段转变的新时期,这一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因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金融也有向高质量转型的必然性。

促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潜在问题。从2007年中期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开始深度调整,以美国为主的外部市场呈现持续疲软态势,中国经济也由此真正开始步入创新驱动、由量到质、内外协调的转型发展阶段。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需要金融结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需要相应变动资金投入方向,这些都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张承惠认为,在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转型呈现出从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发展模式、从大量吸收外资转向大规模“走出去”、呈现出更多依靠创新与存量要素推动等新特点,这为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金融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向更高质量阶段发展,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推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②。

促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做出相应调整,合理配置各项金融资源,提高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实现经济和金融的长期稳定有效运行③。在当前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背景下,金融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要保持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就必须推动金融向更高质量发展。

促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中国经济开始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转变,这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就必然包括发展的成果为广大群众所真正享有,给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一主要矛盾,就需要金融在服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加大对民生相关领域的关注与投入力度,在发展目标、服务对象、服务理念、业务模式等方面做出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期许的相应调整与创新,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步伐,努力建设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新时代美好金融。

促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发展在长期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下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实现。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将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特点,合理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有效统筹国内与国外的金融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向更高质量阶段发展④。

三、当前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推动中国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是关键,主要包含金融调控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环境体系。何德旭认为,这更多是一项偏向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当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大逻辑下,在深刻认识当前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必要性的基础上,需要找准符合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的着力点,切实推动金融的高质量发展⑤。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当前促进中国金融向高质量阶段发展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政治领导。中国的金融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党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统筹制定不同的经济金融发展政策,在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政治领导⑥。当前,应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不断强化党对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政治领导。一是准确定位金融体系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各类金融机构的企业章程中,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党组织的地位予以准确定位,对权力与责任的边界进行合理划分,将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与各方的合法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各级各类金融机构中的党建工作的有效进行,有助于推动各类各级金融机构的发展与中央要求保持一致,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得到扎实落实。三是不断增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能力。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政治领导,需要不断深化对金融内在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运用金融手段发展经济的能力,着力培育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队伍。

第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只有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业才能降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为最终实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增强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金融机构,应依托各自定位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所服务经济主体需求的业务形式,进而为实体经济不同部门的发展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二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规范间接融资渠道,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主体,引导长期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建设,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有效支持,着力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三是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形式仍以信贷为主,由此应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合理引导信贷资源配置,确保信贷资源在结构和数量配置上的均衡,提高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积极主动地防控金融风险。魏杰认为,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在如此长的顺周期运行下累积了不少风险,金融风险尤其显著。没有稳健的基础做支撑,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有必要更加积极、科学地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⑦。一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局部风险。同时,培育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更多采取主动预防性措施,积极排查金融风险隐患,有序适度化解金融风险,防止风险过度集聚。二是优化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由于金融风险在不同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传导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加强不同市场监管信息的及时共享,增强跨市场风险的监控能力。三是处理好防风险与稳增长的辩证关系。在当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攻坚时期,防范和治理金融风险需要内外兼修,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工具,适时调整金融风险监管架构,在保持经济发展速度处于合理区间的基础上,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与金融的融合发展逐步加速,不断催生出一些新的金融产品、模式和流程,这对金融由量到质的转型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健康发展。一是把握科技和金融的辩证关系。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同时金融亦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因而需要努力形成一种科技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局面。二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应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大主题下,在符合金融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新思维和新技术,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适度探索有效去中介化、去科技垄断化的新式金融服务形式,合理设计试验新的金融流通运转体系机制,盘活实体经济各分割部分和边缘部分的流动性张力,创造经济金融发展新形态、新动力,激发各参与主体积极性,同时在盘活既有存量和激发有效增量的过程中,切实保护弱势参与主体的合法合理权益。三是在安全与合规原则下推进二者融合发展。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产生了不少新的业务形式,能够大力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但也会产生一些当前监管体系难以控制的新风险,因而应在安全与合规的原则下进行审慎试验与合理推广,切实有效地引导科技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

第五,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取得巨大成就,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是,当前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与自身经济发展状况仍不匹配。为加强统筹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阶段发展的需要,中国金融要走一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一是不断健全金融发展的内外制度基础。进一步明晰相关部门的权责边界,健全各项金融制度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外资对中国金融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现代的高质量金融市场。二是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金融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不是完全放任,而是应在符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金融对外开放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更好地保障中国金融安全。三是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和领域采取试点政策。在实施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提高。为避免金融扩大开放中的盲目性,有必要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在相关制度、经济等条件合适的地区,对部分金融领域的开放政策采取相对可控的试点政策,以期为中国金融的高层次开放探索可靠的发展经验。

注释:

①徐璋勇.金融发展质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9):547-548.

②张承惠.新常态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新挑战[J].金融研究,2015(02):10-12.

③白钦先,丁志杰.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05):28-32.

④连平,刘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J].金融经济,2018(05):7.

⑤何德旭.中国金融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J].金融经济,2018(21):7.

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推进新时代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金融,2018(24):12~14.

⑦魏杰.防范金融风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01):28-32.

猜你喜欢
实体高质量金融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