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的发展分析*

2023-01-05 19:10董媛媛谭奇纹
光明中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检测仪经络体质

董媛媛 谭奇纹

经络检测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利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外部物化刺激触发穴位的各种生理反应、化学变化,使抽象的经络实质化,是随着科技和生物医学的发展对经络客观存在性的不断探索。1949年,日本的生物学系教授中谷义雄的经络研究团队在实验中发现,若给予皮肤恒定的电压,皮下组织及肌肉间存在特定点表现出低电阻、高导电性的特性,其被称为“良导点”,此类“良导点”顺其走行形成的连接路线又与经络循行基本相符,故被称为“良导络”。且当机体对电流刺激反应较大时,表示机体脏腑机能状态可能存在各种异常,此乃著名的“良导络诊疗学”[1],并以此学说为理论依据发明了用于探索人体阴阳虚实状态、气血盛衰情况、经穴生理病理反应的经络检测器[2,3],使中医传统理论可视化、可测量化。自此之后,对经络检测的深入探索和其临床相关性研究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的关注。

1 经络检测仪的发展演变

1959年上海中山医院[3]将恒定电势能作用于经穴,以植物神经支配的毛囊口径大小不同导致经穴的通电抵抗强度不同为原理自主研发了经络诊断仪投入临床。同年,福建中医学院针灸器材厂[4]试制的六用经络检测仪成功问世。次年,沈阳医学院对其做出改进后,利用电位差计,发现了仅在针刺得气后经络出现的特有电位波动,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性及经络与非经部位活动的差异性[5]。20世纪60—80年代,王友恩[6]利用计算机的精准测定,建立了经穴生物电健康值和病理状态的判断规则,可在施行针灸治疗时,因人制宜地进行定量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20世纪80年代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研制的经络穴位图示诊断仪[7,8]可对不同疾病所主病症及传变经络、脏腑精准定位,对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精准定性,并通过与500余名健康飞行员检测结果所得的标准值对比,全面展示整体阴阳平衡状态及各经虚实情况,临床准确率可高达85%。同时期的经络多元诊疗仪使用金属滚轴在14经滚动,根据正常与受损器官不同的温觉及其敏感程度的差异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蓝大田[9]对多个临床实例从病程、主诉、经络检测结果、疗程、疗效等进行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其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作用。90年代后,李自双等[10]利用铂电阻作为测温探头,发现经穴温度与阻抗的数值呈正相关,而原穴处经穴温度的敏感度最高,可作为反映内脏病变的客观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更迭发展及与中医学理论的不断碰撞融合,20世纪初期成都多家医疗结构自主研发了以12条经络24个原穴的经络能量值为采集对象的经络检测系统,通过引用中央病理生理数据库进行比对,对人体经络能量指数、精神状态指数、各穴点测量值、不均衡穴点的出现率等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机体现状和潜在疾病,是一种新型的经络测定法, 能够为临床提供量化的较为客观的诊断依据[3,11]。2004年张创成等[12]首次详细地说明了TDS中医经络检测仪的检测方法、解读方式、理论依据及其临床应用范围。李娜[13]在2004年研发的小型经络检测仪是以山东省中医经络研究中心的专家整理的数万份病历为基础,将接触皮肤后10 s内取到的200次左右的数值取平均数,5 min即可完成24个穴位数值的测定。李莹莹[14]研制的多通道控制开关可同时收集多经络信息的人体信息检测仪;李禹政[15]研发的上机位诊断预测,下机位数据传输的基于ADS1100的经络检测仪;张强[16]开发的可自动校准作用于穴位的参考电压的自标定功能经络检测器都是经络检测仪发展升级过程中的有效尝试。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日益关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大病预防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可用于大病预警的临床中医检测设备备受关注,以“掌微全息“为理论核心的掌型经络检测仪问世。梁美[17]研发的掌型经络检测器将现代微控制器技术和手掌的经络全息理论相融合,将电信息提取装置设计成类似于手掌的模型,并在手掌模型上手指尖端的对应位置安装电极片来获取12 条经络的生物电信息,而后通过软件系统根据中医经络诊断的相关原理从自主神经、阴/阳比值、左/右比值、上/下比值和体能值五大判读体系进行分析,以柱状图的方式展现各经虚实状态,对受检者的机体状态和疾病风险等方面给予临床提示,就方剂、理疗、饮食、运动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

2 经络检测仪在慢性病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不断增大的生活压力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致使慢性病的患病人数不断攀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中医检测仪在慢性病经络、脏腑相关规律特性方面的分析研究为制定患者机体技能状态的调养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付星等[18]利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经络所反映的脏腑功能状态与健康人进行量化分析比较,以自律神经指数评估副交感神经功能状态;上/下比值、左/右比值、阴/阳比值分别评估脑部及三焦功能、运动神经功能及气血阴阳状态;以体能值评估元气状态,由此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自律神经、阴/阳比值、上/下比值均高于健康人,体能值低于健康人,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辨证及诊疗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稳定的中医量化指标。吴凡等[19]采用掌型经络检测仪对不同血压分级的11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经络检测,分析发现1级高血压病中以痰湿质、阳虚质占主导,2级高血压病中以气郁质、阴虚质占主导,3 级高血压病中以血瘀质、阳虚质占主导,且高血压病等级越高,肝经、膀胱经能量值越高,肺、脾、胃、肾经能量值越低,这为不同体质的特定人群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参考,为不同高血压病分级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依据。赵俊喜等[20]以患者十二经脉左右两侧24个原穴为主要信息采集点,运用经络检测仪收集24条经脉的经络良导络值,通过聚类分析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在肝经、膀胱经、心经、脾经、小肠经处于经气偏实状态,胆经、三焦经、大肠经、肾经等处于经气偏虚状态, 用客观化指标呈现高血压病人群异常经络的变化规律,与传统中医理论相佐证,为进一步探讨经络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谷鑫[21]通过运用经络检测技术对血脂紊乱合并代谢综合征进行体质类型和主要问题经络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气虚质、阴虚质为男性患者常见体质类型,气郁质、痰湿质为女性患者常见体质类型,且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等是血脂紊乱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特异病位,为不同性别脂质代谢紊乱患者在体质和主要问题经络的调治提供了临床参考。刘彦汶等[22]运用掌型经络检测仪通对郑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经络检测发现阴虚质和气虚质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阴虚质患者胆经和三焦经与平和质患者经络值水平差异较大,气虚质者心经和胆经与平和质者经络值水平差异较大。龚建强等[23]对脂肪肝患者十二经原穴或输穴良导络值进行检测,对良导络值所对应的上中下三焦各脏腑的虚实状态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归纳脂肪肝人群的病理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脂肪肝患者脏腑多呈现上实下虚的病理状态,为脂肪肝的早期防治和临床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张国辉等[24]通过身心康中医经络检测仪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常见体质类型按顺序前四位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和湿热质,异常经络前四位为肝经、肺经、肾经和心经,其中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在肝经、三焦经的能量状态特点具有特异性,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干预和调摄提供了新方向。易腾达[25]运用经络检测系统探讨不同证型痛风证候与脏腑的相关性,发现痛风患者筋骨气血指数及经络能量值较低,且不同证型间存在差异性,为痛风的不同证型的早期预判和辨证分型提供了数据支持。车锦礼[26]运用JK-02B型经络检测仪对 100 例气虚血瘀型中风中经络患者原穴电能量值进行检测并量化分析,发现左侧偏瘫的患者心、肝、肾经存在特异性,右侧偏瘫的患者肺、脾胃、肾经存在特异性,言语不利的患者与言语正常人群在脾、肾经电能量值存在差异,这为临床个性化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3 经络检测在其他领域疾病的应用

经络检测设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有其独特的实效性。张攀科等[27]运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24周的经络特征及体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肾衰患者透析前以气虚质、瘀血质、阳虚质最为常见, 各经实证较多,透析后肺经、肾经明显呈现虚像,体质也向虚证转化,对原本有虚证表现的患者没有补益效果,此结果为不同体质的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评估提供了可量化的临床参考指标。周炜[28]运用八十道同步经络检测仪对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左右侧井穴、原穴的经络能量值进行测定,观察总结经络分布特点,发现手经的井穴和原穴呈现实像,足经的井穴和原穴呈现虚像,总体呈上实下虚的状态,其中在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异常状态显著,占据十二经络的前三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经络虚实特点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量化指标。叶沐镕[29]利用经络检测仪ETS对6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十二经络能量进行量化研究,探索其经病的相关性,结果提示肝郁气滞型的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胃经、脾经经气呈现偏虚状态,而肝经、胆经经气呈现偏实状态,为健脾疏肝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抑郁症的针灸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刘津等[30]采集岭南地区162例健康体检人群经络检测中体能、阴/阳、上下、左/右、最大/最小五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此5项指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将经络检测技术用于体检人群的健康管理,通过检测结果呈现的机体脏腑经络功能、气血阴阳状态为体检人群提供亚健康状态防治和保健预防方案。刘成香[31]将经络检测的检测结果和个性化指导方案用于超重者的体质量管理,遵循经络检测报告指导方案进行生活方式调节的观察组,其体质量控制有效率和生活方式改善率分别为89.4%和97.4%,而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的体质量控制有效率和生活方式改善率分别为65.3%和79.6%,体质量管理效果显著,证实了将经络检测获得的各项指标和体质类型运用于制定个性化的调摄方案,对超重者的体质量管理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李芳莉等[32]将经络检测运用于督脉灸对阳虚体质的改善情况的疗效评价中,结果发现相较于服用金匮肾气丸的对照组,施用督脉灸的治疗组更加有效地改善了阳虚转化分和胃经、肾经、膀胱经能量值,肯定了督脉灸对阳虚体质的治疗效果。兰晓等[33]通过参考经络检测的问题经络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采取循经取穴治疗,治疗组皮肤褶皱的厚度明显减小,体脂肪分布情况明显改善,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疗法,经络检测得出的问题经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陈爱明[34]运用科室专业型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经络检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异常经络的原穴进行按摩和电疗,治疗后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佘姝娅等[35]对门诊169例失眠患者进行体质分析和经络检测,通过归纳整理不同体质类型十二经络原穴的电能量值特点,分析其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体质的人群在心肾状态、筋骨状态、体能状态、代谢状态4种状态各有其特点,其中心肾状态最高的为阳虚质,最低的为气虚质,筋骨状态最高的为阴虚质,最低的为血瘀质,阴虚质体能状态最高,代谢状态最低,阳虚质的患者结果相反,并根据其不同状态特点从温肾扶阳、滋阴降火、疏肝益气、潜阳安神等多个角度进行个体治疗,为不寐的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及后续转归、发展趋势、治疗方法的调整提供了新视角和参考依据。

《黄帝内经》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疾病发生和传变的途径,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全身上下内外脏腑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能通行人体阴阳气血,又能调整脏腑虚实寒热,以顺应天道,从而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故辨析经络及其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辨清病证的所在部位、病因病机及其性质特征等,将有可能在器质性病形成之前及时引导疾病的发展趋势,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先时治疗”的目的。基于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对身体状况的及时掌握和有效管理成为越来越多人关心的重点,因此,通过对经络检测仪在多个领域的临床研究,总结其病经、病脏相关性规律,扩大其使适用范围,将对各类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和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检测仪经络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
巧用故障检测仪中的Reset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