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线粒体转位蛋白诱导HepG2细胞凋亡

2023-01-05 08:11欧玉龙王惠霞黄晓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膜电位货号线粒体

张 谊,欧玉龙,王惠霞,黄晓佳

(1. 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2. 常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HCC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及多个步骤共同演变而来的繁杂过程,同时也受到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但其病因及确切的分子机制尚未清楚[1]。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手段进行肿瘤治疗,但由于耐药和不良反应,大部分HCC治疗药物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抗HCC药物迫在眉睫[2]。

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an ⅡA)是中草药丹参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如Tan ⅡA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相关DNA合成、阻滞细胞周期过渡、激活凋亡基因以及上调原癌基因的表达水平等有关[3-4]。近年来[5-6],丹参酮调控线粒体功能也屡有报道,认为丹参酮ⅡA可引起细胞线粒体膜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开放,释放大量活性氧,降低跨膜电位,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MPTP是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的重要结构,由线粒体外膜的电压依从性阴离子通道、内膜的腺苷酸转运蛋白以及转位分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 TSPO)等共同构成[7]。TSPO调节离子通道的开放,在线粒体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8]。但目前有关转位蛋白TSPO及线粒体途径在Tan Ⅱ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选用人肝癌细胞HepG2作为实验对象,观察Tan ⅡA对肿瘤细胞HepG2的作用及相关线粒体凋亡途径的调控,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和实验支持,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人肝癌细胞HepG2(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Tan ⅡA(质量分数 ≥ 9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66-200619);DMEM培养基、胰蛋白酶(美国Gibco公司,货号12100046、25200-056);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货号22011-8612/22011-8615);荧光素酶-ATP检测试剂盒(南通碧云天,货号S0026);JC-1试剂盒(美国BD公司,货号551302);Annexin V PE/7-氨基-放线菌素D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CA1030);噻唑蓝MTT(美国Amresco公司,货号0793);兔抗TSPO多克隆抗体(美国CST公司,货号70358S);兔抗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Cyto C)、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 caspase-3)、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9, caspase-9)多克隆抗体(美国Abcam公司,货号ab133504、ab32351、ab32539);鼠抗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 Cruz公司,货号sc-47724);超敏显影液ECL(美国Millipore公司,货号WBKlS0100)。其余未注明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超净台(苏州净化设备总厂);CO2细胞培养箱(上海Heal Force公司);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超纯水机(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酶标仪、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凝胶成像系统(南京麦高德生物科技公司);冷冻离心机(美国Thermo Fisher 公司);荧光显微镜(德国Carl Zeiss公司);超声波粉碎机(新芝生物科技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

1.3 方法

1.3.1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将HepG2细胞培养于含10%新生牛血清、1×105U·L-1青霉素和100 mg·L-1链霉素的高糖DMEM中,然后置于含5% CO2和95%空气的培养箱中,待单层细胞生长至80%后传代。实验用细胞均处于指数生长期。

1.3.2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将细胞按5×107L-1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an ⅡA,使其终浓度分别为2.5、5、10 μmol·L-1,对照组中加入相应体积的溶剂。

药物处理结束后,在每孔中加入MTT(终浓度为0.5 g·L-1),37 ℃下反应4 h,弃去培养液,在每孔加入100 μL DMSO,待完全溶解后,于490 nm处测定各孔吸光度。按公式:细胞增殖抑制率/%=(1-处理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计算抑制率。

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占主体地位变为教师占主体地位就是“收”。教师要善于在课堂失控之前强行介入,积极引导,在知识的河流上制造“弯道”“漩涡”和“水坝”,减缓流速,让课堂可能出现的肆意奔流转为舒缓和谐,让课堂由激烈转入“宁静”的状态,使学生由知到识,由浅入深,从而满足课堂深刻性的需求。

1.3.3细胞形态学检测 用终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Tan ⅡA处理HepG2细胞24 h后,将培养皿置于普通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记录细胞形态和变化并拍照。

1.3.4 细胞凋亡检测药物作用24 h后,加入Hoechst 33342染色液于室温下反应5 min,用荧光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核变化,并计算细胞核凋亡小体的数量。

同时,将细胞离心重悬于100 μL的缓冲液中,分别加入5 μL Annexin-V-PE和7-氨基-放线菌素D荧光染料,避光孵育15 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1.3.5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ATP的生成 加入ATP裂解液进行细胞裂解,收集细胞裂解液,置于冷冻离心机中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加入100 μL/孔的ATP检测试剂,常温下反应2~3 min后放于化学发光酶标仪上检测细胞荧光强度,同时测定各组ATP浓度和蛋白含量,计算每毫克蛋白中ATP的量。

1.3.6Clark氧电极法检测细胞耗氧率 将细胞悬液收集于离心管中,在37 ℃记录每组细胞的耗氧率[nmol · (min · mL)-1]的变化。根据各组细胞耗氧率和细胞密度分别计算细胞耗氧率[nmol O2· (min · 104细胞)-1]。

1.3.7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以每孔4×103个密度将细胞接种于24 孔培养板中,药物处理24 h结束后,加入2.5 mg·L-1的JC-1染色工作液,37 ℃负载探针40 min,PBS洗涤2次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同时用荧光酶标仪检测和记录线粒膜电位的变化。

1.3.8细胞内TSPO的表达定位检测 将HepG2细胞接种于放置玻璃片的培养皿中,用冰甲醇固定细胞,0.3% Triton X-100透化,羊血清封闭半小时后,滴加抗TSPO抗体(1 ∶300),4 ℃摇床反应过夜;后加入Cy3标记的二抗(1 ∶600)常温下避光反应1 h,加入Hoechst 33258染液于室温下染色10 min,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3.9细胞TSPO、Cyto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检测 HepG2细胞经不同浓度Tan ⅡA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并测定蛋白浓度。各组按比例以30 μg总蛋白上样,电泳分离后转膜,脱脂奶粉封闭后加入TSPO(1 ∶1 000)、Cyto C(1 ∶1 000)、caspase-3(1 ∶1 000)、caspase-9(1 ∶1 000)和GAPDH(1 ∶7 000)抗体,于4 ℃反应过夜。PBS洗涤后,将膜和对应的二抗(1 ∶5 000)在常温下孵育1 h,洗涤后加入显影剂并在凝胶成像系统下进行拍照,以Image J软件分析各条带灰度值。以GAPDH条带灰度值作参照,进行半定量分析。

2 结果

2.1 Tan ⅡA对HepG2细胞形态及增殖的影响如Fig 1A所示,对照组中HepG2细胞形态完整且饱满,2.5 μmol·L-1的Tan ⅡA处理24 h后,HepG2细胞数量减少,并开始出现死亡;而10 μmol·L-1Tan ⅡA处理过的HepG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胞体皱缩成圆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以终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Tan ⅡA作用于HepG2细胞12 h、24 h和48 h后,如Fig 1B所示,2.5 μmol·L-1的Tan ⅡA即能引起细胞损伤,10 μmol·L-1的Tan ⅡA抑制率达到70.26%,说明Tan ⅡA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且具有时间-浓度梯度依赖性。经计算,不同浓度的Tan ⅡA作用HepG2细胞24 h,引起细胞损伤的的IC50为(5.8±1.83) μmol·L-1。

Fig 1 Treatment with Tan ⅡA induced cell death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HepG2 cells(n=5)

2.2 Tan ⅡA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 33342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荧光染料。细胞膜在正常情况下常保持完整性,荧光染料极少能透过细胞膜,因此只能产生微弱的蓝色荧光;而当细胞发生凋亡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随之增强,从而进入膜内里的荧光染料逐渐增多,因此凋亡细胞的荧光强度要比正常细胞明显。如Fig 2A所示,不同浓度的Tan ⅡA处理细胞24 h后,对照组中的HepG2细胞核凋亡小体较少,呈现出相对较弱的蓝色荧光,5 μmol·L-1的Tan ⅡA导致HepG2细胞的胞核皱缩碎裂,出现较多凋亡小体,蓝色荧光加强;而10 μmol·L-1的Tan ⅡA则导致大量细胞出现凋亡,蓝色荧光进一步增强。

Fig 2 Tan ⅡA induced cell apoptosis in HepG2 cells ( n=4)

以Tan ⅡA处理HepG2细胞24 h后,将细胞以Annexin V PE/7-氨基放线菌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如Fig 2C所示,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88±0.83)%,终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Tan ⅡA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4±2.38)%、(20.85±5.40)%和(47.04±3.11)%,表明Tan ⅡA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

2.3 Tan ⅡA对HepG2细胞ATP含量及耗氧率的影响荧光素-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中ATP的含量,结果如Fig 3A所示,与对照组相比,2.5~10μmol·L-1浓度Tan ⅡA能明显降低HepG2细胞中的ATP水平;用Clark氧电极检测各组HepG2细胞的耗氧率。结果如Fig 3B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an ⅡA(5~10 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细胞耗氧率明显降低,且随着Tan ⅡA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耗氧率不断降低。

Fig 3 Tan ⅡA inhibited ATP production and decreased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in HepG2 cells (n=5)

2.4 Tan ⅡA对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C-1染色法检测结果如Fig 4所示,对照组JC-1呈聚合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表明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比较高。当不同终浓度的Tan ⅡA作用于HepG2细胞后,图中JC-1的红色荧光逐渐减弱,绿色荧光随JC-1的单体增多而逐渐增强,说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从定量结果中分析发现,各浓度Tan ⅡA处理后,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也随之下降,尤其10 μmol·L-1的Tan ⅡA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

Fig 4 Tan ⅡA decrease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n HepG2 cells(n=4)

2.5 Tan ⅡA对HepG2细胞TSPO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可准确检测TSPO在细胞内的表达位置。如Fig 5所示,在正常细胞中,TSPO几乎不表达;2.5~5 μmol ·L-1的Tan ⅡA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内TSPO出现表达;经10 μmol·L-1的Tan ⅡA处理后,细胞核内TSPO的表达明显增加,表明Tan ⅡA可诱导HepG2细胞TSPO的表达,并且使TSPO进入细胞核内。

Fig 5 Tan ⅡA induced nucleic TSPO expression in HepG2 cells

2.6 Tan ⅡA对HepG2细胞TSPO、Cyto C、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作用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an ⅡA对HepG2细胞中TSPO、Cyto C、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如Fig 6所示,与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经不同浓度(2.5~10 μmol·L-1)Tan ⅡA处理后,细胞内TSPO、Cyto C、caspase-3以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随Tan ⅡA剂量的增加而明显上调。

Fig 6 Tan ⅡA induced expressions of TSPO, Cyto C, caspase-3, caspase-9 in HepG2 cells(n=4)

3 讨论

中药提取物Tan ⅡA是从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菲醌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如Tan ⅡA可保护肝脏损伤,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9-10]。本研究结果显示,Tan ⅡA(2.5~10 μmol·L-1)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同时,Tan ⅡA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缩小,细胞发生核皱缩,流式细胞仪检测也表明Tan ⅡA可诱导细胞出现凋亡性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复杂的生化过程,主要经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途径发生,外源性途径常由细胞表面的死亡引发,而内源性途径则与线粒体相关。通常认为后者是细胞凋亡主要的途径[11]。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细胞膜电位下降,继而引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开口,使Cyto 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促使caspase-9 原型活化,启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酶从而激活下游caspase-3[12],最终导致核染色质的皱缩,基因组的片段化以及凋亡小体的产生。本实验中,Tan ⅡA(2.5~10 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与caspase-3的表达均上调,从而促使HepG2细胞发生早期凋亡。

同时,Tan ⅡA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胞质中Cyto C表达上调、细胞ATP产生减少、耗氧能力降低,以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表明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是产生ATP的前提[13-14],也是线粒体维持氧化磷酸化,保持功能正常所必需的。本实验中,随着Tan ⅡA浓度的增加,JC-1染色结果从红色到绿色荧光的转变,表明HepG2细胞膜电位下降,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提示Tan ⅡA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为药物抑制了线粒体功能。

TSPO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的外膜,是mPTP的主体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mPTP的开放、细胞凋亡与增殖调控、甾体生成、免疫应答等,其聚集于细胞核内时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15-16]。研究表明,TSPO的蛋白表达和TSPO mRNA的转录在肝癌、前列腺癌、肾癌和脑癌中显着增加,在结肠癌和肺癌中明显下降[17];而在小鼠乳腺肿瘤模型实验中,TSPO配体PK-11195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18]。本实验中,Tan ⅡA抑制HepG2细胞增殖时,TSPO的蛋白表达提高,表明转位蛋白TSPO可能参与Tan ⅡA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Tan ⅡA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的同时,提高凋亡相关蛋白Cyto C、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减少细胞内ATP含量和细胞耗氧量,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同时诱导TSPO蛋白表达,表明Tan ⅡA具有潜在的治疗肝脏肿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线粒体转位蛋白TSPO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猜你喜欢
膜电位货号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芪复方对GK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及相关促凋亡蛋白的影响研究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鞋品牌新品爆单“故事汇”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应用
作者更正致歉说明
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大学生网球装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