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创新探究

2023-01-05 19:23张颖哲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不足创新策略新媒体

关键词:国际新闻报道;新媒体;现状;不足;创新策略

媒体融合时代,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纷纷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积极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变革。传统媒体纷纷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运营和管理,在国际媒体中被引用的频率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传播中重要的信息来源。网络媒体也已成为国际传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媒体”特指当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特征,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传播的媒体。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模糊了国家之间新闻传播的边界,传统的对内对外传播也已经很难划分。

新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现状

根据全球咨询机构《商业研究公司》的最近报告,全球媒体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1989.5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232.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2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传媒公司重新安排他们的业务,加速新媒体转型。全球传媒市场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3680.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3%。2021年,北美是媒体市场最大的地区。非洲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新闻资讯是重要的—部分,也是各大媒体的主战场。

中国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不仅有新媒体账号,也纷纷加强在海外社交媒体的运营和管理,随着传统媒体平台的萎缩,新媒体“央视新闻”“央视影音”“央视频”承载了海量内容的生产、分发、互动。尽管各媒体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报道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线现场”与“第二落点”、原创率不足和落地率不足等问题。

新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不足

全球首发率低:“一线现场”与“第二落点”

“第一落点”指最先报道、第一时间点报道的新闻。“第二落点”指别人已经先报道过,但其他媒体从事件发展的另一个时间点或新的角度组织报道。“第一落点”是新闻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时间获取线索,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速度是“第一落点”的关键。

国际新闻报道的难点之一就在于,驻外记者在陌生的国度第一时间找到信源。这需要记者不仅仅懂得当地的语言,而且对当地社会结构、政治体制、财经法规、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了解,这一点驻外记者存在先天的劣势。

内容核实规避风险的需要不仅要快,更要准才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为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很多新媒体认为从网络获得国际新闻内容的风险性较高,最终会选用以新华社通稿为国际新闻的主要来源。

报道原创率低:“新闻拿来主义”与“同质化”

同质化现象,就是各大媒体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原创不足,大家报道相似题材。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部分领域的信源被西方媒体垄断。各家媒体拿到的资源基本都来自路透社、美联社、法新杜,而后期编辑只是针对现有素材整理制作,将其呈现为符合自家媒体版面要求的内容,这也是各大媒体报道国际新闻的内容千篇—律的根本原因。

国别之间对比研究不够,对中外差异没有吃透。“拿来主义”的国际新闻报道,需要深入解读,如果僅仅追求速度,很容易变成西方传声筒,使国际新闻报道失去了原有的客观性,产生负面舆情,欲速不达。

落地率不足:传播实效与分发引流

对不同媒体,落地率的具体含义不同:报纸是发行量、广播是收听率、电视是收视率、网站是点击率,还有内容的二次传播(被其他媒体转载);对通讯社来说,主要衡量指标是媒体用户数量和转载数量。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出现,催生了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庞大的海外传播网络,进入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诸多社交媒体巨头。

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趋势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由于自身的专业优势一直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传播领域的门槛降低了,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逐渐扩展为“全民传播”,自媒体时代来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这10.32亿,且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甚至是个人都成为了传播主体。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在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5%、94.5%和90.5%,用户规模分别达10.07亿、9.75亿和9.34亿。

新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客观来说,中西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目前的状况是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利用新媒体的科技优势树立中国自身的新闻报道原则才十分重要。

广布点,科技创新,在技术

和机制上争取更多“第一落地”

目前在突发新闻抢第一落点上,中国媒体依然是跟跑阶段。全球主要新闻通讯社中,法新社的经验一直可圈可点。法新社的新闻有三大显著特点:准确、迅速和清晰。新闻准确性是法新社的首要要求。为保证稿件规范性,法新社于1983年在全社范围内编发《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内容包括编辑部工作程序、工作方法、采访技巧、采写要求等。

发稿迅速是法新社新闻报道的第二大特色。为保证稿件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遍布全球的订户手中,法新社除建设全球范围的记者网络外,还租用通信卫星,在世界各地设立5000个卫星地面接收站。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Twitter的快速传播能力,在法新社眼里成为“突发新闻预警”,同时鼓励记者个人开设账号。

清晰是第三大特色。法新社在引用驻在国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的消息时,照搬照抄,而是突出重点,采摘法新社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和角度,加上详细的背景资料。

拒绝“新闻拿来主义”,树立独特的国际新闻报道原则

“四力”中跑出原创,为保障重大题材国际报道能够获得更多国内受众的青睐,国际新闻报道新媒体应充分采取创新策略,实现重大题材国际报道的多元化展现,将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月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其中,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落点。具体来说,新闻工作者要做好如下几点:

满足受众需求,适应受众接收习惯

解决贴近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行本土化。一线驻外记者既要深入理解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内的新闻诉求,又要弄清楚驻在国的内政外交、经济、历史文化等复杂的政治框架,找到交集或对比,这样才能有自己的侧重和立场,准确及时地报道国际新闻,广交朋友,积累当地人脉,以独特的视角发现“第一落点”的国际新闻。

兼听则明,在-全面报道中建信任

传播的内容要让受众能够接受,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全面、权威,具有说服力,能获得受众的认同。目前西方媒體抹黑中国,如果一味回避,势必被动挨打,加深刻板印象。可以结合丰富的新媒体手段,用多种方式巧妙回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美总站《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英语短视频系列“The Art of the Party”在境外新媒体平台总浏览量这1.6259亿,其中海外平台总浏览量1.57C9亿,国内平台总浏览量550万。

另辟蹊径,在创新思维中建立好感

做“民间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通过一些低敏感题材或者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与当地合作搞活动,可以与当地民众增强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民间外交的方式释放善意,同时要注意符合驻站国的法律法规,整个过程要考虑到当地历史风俗习惯,深入研究国家之间的差异化,谨防文化差异带来的舆情。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分发渠道,改善落地率

实现信息的精准投放,注重双向交流,通过新媒体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实现对各个国家的目标更为精准地投放。同时,确定舆论领袖,树立精英舆论引导普通公众舆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以来,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网络媒体建设、跨国媒体合作与通讯社驻外记者站等,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移动客户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国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通过43种语言“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近年来,总台各地区中心也顺应社交媒体传播的发展形势,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开设对象国语言的社交账号,—些主要语种的境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均超过百万,有的甚至达千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组建以后,先后与俄罗斯地方与中央媒体进行了多层次业务合作。合作媒体涵盖了俄西伯利亚媒体集团、塔斯社、全俄电视广播总公司与今日俄通社等。双方的主受合作目标在于,丰富信息和新闻的数量,共同打造互联网、社交媒体与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

互联网技术使世界人民互通有无,也使得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往来变得更加容易、更加密切。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国际新闻报道的突破,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速度和准确度,是各个国际新闻报道新媒体必须要走的创新之路。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互联网飞速传播盼优势,将国际新闻进行快速分析、整合,这有利于第一手信息的发布和保持信息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增加国际新闻国内受众的评论、反馈渠道,从而提升新闻内容的热度,提高国际新闻的解读程度。

对驻在国的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审查制度委吃透,对驻在国的文化、国家政策和当地相应新闻行业主管机构,以及办事流程要清楚。

国际政治中重塑当今世界格局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1648年10月24日《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中,就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基本原则。但是很多国际媒体,对驻在国的习惯、法规并不了解,解读随意,造成国际传播出现偏差,不能做到客观平衡,从而加剧了国际关系的不信任。这也是对中国国际传播媒体人智慧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同样带动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国际社会上的各类新闻事件也逐渐出现在我国国际新闻报道中,这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国际新闻的热切关注。现阶段,我国针对国际新闻的报道以新闻动态传播为主,根据国内受众的实际情况,及时把国际上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国内观众或听众,以24小时多时段轮播方式播出,改变传统国际新闻报道方式单一、原创不足和落地率不足的问题,努力现重大题材国际报道的多元化展现,各新媒体在努力实现现场化和直播化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国际新闻报道的原创化、深度化和多元化,通过把握较高的时效性和国际新闻的真实性,给国内受众呈现—个完整、真实且相对全面的世界。

作者简介:

张颖哲(1974—),士,汉,北京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温哥华站记者、编辑,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国际传播。

猜你喜欢
不足创新策略新媒体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