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未来 岂能照旧:守护全球森林的共同未来

2023-01-05 10:35邓茗文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毁林软性供应链

邓茗文

占地40.6亿公顷,覆盖总陆地面积31%的森林是地球最原始的生命力,是守护地球的绿肺、哺育万物的宝库1。然而,当前全球森林面积却仍在持续缩减,这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均带来了挑战。保护森林,是全球的共同目标和责任。全球多个国家已经深刻意识到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改变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2021年举行的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与14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承诺到2030年遏制和扭转森林损失和土地退化。

那么,全球森林损失背后的重要驱动因素是什么,如何遏制和扭转這一趋势?转型背后蕴藏了哪些新商业前景?中国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全球行动者又该朝什么方向协同努力?

加拿大蒙特利尔时间12月16日下午,由世界经济论坛主办的“绿色价值链边会活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举行,会议通过蒙特利尔会场和北京会场两地连线的方式进行。会上,由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联盟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Preventing Global Deforestation: China's Actions and Opportunities(《阻止全球毁林:中国的行动与机遇》)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针对上述问题,白皮书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耕地扩张是森林损失的主要驱动因素

白皮书显示,每年因毁林所产生的碳排放已经占到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的15%~20%2。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在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19%的同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却猛增了46%3。研究表明,以土地利用变化和农场种植为主导致的热带雨林砍伐所造成的全球碳排放,至少有40%是由大豆、棕榈油、牛肉、纸和纸浆等软性大宗商品的生产所引发4。

过去30年对全球森林的持续监测表明,全球森林损失率正缓步下降,这一趋势令人鼓舞,但因耕地扩张造成的人为毁林仍是全球森林总量损失的最主要原因。同期来看,受经济实力提升和国内生产需求扩大等因素推动,中国对大豆、林产品、牛肉和棕榈油等软性大宗商品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林产品和牛肉进口国,以及第二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尽管塑造可持续的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需要包括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行动,但这同时也表明中国在推动全球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拥有巨大潜力。此外,加快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将在减少因种植业扩张导致的森林损失的同时,使得软性商品企业在至少以下四个方面获益:第一,选择低毁林风险的软性大宗商品,将减少供应链碳排放;第二,培育可持续消费群体,能够赢得新客户;第三,寻求技术、金融领域的创新突破,能增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第四,树立国际品牌声誉,降低业务风险,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商业利润。

共识与挑战

保护森林,加快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转型的呼声,在国际上已出现多年,并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也在加强参与其中的角色。中国参与签署或达成的《格拉斯哥领导人森林和土地利用宣言》《第二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联合新闻公报》和《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等,也都提出要加强在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管理、可持续供应链、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领域的合作,支持减少全球毁林。

在行动层面,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CFNA)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可持续棕榈油联盟;中国肉类行业发布了《肉类产业绿色贸易规范》,将“避免采购毁林高风险地区的产品”纳入规范;超过240家中国公司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致力于气候行动和减排,其中,82家企业提交了气候目标,并表示将优先塑造绿色供应链,例如对供应链进行碳盘查,采购经可持续认证的产品。5

尽管有宏观层面的承诺和行业企业层面的行动,但经过访谈、研究和分析发现,软性大宗商品的供应链条长、业务类型多、涉及领域广、利益相关方遍及全球且利益关系复杂。供应链中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方有:包括农场小农户在内的生产者、加工商/制造商、供应商/贸易商、消费者、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监管机构、生产国的政府部门、消费国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及研究机构等。通过对各方的深入分析,白皮书详细呈现了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主要利益相关方在促进森林保护方面的积极影响因素、减少毁林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实现转型的建议行动方向。

供应链转型的三大支柱

正是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白皮书以减少全球毁林为目标,提出了推动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三大支柱,即技术、金融和消费。

首先,技术方面。当前,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兴起及其在农业和贸易方式上的应用,正在重塑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使其向着更加高效、透明和绿色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将改变软性大宗商品驱动毁林的底层逻辑,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新商业机会。第一,数字农业、垂直农业、循环农业模式、高产育种技术等,对于提高供应链上游的生产效率能够带来巨大突破,从根本上降低农产品产量提升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从而减少生产者毁林开荒的冲动。第二,产品溯源技术、数字化跨境贸易则能够大幅提升软性大宗商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让不采购毁林商品的承诺能够落地。第三,通过选种育种提高中国本土大豆的单产,制定科学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豆粕的配比和用量,通过技术创新让植物蛋白、植物肉更受消费者欢迎,从而减少对高碳排放蛋白质的需求,这些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进口大豆高依赖的新路径,其中也都蕴藏着新的商业机会。

其次,金融方面。研究表明,大面积森林砍伐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制定标准来减少和防范那些支持森林砍伐的资金非常重要。实际上,无论对软性大宗商品企业还是金融机构而言,“涉及毁林”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显性风险,包括物理上的、监管和法律上的,以及市场和声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风险。因此,尤其需要建立防范毁林风险的金融管理机制,包括明确非毁林软性大宗商品的标准和规则,提升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建立软性大宗商品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创新多元化的软性大宗商品绿色金融产品,让金融支持转型而非毁林。

第三,消费方面。许多调研表明,近年来,人们愈发认识到转向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已经出现了大量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措施和实践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经验。中国也在积极通过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推动可持续消费。通过可持续消费推动减少毁林,一方面能够倒逼企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以环境友好为导向的可持续消费,也在帶来新的商机,激发企业实现零毁林的内在动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唤醒和助推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意识,倡导更健康、更环保的饮食,并为其购买无毁林风险的产品创造条件,如要求消费品企业在产品信息中披露碳排放、原材料产地或可持续认证,甚至毁林风险评估报告等信息。通过消费行为传导市场信号,逆向推动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供应链转型行动值得期待

推动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转型,生产端、贸易端、消费端等各利益相关方必须携起手来,以技术为驱动力、金融为杠杆、消费为拉动力,以政策引导为机制,以零毁林为目标,形成全新的软性大宗商品“零毁林”生态圈。

阻止全球毁林,与中国政府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致;遏制软性大宗商品贸易下的森林损失,中国的行动经验与全球的共同行动值得期待。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在白皮书的联合序言中表示:这份白皮书中所展现的成果和努力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念,表达了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愿景和期望。他们也希望能够携手更多商界领袖,共同打造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软性商品供应链。

作为白皮书的共同编写方,我们期待,白皮书所展现的丰富内容,有助于中国企业更清晰地看到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激励中国企业抓住转型机遇,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励全球范围内更多企业和产业链伙伴,为全球森林的共同未来,携手同行。

注释:

1.FAO.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20 – Key findings. Rome. FAO. 2020,  http://www.fao.org/3/CA8753EN/CA8753EN.pdf

2.G. Kissinger, M. Herold and V. De Sy,"Drivers of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A Synthesis Report for REDD+ Policymakers", https://www.forestcarbonpartnership.org/sites/fcp/files/DriversOfDeforestation.pdf_N_S.pdf

3.University of Leeds, "Tropical forests' carbon sink is already rapidly weakening",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3/200304141623.htm

4. P.G. Curtis, C.M. Slay, N.L. Harris, A. Tyukavina, M.C. Hansen, "Classifying drivers of global forest loss", Science, 2018, Vol. 361, Issue 6407, pp. 1108-1111, https://www.wri.org/insights/china-can-save-forests-while-strengthening-itseconomic-resilience

5. The SBTi's target dashboard,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companies-taking-action#table

猜你喜欢
毁林软性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种软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毁林违法犯罪活动规律及执法对策
REDD+项目中不确定性对森林碳减排量的影响研究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碳密度变化和不确定性对中国森林碳减排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