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的文化层面看《水浒传》中的人物及命运*

2023-01-06 05:37谭淑娟焦博杨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晁盖宋江梁山

谭淑娟,焦博杨

(1.菏泽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 菏泽 274000;2.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一部名著,总是可以引发人们从多种角度去解读和研究,角度不同,人们看到的内容就不一样。比如《水浒传》,用阶级观点去分析,人们看到的是农民起义和反抗贪腐的朝廷;从传奇角度去梳理,人们看到的则是一部英雄传奇故事;而从社会教化角度去衡量,则或者称其诲盗,或者力主忠义。因为出发点不同,各自的观点无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都是一定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水浒传》的文本中,作者曾多次提到“养士”一词,书中一些重要人物也都与此相关,但翻检过往研究材料,却发现很少有人论及此点。《国水浒传》产生并流传于封建社会后期,笔者以为,如果从古代文化“士”的层面来分析《水浒传》人物故事,可能又会有新的发现。

养士之风气盛行于战国,秦汉之后一直绵延不绝,如汉代的宾客,唐时的幕府。翻开《水浒传》,其中对养士现象多有交代。如书中第二回写高俅早年因行为不端“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这柳大郎“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这个柳大权是一个喜欢养士的主,他养的人多为”不清不楚”之人。此外,梁山108位好汉中的柴进也是以养士出名的,有小孟尝之雅号,宋江、武松、林冲、洪教头等都投奔过他并获得资助,第九回写小店主人对林冲说柴进“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而且还曾专门嘱咐小店的主人说:“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第二十二回中宋清也说他是个“见世的孟尝君”,“专一结识天下好汉,救助遭配之人”。

柳大权、柴进都属于私家养士,而梁山招贤聚义似乎可以看作是以宋江为首的团伙用集体的形式纳贤养士。王伦作为梁山寨主,因为不能真正接纳贤士而丧命。晁盖接任后,凡来投靠一概热情接纳,甚至主动邀请,梁山逐步壮大。而到了宋江上梁山,不仅来者不拒,主动邀约,甚至还设计欺蒙拐骗逼迫人上梁山来壮大自己的队伍,其手段之损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哪怕不惜使人家破人亡,如秦明、卢俊义等。

士,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一般多指知识分子,或更多指士大夫。但实际上,士的概念一直是有变化的。历史学家顾颉刚曾说:“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1]宋代苏轼在《养士论》里把士分为“智、辩、勇、力”四种人。明末清初顾炎武认为春秋以前的士“大抵皆有职之人矣”,在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等十个级别中,士是下级奴隶主[2]。按照有关学者的说法:春秋末期,士的阶层开始复杂化,由原来的不臣二主的武士分化和扩大,出现了游士和文人学士,后来大批庶人工商出身的人涌进士的队伍中来,使士阶层完全不受宗法支配,其成分更加复杂,除包括如纵横家之流的政治掮客和知识渊博的文人学士外,还有一批为当权者作爪牙的“食客”,“有鸡鸣狗盗之徒,有屠夫、博徒、力士、卖浆者流以及隐士、任侠之辈。”[3]文士出现在春秋后期,最早是由武士转变而来。私学兴起为文士提供了活动场所,同时也“造就”了文人学士的才干。这些文人学士的地位崛起,变为士大夫阶层,形成了我国第一批封建官僚集团。

我们再来看《水浒传》里的士。《水浒传》里的士,大致属于先秦士的范畴。他们出身庞杂,多有勇、力或比较实用的一技之长。《水浒传》里的人物多是小吏和强盗流民出身,曾有人将之视为流寇或者流民,而且,《水浒传》里的士不仅是武士,就是文士也是以有智谋或实用技能为主的,这一点在书中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徒具文采的文学之士、腐儒之士是不入作者法眼的。《水浒传》108位英雄,除了武艺出众者其他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这技能都能为梁山的政治理想和事业发展服务。如私塾教师出身的吴用虽是秀才,但他是以足智多谋的军师而存在于梁山,其地位无法取代。圣手书生萧让也是秀才出身,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也会舞枪弄棒,他出色的仿写造假本领在救宋江和撰写石碣天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水浒传》产生于宋末,宋代享乐文化发达,宋代朝廷优宠文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人士大夫地位较高,然而武力却较弱,武臣的地位远远不如文臣,由此猜想:《水浒传》书中以先秦武士的概念范畴创造出一批有实用价值的人物,是不是有表达作者自己或者百姓渴望实用之士的想法,想借打造出的一个梁山理想国,以暗示当局执政者:实用之士才是真正之士?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有一技之长符合实用之士标准的士形象,可以说是一个符合先秦士的概念的英雄群谱。这个群谱按其出身地位,展示了来自各个层次的士的特色,体现了作者对士的认知和理想。

林冲、杨志,二人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和殿帅府制使,这是国家高层部门低级武士阶层形象的代表,除了共同点武艺高强外,各自也有自己的个性,林冲经济收入宽裕,妻子貌美贤惠,家庭温馨,所以性格过于隐忍,杨志则为杨令公的后代,血统高贵,性格内敛话语少,热衷于功名但是运气不佳。中下级将领出身的秦明性子急,善于使用狼牙棒,人称霹雳火;花荣年少英俊,不温不火的性格有胆有谋,箭无虚发,人称小李广;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擅用连环军,自称天下无敌手;双枪将董平,有万夫不当之勇;索超性子急爱面子有些鲁莽;擅使钩镰枪、专破呼延灼连环军的徐宁;注重江湖义气,热爱打打杀杀会几招小鞭枪的孙新;擅长制作轰天雷大炮的炮手凌振,这些人也都有武艺出众,知恩图报、忠贞不二的特点;下层巡捕和小吏出身的鲁达、武松、朱仝、雷横、宋江、杨雄、戴宗、施恩也各有特色。还有庄主出身的有身好武艺憧憬干大事业的柴进、史进、孔明孔亮、李应等人。书中最多的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流民,如开黑店的夫妻张青、孙二娘、猎户解珍解宝兄弟、打渔户阮氏三兄弟、水上谋生的张顺兄弟、屠夫店主母夜叉顾大嫂、卖膏药的李忠、鸡摸狗盗之徒白胜、时迁、有人命案在身好赌的牢头李逵、山大王王英、邓飞、兽医黄甫端、神医安道全、篆刻家金大坚等等,这些人,虽然身份卑微,但内心都潜存着功名理想,他们之所以到梁山聚义,除了有些人是为逃避牢狱之灾,更多的是对英雄豪杰和事业功名的向往。可以看出,无论是习武的史进、还是喜欢结交犯科之人的柴进,都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渴望功名的心。即便是专收隔涝汉子的柳大权也有自己的另一种目的。一旦这个机会降临,就会毫不犹豫。就连偷鸡摸狗的时迁,也是渴望成为好汉的。有才而“求售”的强烈心理,让他们随时可以以士的建功立业名义感召起来。

作者勾勒出中下层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可谓群星闪耀。但是在这群士的群谱里,绝大部分人物都只能是群星,最终成为领袖的却是宋江。他也是这群士的理想典范和最具凝聚力的核心人物。宋江之所以能成为领军人物,作者赋予了他几个特点,这特点是在与前边两个首领的比较中逐步完成的。

梁山共经历了三任寨主。第一任为王伦。王伦是白衣秀士,是读书人中的落第秀才,受柴进资助上了梁山,其人没啥武艺,与晁盖和宋江比,最要命的是王伦心胸狭窄。他受柴进资助落草梁山,从他派朱贵开店并留下分例酒食招待好汉来看,也是有心结交英雄的,无奈见到真好汉林冲却起了疑心打起小算盘:“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抢占,我们如何迎敌。”这一想,林冲再怎样恳求,也是不打算收留了。直到见其与杨志相斗,才又有了想法。后来待晁盖等人上山倾吐胸中之事向他寻求安身之所,则“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随后以“一洼之地,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而拒绝入伙。最终是吴用利用林冲的怨气火并了王伦。书中如此评论:“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不能容纳强于自己的才能之士,心胸狭隘而被淘汰。

第二任为晁盖。晁盖一出场,作者是极为赞誉的:“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 这与史进、柴进都极为相似。其夺宝塔放东溪村获得了托塔天王之号。他救刘唐,联络“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生共死,义气最重”的阮氏三兄弟智取生辰纲。上梁山对王伦倾吐胸中之事,这些都不失为好汉作为。得知宋江陷入官司,派人接其上山,江州事发又组织好汉劫法场,其义气度量非同一般。自其成为梁山首领,众英雄纷纷来投,梁山人丁兴旺。然而等到杨雄石秀上山却出了问题。当戴宗杨林引杨雄石秀参见晁盖宋江等首领,“杨雄、石秀把本身武艺、投托入伙先说了,众人大喜,让位而坐。”杨雄渐渐说到有个来投托大寨同入伙的时迁,“不合偷了祝家店里报晓鸡,一时争闹起来,石秀放火烧了他店屋,时迁被捉。李应二次修书去讨,怎当祝家三子坚执不放,誓愿要捉山寨里好汉,且又千般辱骂。”没想到听闻此言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杨雄、石秀因何惹恼晁盖?多数研究者认为晁盖对宋江系统的人很反感,借着“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这样的罪责杀杨雄、石秀,目的就是要在宋江面前杀鸡儆猴、铲除异己。或许有这样的因素在其中,但笔者以为,这也要考虑一下晁盖上梁山的目的。晁盖与宋江相比,其上梁山的最终目的是不一样的。上梁山之后的晁盖想的是带领兄弟们过逍遥日子不受官府管制,从未想过要光宗耀祖或有什么抱负壮志,正是这一想法,在梁山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他已经满足,至于杨雄、石秀和时迁与自己并无甚关系,在梁山他要展示的是梁山的霸气和威风,对时迁等人的打着梁山旗号偷鸡摸狗招惹是非当然是极其反感。所以,在志向之高远上,作为首领的晁盖是输给了宋江。

第三任宋江作为一个小吏,既没有高强的武艺也没晁盖的大胆,靠的是能够纳贤容贤得到众人拥护。宋江最拿手的本领有二条:一是慷慨予人钱财,固有及时雨之称;二是遇到强于自己的动不动就将自己在梁山的交椅位置相让,其谦虚诚恳让人感动。这二者王伦一项都不具备,晁盖也是不如。宋江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梁山强大得足以引起朝廷重视,然后才有实力要挟朝廷讲条件,他不想做山大王,他要做一个能够封妻荫子的士人。而这必须是靠招纳贤士,让更多的能人来拥护自己才能做到,就像孟尝君一样。作为首领,宋江无疑是最合格的,他不仅要给自己一个出路,也要给所有跟随的弟兄们一个符合封建士的理想标准的一个出路。也正是这一点,使他能够得到最大的拥护和最多的跟随者,也最终使得梁山英雄多数惨死。

在革命家们眼里,梁山最终走了投降主义路线,这是该批判的。但是,如果不走投降诏安之路,梁山该怎么走呢?或者《水浒传》里的英雄们该归向何处?从现实看,只能是两条路:要么诏安归顺,要么推翻旧制另立王朝。

儒家文化教导人们要成为合格的士而不是帝王领袖,要做帝王师而不是帝王。因此,“忠”是它极力强调的。只有忠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士为知己者用”“士为知己者死”。士本身所看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必须通过依附王权或早期的封建主建功立业来实现的。因此,有才而“不售”,才是士的人生的最大悲哀。士作为主体本身所具有的依附性、工具性决定其必须“忠”,因此归顺朝廷是其必然选择。

宋江成为首领后,梁山的第一要义便是一手招贤,一手准备诏安,而招贤的根本目的也是为诏安服务。

宋江渴望实现自己士的人生价值,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然而宋代奸臣当道,作为底层小吏且是戴罪之身,要想进入仕途并被其重用,实现自我价值确实不易。浔阳楼题诗《西江月》就充分体现了宋江的志向,“恰好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武士与文士不同,文人士大夫在历史的长河里深知自己不具备武力抗争的能力,于是在“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取舍里找到心理平衡。而武士是难以满足于修身的,他们更渴望有地方施展拳脚本领,如第十五回阮氏兄弟就说:“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我弟兄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况且,梁山众多人物从林冲、杨志到秦明、花荣、索超、董平、关胜、徐宁等中下级将领,本就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不得已的落草,更使得他们盼望早日官复原职或者得到晋升,就是偷鸡摸狗的时迁,也未尝不想混得个封妻荫子,而这些只能靠跻身朝廷。宋江三败高太尉向朝廷示威,展示自己的实力不能被小觑,正如《战国策》中手握长铗呼唤鱼车的冯谖。

晁盖作为乡野之人,粗狂豪爽,是不会喜欢诏安的,他更喜欢无拘束的山大王生活。所以他不会什么人都能容。作为领袖,他也无法解决拥有士的理想的人的最终归宿问题,因此他只能退出。

宋江的诏安理想是简单的,以为凭借忠肝义胆和强大的实力会被朝廷重用。但是他忽略了作为士的存在条件。士只是封建帝王治理国家的工具,尤其是武士,一旦朝廷外患消除,他们的存在不仅没了价值,而且还会成为让主上担心的大患。“狡兔尽,走狗烹,良弓藏”,这是自古以来武士良将的必然结局。因此梁山集团在助力国家平定内忧外患后其以悲剧告终,这是士的必然命运。

猜你喜欢
晁盖宋江梁山
“知心姐姐”孙二娘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水浒传》中晁盖之死新探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车展:最容易忽视的五款亮点产品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