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惠安石雕的文化内涵及传承问题

2023-01-06 10:08杨庆聪
天工 2022年30期
关键词:惠安石雕雕刻

杨庆聪

惠安襟江带海,钟灵毓秀,其石雕不仅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盛名九州大地,21世纪更有着“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等美誉,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惠安“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那么,惠安石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诸多光芒四射的荣誉,其文化内涵究竟有哪些呢?

一、惠安雕刻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从原料上看,据专家探测,惠安县的花岗岩储量在2亿吨以上,主要有崇武的峰白、螺阳的古山红、黄塘玉昌的湖青石等,它们质地坚硬、精细,且耐酸、耐碱,不易沾染、变色、风蚀,加上散热快,故易于加工,可用于雕刻、打制石板材。因此,就地取材,并具有独特韵味,是惠安石雕发展的先天条件之一。

从地理位置上看,惠安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拥有诸多天然良港,具备发展海上运输的优越条件,如崇武港码头、辋川港码头等,尤其是斗尾港码头,已成为进出湄洲湾的咽喉,其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是泉州六大码头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惠安海上运输的便捷显然为惠安石雕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其能够走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推动了惠安石雕品牌的发展。

从宗教文化来看,泉州具有极大的包容胸怀,而惠安是其下辖的县,同样有此气度。千百年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和泉州本土的道教、儒教友好共处,因此,寺观、教堂随处可见,它们在建造时用了当地的石材或石雕,这大大加强了石制作品在内容、主题等方面的丰富性,势必会促使惠安石匠朝多元化发展,并带有独特的文化色彩。

从历史遗迹来看,自南朝以降,泉州保留了大量宗教石刻、石雕遗存。例如九日山的石经、安海龙山寺殿前的青石浮雕巨龙,还有安装了石将军、石狮等多种石雕的万安桥、平安桥,都是令人赞不绝口的。另外,清源山上的老君岩石雕造像,系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刻于宋代,整个石像巍然端坐,面容安详,衣褶分明 ,线条简洁有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于空山幽谷,大有离尘绝世之清雅。通过分析作品的雕刻手法和风格,其显然具有惠安传统石雕独具匠心的特色。

从现存的古代民居来看,当初泉州古民居规模庞大,布局严整,坚实牢固,其以本地的花岗石作为建筑材料。花岗石雕刻也被大量运用到建筑的装饰和装潢上,而且做工十分考究,这也是运用惠安石雕最早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是“出砖入石”这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其不规则的结构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沿袭成风,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近年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南少林寺等建筑,在传承和发展中,充分展示了“出砖入石”这种别具一格的闽南建筑的文化魅力。总的来说,从古代民居到现代建筑,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闽南地区依然以惠安石雕为傲,并大量运用而不衰。

《一苇渡江》 杨庆聪/作

《禅悟》 杨庆聪/作

从生存角度来看,泉州石雕以惠安最为闻名,如今还有“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足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但了解泉州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惠安一带地瘠民贫,大多劳动力要靠做手艺活来维持生计,于是产生了许多石匠,并且采用师带徒的模式使雕刻队伍越来越庞大,乃至今日有十万匠人之说。据载,早在明代,崇武的五峰村和五陈村就出现了最早的石铺“和晟石店”,仅五峰一村就有上百人从事石刻工艺,其技艺世代相袭,发展至今。正因有传承,所以能绵延不绝,在当代盛况空前,独步天下。

综合上述六大因素,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惠安雕刻的形成,具有其自然优势,受到了诸多人文影响。正如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执行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山所说:“得益于1800多年黄河流域的雕刻历史,惠安才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石雕技艺以及石雕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惠安石雕在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上都有杰出表现。”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主席加达·易加薇也表示:“惠安石雕保留了一个民族的身份感,而且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求更高的平台来达到更高的要求。”诚如其所言!

二、惠安石雕的题材、主题及艺术特征

惠安石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它展现了惠安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方性、时代性,且在审美情趣上一直是水平颇高的。

惠安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迄今已有1 000余年历史。在明代之前,惠安石雕还带有中原文化的特点,重在气势,少有修饰,使作品显得比较粗犷雄浑,常见的是圆雕,以石人、石兽为主,如建于宋朝的洛阳桥上的石将军,简练而有气韵,体现了“北势”的审美特征。进入明朝后,惠安石雕开始走向成熟,常见于建筑装饰,并以商品形式流于市场。据史载,惠安石雕在清朝初期就传播到海外,在东南亚地区备受欢迎。显然那时惠安的石雕已受当时盛行的“南禅北宗”的文化艺术理论的影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南派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继续发扬此风格,并在大型雕艺上大显身手,越发成熟,乃至走向高峰。例如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厦门南普陀、集美鳌园等,均出自惠安的能工巧匠之手,这些作品不仅雕刻精细、工序繁多,而且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进入21世纪后,惠安石雕臻于完备,既能立足传统,充分发挥南派的特点和特长,又能融合学院派的雕塑理念,多元并进,大胆创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其艺术成就令世人瞩目。

众所周知,惠安石雕在工艺上主要包括圆雕、浮雕、线雕、沉雕、影雕、微雕六大类。工匠们“因材施艺,刻法嬗变”,在结构、线条、韵味等方面精益求精,各抒己情,各达己意,具有玲珑、纤巧、流丽、繁缛的特点,且在总体南派风格的特征下,又能融入个体的审美情趣,因而不拘一格,各呈其美。就拿惠安石雕的代表之作龙柱、石狮来说,相较于北派,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造型和文化气息,更显得活泼、喜庆,充满人间烟火气,而北派作品则以“权势”为精神内核,更多在表现气、势、力的视觉效果。毕竟北方一直是权力的角逐中心,南方则擅长营商,追求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共赢精神,加上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更具包容性。因此有专家称,惠安石雕工艺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又融汇和汲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包括技艺精华,并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历经1 000多年的匠心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笔者对此观点是比较认同的。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石雕圣手李周发明的“针黑白”,发展到现在成了独树一帜的影雕,被誉为“中华一绝”“不朽的艺术”。它演绎了精彩,炫于当代。

通过惠安石雕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惠安石雕的艺术风格、创作题材不断丰富,主题更加明确。近年来,惠安石匠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相信这朵奇葩会大放异彩。例如笔者出版的个人作品集《达摩百相》,大部分是采用形意结合的手法,在少雕、巧雕中展示石头之美、艺术之魂。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意呢?

三、惠安石雕的产业化趋势

惠安石雕使用的石材主要为花岗岩,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捏、镂、摘、雕四道工序,所使用的工具都是在千余年实践中逐渐创造发明出来的,以钢材制成为主。改革开放后,市场需求猛增,促进了惠安石雕石材业的迅猛发展,而且衍生了一系列品种,现主要有三大系列:石工艺品系列、板材系列、民用建筑系列。据统计,目前全县石材厂家达一千多家,从业人员近十万人,创造的产值近百亿,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可以说,惠安石雕是最早将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产业化的一个艺术种类,也是最有生命力的种类。它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石雕产品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其总量、规模、出口额都是有目共睹的。

近年来,惠安政府不仅深入推广城市品牌,积极争取各种荣誉,而且注重引导产业发展,制定实施石雕石材行业十年发展规划,引导雕艺多元融合,鼓励石雕行业实施多元经营、科技创新,与建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如今已形成国内产业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产业链条。

可以说,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惠安石雕产业化已取得骄人的成绩,其发展趋势也是值得期待的。

四、当下惠安石雕的传承策略

惠安石雕作为我国南派雕刻艺术的代表,其雕刻种类丰富,技术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惠安无石不雕。但所有的成绩和光荣都属于过去,“未来惠安石雕何去何从”已是摆在桌子上的大问题,尤其是在新时代愈加显得迫切。

首先,传承在于人,因此人才的培养可谓是重中之重。由于石雕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人才选择上有一定的要求,其需要有美术、书法、绘画、雕刻等方面的训练,即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加上石雕的技艺是在师徒间或家族中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学徒只能学到传统石雕工艺的一些皮毛,没办法深得其精髓,只能靠自己悟,或勤学勤问,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掌握。如今耕耘几十年的老一代的石雕艺人逐渐退休,若仅仅依靠父子相传、学艺拜师等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同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雕刻正逐渐取代珍贵的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年轻一代的学徒对于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会缺乏耐心。面对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如今要脚踏实地地培养一些技艺精湛的传统石雕工艺师俨然成为奢求。基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重困难,惠安政府从资金和技术上进行扶持,各个石雕协会也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不仅举行专题讲座,而且进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讲课授艺,并打造艺术基地,为惠安石雕的传承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另外,在惠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我国也是高度重视,在2006年5月20日,这项遗产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惠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国家的重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惠安石雕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其次,传承在于创新,无创新便难以传承。惠安石雕一方面要立足传统,继续弘扬南派雕艺,另一方面要大胆创新,继续探索艺术的高峰,不能止步不前。惠安石雕虽然蓬勃发展,但其需要开拓的领域还很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不懈努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需要有“活水”,这就要求惠安石雕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高校历来重视文化修养、艺术熏陶,也有广阔的平台进行艺术探讨和文化碰撞,其更具世界性。因此,惠安工匠要善于吸取其精华,大胆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尤其是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和艺术感染力的强化。这样民间艺术和学院精神的交织,必然会产生一大批佳作。

最后,传承在于销售,无销售难有激情。石雕是艺术,也是商品,它需要买卖,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燃起创作者的激情。可以说,销售是最好的认同和尊重,它是创新的血液。在当下直播盛行的时代,应利用直播的风口,大胆尝试做主播,为自己的企业代言,为自己的品牌代言。可以说,销售的功夫大半在于宣传,但石雕宣传必须以文化为底蕴,这也要求工艺师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丰富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

综上所述,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具有鲜明的南派风格特征,其发展史就是一部厚重、辉煌的艺术史。从目前惠安石雕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它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却在2020年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并引发一些石雕行业人士的焦虑。而石雕工艺的传承也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困境。笔者基于大环境不好和传承难的状况提出了一些想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责无旁贷地付诸努力。在此,呼吁惠安的工匠们,只要欣然接过前辈们递过来的接力棒,尽心尽力地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吾辈虽弱,其心可嘉,愿同行团结一致,为惠安石雕再攀新的高峰而奋进!

猜你喜欢
惠安石雕雕刻
2020年全国工艺品制作(石雕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惠安开幕
On art
惠安武装暴动
让红色文化成为引领惠安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
雕刻树叶
雄踞津门 名扬华夏——天津华惠安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采访记
雕刻时光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