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域下海外华文报纸的社会价值探析

2023-01-06 00:47任和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摘要:自进入18世纪以来,海外華文报纸作为海外华人的言论主阵地,积极传递华人声音,维系和巩固了海外华人社区,是保存海外华人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载体,是被当下和历时性建构的整体,在华人华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梳理了海外华文报纸的发展历史,借鉴了人类学中仪式的概念和理论,从仪式的角度重新探讨传播与仪式的互动关系,进而深入分析海外华文报纸现状,从传播的仪式性和仪式的交际性两个维度揭示了华文报纸在创建海外华人移民社会符号仪式传播路径、建构华人自我意识的信仰表征等方面的价值,研究华文报纸作为华人社会里的符号空间,在构建当代海外华人的认同感和塑造思维、行为等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华文报纸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海外华文报纸;传播仪式观;想象的共同体;符号互动理论;华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034-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海丝’视域下中国明清小说对东南亚戏剧的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M202110028001

据侨务部门权威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超过6000万人。新移民人数日益增长的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不仅仅是存在于他国一隅的自足文化空间,而且还蕴含着多重的历史与文化符码。华文报纸是华人向海外普及中华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海外华人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与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并称为海外华人社区三大支柱,代表了海外华人的文化和利益,是海外华人的无形帝国,在华人移民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华文报纸在海外的兴起早于国内报刊,在民国时就是中国启蒙与救亡运动的重要舆论平台。直到现在,华文报纸也是海外主要华文信息传播渠道之一。有人说,有海水处皆有华人;也可以说,有华人处皆有华文报纸。第一份华文周报《金山日新录》于1854年出版。据《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统计,目前运营中的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在300家以上,海外华文报刊总数达4000多种。150年过去,华文报纸已经成为世界传媒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多元化功能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就开始研究移民报刊对移民团体及所在国的作用和意义。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指出,移民报纸的主要作用是“媒介同化功能”,即促使移民融入“所在国共同体”,移民最终会被所在国文化同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对同化功能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多元化功能理论,认为移民报纸多元化功能会导致移民国家种族差异化和异质化的持续。移民报刊传播移民祖籍国传统文化遗产,强化移民种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激发移民群体对祖籍国政治、文化、国家的认同。华文报纸正是如此,其在百余年的发展中,不仅具有信息传递和社会控制功能,还具有社会教育、族群凝聚力等功能。不同于主要为政党服务的西方媒体,大部分华文媒体都淡化了政治立场,致力于记录华人历史、维系华人社区、推广中国文化、书写移民的共同文化想象。海外华人报纸承载了传播传递观以外的很多功能,这与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不谋而合。

(二)传播仪式观

传播仪式观是由詹姆斯·凯瑞于1975年提出的,他在媒介环境学、芝加哥学派等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传播仪式观和传播传递观这两个重要的传播学观点。传播仪式观是一种“符号互动理论”,立足于居伊·德波提出的“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符号和表征”,詹姆斯·凯瑞认为,文化是以符号的方式呈现,研究传播就是用符号确定和解释意义的社会过程[1]。与更注重控制的传播传递观相比,仪式观将传播视为文化共享过程,并且强调符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具有社会性和表征性两个特征。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因为其首先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传播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与社会的内在关系。表征性体现的是共享文化和信仰表征。在詹姆斯·凯瑞看来,新闻传播尤其具有仪式的特征,因为“新闻变化不大,但本质上让人产生满足感;它功能不多,但也是一种日常消费中的非正式仪式,是仪式世俗化的重要体现”[2]。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认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符号和仪式的运作以达到文化、心理层面上的认同。华文报纸的生产和消费组成了海外华人想象的有机整体,对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信仰和身份认同产生全面影响。过去,传播学者着重探索“报业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潮流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则从传播仪式观角度,以海外华文报纸为考察对象,阐述华文报纸的符号性及多元化功能,通过其在建构海外华人社会、帮助当地华人摆脱他者化、兴起“中文热”中所发挥的作用,解释华文报纸是如何成为一种社会互动的媒介、进而成为华人社会的文化的。

(一)信息获取渠道

传播仪式观强调传播表征、共享、凝聚的文化象征符号意义。如今,华文报纸发行量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引起了西方政府的关注。澳大利亚悉尼海关大楼一层展厅展示了各移民族裔报刊,其中,华文报纸理所当然地列在第一位。海外华人社区在西方主流社会中处于边缘,移民通常会遭遇语言文化隔阂带来的困难,作为为少数族群服务的媒介,华文报纸帮助海外华人减少了融入西方社会的不便。西方媒体多有对华人社区的政治性误读和刻意误解,因此华文报纸不仅起到了社区内的桥梁作用,而且还是多数华裔获取与自身相关资讯的主要渠道。这类华文社区报的报道范围,覆盖了从市政设施到婚礼等等,宗旨是传播社区资讯、促进华人社区沟通。报刊中蕴含着大量华人社会集群式、综合式服务信息,能够把不同阶层的海外华人连接起来。华文报纸提供各种文化圈子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连接具有相近想法的读者,将他们组织起来。比如笔者在澳洲看到的丝路花雨舞蹈展演广告,就是在达令港广告屏和华文报纸上同步投放的。澳洲的最大华人连锁超市澳卖客在报纸上发布了“德云社·澳卖客之夜”的广告,上面标明了“郭德纲、于谦全球巡演悉尼站”,对相声有兴趣的人自然会拿起这份报纸阅读。文化圈子的重合和交流,会促进华人对移民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托克维尔曾说,报纸可以巩固移民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形成独立的社区群体,“报纸使他们结合起来,但为了使结合不散,他们继续需要报纸。报纸在制造社区,社区也在制造报纸”[3]。这是一种符号式的社区网络,具有维系族群沟通的作用。

(二)社区网络的创建与传播

海外华文报纸的一个功能是刊登华人工商企业的广告,报刊中餐饮、地产、药品、教育广告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各种奢侈品、旅游、保险广告,还有一些推广中国功夫的广告。他们相辅相成,比如“虎牌”跌打膏与功夫教室在报纸上刊登联合广告等,这是对华人社区这一符号的具现化。华文报纸摒弃了西方报业的出版版式,有自己的创新。为了让更多移民了解本地舆情,华文报纸扩充了内容,与西方报纸相比,版面增加,这为广告的投放增加了空间。《都市报》长达114版,为了方便读者查询,还给出了目录。《世界周报》的首版有当地饭店的优惠券。报纸上的餐饮广告中附带的优惠券是华人每天都要使用的。报纸在周末还会有一本周刊或者特刊,其中也不乏广告,《澳洲新报·周刊》第1560期的封面就是一张温泉景图,旁边配有“冬天养生首选·秘汤之旅”几个大字。翻开目录,包括《什么是酒糟型皮肤炎》《大肌群运动有效抗发炎》《休个心理健康假!》等,这些文章看似广告,其实也是在传播华人这一共同体的社会生活需求。

华文报纸作为想象的传播共同体,建构着海外华人这一符号。这是一种基于传播符号的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是根植于某一文化体系和命运共同体深层意识的传媒形态。华文报纸作为华人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特征,通过信息生产和记忆建构,形成华人文化模式,影响海外华人的思想与行为。

(一)形象塑造的想象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提出,移民的民族性更多体现在食物、着装等符号领域而非政治、经济等传统的用以定义身份的领域。比如中餐、筷子、有孔子家训的幸运饼干,在海外,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标记,是承载意义的符号系统。以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会产生天然的排他性,具有强化华人民族身份的作用。华文报纸使海外华人与中华文化之间不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成为华裔与中国保持文化联系的桥梁,填补了海外华人对祖国家园的憧憬,为海外华人提供了一个缓解认同焦虑、重拾民族自信心的民族想象,有助于海外华人对文化历史与现状进行有意识的话语建构[4]。通过消费这些报纸,海外华人用报刊这一符号来定义自己的移民身份,实现对中国想象中的认同。

(二)社交互动的群体认同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强调了报纸在建构民族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通过仪式性的媒介接收活动,人们可以获得共同的文化感受,以及对拥有相同体验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感知”[5]。华文报纸以一种日常化、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来凝聚受众,中国成了海外华人记忆的共同想象,这种共同想象进入移民的民族记忆,有助于强化民族文化身份。几十年来,阅读华文报纸已经沉淀为海外华人的一种日常仪式。作为“仪式”的传播,最基本的作用是确认,读报作为一天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己与中国本土的连接的确认。当阅读华文报纸演变成固定的仪式,变成移民社会共同体的行为,这种仪式就整合了华人的意识形态,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巩固海外华人的关系。传播应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6]。华人报纸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华人传递信息,而是作为一种存在于西方社会里的可观符号,有效强化了华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同时,社区内华人定期阅读华文报纸的仪式,可以很好地更新集体意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文化的人造物”,而报纸是重现这种想象的共同体的手段。华人群体需要通过华文报纸对共同的母国文化的“讲述”与“感召”来发展社会关系网络,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通过美化记忆中的中国,平衡现实中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的中国,满足华人群体在异国生存的精神需要。

在创造移民的共同想象与历史记忆方面,华文报纸起着当地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经纪人,华文报纸以“薪传”中华文化为使命,通过一个平面连接过去和现在,连接大陆和海外,通过有意识地操作各种文化符号,从而产生了具有在地特色的华人身份和跨国想象。

(一)共享认识——维护华人自身社会地位

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与传递观相对,把传播看作共享文化的过程,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有秩序、意义共享、适合人类居住的文化空间。传播要实现“仪式”效果,需要场域来承载。对西方主流媒体来说,他们塑造海外华人形象的目的并不是认识或再现现实,而是构筑西方意识形态中必要的华人华侨的形象。华文报纸是一个强有力的反西方中心论的华人话语空间,可以弥补、扭转西方主流媒体对华人事务的漠视和偏见。《世界日报》曾提出“争取美国社会以平等待我族裔”的口号。笔者曾在《宝岛日报》头版上见到华人华侨竞购当地牧场的新闻,旁边的一行小字是“中资虽感兴趣,忧遭政府阻挠,恐知难而退”,从报纸对华人事务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华人有了参与事务的热情,强化了社会认同。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是在西方的权力、统治和霸权关系下被创造的。清末时,海外华人就意识到了要团结一致,与西方统治者进行斗争。华商董阿兴曾在加利福尼亚州地方报纸《加州每日圣坛》上发表了《中國人致尊敬的伯格勒州长大人的公开信》,表明华人社区对州长大人散布的种族主义言论的不满和抗议。这封公开信是华裔首次在海外公共出版物上发表的文字,标志着华人为维护自身社会地位、保障基本社会权益,向西方发出的第一声宣告。这种利用报纸的力量影响舆论的战略一直持续到现在。2012年,曼哈顿地检诬告国宝银行帮助条件不合法的华人骗取房利美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由华人孙启诚开办的国宝银行在全美资产排名2653名,却成为美国金融危机后,被美国政府刑事起诉的唯一金融机构。蒙冤被牵扯进“国宝银行案”的众多华人雇员被捕入狱,这件被美国主流媒体刻意隐瞒的诉讼案在华文报纸上发布后,引起了整个华人社会的震动,为捍卫华裔社区的声誉,在三年的诉讼中,银行创始人孙启诚与其他华人群策群力、不屈不挠,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该案被史蒂夫·詹姆斯拍成了纪录片《国宝银行:小可入狱》,提名了2018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二)共享精神——建构华人自我意识

利用同一文化要素进行对外宣传,是华人对社会环境的重新阐释和建构[7],是华人构建整体形象和华人社会维护总体身份的关键步骤。在西方社会主流话语对华人“他者化”的压力下,华人亟须找到一个独特的叙述位置,而华文报纸作为西方社会里的一种华人话语空间,将文化冲突和矛盾转化为大众熟悉和能接近的特定的结构形式,使自身成为一种文化仪式。近百年来,在排华法案等一系列对华人的歧视下,华文文学作品在一个低人一等的地位上寻求被作为“权威”的主流社会认可。华人作家在报纸上进行了种种文学尝试,最终孕育出自己独有的美学形式。“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8]。华人报纸就是仪式场域,其成为新移民寄托情感、承载思考的方舟,在海外华人身份认同的形成、强化和变化过程中,报纸影响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身份定位。很多华文报纸都有“副刊”,主要发表一些当地华人华侨的文学作品。比如著名的《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这些副刊是北美“新移民文学”的良好平台,是新移民出国潮掀起后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学景观。可以说,华文报纸是培养华文文学创作者的重要园地。华侨作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当作白人主流社会满足猎奇心理的消费品,而是期望人们可以抛开种族,以审视文学作品的态度来看待华文文学。

通过报纸,海外华人进一步参与其他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澳洲新报》曾特别赞助“中艺萃清音”演唱会,这是由中华戏剧曲艺文化基金会举办的粤曲敬老献爱心活动。凭报纸上提供的票据,读者可免费入场欣赏。正是华文报刊的创办与发行,使近现代的移民作家能有一个载体来书写展现心情。同时,华文报刊还常与当地的孔子学院合作,为其推广中华文化讲座。位于悉尼的孔子学院于2017年9月举办了古筝琵琶音乐会,华文报纸用一定篇幅对其进行了报道。金尹莲指出,在华文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反映了华裔的自我形象和意识,移民身份是在与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接触中,通过对自我概念的社会解释形成的身份意识和认同。华人作家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我是谁”或“中国是什么”,这种自我建构与个体化的过程正是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和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移民身份是在与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接触中,通过对自我概念的社会解释形成的身份意识和认同。爱德华·赛义德曾论述过,如果东方要建构自己的身份,就要树立“他者”,自身和“他者”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华文作家通过笔下的文字,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读者共享,而读者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产生对“漂泊在远方”现实的共鸣,这种对“他者”本质的理解是双向的。

在汉语是非官方语言的国家,华文报刊是华文文学的土壤,是华文文学的领地。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华文报纸已经成为海外华人建立自己身份的媒介,也是他们表达自我身份的渠道。从最初第一代劳动者移民请求当地人的宽恕、抗议歧视,到拥有了解和阐释中国文化的可能性的华人希望用文学作品改善华人被歪曲的形象,从而得到主流社会的理解和接纳,美国传播学者艾利克·罗森布勒曾言,仪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人性化途径,仪式的传播是维护人类社会和谐的必要、合理手段[9]。通过建立“非此非彼”的想象中国,华文报纸呈现了海外华人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

在这个跨越界限的全球化时代,社会现存结构中的种族、文化框架已不足以为跨种族、跨文化身份的人群提供自我认同的基础,而他们采用的调整式回应也为现存的社会结构中的局限提供了补充和完善方案。利用文化要素进行对外宣传,是海外华人对社会环境的重新阐释和建构,是其构建整体形象和海外华人社会维护总体身份的关键步骤。在西方社会主流话语对华人“他者化”的压力下,华人亟须找到一个独特的叙述位置,而华文报纸作为西方社会里的一种华人话语空间,将文化冲突和矛盾转化为大众熟悉和能接近的特定的结构形式,使自身成为一种文化仪式。华人报纸上的社区新闻、广告、对中华文化的宣传以及基于汉语的文学创作,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独属于海外华人的景观社会。

华文报纸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百年来,华文报纸提供了多类型、综合性的华侨史料信息,对华人社会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其文字材料构成了华文文学的公共资料库,表现为文本的层累和纵向文本族谱的形成,是华人所拥有的宝贵而独特的资源。随着海外华人的逐年增加和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的到来,未来的华文报纸不应仅仅是“想象中国”的思想载体,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应该成为华文报纸的新使命。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突破1亿人。这意味着中国媒体的潜在受众极多,他们的出现为华文报纸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海外华文报纸是海内外信息交流的关键桥梁,应肩负起客观报道中国国情、推广汉语及塑造正面中国形象的重要责任,在国际传播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韦斯特林恩·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刘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

[2]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6.

[3]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蓋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42.

[4] 张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7.

[6]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

[7] 刘立华.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J].国际新闻界,2011(2):34.

[8]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21.

[9] 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4):168-173.

作者简介 任和,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