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简讯

2023-01-07 05:40
中国氯碱 2022年8期
关键词:危化品碳达峰天然气

山东首家能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成立

山东省首家管道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日前在德州挂牌成立。

该平台由德州市德达集团下属能源公司和山东港口集团金融控股公司联手打造,定位打造辐射省域、面向全国的天然气等能源综合集散基地,将主要开展管道天然气、甲醇等能源化工产品的挂牌交易、调期交易等业务。

德州市天然气资源禀赋,境内现有19条油气管道,共计1 000余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10条,600 km,规划建设天然气管道931 km,包括中俄东线、山东管网西干线北干线、德州市“四纵四横”市域天然气管网等。在山东省能源局支持下,2021年8月19日,德州市政府和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了《大宗商品交易“1+N”布局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德州市天然气、甲醇等资源禀赋共建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品种的交易运营中心,开展产业培育、营销推广工作。

一是依托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已获批的天然气现货挂牌交易许可资质,开展天然气品种的营销推广工作,快速推进产业客户集聚,助力天然气类品种快速打开市场。二是与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共同开展天然气调期交易品种研发,尽快丰富天然气交易体系,助力巩固提升新设运营中心在油气类大宗商品交易领域行业地位。三是加快天然气交易上线上量,助推德州市成为山东省乃至京津冀鲁地区天然气供需定价中心。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近日,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方案》指出,要以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等方面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从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强化节能监督管理等方面深入推进节能降碳;从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积极推行绿色制造;从推动低碳原料替代、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开展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示范等方面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方面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任务。

《方案》强调,要开展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和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

在重点行业达峰行动中,聚焦重点行业,制定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在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中,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善设计开发推广机制,为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装备,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助力全社会达峰。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印发

近日,国务院等16部门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纲要》),明确2023年年底前重点工作,提出要加大新兴产业标准支撑力度,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提出要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有效互动。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比率的统计工作,将标准作为重要产出指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体系。

《纲要》特别强调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出台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组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加快完善碳达峰基础通用标准,升级一批重点行业能耗限额、重点用能产品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制定地区、重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光伏、储能、氢能、化石能源等清洁高效利用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试点。

天业集团氯化高聚物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

近日,新疆天业集团2万t/a氯化高聚物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个单套产能达到2万t的气固相法工艺生产技术工业化示范基地,打开了中国气固相法原创技术工业化的先例,彻底打破了国外气固相法技术封锁的格局。

此次验收评审会经专家听取汇报、现场考察、审阅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后一致认为,项目执行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了环评报告及批复意见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意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据了解,天业集团2万t/a氯化高聚物项目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10月建成,进入调试运行阶段。2022年2月20日,通过现场调查和环境管理检查,2022年6月15-20日在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顺利通过检测机构现场监测验收。

该项目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标志着项目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阶段。该项目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走来,开发出了世界上首套分置式气固相法循环流化床装置,攻克了气固相法工艺氯化不均匀、撤热不及时的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

不仅如此,该项目将实现气固相法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绿色化,解决了国内应用开发不足,需求进展缓慢问题,引领氯碱行业氯资源高效清洁工艺的推广应用,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有效推动整个氯碱行业乃至化工企业的绿色高效发展。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核查工作全面完成

近日,为精准防控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应急管理部派出8个工作组,深入29个省份地区开展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2年第一次部级督导核查。

本次督导核查,沿用省际交叉互检形式,随机抽查了60个设区市、54个化工园区、184家危化企业,发现问题隐患2 700余项,督促地方依法责令19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停产停业整顿。同时,推动各地区深刻吸取今年以来典型化工事故教训,聚焦高危液化烃罐区、化工产业转移、老旧装置、液氯等安全风险防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快落实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等年度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按照应急管理部工作部署,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危化品监管人员和消防救援力量“消地”通力协作,通过企业自查、市级交叉检查、省级抽查,对近7 000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2.2万余个重大危险源实现了全覆盖检查,共排查治理问题隐患15万余项,对稳定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发挥了有力保障支撑作用。

应急管理部将持续推动问题隐患整改,指导督促各地区巩固专项检查督导成果,强化针对性举措,举一反三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构建重大危险源常态化安全管控制度体系,不断提升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有较大影响的事故,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猜你喜欢
危化品碳达峰天然气
碳中和·碳达峰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