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对策

2023-01-07 07:18李开潮毛建华刘丽平
石材 2022年6期
关键词:贺州碳酸钙园区

李开潮 毛建华 刘丽平

(1.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2.贺州旺高工业区管委会,广西 贺州 542829;3.贺州学院教务处,广西 贺州 542899)

2017年,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标志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的转变,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过程[1],其主要特征是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分配失衡”转向“共同富裕”,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2]。我国各地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稳步推进,但潜在的挑战依然较多,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努力[3]。

各地区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碳酸钙产业是贺州市传统核心支柱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对促进贺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贺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碳酸钙产业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加快发展碳酸钙产业的相关政策,推动碳酸钙产业平稳有序发展。但是,由于碳酸钙产业科技含量较低,准入门槛不高,国内其他产区纷纷上马碳酸钙项目,贺州市碳酸钙产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目前,虽然贺州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构建起了碳酸钙全产业链,但下游产业链条短,贺州碳酸钙产业陷入了中低端发展闭环陷阱。此外,贺州市碳酸钙产业还面临整体合理规划缺乏、环保压力突出、要素保障不足、配套设施滞后、创新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因此,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贺州碳酸钙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调查研究,进而提出促进贺州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对促进贺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贺州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布局不够到位

贺州碳酸钙产业规划布局不够到位。(1)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一是厂区“小、散、乱”。贺州碳酸钙产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主导产业以天然大理石板材及工艺品加工为主,属典型的社会自发性形成的石材产业,缺乏前期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因此,这些自发形成的作坊式石材工厂沿矿山至207国道的村庄道路散乱建设,厂区纵横错乱,道路狭窄拥堵。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粉体企业逐渐兴起,沿着207国道两侧建厂,存在规划无序现象。直至2010年后才逐步引进人造岗石、涂料、母粒等碳酸钙下游产业入园生产。(2)规划布局相对滞后。贺州碳酸钙产业从80年代的乡镇企业和个体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国内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碳酸钙主要应用领域停留在板材和工艺品等简单上游加工,未能向下游方向布局,直到2014年成立了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后才提出了碳酸钙全产业链的产业发展思路,但没有对粉体、岗石、塑料等产业类别进行严格的区划。目前石材、粉体、岗石、涂料塑料等各大主导大产业类别仍然相互交织,布局不够合理,不利于园区分类管理,不利于集中配套环保、料场、物流等基础设施,也不利于客商集采。

(二)环保压力比较突出

贺州碳酸钙产业环境保护压力比较突出。(1)矿山粗放开采。作为碳酸钙产地的石牛塘、白岩等石材矿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然较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一定程度存在。加之关闭矿山数量多,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大,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在开采过程喷淋除尘抑尘不到位,冲洗平台污水外溢,截排水沟建设不到位,矿山道路除尘不到位,水土保持落实不到位,矿山企业排废不规范且占用林地等问题。(2)企业环保投入不足。贺州规模以下碳酸钙企业占80%以上,企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或者已投入环保设施未能正常使用。(3)岗石废渣未能“吃干用尽”。贺州每年岗石企业产生废渣70多万吨,其中仅有15~20万吨运至华润水泥厂进行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少部分用于项目填埋及固废利用企业回收利用,剩余40多万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4)扬尘现象依然存在。运输车辆车轮带泥、车身扬尘、车箱漏浆(水)、车辆掉渣(粉)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生产环节扬尘依然严重,粉体企业破碎车间、生产车间扬尘较大,矿石堆场即使安装了抑尘网,在遇到大风仍然扬尘。

(三)陷入低端发展闭环

贺州碳酸钙产业陷入低端发展闭环。(1)同类低端项目重复建设。至2021年底,仅旺高工业区已备案未投产重钙粉体项目超2000万吨。(2)企业能耗较高。2020年旺高工业区83家规上企业用电8.56亿度,如某大型粉体企业2020年用电9125万度,产值4.4亿元,每度电产值4.82元;某岗石企业用电1226万度,产值1.68亿元,每度电产值13.7元;但某路标企业用电仅205万度,产值2.8亿元,每度电产值136.5元,粉体/岗石/路标每度电产值比1/2.84/28.32。目前产业仍然以高耗能的粉体、岗石为主,下游高产值企业少。(3)下游支柱产业定位不清晰。贺州市“3+6”产业集群,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高端碳酸钙千亿元产业集群,但重点发展何种具体的下游产业,至今没有明清晰定位。因此,无法引进和完善配套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集群。(4)产品附加值低。贺州碳酸钙产业链的主要产品为天然石材、重钙粉体、人造岗石及下游中低端的涂料塑料及配套产业,呈现产值低、品牌弱、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

(四)要素保障相对不足

贺州碳酸钙产业要素保障相对不足。(1)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旺高工业区作为贺州碳酸钙主产区,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不足。旺高工业区资金缺口34亿元,其中43个项目,需征地资金约10亿元,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需“小、散、乱”整治资金8亿元。(2)土地要素保障不足。受征地拆迁资金不足影响,导致土地要素保障不足。(3)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东融定位范围仍然过小。目前贺州制定的东融政策、招商方向、合作区域仅限于粤港澳大湾区,旺高工业区作为碳酸钙特色产业园,较多与碳酸钙有关的下游产业集聚区位于长三角、山东、福建一带;二是政策力度有待加强。《关于支持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由自治区发改委印发,“干货”相对较少,而《落实加快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分工方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第一点就要求自治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用于支持试验区建设,同时以文件方式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贺州则没有享受此类政策。

(五)配套设施相对滞后

贺州碳酸钙产业配套设施相对滞后。(1)产城融合度较低。作为碳酸钙产业集聚发展区的旺高工业区虽然属于贺州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是富川、钟山、平桂三个城区及贺州、钟山两个火车站的核心区域,但其产城融合仍然属于起步阶段,最高教育机构仅为望高镇初中,最好的医疗机构仅为望高镇卫生院,缺少星级酒店、影院、公园、广场、大型超市等配套设施。(2)配套产业滞后。旺高工业园区计划发展涂料、塑料等碳酸钙下游产业,但相关产业的原材料除了碳酸钙粉体,其它配套原材料供应企业缺乏。(3)交通瓶颈突出。2020年全市货运量5347万吨,外运货物主要有粉体、石材、陶瓷、钢材及部分农产品,产品主要流向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其中外运粉体、石材等碳酸钙产品货运量为2000多万吨,约占运出货物的40%。贺州大宗货物外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公路运输直接送达(多数是外省的回程车承运),约占运出货物的54%;另一种是通过公水联运,通过汽车运到梧州的港口码头,然后通过水运转运到外省,约占运出货物的40%,通过铁路外运的大约6%。贺州铁路运输比重仅为个位数,基本依托公路运输,致使当前贺州公路运输比重达90%以上,城区主干交通道路特别拥堵、不堪重负,物流运输承载力严重滞后于碳酸钙产业发展的速度,交通物流运输瓶颈十分突出。

(六)创新动力相对缺乏

贺州碳酸钙产业创新动力相对缺乏。(1)企业创新力不足。小微企业受制于规模、资金、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固守低端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意识不强。规上企业受制于产业园区缺少与之配套的教育、医疗、服务等设施作为支撑,无法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处于引不进、留不住状态,导致企业创新力不足。(2)干部创新性弱化。一些干部墨守成规,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导致容缺机制至今未能在园区项目启动,新项目从摘地到取得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往往超过一年时间。(3)产品创新性不强。贺州大多数碳酸钙企业存在小富即安思维,比如人造岗石企业产品的开发,基本只停留在花色变化等低端创新方面,而没有把研发重点放在配方设计、工艺优化和原料改性等方面。

二、贺州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产业合理布局

1.优化矿产资源规划。一是整合矿山资源。目前,贺州碳酸钙产业取得采矿权的企业有39家,建议参照福建、浙江等地做法,根据《贺州市绿色高端碳酸钙千亿元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贺州市石材碳酸钙企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贺州市石材碳酸钙加工行业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开采、循环利用”原则,进行矿区深度整合。二是合理设置矿区与矿权。坚持矿山开采与加工能力相配套原则,控制缩减矿山企业数量,优化矿山生产布局,强化矿产加工及下游产业链延伸。三是合理布局废石废渣场。根据矿区采场分布、地貌特点、水文状况和路网布局,建议在平桂粪箕窝、望宝山等地规划建设至少5到6个容量在300万m3以上的废石(土)堆场,集中处置采矿产生的废水、废石(土)。

2.优化园区产业规划。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出台《贺州市石材碳酸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广西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2021-2025年)》等有关贺州碳酸钙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二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结合以上规划,加快空间规划调整步伐,协同涂料、塑料、建材、家具等国内顶级行业协会,共同谋划和推进涂料、塑料、家具、机械、可降解材料、配套产业等六大园中园建设,为新规划产业引进预留充足发展空间,优先鼓励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入园发展。三是高标准规划安置区。将“小散乱”整治安置区及就地整改企业与园区规划合理有效衔接,科学估算石材、粉体上规入统用地规模,避免再次出现新的“小散乱”现象。四是鼓励“园中园”建设。强化龙头引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合理规划和完善“园中园”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在建的中资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和立鑫菊园科技产业园、续宝产业园、华砻产业园等“四大特色产业园”建设,力争2023年全部建成达产。

(二)坚持环保优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于新设置矿权储量、生产规模均要达到大中型,逐步实现矿山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合理化、生态化开采;要求生产矿山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复绿”原则认真开展复绿工作,确保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摸清关闭矿山底数,以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为重点,采取“一矿一策”模式,按时序、分空间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加大矿山绿色建设工作力度,力争到2022年建成绿色矿山占比达到80%以上,到2023年全市所有符合绿色矿山创建条件的碳酸钙矿山分批达标建成绿色矿山。同时,对新设置矿山同步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未按要求在限期内达标的一律停产整改。

2.全面推进绿色园区建设。一是合理制定绿色园区标准。科学制定涉及碳酸钙行业的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运输等方面的绿色标准制定并严格执行和监督,力争在全国率先构建碳酸钙行业绿色标准。二是全面推进绿色达标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对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厂区、村庄、池塘、河流、渠道及道路进行绿化,打造绿色园区;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加大企业绿化,减少三废排放,打造绿色工厂;坚持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理念,园区所有碳酸钙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建材、食品等环保标准,打造绿色产品;实行严格的矿山运输车辆准入制,对传统燃油矿山运输车辆不再发放牌照,对新增运输车辆全面普及新能源汽车,推进园区绿色运输。三是强化绿色园区督考。督考部门将绿色园区建设纳入政府有关部门、园区管委的绩效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操作便捷、奖惩结合的考核标准并严格督察落实。同时,加快推进贺州桂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设备调试,争取早日正式投产,加快推进广西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贺州市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吨碳酸钙固废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22年建成投产,以固废处理龙头企业带动固废处理绿色产业化。

3.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以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运输为中心,构建绿色低碳的碳酸钙产业体系,推进“标准厂房+光伏发电”项目,与已有意向的新能源企业合作,由新能源企业全资建设,先行对园区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厂房加固及光伏设备安装。至2021年8月,旺高工业园区有规模以上企业89家,有厂房面积253万平方米,如对厂房进行改造加固,预计每年可发电3.7亿度,发电量占2020年园区规上企业总用电量的43.2%,预计可节省12万吨动力煤,可减少32.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三)坚持产业引领,推动破解低端闭环

1.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出台更为严格的园区项目准入标准,适当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除“小、散、乱”整治项目外,严控新引进天然石材、重钙粉体等重复建设项目;对已立项的项目,尤其是碳酸钙下游涂料、塑料、石塑、石晶可降解材料等附加值较高的延链补链项目,制定严格的约束性条款,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项目备案内容建设,严厉打击虚拟包装项目建设内容获得立项备案及土地,实则只生产重钙粉体等低端且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

2.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一是优化重钙产品。加快龙头引领,加快推进和立鑫、矿投智科、科隆二期等重钙行业龙头项目建设进度,带动贺州重钙产业提质升级。整合提升现有普通重钙产业,重点发展功能化重钙、新型钙基塑料母粒和塑料制品、新型钙基密封材料等产业,发展超细重钙、改性重钙企业,有效提升贺州重钙粉体综合竞争力。二是扩张轻钙产业。加快推进中资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适度引进国内轻钙行业龙头企业,切实推动重钙、轻钙并举发展道路,为碳酸钙下游企业提供充足的碳酸钙基础材料。重点发展活性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加快推进工业涂料、建筑涂料、汽车涂料等涂料项目和建筑行业、汽车行业等密封胶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食品、药品、日化添加剂碳酸钙产品,推动碳酸钙精细化、功能化、系列化利用。

3.明确碳酸钙下游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总结旺高工业区人造岗石产业迅速集聚经验,找准自身具备的优势,结合东部发达地区碳酸钙下游产业转移区域、转移产业,尽快理清发展路径,明确碳酸钙下游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比如推动塑料产业集群,产值达到全国1/20就可实现近1000亿元产值。同时,重点关注和引进碳酸钙下游新兴产业,如近两年兴起并快速发展的石晶产业,石晶的碳酸钙含量超过70%,且综合了瓷砖、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大理石、人造石、木塑地板、石塑地板和集成墙等建材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地板、墙面、背景墙、台面、家具等众多领域,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完善新支柱产业配套。制定鼓励政策,举全市之力,对新引进的支柱产业配套项目,尤其是原材料配套项目进行奖励,优先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原材料供应链体系,通过筑巢引凤,全面承接大湾区产业集群的整体转移。如制定下游塑料等配套产业引进的优惠政策,在资金、用地、审批、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优先引进塑料配套聚乙烯、聚丙烯、聚丙乙烯、A B S 树脂等通用塑料原料生产企业及增塑剂、阻燃剂、发泡剂等塑料助剂生产企业,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原材料供应链体系,整体承接大湾区等东部地区塑料产业的转移。

(四)坚持要素保障,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1.强化资金保障。一是成立一级财政。借园区再次改革之力,改革园区财税体制,参照肇庆高新区、梧州高新区成立一级财政、建立一级国库,化解资金瓶颈问题,实现工业园区资金滚动发展。二是及时兑现惠企政策。由财政部门牵头,梳理汇总贺州当前奖补资金缺口,明确告知企业奖补资金到位时间;及时梳理各类政策性文件,根据贺州财力适当调整惠企政策,防止出现空头支票。三是及时返还企业垫资。进一步理顺财政关于土地资金收支两条线问题,因地制宜,建立更为科学、完善、合理的征地拆迁“资金池”,以便更快地返还企业垫付的征地拆迁前期工作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推动征地拆迁工作。

2.强化土地保障。一是盘活闲置土地。坚持节约集约导向,积极盘活旺高工业区低效闲置土地,开展土地盘活专项行动,重点盘活闲置土地和僵尸地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加强已供土地监管。进一步健全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监管机制,增加土地有效供应,缓解用地紧张矛盾。三是优化土地利用。强化工业区空间规划顶层设计作用,采取“退二进三”、“退二优二”策略,促进用地结构合理混合,适当增加居住用地和服务业及其他商业用地,满足工业区人才公寓居住、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商务商贸等配套服务,保障工业区产城融合发展。

3.强化政策支撑。建议积极向自治区争取参照《落实加快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分工方案》等文件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关于支持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东融十七条),争取更高层级下发文件,更多支持赋予贺州,切实将贺州打造成广西名副其实的全力东融桥头堡,推动贺州继续保持广西经济增长第一方阵。

(五)坚持配套完善,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1.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加快推进贺州旺高工业区物流大道工程项目、旺高工业区同乐大道工程项目、旺高工业区石材岗石新区基础设施项目、旺高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第九期,包含5条道路)、旺高工业区第八期基础设施项目、旺高工业区第七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6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加快配套服务建设。一是提高配套等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旺高工业区是富川、钟山、平桂三个城区及贺州、钟山两个动车站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将旺高工业区打造成为贺州的北大门,冠名市级人民医院、中小学等方式完善配套设施,解决碳酸钙核心园区基础配套等级低问题。二是提高人才层次,对园区范围内计划设置的市级医疗、教育、卫生等配套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实行体制机制改革,略高于市区薪酬吸引人才流入园区,解决配套园区服务机构人才短缺问题。三是提高管理档次,将旺高工业区的环境、卫生、绿化、道路等市政管理纳入城市管理局统一管理,解决园区市政管理秩序及执法权真空问题。

3.加快物流体系建设。一是加快铁路通道建设,推动铁路规划前期工作,争取将柳州经贺州至韶关货运铁路项目,贺州至肇庆货运铁路项目尽快纳入国家层面规划。加快推动洛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尤其是复线工程建设进度,切实提升货运能力。二是加快水路通道建设,推动马江作业区建设和桂江航道疏浚,特别是争取加快京南、旺村船闸改造建设,加快实现桂江1000吨级货船通航。三是加快公路通道建设,协调各方,加快新南环路等环城路建设,加快信梧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望高至马江碳酸钙物流运输通道建设。四是加快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引入或培育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运营企业主体,加大多式联运的组织、培育和发展,促进全市货运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推动贺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通道建设。

(六)坚持创新为要,推动产业高质发展

1.推动园区创新。打造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创新环境优质的智慧园区。一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搭建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板块,依托平台拓展旺高管委公众号功能,开通指尖政府、掌上服务,24h为企业提供线上申报、查询等服务,实时掌握报批进度。二是解决企业信息孤岛。将园区内企业信息进行整合利用,实现资源整合,将碳酸钙产业企业打造城一盘棋,避免“单打独斗”,行业恶性竞争,打造更高的战略平台,真正实现贺州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生产中的应用,将有助于企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4]。三是规范和提升园区管理。完善软硬件设施,运用“人脸识别”、5G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助力园区全面实现安全智能化管控,提升园区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与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部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严格规范企业偷排乱排、乱倒“三废”、渣土等执法监督力度,通过对企业排放的监测、监控以及节能改造,实现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园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2.推动企业创新。一是提升企业家创新思维。贺州的企业家要创新思维,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不仅借鉴学习本行业的优势做法,还要跨界学习其它行业的做法,不断进行思维、产品、营销等综合性创新,更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找到自身的细分市场和特色,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中资、和立鑫、续宝、科隆、利升等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完善“政、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5],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技术。 加快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物流运输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碳酸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提高企业技改水平。全面落实自治区新一轮技改政策,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技术改造项目事后奖补、设备更新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机器人应用等,大力支持企业淘汰老旧生产技术设备,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碳酸钙加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使用节能环保型生产工艺,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自治区级设备更新专项政策。四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若不能适时有效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很可能被市场所淘汰[6]。政府要鼓励企业遵循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资金、人才、行业等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优路径,适时有效地进行数字化转型。

3.强化人才引进。一是探索设立“人才飞地”。推动在“人才飞地”中全职工作的人员单独申报自治区级人才和科研项目。以“人才飞地”为依托,探索发展“飞地实验室”“飞地研发中心”,引入创新资源,共建产学研创新驱动基地,实现柔性引才和项目引智的深度融合。二是强化人才培养。深化与贺州学院、贺州职业学院等高校(高职)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合作,大力实施产业人才培训计划,采用“校园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培育实用型高技术人才;根据本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职业需求,制定实习、岗前、在职培训,依靠“乡愁”留住本地人才。三是落实人才政策。严格落实有关人才政策,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住房及购房优惠、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贺州碳酸钙园区
游贺州紫云洞
印象贺州
广西贺州合源集团双获国家、欧盟认证
广西扶绥县拟投资105亿年产600万t碳酸钙
碳酸钙晶型的肉豆蔻酸调控研究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全球碳酸钙行业市场报告
纳米碳酸钙对道路用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探讨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