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应用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常规训练的效果

2023-01-07 08:03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0期
关键词:活动度下肢膝关节

黄 涛

(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200)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病症,多由意外因素导致,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撞击等,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出增长趋势,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1]。该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患者术后康复周期较长,且容易出现膝关节损伤、疼痛等问题,活动受限,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康复[2]。因此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利用干预与康复训练优势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关节活动度[3],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组织肿胀等,提升患者康复速度,促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缩短患者康复周期[4]。中医松解手法现阶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促使患者病症得到控制,缩短康复周期,应用优势显著。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常规训练对患者康复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术后接受康复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单侧骨折;②患者无陈旧性下肢骨折史;③患者接受手术治疗;④患者无其他类型病症。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精神病史;②患者两个月内开展其他手术治疗;③患者存在肿瘤疾病;④患者中途退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9例,女2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3.43±2.08)岁。观察组男9例,女26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3.29±2.07)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对比研究。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开展常规训练:指导患者术后1 d开展小幅度踝关节训练(在身体适应状态下开展),10 min/次,3次/d。术后2~3 d,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训练,以患者耐受最佳,15 min/次,3次/d。术后4~15 d,指导患者开展膝关节主动活动与直腿抬高训练,15 min/次,3次/d。术后15~20 d指导患者开展行走、下蹲训练(患者可适应情况下),20 min/次,3次/d。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手法松解:对患者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股四头肌、髂胫束进行放松按捏,对条索状物或硬结进行弹拨,每个部位3 min,按照上下左右方位对髌骨进行推动按捏,每个方向10次。对固定股骨下端进行分离牵引,2次/d,10 s/次;有节律的摆动膝关节,1 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膝关节评分(采用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按照疼痛、不安定度、闭锁感、肿胀度、跛行、楼梯攀爬、蹲姿、使用支撑物八项开展评分,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强);关节活动度(RPOM)(运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患肢股骨外髁一大粗隆连线与股骨外踝、腓骨小头连线夹角);临床疗效:显效(膝关节可完全伸直,屈曲>120°)、有效(膝关节可完全伸直,膝关节屈曲>60°)、无效(膝关节屈曲<6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估,总分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强;MBI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及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分)

表1 两组膝关节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脘腹胀痛 情志不畅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122.35±3.57*113.40±3.66*11.071 0.000 35 35 tP治疗前41.75±2.56 41.80±2.49 0.089 0.930治疗后70.56±3.76*62.55±3.58*9.758 0.000治疗前65.25±2.75 65.24±2.73 0.016 0.987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d)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5 35 tP住院时间11.26±1.56 16.44±1.89 13.368 0.000骨折愈合时间32.23±2.66 39.88±3.57 10.868 0.000

2.4 两组VAS、MB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VAS、MBI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VAS、MBI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VAS MBI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88.12±3.62*72.38±3.49*19.797 0.000 35 35 tP治疗前7.37±0.36 7.36±0.35 0.126 0.900治疗后3.72±0.21*5.18±0.22*30.361 0.000治疗前28.56±2.75 28.53±2.73 0.049 0.961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后患者下肢功能受到影响,如承重功能、行走功能等,患者生活难以自理,且伴有明显的疼痛感[5-7],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恢复下肢功能,促使骨折复位[8],但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恢复周期较长,影响患者日常生活[9,10]。常规训练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常见的方式,可有效促使患者骨折部位恢复[11-13],加速骨折愈合,提升患者康复进程,达到改善身体机能目的,强化关节功能[14],但该单一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临床上提出联合应用理念[15-17]。中医手法松解是一种优质的康复干预方式,通过物理方案对患者骨折部位瘢痕组织进行拉伸,改善患者关节受限情况,并扩大膝关节间隙,放松关节周围肌群,以降低关节活动阻力,达到关节功能提升目的,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18-20]。通过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发挥出协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加速局部组织修复速度,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及早恢复正常肢体功能[2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与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方式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强化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患者康复。此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更优,可改善患者病症,强化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该方式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外,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方式有助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能力水平,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常规训练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应用价值确切,可改善患者疼痛,降低手术创伤,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活动度下肢膝关节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