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托起富裕新生活

2023-01-08 00:56湖州市委政研室,长兴县委党校
政策瞭望 2022年4期
关键词:龙桥共同富裕茶文化

长兴县和平镇滩龙桥村,区域面积12.20平方公里,现有6个自然村、34个承包组,户数252户,人口865人。近年来,滩龙桥村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系统规划村庄经营、产业建设和长效管理等工作,实现以茶为业、因茶而富。2021年滩龙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万元,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绿色低碳共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做法与经验

以茶为业富口袋。滩龙桥村积极发展茶产业,不断拓宽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一是由小到大,组建产业联盟。村党支部带领广大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成立“滩龙桥茶产业联盟会”,推进“支部+联盟会+企业+农户”富民模式,加快茶叶生态管理种植,改进茶叶加工工艺,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2021年茶叶青叶产量达1000吨左右,同比增长7%;茶叶销售额达1.7亿元,同比增长8.5%,有效发挥了产业联盟优势。二是由白转红,拉长产业链条。全村现有茶园、茶场35家,白茶种植规模达1.6万余亩。通过引进浙江大学茶学系的制茶技术,探索滩龙桥村红茶独特的生产工艺,依托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既延伸了产业链,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三是由弱到强,强化品牌经营。破除茶叶粗加工零、小、散、低的现状,提升制茶技艺,推出“百岁爷”“霞幕红”等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同时,以“霞幕云雾”品牌为引领,把茶文化融入“霞幕湖”景区建设,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推动茶产业全面提档升级。

以茶为蕴丰脑袋。滩龙桥村积极发展茶文化,不断提升茶产业内涵。一是厚植文化氛围。连续三年举办“百岁爷杯”茶叶争霸赛,评选最优“茶王”,在比赛中既展示了茶叶加工流程,营造了茶文化氛围,更扩大了滩龙桥村的茶文化影响力。二是促进文旅融合。滩龙桥村抓住“霞幕红”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长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机遇,建立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基地,游客通过感受手工小种红茶的炒制过程,极大增强了体验感,也推动了茶文化与旅游业紧密融合。三是创新文化活动。与湖州师院音乐学院结对共建,建立探寻“共富密钥”实践基地和音乐影视戏剧产学研基地,并为滩龙桥村创作村歌《茶和天下》,围绕茶叶富民自主编词编曲,歌唱党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

以茶为基建机制。滩龙桥村以茶为基础,开创独特的乡村治理机制。一是“带头人”工作机制。滩龙桥茶产业联盟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在做好产业服务的同时,协调会员间、会员与同行间的矛盾纠纷,成功做到“行业矛盾不出会、行业矛盾不出村、行业矛盾不上交”。“带头人”工作机制有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滩龙桥村茶叶产业化发展。二是“协调人”工作机制。创新建立“茶和天下”茶舍、“和治理事会”,以喝茶为纽带,用聊天的形式收集民情,尽可能地当场解决村民提出的问题,调节村民矛盾。

以茶为媒美生态。滩龙桥村积极倡导绿色茶树种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严控“肥药”,倡导生态种植。邀请陈宗懋院士等专家为村民进行茶叶种植专题讲座,村民们经过培训,一改传统粗放的种植方式,大幅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既增加茶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也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招商引资,发展绿色经济。以精品村创建为契机,盘活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开发霞幕山茶文化旅游线路,打造“霞幕湖景区”和“来野美宿”两个项目。景区建成开业后,每月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70万元的收入,成功探索出美丽环境带动美丽经济的新路。三是共建共享,号召全员参与。在滩龙桥村美丽景区建设过程中,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入股,将征地补偿款折合成股份投入到“霞幕湖景区”的建设中,共同参与景区发展。

二、思考与启示

培育一产业,改变一个村。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滩龙桥村把茶叶作为特色产业,发挥产业联盟优势,通过“茶产业+农旅”融合发展,让美丽乡村助推美丽经济,打造了乡村振兴新样板,进一步证明特色产业与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乡村共同富裕,要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让乡村主导产业与区域产业、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才能创造更多发展红利,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能。

引育一类人,激活一个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密码”是人才,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人才。当前,乡村发展普遍缺乏人才,尤其是推动共同富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乡村共同富裕,要拓宽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渠道,积极为青年人到乡村基层服务锻炼搭建舞台、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在政策、服务和项目上吸引更多新鲜血液返乡发展、反哺家乡,让优秀的人才成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动力。

守好一方水土,守护一个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守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滩龙桥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把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推动乡村共同富裕,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要保护好本村的生态环境,更要守护乡村发展的未来,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的绿色低碳共富之路。

(供稿:湖州市委政研室、长兴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龙桥共同富裕茶文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游依山寺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泸州龙桥群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