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3-01-08 08:31薛腾鹿
智库时代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传统

薛腾鹿

(天津城建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智慧结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儿女历经千年心手相连的精神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空的转换而被淡去,反而在世界文明多样化的今天,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队伍,培养大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就是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影响力的必要之举。从历史价值、理论传承、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与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凝聚价值共识,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的应有之义。

一、历史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殊途同归”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史上仅有的连续文明,历经千年而不衰,其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理念及精神内涵被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二者各有个性但又存在着共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资源宝库,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诗词古籍、器乐歌舞、琴棋书画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乐观豁达的精神,都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虽然二者的性质不同、领域有异,但相互促进、目的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宝库,思政课又“反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其中精华部分,使其在新时代赋予新的生命力。

首先要确定的是,中华文化生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农耕文明曾代表华夏大地引领世界文明,“万邦来朝”的盛况也确实曾经存在,这从历史逻辑上给予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对任何历史的、民族的发展状况要用辩证思维去看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要秉持科学的态度。尽管近代我们在某些方面还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依然在文化的长河中闪烁,鼓舞了亿万华夏儿女。历史是每一个国家不可磨灭的最“官方”的记录,如今我们接受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继续为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华文化而奋勇向前。其次,毋庸置疑,中华文化对民族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物轶事、诗词雅句、歌舞器乐等蕴含的精神特质,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对待外来文化时,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交流互鉴,既将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又不忘自主选择的独立性。中华文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断强化“利济苍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无数中华儿女建功立业的明灯。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现代化,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因素。有人质疑,既然中华传统文化如此优秀,那为何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如此坎坷?唯物史观强调,影响社会形态更迭的因素中文化只是一部分,文化受制于经济、政治的发展,传统文化没能凸显出其推动现代化进程作用的原因纷繁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宗族本位主义的血缘文化、家族主义的小农意识都束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遮蔽其精华,缺少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调整传统文化中予以继承的部分,掩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传统与现代作为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是人们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首先也要认真把握民族的历史,探索怎样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转化。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传统文化扫清了传统社会遗留下的障碍,让其重放光辉,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通过历史价值的梳理,我们得出结论: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历史土壤中,是用之不竭的“宏大课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把握其中符合思政教学目的的部分,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思政课堂是师生碰撞出“思维火花”的阵地,在这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注入现代文化基因,增添文化色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完成一次又一次现代性转化,也让思政课堂具备“古香古韵”的气质,由此具备丰富的时代内涵。

二、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民本”思想、“笃行”观点以及“天下大同”等观点,都与高校思政课讲授的内容有着相通之处,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思政课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在思政课堂中推行与宣传传统文化的知识,能够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也将在思政课堂上穿越到新时代,由此生根发芽,世代传扬。

(一)从“民本”思想到人民观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是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思政课教学中,为学生讲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的主力军,从而使人民、君主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群众史观”看重人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却有实质性差别。在中国第一位扛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深刻认同,社会主义的实践,根本依靠的就是人民。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淮海战役的胜利被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取得胜利的战役。正因为如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才得以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依然需要依靠人民这一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将“民为邦本”“得民心、顺民意”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加以升华,创造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这一理论遵循,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的结合,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人民主体论的飞跃。

(二)从“知行观”到实践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行关系的思想,这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认识论”观点有相似之处。先秦哲学家已经开始重视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在宋明时期达到高潮,古代哲人从多角度探究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方法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知”与 “行”的关系问题的探究最具代表性。孔子强调“学而知之”,兼重知与行、学与思。宋明以来,朱熹的“知行相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等观点先后出现,并最终在王夫之的“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行可有知之效”等思想中达到顶峰。王夫之的知行观认为知行始终不相离,相资以为用。知与行要相互促进,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这些观点被广泛运用于中国革命的过程当中。

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关于认识论的讲述,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在认识论中最突出的就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其站在“人”与“实践”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从实践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物质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实践是把握世界本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把“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贯彻至今,才能在革命时期无数次转危为安,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秉承“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从国际大局、国内国情出发,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与实践观相结合,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取胜“法宝”。

(三)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他们试图在具体有形的物体中,寻求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同一性。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本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如宋代张载的“太虚即气”,就提出“气”是世间万物的原始状态,这是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也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所体现,张载在“气化论”的基础上阐释了“两一”的辩证关系,认为显著的变和渐进的化是变化的两种形式。王夫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辩证法,即世界是不断运动与变化的,“天地之化日新”看到了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辩证唯物主义是思政课堂要培养学生用何种方法论去看待世界的核心观点。早期的共产党人借鉴庄子的相对论,阐述了有与无、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完善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唯物辩证法当作自己执政的根本遵循,客观、全面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创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内在关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种下根基。

三、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探究

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要将其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进行创新性阐释,赋予其更具时代感的内涵特征,发现二者的结合点与交互点,探索二者的结合路径。通过对二者的历史价值与内容共性的分析,论证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思政教学中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感。

(一)强化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首先,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集体备课、课件制作、录制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良资源,结合思政课教学目标与教学方针,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原理”“纲要”等较为抽象的课程增添亲切感,这样便于大学生接受与认同,提升育人效果。

其次,教材建设编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学校可以利用“教材培育计划”“课程教材项目申报”等方式,鼓励科研团队积极撰写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录制教学视频。一是可以有利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有利于扩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有理、有序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再次,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在思政课考试、交流讨论中,逐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比重[3]。丰富考察形式,采取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课堂交流与课下作业相结合、笔试题与论文撰写相结合等方式。比如“原理”课可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哲学名言去考察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德法”课可结合古代诗词、人物轶事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最后,教学方法寻求多样式教学。除了传统为理论式教学外,还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如结合古代名人名句开展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讨论,进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蕴;在传统节日或革命纪念日观看视频、影片,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看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学习热情。

(二)充分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

首先,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重要渠道,也可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效果。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参观历史博物馆,把教师现场讲授与学生直观学习结合起来,使思政课教学更生动、更具吸引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遗产,与物品中所蕴含的故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其次,进行志愿服务。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志愿活动是不求回报、彰显高尚人格的行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更多志愿服务的机会,有利于凝聚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践行优良美德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加深对传统美德的理解,提高协同育人的效果。

最后,组织专题活动。在传统节日、红色节日开展专题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力推手,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表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仍保留着其精神特质。如清明节“祭祖”的传统,代表着莫忘初心、不忘来路;中秋节的团圆习俗,代表中华儿女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国庆节让学生纪念人民解放、国家独立,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学的丰富资源。教师可利用节日契机,采取朗读会、绘画展、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目的。

在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作为中华儿女心手相连的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经历艰难险阻而越挫越勇,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华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近代以来,虽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而略显衰落,但其传承的精神实质依然是引领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从内容上看,二者在理论上有着“传承”的特点。从“民本位”的思想到人民观;从古代哲人崇尚的“知行合一”思想到认识论的实践观;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转变,为二者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可能。在实践路径上,要贯彻思政课教学这一“主阵地”,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寻求创新。同时积极开辟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第二课堂,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