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鉴赏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鉴赏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课堂教学为例

2023-01-08 08:31杨永兰
智库时代 2022年30期
关键词:王希孟青绿舞蹈

杨永兰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于2021年7月对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新要求,给出了“加强源头管理”的建议。伴随着新时代的高速发展和教育需求,高校的音乐教师在完成“怡情、增智、育德”的教育目的同时,还应主动承担起“育心”的使命。

一、音乐情感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从音乐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发现,音乐可以在生理学水准上引起清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是听众心理活动、神经系统的综合反应,并非音调自身以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无以言表的方式直接带来这些变化。尽管音乐转瞬即逝,但人的内心会随之产生震动,人的情绪会随之产生波动。因此,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现象概述

大学生处于从单纯的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不断的“打破”和“重立”的过程,也是心理矛盾重重,烦恼困扰萦绕的时期。对各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显示,有10%-20%的大学生出现入学适应、人际关系、恋爱、学习、就业、自我认同等问题,让大学生情绪不佳、效率低下,需要及时的自我调节或者寻求帮助。但由于缺乏心理卫生知识以及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偏见,许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是独自面对的,既不愿意求助于老师和同学,也不愿求助于心理咨询。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借助课堂主渠道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自助互助和求助意识,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结合心理工作者的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如下:了解自己,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友好相处;面对现实,适应社会;热爱生命,守正创新;心态积极,善控情绪;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心理与生理统一。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大学生们具备上述心理特征。

四、音乐艺术鉴赏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造性结合

我们可以借鉴行为学理论,在课堂中采用一些心理团体辅导手段,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启发学生领悟,产生心理体验;也可以借助一些心理剧或者戏剧表演、调查问卷等手段,对大学生表现出来或者隐形存在的心理问题作出计划,影响他们的行为,并对他们的行为在课堂上跟踪指导。课堂指导时,参与的学生人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不做任何限制和要求;进行行为指导的地点可以是日常理论课的教室,也可以是音乐活动室。它的缺点是这种方式理论性相对较强。而音乐艺术鉴赏活动恰恰有着很强的感性因素,可以克服这一劣势。

下面,以鉴赏音乐综合艺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音乐艺术鉴赏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2022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请同学们谈一谈此时此刻你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评论家们把它理解为这是读者的“二次创作”,心理学家认为它是每个人潜意识的再次唤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发现,自己在一些事件之中,会产生令人不悦、忧心烦恼的情绪,之后会对某些人、某些事物格外地敏感。据调查,人在一次经验里制造出情绪、情感、感受,应该可以在另一次经验中消除。教师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就是在初步了解探索每一位同学在大学之前的某些经历和生活体验,为教师后期的心理指导做准备。

【课堂实录】

学生1:震撼!壮观!

学生2:美得令人窒息!

学生3:优美、赏心悦目!

学生4: 对希孟满怀悲情!

…….

【教师导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古琴音作为主导乐音,意蕴极为高远深邃,听之令人心驰神往。舞蹈演员发髻高耸,顾盼生姿,形态曼妙。舞蹈中群体的舞步有时激越如军阵踏地,有时柔婉如杨柳拂风。《只此青绿》以青绿的色彩、生动的舞姿和美丽的意象,展现出如诗如画、空灵缥缈、亦近亦远的舞蹈意境,把中国古典舞蹈之美推向了极致。

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观后感,同学们的情绪随着舞剧的情感脉络高低起伏,时喜时悲。老师借此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无论悲喜,没有好坏之分。在大家眼里“愤怒”“害怕”“痛苦”这些消极情绪都是坏情绪,大家有这种反应源于我们的文化对积极的偏见。各种所谓的“坏”情绪增加了我们的生存几率,也就是“生于忧患”。愤怒和悲伤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和接受这些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理解消极情绪,接纳自己的沮丧、激动或忧郁,能让我们更健康;试图压制和批判消极情绪,反而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还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与其压抑、否认负面情绪,不如接纳它们;认可自己的感受,缓慢地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体验当下的情绪而不去断定它的对错。负面情绪是无法逃避的,因为活着就要经历挫折和冲突,应对这些情绪才是关键。当我们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摆脱了内心的羞惭和愧疚,就能明明白白地看到自己的问题,并走上复原和改进的道路。

【教学内容】提问:如果让你来编舞和配乐,你会用什么乐种和舞蹈类型来表达《千里江山图》的内涵?

【设计意图】此问通过生生互动,意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相同音乐水平但创造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此问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往的大学教育较为传统,理性精神居多。因此,要借助手段,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使他们的个性表现出盎然生机。

【课堂实录】

学生1:我可以用摇滚乐和霹雳舞来表现《千里江山图》。你们看,画面上烟波浩渺、层峦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很像摇滚乐歌手许巍的《蓝莲花》中唱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摇滚乐的精髓就是我行我素、直白、有力、大音量、大节奏、强节奏,非常契合《千里江山图》的大容量、大篇幅、浓墨重彩、旖旎多姿,忽而崇山峻岭,忽而江河平原,再加上太空舞步,魔幻洒脱、了无羁绊,我想象着王希孟绘画时一定是心中热血沸腾、有着仗剑走天涯的豪迈!

学生2:我会用交响乐和芭蕾舞来表现《千里江山图》。画面上层峦起伏、水磨长桥,静中有动,江河上捕鱼、摇船;山道中赶集、游走、玩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笔下得到再现,以日常生活、劳动景象与自然交相辉映。交响曲是管弦乐家族中结构最为庞大、复杂,内容最为完整的大型套曲体裁。它的快板、慢板、急板,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可以分别演绎这些场景,而芭蕾舞可以与交响乐中的各类曲式完美结合。所以,我很难想象,用西洋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教师导语】两位同学奇思妙想,风格迥异,凸显了两位同学截然不同的个性,也让我们发现了同学们身上潜藏的创新能力。人类个性的丰富性正是表现在其创造性上的,我们大家为你们的创意喝彩。

【教学内容】了解《只此青绿》中王希孟的生平,提问:你怎么看待《千里江山图》的绘画者王希孟短暂的一生?如果让你改写王希孟的一生,你会怎样安排?

【设计意图】我们现在更多倡导、教育大学生用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同时确定、尊重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处在民主、包容、温暖、富有安全感的交往过程中,从而能够很好地树立起大学生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信念。同时,教师设置层次不同、维度多样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性格、兴趣、能力、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培养方向,使大学生们更加主动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通过向学生介绍王希孟画院学生这一身份铺展开来,很容易引起大学生们同一年龄段的心理共鸣。天才画家王希孟的英年早逝,会引发学生产生各种情绪和心理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角色扮演完善自己的心理认知,对未来有一个粗浅的人生规划。

【课堂实录】

学生1:我感到很遗憾他英年早逝,如流星般一闪而过。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是王希孟在《千里江山图》之后又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使得龙颜大怒招致杀身之祸。如果真是这样,我不会改写这位青年天才画家的一生,我很佩服他的社会担当和对人民疾苦的呐喊。在我眼里,他就是那个年代的“夏明翰”,把手中的笔当作长矛、把绘制的画当作利剑,刺向冷酷软弱的统治者。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有着救世精神的革命者。

学生2:我了解到王希孟生活在1096-1119年间,此时的朝廷懦弱无能、民不聊生。爱国的中坚力量是青年学生,但是,他们怀揣着富国强兵以收复山河的理想,却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能把满腔的热情和热烈的抱负寄托在自己的艺术文化创作中。王希孟,画院学子,被宋徽宗认为“孺子可教” ,并亲自传授画法。如果我来改写王希孟的一生,我会把宋徽宗看成公司大佬,公司已经惨淡经营但是大佬却醉生梦死。我,王希孟,作为大佬新招进的小弟,颇受大佬赏识;自身才华横溢、胸怀大志,有力挽狂澜之梦想。我会审时度势,掩盖锋芒,先赢得大佬的绝对信任,而后团结公司同事循序渐进地对公司进行改革,最终使公司转危为安,拯救了众生。我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教师导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位同学各持不同观点,说明两位同学对人生有不同的追求,我们不做优劣评判。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社会尤其如此,规划决定发展,缺乏规划的职业生涯注定是迷茫的、低效的。如果规划自己的人生,需要探索自我,做好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既要知道自己所求,也知道怎样获得,努力具备职业发展的相应条件,然后制订出清晰可行的计划,在生涯规划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内容】观看视频《浅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角色演绎》

【设计意图】通过三位领舞者对各自在《只此青绿》中角色的诠释,使学生们感受到东方美学的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教师导语】教师不做引导,学生沉浸在三位主演的陈述中,独自领悟反思。

【教学内容5】观看视频《特别策划:揭秘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创作历程》

【设计意图】《只此青绿》的两个编导周莉亚和韩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这个作品融为了一体,她们的创作历程启示学生:古典舞蹈的创作或者说传统舞蹈的创作在今天需要的是想象而不是迷思。好的艺术家要经过一个积累的阶段以后才会有自己的自信,才会找到自己的节奏。《只此青绿》中安静的力量不是被外在的空间所控制的,其实和作画是一样的,最高的境界一定是真正在自己的时空里绘画,而不是被外界所干扰。

【教师导语】教师不做引导,学生沉浸在两位编导的陈述中,两位编导的陈述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反思。本节鉴赏活动就此结束。

【课堂小结】这节《只此青绿》鉴赏课展示给我们大家的不仅仅是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新颖的理解,更展现出同学们个性张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成熟冷静的性格特征。希望今天有关认识并管理情绪、职业生涯规划等心理知识在同学们今后的成长中帮助到你们。

五、给高校音乐教师的几点建议

(一)音乐教师要一以贯之地执行音乐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虽然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音乐情感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使得音乐艺术鉴赏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但是依然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坚决贯彻执行一条根本原则: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中声乐、器乐、舞蹈、作曲、作词等不同专业之间的综合;还包括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也包括音乐与建筑、养殖、心理健康等专业领域的综合。在具体音乐综合活动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把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其他领域学科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搭建、联系到一起。这是当代教育的趋势所致,是精英文化回归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如此,才能使高校每一位大学生,无论他们的艺术水准处在何种境界,都能够在音乐综合艺术鉴赏活动中受益。

(二)音乐教师要注意改进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师生共同努力,可以在课堂形成一种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对教师而言,应注重整合教学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音视频多媒体等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最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开展学习行为。比如学生自己设计乐种和舞种来表达《千里江山图》的内涵时,教师允许学生天马行空地展开联想并且不做“优”和“劣”的评价,对学生的即兴表演加以鼓励,形成了一种和谐愉快、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出一种愉悦的爱学乐学会学的教学氛围。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心理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专业心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互助技巧,提升面对心理困境时应有的求助意识。

(三)音乐教师要加强现代心理学的学习和团体心理辅导技能技巧的掌握

在鉴赏活动中会有很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谈话的切入点,关注学生的敏感点,使用恰当的、符合心理辅导规范的语言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音乐教师除了要研究音乐综合艺术自身内涵,还要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开阔自己的视野,用科学的心理辅导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很好地完成音乐鉴赏课“怡情、增智、育德、育心”的使命。

六、结束语

《史记·乐书》记载:“故音乐者,听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高校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享受音乐作品的同时,挖掘作品文化的、人性的、情感的、生命的内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学会保护生命,塑造健全人格,充分发挥高校音乐课堂促进大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作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点评了“95后”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新一代大学生,在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作用的影响下,开始呈现出独特的积极态势。

猜你喜欢
王希孟青绿舞蹈
熊石望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仙境烟台,只此青绿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千里江山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大千世界 磅礴浑厚
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