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08 10:51
智库时代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能服务

陈 丽

(河北师范大学)

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高校的延伸职能,与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学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探究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社会实践中的实现路径,以调整高校的发展方向,提高办学质量,从而提升社会服务成效和高等教育水平。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尽管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现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其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比较匮乏,且不够系统,本文因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概述

现代大学具有服务职能,而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看,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都在促进着社会的发展,都属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范畴;狭义来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指的是,高校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直接满足社会需要的活动。本文将广义的概念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高校积极践行社会服务职能非常必要,杨德广在《高等教育学概论》中指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大学具有社会性,大学要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1]。有学者指出,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同时,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高等教育背景也要求地方院校必须增强社会服务意识[3],此外,加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就业、提升科研影响力[4],促进高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5]。由此可见,高校积极践行社会服务职能,既是社会发展的外在需要,又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地位的日益凸显,探究高校如何进行社会服务势在必行。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需具备主、客观条件。主观来讲,社会责任是内生动力,学术性是基础;客观来讲,政府推动是外部环境,市场驱动是外在推动力。高校需要扎根学术,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强化责任意识、抓好市场驱动,更好地促进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6]。

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服务,要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7]。

多年来,高校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如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了高校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等。但受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的社会服务现状依旧存在不足,表现在五个方面:高校的社会服务责任意识不够,缺乏主动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需求存在偏差,尚不能达到“因时而新”;地方政府与高校建设相对割裂,虽有联系但互不干涉;社会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社会服务的配套机构和设施;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无法突破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8]。

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实现路径,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论述,可归纳如下。

从服务内容来看:(1)要面向社会拓展教学服务,成立区域人才培养中心。发挥高校的教学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式的教学平台,根据需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2)要积极向社会推广科技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广义来讲,发展科学也是社会服务的一方面,可结合地方需求来开展科技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3)要向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成立地方咨询中心。高校可建立专业的信息咨询平台,让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发挥作用,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促进信息流通。(4)要面向社会进行政策宣讲,搭建国家政策宣讲平台。通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向地方进行政策宣讲,促进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落地。(5)要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向社会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高校可面向社会拓展文化服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及文化内涵。

从服务质量来看:(1)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通过调研社会需求,制定适当方案,并不断跟进,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2)要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切实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需时刻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及时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3)要提高高校的开放程度,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等要敞开大门,与社会融为一体,向社会共享资源。(4)要建立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打造全面育人平台。高校需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配套设施,与相关部门达成合作,促进社会服务的长效发展。(5)更新社会服务理念,创新社会服务形式。高校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将“任务型”服务转为“发展型”服务,扎实开展社会服务。

除此之外,国外学者认为高校可搭建公共体育运动平台,为公众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计划,并推出相应的健康方案,对全民健康予以支持和保障[9]。其次,高校还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对民族精神进行弘扬,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10]。最后,高校可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尤其在军事、哲学、医学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11]。

三、实践育人中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应用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抓好社会实践工作,是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12]。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至此,学界开始深入探索社会实践的育人途径。

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经过多年改革推进,目前已形成“项目化”的运作模式,但根据调研结果来看,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社会实践存在功利化倾向,仅注重宣传报道,忽视内容本身,形式化倾向严重,导致实践成效甚微;(2)社会实践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不紧密,教学科研成果无法高效快速回应社会需求;(3)社会实践创新力度不够,与专业结合度不高,实践内容类似,无法真正输送专业的“知识”到社会;(4)学校、社会、政府间协同力度不够,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协同育人理念也比较薄弱,无法实现资源“真正”的共享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5)实践设计不够合理、规划不够充分、选题过于草率、专业教师深入参与度低、实践人员选拔不精准且存在实践动机不端的情况。(6)推动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大部分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够完善,无法达成长期合作、长期服务、长期实践的成效[13-15]。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学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16]。笔者依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本人多年社会实践经验,强化优势、弥补不足、深入挖掘,探究出如下途径。

(一)遵循客观规律,合理构建顶层设计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德育的新渠道,是青年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符合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大学德育原则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理论与实际、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符合大学德育规律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决定社会认识,通过实践服务社会,对青年学生的三观形成大有裨益,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

高校构建顶层设计要充分认识、遵循和运用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情、省情、社情,合理布局、设计社会实践方案,搭建好社会服务的实践平台。例如,2021年,结合国内外形势,高校可以以“学党史”“迎冬奥”“抗疫情”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设计如下板块:学党史·赓续红色血脉、迎冬奥·传播冬奥文化、战疫情·凝聚抗疫力量。

(二)加强基地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高校要不断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及相应的评估考核机制。高校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克服服务时间短、成效不明显、人员流动量大等问题,保持社会服务的持续性,从而提升实践效果。

高校可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持续发力。如,在实践之初,建立青年志愿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技术创新试验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站等各级、各类的社会实践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正式挂牌。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模式,开创符合实践基地特点的实践内容,如在乡村开展科技助农、教育助农、政策宣传助农等系列实践内容。在实践后,设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实践成效进行综合考评,设立优秀社会实践集体、优秀社会实践队员、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等奖项,对不符合时代需求的实践队伍、实践基地进行调整、更换。

(三)开展系列督导,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高校应开展社会实践专项培训,提升实践演练次数、专业教学督导次数、教学研讨次数,不断提升实践队员的知识结构、理论修养、教学水平、实践能力、责任意识,为教学实践打好基础。

高校可组织专职教师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督导小组,实践前,组织实践队员集体备课、预习;实践中,对实践队员实时跟踪督查;实践后,带领实践队员回顾总结,提高教学水平。高校还需建立相应的考察机制,将督导成效与职称评审挂钩,激发专职教师的积极性。

(四)发挥专业特色,实现校社双向互动

高校应充分挖掘学科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将所学、所用高效地服务于社会,并根据社会需求实时更新方案。例如,职业技术相关专业同学可开展义务维修系列服务;英语专业同学可开展“助力冬奥·学好英语”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美术与设计相关专业同学可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美化村容村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音乐与舞蹈相关专业同学可开展“文艺轻骑兵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专业相关同学可组织“博士生宣讲团”,开展红色宣讲;中文相关专业同学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双向良性互动,从而促进高校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效地进行社会服务。

(五)强化实践队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应大力宣传、广泛动员,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共同组建社会实践队伍,发挥交叉学科优势;鼓励专职教师将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挂钩,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支持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保障实践队伍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服务成效。例如,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立安教授,从教20余年,始终将科研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食用菌技术推广至各个乡村,培训菌农两万余人次,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六)开放校园资源,搭建信息咨询平台

高校应积极开放校园资源,如图书馆、操场、自习室等,增加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高校应利用学科优势,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努力建设为当地的信息咨询中心。高校应搭建义务服务平台,定期对农户、社区、企业进行义务指导,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深入联系。例如,高校可组织实践师生每周前往养老院、福利院等对孤寡老人、孤儿、聋哑儿童等进行送温暖、义务支教的活动;高校可组织实践师生深入社区开展义务宣讲,将国家的好政策传播给群众;高校可建立各类爱心服务队,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问题;高校可组织各类公益活动,鼓励社会人员参与,促进校园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结论

高校积极践行社会服务职能,是社会发展、高校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途径之一,既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笔者通过分析高校社会服务现状的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社会实践经验,探究出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应用途径:应遵循客观规律,合理顶层设计;加强基地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开展系列督导,提升教学实践水平;发挥专业特色,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强化实践队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放校园资源,搭建信息咨询平台。通过以上实施路径,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大学生、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职能服务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