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研究*

2023-01-08 10:51李枚晏胡平华
智库时代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区办学广西

李枚晏胡平华

(1.南宁理工学院;2.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一、研究背景介绍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以往精英教育时期招生人数不足、学科综合能力不强的状况越来越不符合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办学规模就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广西的高等院校迎来了由政府主导,以提升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科综合实力为主要目标,以多校区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快速发展时期[2]。这就使得原来独立校区的高等院校逐步合并成了多校区办学的格局。如何在全新的背景环境之下提升多校区办学的质量和效率,这俨然已经成为了政府主体、高校主体以及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面积比较广阔的区域之一,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广西高校较为常见的发展方式,在实施过程当中自然也会凸显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和困境[3]。为此,文章以广西地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区域展开了多维度的调研和分析,并针对广西各大高校多校区办学实施环节的一些困境和不足提出了优化整改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够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之下,可以为广西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一些决策参考和基本支撑,从而使我国高校的综合办学质量日益攀升。

二、多校区办学管理的基本内涵释义

从内涵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多校区办学管理指的就是大学的法人资格唯一,由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在地理区域位置上相对较近但是不相连的校区进行综合性的办学模式,其在校区的表现上是相互毗邻的,当然也可以是处于不同区域的多个校区。多校区办学的基本属性特征虽然是两个及其以上不同的校区进行综合办学的模式,但是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却只有一个[4]。

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高校办学的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这也就为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创设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环境。尤其是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文件当中,重点对“多校区办学”的基本方式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中明确提出了,高校的多校区办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变革和进步,同时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诉求、根据区域发展的诉求、根据学校建设的诉求进行个性化方案的设计。高校的多校区办学也并非是一种人云亦云的办学模式,应该充分彰显出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取得更为良好的办学效果。

具体来说,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条式管理模式、块式管理模式以及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三种。

综合来看,不同的管理模式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高校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的分析,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办学模式,并有序的、积极地推动下去。

三、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分析

广西地区也属于我国高校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之一。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广西的很多高校也在积极地推动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目前,广西很多高校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条块结合”这种比较新型的多校区办学模式。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在发展和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阐述:

第一,多校区办学的思想理念不够集中、不够统一。目前广西的很多高校在多校区办学的实际过程中都存在思想不够统一、各司其职的不良问题。由于缺乏统一化的思想作为引导和支撑,就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思想意识认知各不相同,在办学的理念和目标上甚至会凸显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应该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多校区办学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科分裂,学科之间、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受阻等问题,尤其对于新建立的校区,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二,广西部分高校在多校区办学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学科体系的建设不够优化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多校区办学还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不良态势,没有真正地从学生们的实际诉求角度出发进行探索、没有真正地从社会人才需求的维度上进行教学。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高校的多校区办学模式的一个“初心”就是要实现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科体系的优化。在大学当中,学科之间的交流比较紧密,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比较容易。在新校区建成后,人为地将部分学科规划到了新校区,学科之间的联系就被人为割裂开来,导致学科之间的交往频率降低。不少老师在这个校区上课,但是科研所需实验设备却被布局到了另一个校区,只能赶到另一个校区做实验,学生普遍感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时间少、频率低。一般高校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老校区,图书、资料等学习资源在新老校区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在许多学生看来,在新校区的生活无异于“被流放”。很多学生认为,原本报考一所名校,所期待的就是“能够在百年老校的校园中感受文化的浸润”,没想到最终“却是在文化沙漠之中苦苦煎熬”。

第三,广西在实施高校多校区办学的过程当中,由于机构增设以及院系调整等问题,导致机构的设置并不科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力资源和物力成本的浪费。不仅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工人员的自身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而且也导致不同部门的交互合作程度交叉,导致成本开支不断走高的态势出现。此外,还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例如那些采取新建校区进行办学的广西的高校来说,在教师人才的招募、引进和培养的环节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旦教职工人员不能够及时到位,或者是临时选聘的一些教师工作人员具备的自身经验不够充足,会直接影响到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和进步。

第四,广西在实施高校多校区办学的过程当中,由于涉及到的很多校区都采取新建学校的模式,但是由于新建的校址位置都比较偏远,因此也会给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带来很多的不方便。由于大部分高校的新校区都处在偏远的郊区,很多校区周围都非常的空旷,很多地方连个像样的商店也没有,如果同学之间需要购物或者聚会,就非常不便。另外一个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就是找工作实习的时候。大部分实习单位均在市区,很多招聘会也通常在市区的主校区举办。因此,学生要去实习单位面试或者参加招聘会时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对于多校区办学的发展和进步活动而言,在实际的推动实施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从教育的维度上做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们的日常基本生活诉求。

四、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优化发展路径探究

(一)以“整体性”办学理念为引导,助力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进步

在上文的分析当中十分明显地看出,当前广西各高校在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实施和推动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不同的校区主体之间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分散状态。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整体性”思维的优势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沟通活动和交流活动,使整个大学校园当中的文化底蕴得到更为良好的传承,使大学的文化熏陶作用更为明显。任何一个成功的大学都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切实实施“一个学校”的核心思想,才可以确保其他的校区都能够围绕着核心思想进行校风的宣传、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承。而且,这种“整体性”的思维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广大大学生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彻底打破“一盘散沙”的不良局面。与此同时,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多校区办学的基本活动进行一些“交流会议”以及“研讨会议”的召开,可以选聘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丰富发展思路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例如外出学习活动、调研活动的实施和开展,都可以为广西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优化和进步提供更为丰富的决策支撑。

(二)以“教学改革”为指导,助力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进步

对于广西高校而言,进行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教学改革和学科优化作为基础支撑。因此,无论广西的各大高校在多校区办学的过程当中如何创新、如何进步、如何变革,“教学改革”这个基础性的指导方针也是不容丢弃的。当高校实现从单校区的办学模式朝着多校区的办学模式转移和发展,各种资源就可以实现交互共享,各类教师人才也可以实现融通利用。为此,高校应该提升自身的基本站位,要从“把握世界前沿理念、掌握世界前沿教学技术”的视角出发,关注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这一个目标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学科体系架构的优化和完善,同时也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尤其需要提出的就是,要将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摆在首位。这样一来,也可以为高校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打下基础。

(三)以“机构科学设置”为指导,助力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进步

具体来说,广西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发展不仅要从学科体系的建设上做出探索和努力,同时还要确保高校多校区办学后的各个部门处于相互衔接、有效配合的良好工作状态。从高校机构的科学设置出发,积极推动办学成本的降低,提升各部门间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多校区办学的模式必然可以给高校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为高校聚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物力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开支也将十分可观。因此,要从如下三个层面上采取措施:其一,要积极地进行多校区办学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提升,可以进行年度预算、季度预算以及一些临时性的事项预算活动等。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引性作用,引导预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也是确保消除高校多校区办学活动当中一些非必要的成本开支的关键手段,毕竟新校区的建设须需要的资金总量十分可观,为此我们必须要本着“开源节流”的基本理念,节约开支,这样也可以让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其二,要从制度的健全和保障上进行强化,建立高校部门机构职能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度,这样可以为多校区办学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对于广西近年来所创办的一些新校区而言,各项活动正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虽然有部分新校区有“主校”的带领和引导,但是自身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一些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其三,要关注教师人才的招募和培养。在广西地区,基本上多校区办学的方式都是采用新建校区的基本模式。这些新建校区的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老校区当中调配过来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让这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老领导”可以为新校区的发展群策群力。但是以行政管理为代表的一些岗位的教师都是临时聘用的新教师,他们自身的经验相对缺乏,为此,高校应该将教师的入职培训、日常业务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事务来看待,只有实现了教师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才能够确保他们可以为新校区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四)以“基础设施的优化”为指导,助力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进步

广西多校区办学模式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要本着“综合性”的基本原则进行方法的设计和创新。所谓的综合性,笔者认为其包含的内容要素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不仅需要关注于教学等“软件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应该关注于“基础设施”等“硬件领域”的完备和优化。对于广大的大学生主体而言,他们需要在高校当中度过他们人生中十分美好的时光。他们在高校学习、生活,因此高校俨然就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当多校区办学的理念逐渐落地实施并发展壮大后,学生们学习的空间环境也随之变化。尤其是那些地域较为偏远的新校区,更是应该借助于基础设施的优化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空间以及生活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便利,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例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这样无论是学生逛街购物还是外出实习,都会变得更加便利,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们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要进行生活配套的完善发展,可以在学校内部或者是学校的周边进行一些综合购物超市、购物广场的设计,吸引更多的品牌、更多的商家,这样也可以让大学生们的生活范围更为延伸,让大学生们群体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之,广西地区的高校在本地人才培养以及全域人才输出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文章针对当前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基本现状进行了一些问题的探究,并基于“整体性”办学理念的指导、“教学机构的变革”“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基础设施的优化”四个维度进行了一些策略的分析和研究。相信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势必可以为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搭建起更为坚实的平台支撑。当然,目前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方式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根据广西的实际发展情况切实地创造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体系、发展目标、战略导向,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人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校区办学广西
广西贵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