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翻译专业翻译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3-01-08 20:51刘响慧
智库时代 2022年21期
关键词:概论专业知识思政

刘响慧

(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自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要求以来,高校对各类课程的思政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果喜人。然而,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相对偏少。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宏观方面的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具体课程为单位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却凤毛麟角。

2020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其中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把翻译概论列入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思政价值突出,思政空间巨大。本文将从翻译概论的课程特点入手,剖析其课程思政的三个模块,即师资队伍建设、思政内容建设和教学模式建设,从而完成其内部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

二、翻译概论的课程特点

要做到有效的课程思政,必须充分了解课程特点,这样才能利用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使课程思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基于《指南》对翻译概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描述,结合教学实践,翻译概论的课程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综合性

翻译概论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从翻译历史到翻译现实、从翻译理论到翻译现象、从翻译策略到翻译方法、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等,较系统地覆盖了翻译本科专业的翻译理论知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使得课堂讲授内容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

(二)理论性

翻译概论在课程体系里属于理论课,着重对学生的翻译认知进行构建,既要对自身的翻译行为有清晰的认知,也要对他人翻译行为、翻译作品及其他相关方面有明确的认知。翻译认知的建构赋予课堂教学人文性的特点,对学生翻译观、价值观、美学观、文化观、历史观等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三)思辨性

课程涉及翻译中一些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从而深化对翻译本质和翻译现象的认识。回答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过程教学至关重要,其丰富性、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对师生都是有意义的挑战。其中,思政教学不可或缺,它能引导学生如何科学解决问题,以寻求更合理、更可靠以及更具解释力的答案。

这些特点无不体现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既指引着课程思政的总体走向,也影响着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三、翻译概论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载明,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3]总体而言,课程思政建设包含三个模块的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思政内容建设和教学模式建设。师资队伍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思政内容是体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功能的具体表达,教学模式是完成课程思政“落地生根”的基本手段。三者的有机结合促进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这是关于“谁来教”的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3]师资队伍的人选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基本是由已经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组成,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往往更需聚焦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一支高效高能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也应具备较高的思政素养,如此才能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进行。作为业已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翻译教师,以下几点有助于提高思政教学的能力。

首先,塑造思政理念。“理念”是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思考的结果,决定着教师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是课程内部的“顶层设计”,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塑造思政理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培养课程思政意识。教师要转变原有的单一学科教学思维方式,充分做好专业知识内容和思政内容的跨学科深度融合;第二,培养文化自信意识。课程思政往往要融入我国自己的文化内容,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上课的时候要教得“理直气壮”,让人信服,除了必要的教学手段之外,教师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识也非常重要,它能从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深度心理共鸣。第三,培养教学改革意识。对作为课程总方针的教学大纲进行必要改革。课程思政是育人新思路,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新大纲应包含思政元素,据此确立新的育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其次,提高思政素养。翻译概论课程本身的综合性、理论性和思辨性决定了其较高的思政要求,对教师的思政素养也相应地有较高要求。教师需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作出检验和总结,查缺补漏。作为外语专业出身的教师,接触更多的是外国文化,自身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思政内容。比如笔者在梳理自身相关方面知识的时候,发现自己存在对思想政治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知识不系统的问题。教师只有对思政内容吃透了,才能消化好,从而产出思政精华。此外,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自身良好的言行举止便是行走的思政教科书。教师应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关注自身言行是否与所倡导的思政内容相符,如此才能做到“身正为范”。

最后,共享思政资源。翻译概论作为一门专业课,课程本身的思政内容具有鲜明特色;但教师个体的差异性会导致思政内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既是必然也是必要。基于此,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以课程组为依托,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课程内部不同教师之间共同探讨,共享资源。同时,翻译专业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实现思政资源共享,以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政内容,实现优势互补。如此,翻译专业内部的课程思政可实现特色化、优质化和体系化。

尽管师资队伍的人员结构相对来说具有稳定性,但其建设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软件”建设应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升级。因此,学校或者学院应设立相应的监督和奖励机制,督促和鼓励老师进行自身的思政建设。

(二)思政内容建设

思政内容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紧扣教学环节中“教什么”的问题。在专业知识方面,现行教材可达到覆盖面广、知识性强的要求,但思政内容往往欠缺,或者不够充实,教学实践中需教师自觉深挖思政内容。思政内容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确定思政主题。思政主题的确定须遵循适切性原则。思政主题应与专业知识内容密切相关,甚至可以是专业知识本身或其中的一部分,两者能有机融合。翻译概论课程的教学课时通常为32课时即16次课,核心思政主题可以设置为16个。比如专业知识内容为“翻译的本质”,思政主题可据此确立为“正确的专业认知”,即引导初学翻译的学生理解翻译专业、认识翻译的价值、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专业知识内容为“翻译的原则”,思政主题可确立为“科学的翻译观”,基于对史上众多翻译原则的梳理和理解,引导学生注重理论的积累,慢慢形成科学的翻译观;专业知识内容为“翻译与风格”,思政主题可确立为“语言自信”,在对比分析翻译中风格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后,以毛泽东的诗词翻译为例,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语语言之美,同时也适当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其次,细化思政内容。要使教学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必须翔实、细致,避免过于抽象与笼统。思政的具体内容要围绕思政主题展开,同时也是为思政目标服务。比如思政主题为“文化自信”,思政目标可设定为“增强文化自信意识,理解文化自信在翻译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两个翻译史上的翻译案例加以强化,解析翻译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其体现。笔者在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案例是陈荣捷先生在翻译《近思录》中采用的“以中释中”路径,并列举其译著中的具体语篇。再如思政主题为“良好的职业伦理”,思政目标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伦理观,了解行业规范”,在理解了诸如“翻译伦理”“行业标准”等相关术语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阅读相关的翻译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翻译服务规范”),引导学生认识翻译行为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最后,选择思政路径。要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往往需要重组教学内容,把各个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嵌入进专业知识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两种思政路径:理论嵌入式和案例渗透式。前者是把思政内容以整体化或碎片化的方式融进专业知识里,采用理论嵌入的方式进行显性思政教育,后者主要是针对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案例教学进行隐性的渗透式思政教育。这两种方式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互相补充,在实践中可交互使用。

翻译概论的思政内容建设既有宏观思政内容建设,也有微观思政内容建设,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育人的需要,也要考量学生的体验感。

(三)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模式是课程思政实现的手段,是关于“怎么教”的问题。目前,关于教学模式的界定没有定论,徐继存等在梳理了史上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之后认为,“任何教学模式都包含着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条件和评价等要素”。[4]从实践出发,教学模式是践行一定教学理念、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元素的综合体,表现为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因此,翻译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建设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进行。

首先,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基于翻译概论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课程思政内容多样性的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条件,体现数字人文育人的优势,教学方式的选择主要从两个视角入手:一是基于传统教学手段的视角,比如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范例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凸显“教—学”的二元互动关系,思政效果检测速度快,能推动教与学共同进步。二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的视角,比如混合式教学,利用语料库、互联网等信息手段促进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对翻译问题、翻译理论和翻译现象的思辨能力,形成比较科学的翻译观、语言观和文化观。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找内容、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探讨问题。两个视角下教学方式的采用都要注意课堂的延伸学习,文军老师称之为“延展性教学模式”,即“时间上从课内延展到课外,空间上从课堂拓展到网络”。[5]杨正军等建议要延伸课堂至生活世界,因为“翻译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情境性和生活性。为了提高翻译课程思政效力,不仅要主抓课堂教学,还要将其回归至生活世界”。[6]

其次,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尽管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理论性强、知识性强,但依然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比如分组活动、课堂展示、分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因为课本的整体结构呈现出框架性强的特点,具体内容往往不够精细,因此很多空间留给师生进行补全,这就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能增加课堂氛围的活跃度。同样,产出导向法、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外语教学方法倡导的教学活动也适应本课程。以任务型教学为例,在Pre-task阶段,可以设置导入、导读之类的活动,带领学生熟悉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在While- task阶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理论内容,同组成员之间查缺补漏,实现知识互补;在Post- task阶段,学生产出讨论结果,老师点评或学生互评,对内容进行延展,对理论进行反思。思政内容可以融入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翻译概论属于知识/理论性课程,教学方法以阐释为主没有异议,但这绝不是说只能采用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方法。[5]

最后,合理采用评价方式。《指南》指出本课程的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针对思政教育效果,形成性评价占比更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做好细致的记录,以检测学生思想素养是否有所提高,思想品德是否达到应有的要求,比如学生平时展示的学习内容、查找的资料都可以纳入评价的范围。思想政治品格也体现在专业学习上,如学习态度、学术态度、文化自信意识、语言自信意识等都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因此,终结性评价也应考虑对思政效果的检测,检测方式应兼具开放性和多样性,其中小型论文和期末测试就是不错的选择。笔者在期末考试的题型设置上就比较偏重主观题,以检测学生的翻译观、语言观和文化观。

总之,教学模式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综合利用理论讲解和翻译实践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展示相结合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要注意,思政内容绝不是与专业知识内容割裂开来的,教学模式的建设也应是在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四、结语

《指南》明确翻译概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分析和批判能力,能够独立撰写小型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2]因此,高阶思维能力、高品质的思想品德和高规格的人文素养是该课程应该面向的思政总目标,最终面向“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翻译概论课程的思政教育应基于课程特点实施,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思政内容建设和教学模式建设,都应围绕课程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进行,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适,以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概论专业知识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思政课“需求侧”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