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思考

2023-01-09 02:34倪燕
中国储运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副产品销售电子商务

文/倪燕

引言:

要想实现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必须重加大农村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促进农村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互联网,将电子商务行业融入乡村振兴之中,探索农村电商物流的融合发展,实现振兴乡村经济农业产业的发展。

1.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致使在电商物流发展方面效果一直不理想。

1.1 物理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已经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但是在农村,尤其是道路不发达的偏远山村,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地处偏远,大都为山区,交通不够便利,基础设施和通信设备等都不够完善,再加上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一直没能实现网络覆盖,导致物流配送十分困难。因为山区原因,很多道路根本不支持车辆通行,物流配送人员只能徒步配送。不仅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耗费太大,而且很难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配送到收件人手里[1]。

1.2 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健全。网络的普及覆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很多偏远乡村却没能实现全网覆盖,尤其是深山地区,连信号无法连接,更别提物流服务了。我国偏远地区各种农副产品种植地比较多,但是相对分散,再加上农民不重视农产品的外销,导致农产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销售渠道,很多不容易放置的农副产品只能烂在地里,造成了外面的人想买买不到,但是里面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的问题。

1.3 物流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偏远的农村地区对于物流配送方面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送到就可以,这样的思想和态度直接致使物流经营模式过于单一,再加上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多数的物流公司都只能配送到县里、镇里,然后等收货人自己去取,这样来回一耽误,导致很多农副产品在运输途中损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2]。

1.4 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低下。因为农村里的信号强度比较弱,网络难以进行全面化建设,再加上专业人才专业设备的缺失,使得农村想要销售农产品也没有合适的渠道,更别说通过专业手段来进行电商销售。另外,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较低,物流方面无法实现机器化、智能化的配送技术,无法对运输过程中的商品进行实时监督,物流信息无法查询,很容易出现丢失、损坏但无从寻找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络不能覆盖,需求方无法实时了解农副产品的具体情况,容易造成想买不敢买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产品滞销。信息化水平达不到要求,大大影响了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成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短板。

2.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要想实现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中的高效利用,必须从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发挥自己的农副产品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技术方面借助物流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冷藏冷链企业等形成电商服务体系,保障农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之前能进行保鲜保存,实现农副产品从地里走出去实现线上销售。同时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指导,提供助力。形成政府支撑、企业助力、产品保障、品牌代言、全民参与的发展销售模式,并进行大力推,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2.1 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要想在农村地区大理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大力建设镇级、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商品促销、创业服务等融合在一起,将电商服务中心构建成全面的、多功能的一体化服务中心,方便电商行业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尽量将电商服务站点深入到农村里面,实现村镇服务站覆盖,带动经济的发展。积极招商电商企业投资、招聘懂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设乡村两级农产品电商线下体验店,将线上、线下共同运用发展,提高营运水平。鼓励有意向、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创办网店或者物流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农村商店、农民互助销售合作社等基础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或者商品销售服务网点。利用村镇里的各种优势鼓励大学生村官为电商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为村镇服务,指导网店运营,销售各种农副产品,也能帮助村里代购更多生活用品和必需品,让农村也实现网上购物、网上销售,打破时间、距离的问题[3]。

2.2 全面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农村地区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始终无法全面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农村原本可以依据生产种类齐全的农副产品的优势,和广阔的农村物流园,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完善的物流体系,通过自身的农副产品优势和建立的物流体系推动电商服务的发展。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推动物流效率的提高,还能降低各个环节的运输成本。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冷藏储藏室和保鲜储藏室,保证需要进行冷藏或者保险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尽量引进智能设备完成产品分拣、配送物流信息通知等问题。在物流中心培养骨干,建设骨干服务站点,保证每条物流线都有相应的物流站点,实现物流覆盖全村,保证商品按时送达。

2.3 建立完善的农村产品上行体系。很多农村地区虽然交通条件不便利,但是确有地方特色,能够因地制宜,生产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所以,正好可以借助这些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品产业链,并给予更多的技术支持,引导各种农业种植用户,形成新型的农村经营体系。发展种植多样性,形成种植规模,将自身的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走精细发展的路线,集中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特色的农副产品。其次,农村种植生产的农副产品大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构不成任何威胁,因此可以根据这一优势申请资质,进行品牌包装销售,不仅可以帮助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还提升一定的知名度,拓展更多的销售市场。农村不仅有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还有淳朴的民风、优美的风景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策划,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村里,加快品牌商品网络销售步伐。鼓励相关的企业多农副产品加工,例如将蔬菜压缩成蔬菜干、水果压缩成水果干等,形成特色的绿色食品销售铺,不仅能够保障产品质量,而且还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实现共同发展[4]。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特色农产品数据库,将各种质量优质的产品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对已经打开对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筛选,层层保障,培育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让农副产品凭借自身的质量优势打造良好的口碑,形成特色农产品体系,进而提高经济效益[5]。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商品管理体系,对农副产品的质量筛选、安全卫生等问题进行严格把控,实现从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保证每一个走出去的农副产品都是合格的。加强对农副产品在网上销售、流通等环节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实现特色电商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确保特色农产品安全,提高产品竞争力[6]。

2.4 探索创新人才培训体系。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地方商务局都鼓励农村地区大理发展电商行业,各级商务局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农村培训计划,鼓励建立相关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推动完善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系统顺利进行。农村地区因为网络不能全面覆盖的原因,导致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开展典型教学和实训教学,让大家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电子商务的实战培训,让相关人员对电子商务操作流程熟悉并掌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7]。吸引对此感兴趣的人员了解电子商务、学习电子商务。在建立电子商务培训的时候,要根据情况分批次、分层次的培训,建立完善的电商人才培训系统,招揽对电子商务有兴趣的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支持农村青壮年、大学生、技术专业人才、退伍军人等进行电子商务自主创业。同时可以定期举行相关的电商创意设计大赛、网上促销活动等不同风格类型的销售模式,寻找优秀的电商企业进行合作,构建电子商务氛围,提升乡村地区电商发展。重点关注山村地区和各种道路不发达的地区,建立贫困山区互帮互助、销售帮扶、电商帮扶等积极措施,帮助偏远地区脱贫致富[8]。

3.结语:

在农村地区实行电商物流的普及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全相应的运输设备体系、管理体系、仓储体系等可以保障农副产品的质量问题,减轻经济损失,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物流运输的整体效率,实现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发展。C

猜你喜欢
农副产品销售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山西800余种农副产品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