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红色文化资源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2023-01-09 03:05张小珊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河池革命红色

韦 柳 张小珊

(河池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有效载体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主流意识形态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河池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态多样,为地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重要的宝贵资源和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深入研究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河池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分布简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1.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学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开展了诸多研究,形成不同见解。较有代表性的,如张泰城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合成词,其内涵也综合包括了“红色”、“文化”和“资源”这三个词所蕴含的寓意,体现为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尹君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4个方面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来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陈始发则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应包含先辈遗物和革命实物等7个方面的内容。无论“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用何种界定,它均体现出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新时代青年而言一定是具有育人的价值和功能。

2.主流意识形态。在教材、著作与有关文献中,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内涵的阐述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齐泽克认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倡导的意识形态;刘明军、郑春来以及温兆标则认为,主流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主要是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占据主流的思想,目的是为使统治阶级地位更牢固。当今社会,各国均有各自倡导的主流思想,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河池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现状

河池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河池东兰、凤山、巴马、大化、金城江等地,简要可分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河池优秀革命人物,如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姜茂生、覃士冕、韦拔群、陈洪涛、黄大权、韦一平、黄昉日、覃道平等,集中体现了河池共产党员慷慨激昂的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类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陵园、纪念馆,如有革命人物铜像、烈士公园、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革命故居等。举例说有壮乡英雄文化园、凤山县革命烈士公园、东兰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园、河池革命纪念馆、韦拔群烈士故居等,集中体现了河池人民永铭革命烈士和重要革命先行者的伟迹。第三类是革命题材红色作品,如烈士诗词,有韦拔群烈士作的诗词《到处有恶人把好人生吞活剥》,陈洪涛烈士作的诗歌《狱中谣》,东兰革命烈士黄大业所作的诗《奔走革命理应该》等;如红色歌谣,有韦拔群创作的歌谣《我出外边搞革命》,民歌《歌唱韦拔群》《杀土豪,还血债》《小平云逸上左右江》,山歌《人人感谢他》等;如红色革命史料,有《红七军在河池》《河池历史大事记》《永恒的丰碑——河池革命老区》等;如红色歌曲,有《红色河池》等;如红色标语,有河池红军宿营地标语等,集中体现了革命者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顽强精神,和对革命坚贞不移的决心。第四类是中国红七军红色印迹,如在东兰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红七军第三纵队指挥部旧址、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在巴马县西山乡弄京村弄索屯的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西北部西山乡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西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在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的凤山红七军二十一师兵工厂旧址、凤山县城西南六里外的凤山红军岩;在大化县乙圩乡的大化红七军第二十一师成立大会遗址;在河池金城江区的红军标语楼等,这些都是中国红七军留下的红色印迹。

二、河池红色文化资源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优势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校就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在高校这个主战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各类学科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就是这场战役的小战场,唯有掌握了各个小战场的领导权,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有可能取得更大、更高质的成效。河池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在思想教育、道德示范、价值引领等方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河池红色文化资源凭借着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深度重合,把河池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标语史实、革命诗歌歌曲、人物事件故事、革命精神品质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内容,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变抽象为具体,实现学生从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变;或将河池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规定学时学分要求,创造条件编写特色教材,开展学科交叉教学和科学研究,深化育人实效;或利用河池红色旧址、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人物故居、教育基地等开展社会调研、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将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近距离展示给学生,使受教育对象化被动为主动,促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教育目的。

三、河池红色文化资源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一)坚定理想信念

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部鲜活生动的育人教材。河池革命先辈忠于心中革命理想信念,为党和国家及人民的事业不怕牺牲,舍生忘死,是新时代地方高校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宝贵资源。用河池成百上千河池红色英雄人物身上折射出的革命理想信念来开展德育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更具体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理想,认同社会主义信念,把内化的这个坚定理想信念外化于具体行动实践,并甘愿为之努力奋斗。

(二)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基石,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厚重的革命精神。用革命精神资源将大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实践来“双重”开展红色革命教育,辅助以语言、动画、文字、图片、声音等,让教育内容“动”“静”有效结合,使大学生在参加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中不知不觉的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熏陶,激发大学生的凝聚力,鼓舞他们用行动去铭记革命先烈事迹,去传播中国红色革命精神,实现“润物细无声”效果。

(三)培育民族精神

从中华文明发展史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精神一直牢牢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指引着我们为国家、社会和人民而不懈奋斗。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历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民族精神。广西很多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赴现场,重走红色革命足迹,参观红色旧居旧址和红色纪念建筑,追寻革命英雄人物,倾听红色故事。同时,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还深深融入学校文化活动,如用山歌形式传唱红色基因,举行红色经典诵读,开展“红色经典村落调研”,参加“红色传奇”进校园,组织“感悟红色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党日活动,编演“东兰出了个韦拔群”话剧,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录制“记住你”红色革命微视频等等,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唱、讲、读、演、行”等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也不断为他们注入主流的意识形态,进一步凝聚民族情感,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情怀,让民族精神的“根”和“魂”更深根植心中。

(四)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一直都是我们党坚持的优良传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建立鱼水般关系”……这些在河池这块红色土地上处处留下痕迹。如坚持群众路线改造旧政权、为民请命的陈伯民,有象征着为农民传播知识,为各县各级农会培养骨干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为提高群众生活生产技能且免费向群众开放的各级劳动学校,还有类似的河池革命人物成百上千,革命老区近100个,革命旧址、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近300处,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0多处等等。挖掘和学习河池红色文化之群众路线思想,可以增强人们服务意识,强化群众观念,自觉坚持践行群众路线。

(五)继承廉洁自律作风

廉洁自律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中华红色文化的重要特性,更是每个共产党员坚守党性的基本要求。河池红色文化包含廉政元素,蕴含廉洁自律思想。倡导和学习廉洁自律作风成为地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我们熟知出生于河池东兰,后成为开国上将的韦国清,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故事都处处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不变初心,始终坚持国家、集体利益为首位的价值取向,一直坚守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在“壮乡将军纪念馆”一楼和二楼陈展着韦国清生平的许多文物史料,这些经典实物,有体现他为民、重民、爱民的图片;有蕴含他勤政、清正、廉洁的诗句;有介绍他身体力行、一心为国的故事;有讲述他不为私自、影响带动他人的新闻报道……在河池像韦国清如此廉洁自律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优良作风是值得当代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的榜样。现在社会腐败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有效开展廉政教育,挖掘和学习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廉政元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价值因素,能够培养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具体来说,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三个层面的价值意蕴:一是以实现“国家独立自主”为奋斗目标的政治价值。比如中华著名烈士之一河池东兰县籍的陈洪涛,在狱中所作《狱中谣》诗歌中就写到,“站起来,我要坚强起来!支撑着累伤的身躯站起来!”,敌人妄想以各种残酷手段逼他屈服,“为了革命,我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就是他的回答……每句话语都表明了陈洪涛的政治立场,展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气壮山河的高尚气节,为了国家民族独立自主,无论身处何地面临何种困难他都忠于国家、忠于党和忠于人民。二是为追寻“社会自由平等”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社会自由平等一直是革命者追寻的理想目标,河池成千上万的革命先驱在共产主义理想这条革命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比如把没收钱财分给穷苦人民、在家乡办学传知识的廖源芳,还有进行的土地革命,改造的旧政权,创立的各级培训等等。三是培育“爱国奉献”的道德价值规范。比如,为掩护其他同志安全撤离、视死如归的黄榜巍,尽心尽力、不计名利地位、为保卫中央苏区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黄昉日等,他们都足以说明河池红色文化资源有许多可以借鉴和传承的爱国奉献精神。不难发现,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何其相似,甚至基本趋于一致。可以说,河池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丰富养分。

总之,河池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文化育人内涵延伸上有一定的渊源。河池红色文化资源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除了能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坚持群众路线、继承廉洁自律作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外,还潜隐有其更多的教育功能。因此,如何利用好河池红色文化资源,更深入的挖掘且发挥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是值得高校和更多有关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河池革命红色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红色是什么
我爱我家
红色在哪里?
山路颂歌
中国的出行革命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