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实践创新

2023-01-09 06:38龚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6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现代化农民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党和政府深刻意识到农村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党的十九大上创新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涵盖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既包含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包含了对乡村发展实践的借鉴,是新时期指导乡村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

20 世纪20 年代,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卢作孚等率先在国家危难之际提出乡村建设思想,希望通过文化、教育、实业等举措实现民族复兴。1949 年以来,农业为支持工业优先发展其自身发展受限。改革开放前期,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持续拉大。进入21 世纪,国家高强度介入“三农”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乡村建设支持政策。乡村振兴思想继承了历代共产党人的农村发展思想,形成了一系列逻辑严谨、融会贯通的乡村系统发展思想。不仅如此,乡村振兴思想对乡村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使乡村发展具有实践品格和良好的实践基础。接下来,该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实践创新。

首先,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凸显乡村重要地位。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公共资源向城市集中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一直以来,如何发展乡村、如何逾越乡村与城市间的巨大差距等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根本上调整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关系朝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以四川省为例,其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不同区域间共享共赢、共荣共生的发展格局。其中,省会成都市在乡村振兴中率先发挥“主干”带动作用,先后搭建起人才、信息、资金、科技、信息等多个服务共享平台,推动城乡资源互通、成果共享;各市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着力推进区域内协同融合发展,带动科技创新成果、金融保险服务等向乡村流动聚集。四川省从城市本位到“城市-乡村”转变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可谓正当其时。

其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鼓励以农业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统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丰富了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并充分肯定了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从系统视角看待农村现代化有效激发传统农业呈现报酬递增、促进农业产业形态多元化的潜能。在此基础上,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带动功能,依托产业升级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彻底改变了农业弱质性,是农村形成有活力的产业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广西北流为例,其近年来始终围绕“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思路,大力发展荔枝、龙眼、百香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农产品销往海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甚至培育了百亿级沉香产业,真正做到以农业产业之“实”带动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商、农业观光等二三产业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用发展实践印证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深刻之处。

再次,提出从关注农民增收到关注农民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提高农民收入都是重大的政治和经济课题,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增收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中心,明确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包括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而且做到了全面关注农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如今,各地农民正从过去从事的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生活质量大幅提升,随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和文化传承体系的健全,农民的幸福指数还将不断上升,农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成为乡村振兴最终的受益主体。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根植于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深化,注重对乡村建设的长远谋划,为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矛盾转变后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和总结乡村战略思想体系的实践创新具有现实必要性,其将为各地整体把握、灵活处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各类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现代化农民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中国梦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实现进路
大学生内化“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思考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