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览(2022年6月)

2023-01-09 22:56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印发气候变化气候

以发布时间为序

6 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在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5% 左右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基础上,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取得实质性成效,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来源:中国政府网)

6 月 7 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该战略提出,到 2025 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基本确立,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取得显著进展,先进适应技术得到应用推广,全社会自觉参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氛围初步形成。到 2030 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气候变化观测预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相关重大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各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脆弱性明显降低,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 2035 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来源:生态环境部)

6 月 1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提出,到 2030 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初步构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面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前达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 2035 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基本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1 世纪中叶,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形成,重现生机盎然、人水和谐的景象,幸福黄河目标全面实现,在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来源:生态环境部)

6 月 13 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7 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 2030 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生态环境部)

6 月 2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6 部门联合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 2025 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2020 年下降 16%。重点用水行业水效进一步提升,钢铁行业吨钢取水量、造纸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 10%,石化化工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5%,纺织、食品、有色金属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 15%。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4% 左右。工业节水政策机制更加健全,企业节水意识普遍增强,节水型生产方式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工业用水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格局。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据新华社北京 6 月 23日电,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两阶段工作目标,到 2025 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 2035 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政府网)

6 月 2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 6 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 2025 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能尽其用、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

猜你喜欢
印发气候变化气候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