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旅融合发展研究

2023-01-09 23:15冯朝圣
商展经济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广西融合旅游

冯朝圣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1 乡村振兴和农旅融合概述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具体指的是根据时代发展需求,结合我国乡村的现状,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以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依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1]。乡村振兴需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融合一体化发展,从城市引入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产业,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地加快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村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提高农村特色土特产品的销售和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提高农业种植和加工产业的附加值,在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产业向现代化发展,增强农民生活的幸福感。乡村振兴需要提高农村的科学化管理,改善村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优化农村风气,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现代化安保机制,建设文明、和谐、美丽乡村。

农旅融合指的是以种植业、渔业、畜牧业为代表的农业经过资源整合,形成旅游吸引物,赋以旅游必备的基础设施,开展观光、游览、度假等旅游活动,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有机组合。在组织旅游活动过程中,不断对农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农业生活和劳动的观赏性和参与度,引入农村当地的习俗文化、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人文资源,不断提高旅游品质,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突破农业发展空间,展现农业和旅游业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

2 农旅融合的必要性

2.1 农旅融合可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广西农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从农业中获取收入,还能通过第三产业获取一定的酬劳,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在提高农村经济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旅游的宣传效应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采用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度假,形成良性循环,游客在乡村发生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消费行为直接或间接拉动了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乡镇企业和乡镇政府的收入,为乡村进一步规划和产业升级积蓄了一定的资金,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3]。

2.2 农旅融合可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建设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实施包括道路硬化、公交通达、民房粉饰、圈养牲畜、路面清洁等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村容村貌向城市的宜居生活标准靠拢,以达到旅游的基本条件,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民也需要学习文明用语和有礼貌的行为举止。同时,开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对发扬中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助推作用。

2.3 农旅融合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游客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始动力一部分来自躲避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所以,乡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会主动放弃乱垦乱伐、焚烧秸秆等农业种植乱象,配合当地乡镇政府完成农业现代化升级改造。同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退耕还林、修复原始地形地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友好型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宣传更加深入彻底[4]。

2.4 农旅融合有助于提高农村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农旅融合是高效的、集约型的产业经营模式,和传统的农业粗放式发展不同,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同步兼顾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整合农村的农业资源,有利于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更有助于打造自身的农业品牌。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提速增效,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来源,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动力返乡工作,缓解农村当前较多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农民的土地、种植技术、民间艺术、闲置房屋都将得到有效发挥和利用,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 广西农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3.1 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在平陆运河建成以前很难发挥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的港口运输优势,国内货物的纵向出海口一般会选择临边的广东,交通产业优势建立困难。自从国家层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的理念后,广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改善,乡间街道的土地得到硬化,危房和违章建筑得到了一定的整治,政府层面也拨款进行了水电网络建设,但依然存在提升空间。部分地区政策落实较为敷衍,村内的道路修缮完好,但村与村、城与村之间的道路常年缺乏维修,下雨后路途泥泞,治理不到位。村中缺乏游客停车场,或出现旅游停车场长期被农民私家车占用的情况,导致旅游旺季出现游客停车困难,大量自驾游的游客被挡在村外出现拥堵现象。村中的公共厕所外表建设光鲜亮丽,但内部缺乏定期打扫和维护,水管爆裂和排泄物堵塞的现象经常发生,公共卫生条件落后。部分山区的村落导航系统没有更新完善,村中道路指示标缺失,游客在村内时常出现迷路的情况。

3.2 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性

广西种植的葡萄、沃柑、沙田柚、芒果、砂糖橘等农产品可以在收获的季节获得较大收入,广西养殖的水产及鸡、鸭、猪等牲畜在生长到成年阶段可以带来一定的收入,但依靠农业带来的收入较为单一,并且有阶段性,无法实现持续经济流入。广西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主要是观光旅游和农家乐两个层面,游客进行观光游览的旅游活动后就驱车前往其他地区,滞留时间较短、旅游消费较少。同时,由于广西的地理位置因素,广西北部的柳州和桂林卡斯特地貌风景相似,广西南部的北海、钦州、防城港海边风景相似,观光游览的游客在广西某一大范围的区域内看到的景色相似度较高,很容易使游客失去继续在该地区游览其他乡村景色的动力,大大减少了客流量。农家乐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城市中居住的市民,周末来农家乐吃饭、垂钓、打牌,但漫长的工作日期间农家乐处于空窗期,无法获得盈利。个别农村开发了采摘活动,但周围村落迅速效仿,同质化严重。乡村之间的文艺表演主要集中在民族舞蹈方面,以壮族舞蹈和苗族舞蹈为主流,但跳舞的工作人员动作普遍僵硬不够舒展,面部表情呆滞,芦笙的吹奏较为敷衍,游客互动环节部分内容低俗,大大降低了民俗风情的吸引力。旅游纪念品大多通过批发商场进货,没有体现当地的民间手工艺术水平,游客在每个农村之间看到的小商品高度一致,甚至可以当场通过搜索淘宝和拼多多网购平台对比价格,降低了游客的线下购买欲望。大部分农家乐的菜品质量不高,炒菜类似工业化流水线制造,食材没有发挥最佳的效果,并且每家农家乐的菜单高度一致,很容易陷入价格战,影响旅游收益。乡村住宿条件较差,在民宿风情较为浓厚的乡村采取木质结构房屋,隔音较差,空间较小,霉味严重,洗澡设施质量较差,容易损坏,一次性洗漱用品较为廉价,游客无法获得较好的体验。

3.3 融资渠道不畅,品牌意识不足

广西农村产业少,产业水平低,自2015年后陆陆续续有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向广西转移,农村的产业布局有所改善,但转移的产业相对国内来说较为落后,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导致广西农村独立融资面临很大困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抵押物不足、还款能力较弱,广西本地缺少实力较强的专业旅游融资机构,当地的旅游融资机构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现有的产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目前,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新冠疫情过后,广西财政收入紧张,投入第三产业的资金量也十分有限,并且广西的农村较多,均分到每个农村的资金不足以支持当地农旅融合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农民品牌意识不足,经营较好的旅游项目在宣传方式上停留在熟人介绍阶段,农家乐的名字也存在相互抄袭的情况,具有浓厚侗族、壮族、苗族特色的村落与全国部分高校的艺术和旅游专业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收效不够明显,很多高校挂牌之后组织学生下乡实训的频次不高,实训的群体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来农村写生的学生,学业任务完成后没有加深合作。部分农民采取直播带货的方式,但没有大批量推广的渠道,客户流量不够,并且主要目的在于销售农产品,推销农旅整体产业的意识不足,村民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机构,基本以单打独斗为主,无法发挥农村整体的集群式宣传效果。

4 广西发展农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策略

4.1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广西的交通问题一直是阻碍农旅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运用大数据和运筹学思想,科学规划乡村与乡村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集散系统,针对穷游族和背包客开通水路或陆路公共交通体系,增强农村旅游的可达性,完善自驾游停车场的配套设施和定点汽车维修站,科学化运营和管理,缓解旅游旺季的交通堵塞情况。修建村中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意外救护水平,建设指示牌,完善地图导航设施,定期维护和清洁公共厕所,根据旅游主题或民俗节庆周期更换宣传栏内容,营造节事旅游氛围,科普乡村旅游知识,提高村民旅游服务意识。

4.2 加快农旅融合产品转型升级

改变农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者的理念,树立旅游不仅包括观光旅游的理念,还大力拓展农耕民宿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研学游、体育户外探险游等模式。在农村营造和传承农耕文化,讲述广西人祖祖辈辈种植粮食和瓜果蔬菜的方式,学习广西水产和家禽牲畜养殖过程,开辟游客种植体验田和养殖圈,游客挂牌定位属于自己的植物或动物,体验植物从种子到结果的过程,感受家禽牲畜从幼崽养殖到成年的喜悦。乡村于游客不在的时间段提供代养种植和寄养服务,以获得感和成就感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加强与当地中小学的合作,引导青少年加入田间劳作的锻炼中,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文化知识,将课本中需要宽阔场地和特殊器具的实验放在农村实现,提供青少年展示创造力的空间,开展研学游模式。充分开发广西长寿乡的资源和影响力,不只体现在病人疗养方面,更多的旅游开发方向集中在年轻人养生和预防疾病方面,防止长寿乡变为“癌症乡”,激发长寿乡的活力,注入年轻的客户群体,打造年轻人的康养度假胜地。广西地貌多数为卡斯特地貌,山川河流较多,但大部分山并不高,水流速不快,非常适合团建和举办体育探险活动,巧妙利用农村的地理自然资源,开设登山、垂钓、越野跑、露营等旅游项目,提高农旅融合产品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4.3 拓展融资渠道

政府层面需要建设农旅融合融资长效机制,建立乡村振兴、农旅融合产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降低农旅融合产业落地门槛,吸引周边省份的企业入驻广西旅游产业,鼓励广西本地的企业投入乡村产业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流入农村,积极获取民间资本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向农村的投资创业者提供多元化的贷款政策和灵活的还款条件。

4.4 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人才培养力度

引导广西本地户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升农旅融合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发挥大学生的前沿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以点带面,彰显模范效应。定期举行业务能力培训,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拓宽村民开展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的认知范围,学会有效利用村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增强村民的整体产业经营和管理素养,促进相关发展体制的落实。出台鼓励优惠政策,以农业为基础,通过旅游业整合农村相关产业,形成集群效应,打造当地独特的农旅融合品牌,加大“最美壮乡”“特色苗乡”“侗族风情”等宣传推广力度,有效组织村民进行业务分工合作,形成农旅融合完整产业链,顺应高新技术发展趋势,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建立数字化、智慧化农村,提供优质服务,进而提高旅游舒适度和满意度。

5 结语

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很多显著成就,今后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发挥本地优势农业和旅游资源,充分理解农旅融合对发展当地产业经济的重要性,结合目前旅游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产业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地实现产业高度融合。

猜你喜欢
广西融合旅游
广西贵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旅游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