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2023-01-10 03:46陈光东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荆门市金城供销

陈光东

湖北省荆门市供销合作社从市情、农情、社情出发,着力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社有企业发展活力、辐射带动能力和为农服务实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企改革发展路径。

湖北省荆门市供销合作社现辖5个县(市、区)联社,66个基层社,干部职工1.2万人,各类经营网点2725个,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6.12亿元(其中市直11.21亿元),所有者权益8.41亿元(其中市直4.83亿元)。市社本级企业5家,员工7546人。其中,市属两家全资企业荆门市东方百货大厦、湖北金城集团多年稳居荆门商贸零售业前两位,总资产1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实现利润5800万元。

近年来,荆门市社从市情、农情、社情出发,着力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和体制机制,推进转型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社有企业发展活力、辐射带动力和为农服务实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企改革发展路径。

强化资产管理 理顺社企关系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市社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搭建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社有资产监管。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各司其职,对社有资产实行有效监管。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原则,市社探索试行《荆门市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市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市供销合作社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收支、重大决策、资本营运、风险防控、目标考核等方面搭建和完善管理框架,用制度管理社有企业,规范社有企业的决策、经营行为。

三是加强审计监督。每年年初,市社监事会依照供销合作社章程,对5家本级社有企业开展全面审计,对社有企业经营成果和绩效进行考核评价,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企业健康良性发展。近3年,社有资产年均增值8%,未发生重大决策失误、重大资产损失情况。

四是强化激励约束。依据《市供销合作社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以管理制度和审计报告为基础,足额兑现社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绩效奖励工资,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目前,市社每年兑现企业年度经营绩效激励600万元,并按照企业绩效奖励工资总额等额收取社有资本收益金,作为合作发展基金,投入为农服务领域,放大社有资本效益,增强全系统整体调控、抵御风险能力。

推进企业解困 盘活社企资产

针对系统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多、困难职工多,长期阻碍改革发展的实际,市社集中系统资源,依法依规,进行企业解困、清产核资,保障社有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尽力推进企业解困。2018年,市社成立银旭棉花改革专班,先筹措1700万元资金,安置银旭棉花公司职工,回购股本,清偿债务;在基本完成企业解困任务之后,再将新丰厂整体租赁给东方百货经营,还清银行贷款,发展物流仓储,使资产由“死”变“活”。该做法得到省社和荆门市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在全省系统、全市推介。

二是依法清收大额资产。市社有效解决了银旭棉花公司南京路3890平方米商业门面长达9年不办证、金桥大酒店承租方长期拖欠大额租金等问题,帮助金城集团一次性全部收回荆虹雨林和金城美食广场资产。较好地解决金城时代购物中心部分土地办证及710万元土地出让金的返还、原金城酒楼土地资产担保、供销学校留守人员安置、工业品总公司改制职工占用商业门面等一批长期困扰供销合作社稳定的突出矛盾,维护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收益流失,市社系统每年新增效益400万元。

三是维护企业,稳定发展大局。建立不稳定因素排查及风险评估机制、班子成员包联企业责任台账,加强与企业职工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思想动态,积极化解矛盾。

巩固流通主业 密织服务网络

一是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日用消费品、农资、再生资源、农副产品、农村电商五大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供销合作社在城乡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系统勇担城乡抗疫保供稳价重任,成为市委、市政府关键时期抓得住、用得上的坚强队伍。

二是精心培育和打造金城集团、东方百货大厦两大企业品牌。市社以东方百货大厦为龙头,东方百货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网络资源,以城带乡,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日用工业品流通网络。东方百货在荆门城区和各县市区发展8家大型购物广场、70多家乡镇直营连锁店和城区社区店,覆盖30多个乡镇。积极探索建设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新路子,形成了以金城集团、东方百货为代表的“超市+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副产品流通模式,农副产品年购进额26.5亿元,生鲜采购额2亿元。重整农资网络,以荆门市掇刀区和盛农资公司为龙头,与“农一网”合作,打造“智慧农资”,实行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所有商品可追溯,共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网点801家,年销售总额21.7亿元。抢抓荆门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机遇,支持金城集团实施再生资源振兴工程,牵头成立荆门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兴建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金城再生资源科技产业园,主营旧农机报废拆解、废塑料深加工、废黄板纸分拣打包三大主营业务。发展东方伟达、金城乐购等7家骨干电商企业,以湖北东方伟达电子商务公司为龙头,以乡镇连锁店、村级综合服务社为载体,建设实体店和电商平台相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761个,东方伟达农村(社区)电商—阿里零售通服务站4000家。

推进转型升级 增强服务实力

一是承办民生实事,建设惠民超市。为进一步扩大粮油、生鲜农产品销售规模,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市社打造“15分钟生活圈”,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自2019年起,市政府将“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行惠民农贸超市建设”的任务交由市社承办,并连续三年写入荆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市财政部门每年对验收合格的超市门店给予大力度装修补贴和运营奖励,并纳入财政预算。截至目前,市社依托东方百货、金城集团在中心城区兴建惠民农贸超市34家,经营面积约3.39万平方米。到今年年底,可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提出的五年建设42家、4.2万平方米惠民农贸超市的目标任务。

二是推进硬件改造,完善服务功能。近年来,市社先后投资6600万元,新建东方百货来凤大厦,实现东方百货总部整体搬迁;投资4600万元,完成东方百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东方超级生活馆改扩建,金城大厦、金城家居园和金城超市的改造升级;投入1000万元对东方百货、金城集团管理系统及信息化平台优化升级,推出微信刷脸支付、自助收银等系列服务,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引领消费新潮流。

三是推进服务升级,促进融合发展。在百货业态中,市社以荆门中天街升级改造为契机,对原有品牌实现店面全面升级,大力引进国际名品,以新潮、时尚等特点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餐饮业态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探索“超市+餐饮”“中式正餐”“知名餐饮+休闲打卡”等多元餐饮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兴建金城配送中心,开通金城微商城、金城直播间,建设“荆门市供销合作社放心菜篮子——金城生鲜驿站”5个;与京东合作,新建东方百货·京东X无人超市,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新消费模式。

抢抓改革机遇 组建荆粮集团

为更好地履行为农服务职责,促进供销合作事业更大发展,市社抢抓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机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原粮食系统资产交由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市社与湖北农谷实业集团各出资5000万元,组建湖北荆品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来管理运营该项资产,打通社有企业销售粮食、荆粮集团收储和加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的全产业链,形成种植、收储、加工、销售粮食的荆门供销为农服务新模式,调整农民种粮结构,稳定农民种粮收益,走在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前列。

通过组建荆粮集团,市社本级企业的资产、规模、效益均有增加;补齐了市社缺乏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仓储、加工能力较弱的短板;促进社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探索企业发展新路。目前荆粮集团运行良好,被纳入荆门市“一袋米工程”、湖北省社“大粮商”实施主体。

当前,市社社有企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为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体制机制不灵活,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用工分配制度有待完善。下一步,市社将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加快实施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全系统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系统年商品销售总额突破300亿元,本级企业实现利润8000万元,走在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前列。重点抓好“五个一”,即建设一条链,构建供销超市销售粮食、荆粮集团收储和加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的粮食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形成荆门供销为农服务新模式;织密一张网,构建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供销网络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成一栋楼,建设具有现代气息、智能化的商业综合体,巩固社有企业在荆门百货领域的龙头地位;下好一盘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资源整合,增强系统竞争实力;培养一批人,启用和引进一批热爱供销、经营管理能力强、团结同事、要求严格的供销合作社人才,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荆门市金城供销
金城化学(江苏)有限公司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挖掘化工企业超额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决策实现采供销协同
现实的呼唤与要求开放办社是一种必然选择
“追寻金城记忆,书写兰州芳华”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等 待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金城的漫画艺术与漫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