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形图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解析

2023-01-10 21:03郭昕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外业高程精度

郭昕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基础测绘院,辽宁 锦州 121000)

1 引言

新时期背景,在地形图测量工作开展环节,测量方法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地形图测量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该项工作开展的阶段中,想要提升地形图的完整性,需要明确地形图测量方法的要点,从而满足地形图绘制的要求。

2 全站仪地形图测量方法与技术要点

2.1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

2.1.1 测量原理

全站仪数字地形图包含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图形输出等结构部分。外业数据采集中又包含了控制测量以及碎部测量。根据不同的测量层次性数据信息,控制测量又可以分为基本控制测量与图根控制测量;以测量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类,控制测量主要是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应用GPS 测量、导线测量等方式来实现;碎部测量则是应用几何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方式进行。碎部测量通常采用坐标法进行工作,同时也可以选择应用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等方式开展工作。内业数据处理环节中,首先,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内,通过记事本打开DAT 文件,然后,检查数据信息,将系统内控制网的数据信息合并处理,最后,结合外业草图,通过数字化软件处理,就可以根据地形图的要求标示出地物符号。经地形图复核检查符合要求后,可直接输出电子图,或是通过外置设备打印纸质图[1]。

2.1.2 精度控制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在精度控制中,可按照地形点平面位置精度与高程精度方式进行控制。平面位置精度是通过对待测点位的中误差、水平距离中误差、水平角中误差几个部分进行控制。高程选择三角高程测量时,高程误差主要从仪器中误差、棱镜高中误差、竖直角高中误差进行分析。因此,地形测量环节必须做好对中精度的控制,尤其是要保证棱镜对中和棱镜杆铅锤的精度。同时,在精度控制环节还要保证待测点的偏心与测距长度符合要求。因此,在高程测量精度方面,需要保证误差处于可控范围内,且加强管理和控制,消除误差的影响。

2.2 GPS- RTK地形图测量技术

2.2.1 测量原理

GPS-RTK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动态定位技术,该技术测量速度快、数据精度较特点,GPS-RTK 在应用时通过利用GPS载波相位直接观测测量基站与流动站的数据信息,然后利用差分处理能够将观测后的数据误差大部分消除,从而使得到的定位数据有较高的精度。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数据的传输处理。在测量的过程中,以WGS-84 坐标系测量高程作为大地高程,但是地形测量主要采取正常的测量高为标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异常高计算时选择拟合法计算。另外,在测区首级控制网为GPS 网时,应当以WGS-84、BJZ5 系统坐标为基础,按照测量控制的要求进行测量,如此方能提升测量精度。

2.2.2 精度控制

GPS-RTK 测量精度不仅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同时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基站因素、观测引起的误差等。人为测量因素包括测量前初始化是否完善、手持杆是否垂直以及操作技巧是否成熟等相关因素。测量环境中如果存在强烈的电磁干扰、物体遮盖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测量精度无法满足要求。针对此类问题,操作时需要远离高压线、通信塔或者其他树木等。同时,在基准站设置时,应该保证其控制点精度、信号强度符合要求[2]。此外,为了提升测量精度,在每日作业前后、作业时必须进行对比测量,保证测量数据更加精确。GPS 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2.3 无人机地形图测量技术

无人机测量和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传统测量技术飞行姿态控制方面并不灵活,控制效果相对较差,天气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是比较大。所以在进行高程测量时,无人机的测量精度要超过传统测量方式,无人机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相机的角度以及重叠度。

在无人机精度控制的过程中,进行飞行方案的变化和调整非常重要。飞行方案制订时必须设置合理的航速、航高等技术参数。一般情况下,航速调整为80 km/h 时航高就会受到测量目标以及基高比平衡的影响。此外,无人机测量之前,需要在测量范围内布设控制网,控制点航向的宽度可以放宽,如1∶2 000 地形图测量一般可以放宽到20~30 条基线,但是也要设置必要的检查点,从而满足测量需求[3]。

3 地形图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地形图测图比例的设定也非常重要。地形图测量时需要以设计方案为基础,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保证地形图测量的技术参数符合设定要求。一般而言,1∶5 000 可以在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初步设计环节中应用;1∶2 000 则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地质灾害及城镇规划中应用;1∶000、1∶500 通常在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中应用。

结合不同的测量区域要求,主要有一般地区、城镇、工业矿区、水域等,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如全站仪、GPS-RTK、平板测图等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种方法联合的测图方式,以满足数据精度要求。

数字地形图软件的选择也极为重要,要根据测量图精度需求进行选择,综合考虑功能、操作界面等问题,从而满足测量结果规范化、精确性的要求。

外业测量完成之后,根据需要进行内业检查,全面对照,做好实测检测,实际检测工作量应该不少于测量图的10%。

图根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测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同时或者分别测量以满足数据应用标准。图根点在相邻等级控制时,针对点误差控制,需要确保误差控制在0.1mm 以内,高程中误差控制在基本等高距的1/10 以内。如果测量区域比较小,图根测量时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准确测量,确定合适的测量区域,明确相应的测量方案,以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4 影响工程测量质量的因素

4.1 人员因素

工程测量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地形图测量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有些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地形图测量时没有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随意篡改数据,使得测量数据不符合实际或者不满足精度要求。

4.2 仪器设备因素

测量仪器设备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将健全的设备维护方案构建出来,严格按照维护方法做好设备的维护与调节。

4.3 环境因素

地形图测量中,环境、天气的变化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若在阴天进行测量,由于光线不足,可视距离变短,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会存在偏差,因此,在地形图测量时需要考虑环境天气问题,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进行测量作业[4]。

4.4 管理因素

加强测量团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管理者如果不重视人员管理,工作程序存有缺陷,容易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因此,测绘单位必须加大力度进行人员与仪器的管理,统一调配使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全面消除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5 质量控制过程

5.1 收集资料

在地形图测量工作开展前,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还需要进入现场做好实地勘查,确保相关的点位以及数据具备可行性以及科学性。

5.2 选点埋石

在进行控制网布设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控制网加密。一般来说,定位测量选点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选择的点位必须要能够满足观测条件。

2)选择的点位要与发射源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来说,要超过200 m。同时,还需要对发射源以及电磁波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将相关的资料参数标注在系统上。

3)选点时需要避开多路径环境产生的影响,例如,高大建筑产生的影响、树冠产生的影响以及近处水面产生的影响。

5.3 外业观测

在进行外业观测时,GPS 控制网的布设可以采取静态以及快速静态的两种模式开展。由于快速静态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观测基线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按照实际需求合理选用,并且在每次观测的时候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核对,如此才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5]。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形图测量的过程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很多种,不仅包含了环境影响、设备影响,同时还有人员操作影响以及数据处理影响。因此,在地形图测量中,需要按照实际需求做好测量方法的选择,且在无人机航测中还要对飞行路线进行科学分析,保证飞行航线的完整性。同时,在测量时还需做好数据误差控制,通过更新方法、更新技术,做好各个流程监督与管理工作,为测量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外业高程精度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8848.86m珠峰新高程
基于无人机和全景技术的“空-地”联合公路设计外业调查方法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分析误差提精度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风电场集电线路终勘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