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心系荒漠化防治

2023-01-10 12:46李纯英
内蒙古林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我区荒漠化

李纯英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从原内蒙古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原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包罕林场工作,之后被调到原哲里木盟林业系统工作,其间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科研及科技管理工作。1994年,调到原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我深入全区101个旗县和中蒙俄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进行调研学习,掌握全区林业和草原生态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森林和草原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但我区荒漠化和沙漠化面积较大,且扩展速度快、危害严重也是全国之最。我区有五大沙漠、五大沙地,20世纪90年代,沙化和荒漠化灾害十分严重,给我区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同时也危及京津冀等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随着西部大开发,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启动了退耕还林(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尤其是退耕还林(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造林核查、资源管理、森林保护等各个领域。突出表现的问题一是树种的选择,二是造林栽植规格与配置方式。

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全区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我区11个旗县试点,2001年全面铺开。新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实施后,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性问题多。尤其是退耕还林(草)工程,技术性和政策性问题交织在一起。退耕还林(草)工程实行“退一还三”政策,即退一亩耕地,要在荒山上造三亩林地。国家给退耕农户每年补助200斤粮食,20元生活补助。若在退耕地上营造生态林,农户可得到连续8年的补助费,若在退耕地上营造经济林或种草只能补助5年。另外,对荒山造林的农户,国家再一次性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每亩50元。退耕还林(草)工程没有前期补助,种苗造林补助偏少,因此,基层造林树种首选是费用较低的柠条。但是,退耕还林地一般立地条件都较好,所以,我提议选择一些后续有产业价值的树种,如山杏、沙棘、榛子、樟子松等。经过讨论,根据我区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和贫瘠的立地条件,提出了工程建设中的优选树种和配置模式。优选树种是山杏、沙棘、樟子松、沙柳、榛子和柠条等;采用“两行一带”的栽植模式,即株距1~2米、行距2米、带距8米。这些树种和“两行一带”造林模式深受退耕还林农户欢迎。

但是在造林核查时出现了问题。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山杏、沙棘是经济林树种,认为“两行一带”造林模式不是等距离造林,且造林密度低,不符合工程造林要求,核查结果要按“四旁”植树折算亩数,这将会给退耕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也将严重挫伤农牧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为此,上级领导委派我与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作详细汇报。我们向上级有关司、局、办提供了文字和影像资料,并阐述了以下观点:一是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有些地区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200~4200毫米。内蒙古土壤贫瘠、灾害频发、沙漠化和荒漠化严重,20世纪末,每年扩展1.04万平方公里。密植(株行距1米×2米、2米×2米、2米×3米)造林地块树木长势衰弱,易形成“小老树”;反之,“两行一带”模式造林地块林相整齐,树木生长良好。因此,在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的北方,造林密度宜稀不宜密。内蒙古地区造林密度以乔木每亩51株左右、灌木每亩74株左右为宜。二是经实践证明,“两行一带”造林模式是成熟的、符合内蒙古地区实际情况的先进技术成果。经科学测算应用该项技术造林的地块,乔木郁闭度超过0.2、灌木盖度达到35%,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三是关于经济林认定的问题,我们认为:山杏、沙棘、榛子等树种虽然造林后期有经济效益,但是在干旱区产量很低,山杏亩产杏核只有5斤左右。而且,在经营方式和抚育管理模式上立足于生态优先的原则,不做全面整地,尽量保留原生植被。汇报后,我们还邀请有关领导赴我区“两行一带”造林现地考察调研,同时,原国家林业局又派专家现场考证。经过实地考察调研,领导和专家对我区的造林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周折之后,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复同意我们的方案,并在有关会议上推广我们的经验,之后有很多省区来我区参观学习。

想起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心系沙漠化防治,不忘初心,不负责任使命,否则是做不成事的。

两行一带杨树间种黄豆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我区荒漠化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共建美丽家园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讲话稿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重点高校进一步扩大在我区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