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糯鱼鸭林共生生态耕作模式的构建

2023-01-11 07:53王佩良臧桂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糯稻耕作共生

王佩良,谢 欣,臧桂笛

(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2021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10月12日,他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领导人峰会上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作物遗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直接的粮食资源,是构成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全国上下兴起乡村振兴热潮。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以农为本。广大乡村应转变观念,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增产增效,“糯鱼鸭林”共生生态耕作模式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

一、中国糯稻耕作历史悠久,糯种资源丰富

1.糯稻耕作由来已久,分布广泛。糯稻属一年生禾本农作物,与粳稻相类,成熟期稍晚。糯稻在古代称为稌稻、秫稻,其米称糯米。甲骨文有“秫”。《礼记·月令》:“仲冬,乃命大奠,秫稻必齐。”《广雅》:“秫,糯也。”糯原称为“秫”,历史悠久,可上溯商周时代。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曾长期在中国西南、印度东北、泰、缅、老挝等地考察,出版《稻米之路》。他指出,在印度阿萨姆、老挝、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以及中国云南、广西、贵州、湖南部分地区有一个以“糯”为主食的糯稻栽培区和糯稻文化圈。[1]据游修龄研究,古越族以糯为主食,糯的称呼源自古越语。秦汉以后,百越族迁往西南地区,其后裔保留糯食传统。[2]

2.西南地区糯稻品种丰富。在中国湘、黔、滇、桂等西南地区许多村寨长期种植糯稻,通过全体村民参与自然生态选种保种、跨村寨品种交换,使珍稀的糯稻遗传资源在原生地得到保护,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宝贵经验。贵州黎平县双江乡黄岗侗寨保存许多珍稀糯稻品种。如“六十天糯”适合栽于干旱山地,在雨季插秧,在伏旱时节扬花,需水量少,不影响产量。“金洞糯”耐旱,能旱地移栽,伏旱天气稻田脱水干裂也不影响其产量。“黄芒糯”杆高而硬,但分蘖弱,即使接近成熟期也有少许阳光直射水面,有利于稻鱼鸭共生。种植“黄芒糯”,能错开农忙季节,调节雏鸭放养场地。“苟杨荡”是一种珍稀香糯,“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全寨香。”“鹅血红”谷壳鲜红,其生物性状特异,即使摘走谷穗,稻秆仍可在田中保持数月不枯萎,可为牛羊提供越冬的青饲料。[3]

3.糯稻品种优势独特。一是糯稻秆高而硬,多芒,不怕水淹。糯稻高度大都在1.5-2.5m之间;且植株粗壮,成熟期杆径1cm;分蘖能力强,每株稻秧移栽成活后可快速分成7-11蘖。稻秧出水高,结穗时不受鸭群损害,鸭群可为水稻灭虫除害除草供肥,为农民免除中耕之苦。插秧时株高20cm,插秧后返青快,郁蔽快,可庇护稻田鱼苗免受鸟类损伤,也可尽早放养雏鸭。稻鱼鸭共生时间长达110天,可放养三批鸭苗,鱼苗即可长至8两,确保“稻、鱼、鸭”三丰收。糯稻秆高可接受更多日照,可提高糯稻和稻秆产量,作为牲口饲料和工艺品编织原料,提高糯秆综合效益。糯稻杆中有通气孔,稻根在50cm深水中持续浸泡也不受损伤。稻田储水深,田鱼生存空间大,鱼苗多,长得快。储水深也有利于放养鸭苗,鸭苗游动撞击稻秆,使更多害虫掉入水中成为饵料,减少鸭对鱼苗的伤害。糯稻秆硬,不易倒伏,遭风吹雨压仍能灌浆生长。糯禾大多有长芒,能抵抗鸟雀啄食,减少病虫伤害。二是糯稻耐阴冷、低温、贫瘠的水土条件。糯稻抗逆性强,在烂泥田、冷水田和锈水田生长良好。糯稻耐粗作,种在土壤贫瘠的山坡梯田也能稳产高产。深山丛林的稻田日照不足,灌溉山泉冷水,稻田水土温度低,一般稻种很难正常生长。糯稻耐寒冷,适合粮林兼容,也可延长鱼苗放养时间。鲤鱼在12℃开始觅食,从初春到初冬长达9个月,田鱼生长期长,鱼产量大。撒秧时放养的雏鸭直到稻谷收割完毕仍会快速生长。[4]

二、传统的多糯种轮作生计模式可降低耕作风险

美国人类学家博得利(John Bodley)提出人类粮食生产体系主要有三种模型,即:人口压力模型、最优模型、安全生存模型。前两者为效率生产模型,强调采用农药、化肥、杂交良种等最节约成本最省力的新技术,使单位空间生产更多的粮食,以应对人口增长的压力。安全生存模型则强调群体长远的生存安全,遵从风险最小化原则,保留多个作物品种,以最小的努力尽可能维持生存。[5]贵州黎平县黄岗村的传统生计模式保存完好,至今仍传承着世世代代精心培育的20多个糯稻品种。当地居民通过糯稻多品种混种、换种制度和灾害预警机制,成功地化解虫害、病害等自然风险,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同田块糯稻混种。糯稻混种是指将数种糯稻品种植于同一田畴。混种又可细分为随机混种、分行混种、分片混种、中心周边混种4种情况。随机混种,是指选取成熟期相近的多个糯稻种按不同比例混合,一次性撒种,插秧时不分品种,随取随插。不同糯种能防御病虫,长势旺盛。糯穗成熟后,田地五彩斑斓,蔚为壮观。分片混种,是指在插秧时与村民交换稻秧,在同一田块栽植两种以上糯稻。换种使不同稻种各得其所,扬长避短,有效抑止病虫害蔓延,有效减轻灾害。分行混种,是指将不同糯种插成条状,收割时分条摘禾。边缘中心混种,是将能抵抗病虫的糯稻种植在稻田边沿,保护田块中央的高产糯稻。每块田都是独立的种植单元,相邻田块的病虫害互不感染,防灾功效显著。糯稻混种耕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化解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生态适应对策。

二是同田块杂糯混作。根据生态农业原理,利用杂交水稻和糯稻品种成熟期、株高不同的特点,合理配置,使温度、阳光、大气等自然资源得到多层次综合利用,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水稻杂糯间栽技术增产的关键是巧妙地提高田块的时空利用效率。杂交稻与糯稻成熟期相差7至10天,两者茎秆高矮相差15cm,实现稻田立体种植,能充分利用温、光、气、肥等资源,有效控防稻瘟病,保护生物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耕地面积种植指数和效益,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在不影响杂交水稻亩产量的前提下,每亩可多产糯稻50千克。

三是周期性糯稻换种。在同一田块中,某个糯稻品种连续种植三至五年后,需要换种新品种,避免因田地肥力下降或病虫害蔓延而减产。换种耕作制度推动村民不断探索,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优秀糯稻品种,“各相其土之所宜”,有效化解因地形复杂、水土各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带来的减产风险。单一品种的粮食生产体系相对脆弱,难以应对地理复杂多样的生态小环境,抗逆性差,不能保证稳产。保持糯稻品种多样性,丰富稻种基因源,可改良稻种,应对病虫害和恶劣环境的威胁,让稻种有应变弹性,实现稻作可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与糯稻不同,籼稻需要充足阳光,不耐阴,须种于远离树林的开阔地段,导致砍伐山林;籼稻秆矮,不耐长时间深水浸泡,只能保持浅水,导致涵养水源和蓄洪能力弱,且必须施用化肥、农药,不利于稻鱼鸭共生,产生污染,威胁生物多样性,导致土壤板结。放弃糯稻品种多样性耕作,长期规模化种植单一稻种,片面追求产量,造成作物遗传资源流失和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削弱粮食生产体系的可靠性,最终危及粮食安全。[6]

三、坚持糯鱼鸭共生,农林牧渔兼营

糯稻田养殖鱼蟹虾鸭,发展“农-林-渔-牧”联合种养模式,也是可持续的绿色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在同等生态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优化产业协作模式,改善水田原生环境系统,促进生态系统有机资源的再循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这是中国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是构建人工湿地系统。糯稻高杆使农田蓄水深,满足养鱼的要求。“稻鱼鸭”共生物质循环系统是一个完善高效的微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一方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净化空气;另一方面在梅雨季节大量储蓄地表降水,在干旱季节向大气和地下补充水分,既灌溉水稻,又涵养水源,一举多得。

二是减少虫草危害,提高农产品品质。放养的鱼鸭,激活田地中的生物资源,促进微生物、菌类繁殖,使稻田生态环境充满活力,能量物质转变交换加快,土壤肥力提高。鱼和鸭以共生系统中的昆虫、杂草为食,排泄物成为糯稻肥料,村民不必除草施肥洒药,既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也避免田地板结。鱼和鸭翻动泥土,提高田地肥力,促进糯禾生长,也提高糯米品质。糯稻为鱼鸭提供充足食物和遮阳保护,使其快速生长。鱼鸭是飞蛾类稻田害虫的天敌,使害虫没有繁殖机会。杂交水稻易生卷心虫、钻心虫、稻苞虫、稻椿象、象鼻虫、稻蛔虫、河虫子,这些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农药用量逐年加大,污染水体,渗入禾苗和稻谷,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据测算,糯鱼鸭共生生态系统使杂草、虫害总量减少90%,生态效益显著。

三是发展林糯间作,保护森林植被。在山地环境,农民常在山坡上栽植杉树,修建梯田,截留雨水,灌溉稻田,营造特有的“林糯间作”生态模式。村民因地制宜,将田块分成不同类型,选用高秆、耐寒、抗倒伏等不同糯稻品种相互匹配。村民了解糯稻特性,总结成口诀,如“大白糯宜肥田,油糯宜肥田,蜂糯宜沙肥田,红糯宜沙泥田,旱田糯宜旱田,香糯宜水田。”在稻田水源充足情况下,喂养体形小、成长周期短的鲤鱼、螃蟹或麻鸭,形成“稻鱼鸭”共生模式,将梯田转化为隐形水库鱼塘。稻鱼鸭成熟后为村民提供丰富的优质食材,可制作特色美食;树林为村民提供建筑用材,增加经济收入。如果栽植矮茎杂交水稻,则稻田水浅,不能养鱼。村民为了吃鱼,或挖田为塘,减少耕田,或开荒为塘,破坏山林,造成水土流失。村民的主食搭配从“糯饭酸菜”变成“粳饭油菜”,减少酸菜而增加油菜食用量。村民因此毁林开荒种植油菜,减少森林资源,或在稻田种植油菜,缩减稻作面积。如在源头上推行“糯林互生”生态模式,既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也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经果林,并在林下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7]

四是发展观光农业,传承特色文化。在“糯鱼鸭”共生生态耕作模式下,农民不施农药化肥即可稳产,并通过养殖水产增加收入。“糯鱼鸭”共生模式改善水田原生环境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物尽其用,循环往复。不同糯稻在田间生长,颜色随季节变换,如锦如绣。冬天则大面积种植彩色油菜,构成壮美的大地景观。糯稻和油菜轮作,一年两熟,农事一张一弛,村民有闲暇享受生活,传承技艺,加强交流,发展友谊。他们用糯稻和菜油加工成花样繁多的美食,如乌米饭、黄花饭、社饭、血灌肠、扁米、糍粑、粽子、三月粑、笋子粑、汤圆、炒米、米花、甜酒、糯米酒等。逢年过节,蒸糯饭待客,以糯饭敬神祭祖。亲朋好友建房、结婚、生育,则携禾把糯饭前往祝贺。糯稻既是一种生计层面的农作物,也是传统社会人际交往的媒介。糯饭既是美食,也是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糯稻塑造着村民生活,村民崇敬糯稻。在乡村振兴中,可深入挖掘整理糯稻民俗文化,发展糯稻特色加工业,提高生态农业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有机食材的需求强劲,实施“稻鱼鸭”共生生态模式的乡村已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绿岛”。城里人前往村庄体验乡村耕作生活,品尝农家美食,缓解生活压力,活跃乡村经济,促进村民就业。

五是糯稻可食可药,适宜四季养生。养生即通过各种方法方式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养即调养、保养、补养,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中国传统养生讲究药食同源,糯米既是主食,也是养生良药。紫黑糯富含锌,营养价值高,具有“开胃益中、滋阴补肾、健肝护脾、明目活血”功效,既能补充人体内所需锌元素,亦可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学生如果缺锌,则记忆力下降,易生病,甚至发育不良。家长常让孩子饮用补锌口服液,价格高,效果差。常食糯米饭,能使头发乌黑浓密,增强细胞活性,提高记忆力。老百姓一年四季常用糯米加工成各色美食,食补结合,有滋有味,养生效果显著。

四、政产学研协同联动,推进耕作模式转型

延续千百年的糯鱼鸭生态耕作方式在数十年前因推广粘稻和杂交水稻,逐渐式微。片面追求产量,不顾生态,使农业陷入困境,难以为继。实施乡村振兴,复兴传统生态耕作模式,使农业增产增效,正当其时。

一是落实政府政策引导。传统“糯鱼鸭”共生生态耕作体系是村民世代利用自然的集体智慧结晶,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惠益分享制度或政策法规,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在国家惠农补贴的基础上,设立专项扶助基金,优化激励机制,形成村民企业、稻农、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协作互助机制。政府负责资源整合、政策引导、权益保障。农民在产品开发、加工、营销等方面常处于劣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能凝聚产业资源和要素,参与其中,使“政府-稻农”运作模式转向“糯农-企业-政府”联动模式,促使循环生态农业生产链分工明确,资源集中,高效协调。

二是强化村民主体地位。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一方面激发村民参与意识,增强其决策话语权,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生态糯稻种植的政策设计、资源开发、技术推广、产品营销;另一方面复活传统糯稻耕作智慧,引进现代耕作技术,强化村民生态种养能力。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实施分区种植,统一管理,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村庄在推广“糯鱼鸭林”共生生态耕作技术中,要因地制宜,不盲目照搬套用。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糯、鸭、鱼的种养技术培训。经验丰富的种植养殖能手要加强学习,经常参加技术交流会,开阔视野,革新理念,引进新技术,除了种植五色糯之外,还可引进彩色油菜、彩色苗木,打造特色彩色大地景观,促使“糯鱼鸭林”共生模式落地生根。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鼓励村民回乡创业,积聚资金、人才和技术。紧扣市场需求,开发特色糯食产品,如针对高血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选育新品种,开发不同档次、规格、用途的专用特色糯食产品,既有营养价值,也符合人们健康、安全、绿色的消费理念。

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糯鱼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发有机农产品,申请专利,培育品牌。建立生态农业开放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参观通道,加强体验式营销推介,提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促进“糯鱼鸭”共生生态耕作模式走出去。建立加工基地筛选制度,严格控制产品营销点。通过建立从稻田到营销点的完整产业链条,规范生产与销售流程。瞄准国外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价值产品,出口创汇,产生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8]

猜你喜欢
糯稻耕作共生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兵器 多元共生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
水稻杂糯间种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