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秋浦别
——深入解读《琵琶行》

2023-01-11 16:24刘玉玲
中学语文 2022年21期
关键词:江州琵琶行司马

刘玉玲

红袖夜船孤,蛤蟆陵边,往事悲欢商妇泪;

青衫秋浦别,琵琶筵上,一时枨触谪臣心。

江州司马夜晚到湓浦口送别前来探望自己的友人,主客相离,此生恐难再见,设宴饯别,愁怀惨淡。恰在此时,忽然听到琵琶声隔水传来。悠悠乐声,令人着迷,主人忘记打道回府,客人忘记行船出发。不由感叹多么高超的技艺,多么令人打动人心的曲调。

从繁华的京城来到偏僻江州,能够听到的不过是杜鹃“不如归去,不如归”令人思归的声声哀啼;不过是日暮时分山野间猿猴使人分肝肠寸断的悲鸣;当然也有所谓的山歌村笛,但呕哑嘲哳如何听得。今晚听到铮铮然的琵琶声,让人神清气爽,难道这乐声来自天界吗。见见弹奏者,见见弹奏者,在如此蛮荒偏僻之地,怎么会有如此优美的曲调,如此娴熟的技艺,这分明是京都最顶尖的高手在演奏。当然,必须要恳请她再次演奏,用善听的耳朵,歆享可遇不可求得音乐。划船近前,重整宴席,挑亮灯盏,延请乐者。态度恳切,神情肃穆,演奏者才肯出现。转轴拨弦,轻拢慢捻,乐声流淌,没有欢呼,没有喝彩,更没有打赏,整个空间静悄悄的,唯有一轮明月映在江心。演奏者明白,今天遇到了知音,在这个了无人迹的江边,在人生落寞之际,遇到了一个真正能够听懂自己音乐的人,也算聊慰平生了。不由的要谈谈自己的遭际,说说往时今日的不同。江州司马恳求演奏者再弹一曲,愿为其的音乐写诗一首。这是怎样的一支曲子,乐声再起,令人动容,所有听到的人,统统掩面哭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湿青衫?

伤别,一个因所谓“越职言事”被贬谪到州郡,又遭无耻谰言中伤,贬到江西九江的偏远地区的区区司马,一个远在江湖者,有职无权,有名无实的失意者,居然有老友前来探望,不辞千里路遥,更不避政治风雨。即使那个“垂死病中惊坐起”元稹,“每到驿亭先下马,寻墙绕柱觅君诗”那个沿途留诗元稹,“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令人想念不已的元稹,也只能是遥寄心意。而客人却真真切切的到达九江,到达自己的身边,千里万里,风雨无阻,来看望自己,其间包含的深情厚谊,哪里是能用语言能表达的。匆匆相聚,又要别离,自此之后,天各一方,人生间能不能再次相见,未可预料。本想摆酒起宴,也想潇洒的说说当日与友人初识的欢愉,遥祝别后一切如意。可是,面对千里而来的人,这一切多么苍白,多么无力,对面的友人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一切,何必掩饰,来痛痛快快的饮一杯。如何这酒没有了滋味,没有了醇厚,没有了辛辣。留不住友人,留不得友人,喝一杯,再喝一杯,无情无绪,酒没有喝尽,人已然醉了。想想也许今日一别,便是永别呢,如何能不让人黯然销魂。

伤景,湓浦江边,长江岔口,应该是水面浩荡,月色无边,水天相接无边无际,若在平日,当有兴趣放舟江面,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神仙。可惜今夜只有满目秋色,寒月冷照,秋风飒飒,处处枫叶深红,荻花凄美,令人顿感秋凉袭身,心情不由得凄苦愁惨。远看江流宛转,友人今夜就要随这江流离开,四面寂静无声,江面在月色下更显水雾迷蒙,宽阔无垠,烟波浩渺,像极了自己的迷茫人生啊。

伤曲,音乐的本质在于抒发感情,高超的演奏者,正是借助演奏来表达哀愁、伤感、忧郁、欢乐……所谓聆听,必是自曲调中领会蕴含的情思,进而受到音乐的感染。音乐在演奏者和倾听者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形成同频共振。正如韩愈所说,“颖乎诚能尔,无以冰炭置我肠”。颖师弹琴,起初琴声细柔宛转,继而骤然轩昂,和声中主调分明,辅音相和,恰似百鸟齐鸣,喧啾不已,在众鸟舞蹈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清高孤傲,不甘于凡鸟为伍,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每一段向上的攀登却是那样的艰难,失势跌落下来,一落多于千丈。难道不是作者的人生写照吗?颖师一曲不由分说的拨动了作者的心弦,使之“湿衣泪滂滂”。

江州司马本就有高超的艺术修养,在京城之际,自己的诗歌更是远播朝鲜,成为当时朝鲜勋贵追捧的对象,更可以想见他的诗歌在大唐王朝——这个诗歌的国度里流行的程度。唐代诗歌是和乐可唱的艺术,一个常年流连于酒肆教坊的诗人,应该本来就属于艺术家的行列。因此琵琶女转轴拨弦间,他已经捕捉到弦声饱含感情,演奏的过程更是被拨动心弦。多年的京城生活,早就造就了江州司马善听的耳朵,在他听来琵琶女无限心事是随着音乐自然流淌的。拢、捻、挑,多么熟悉的技法,当日里殿堂级的音乐《霓裳羽衣曲》《六幺》倾泻而出。乐声时而急促,如急雨打窗;时而细腻,如情人私语;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宛转,是莺语间关;时而低沉,似泉流冰下;时而休止,如幽愁暗恨;时而激昂,如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杀声震天……音乐的乐章,就是生命的乐章啊,初出茅庐,努力奋斗,达到艺术巅峰,享受似锦繁花,肩负责任,努力斗争……可惜在生命中的那么一刻,这人生只有跌宕,没有了起伏,发出呐喊,发出怒吼,向这个世界宣战,只不过是最后的抗争而已。如同这四弦同声,不是裂帛,是人生的决裂,难以分说是人生还是音乐。

伤人,琵琶女豆蔻年华,生命底色是干净的,生命的音色是清脆的。以超人的天赋,少年成名,在各种艺术家聚集的京城里,她的名字被书写在教坊的头牌,一曲奏罢,就是顶尖高手,也要颔首称服。然而无论艺术水平多么的高超,在这样的时代,她的命运却是早已被确定了的,她的人生只能流连于勾栏瓦肆之间,以取悦武陵年少为追求。迷醉于灯红酒绿,貌似这是她的成功,然而这正是她的不幸。王孙公子不是在欣赏她的艺术,而是在玩弄她的青春。当艺术家年老色衰的时候,就立刻遭到抛弃。作为一个飘零憔悴、流落江湖的长江歌妓,多么渴望来自亲人来自爱人的陪伴,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去来江口守空船”。面对清冷的江水,抄起琵琶,弹奏一曲人生的落寞。当日有多么繁华,今日就有多么寂寞,这现实使她悔恨交加,痛不欲生,“银瓶乍破”的激越,想必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更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如今满腔愤激幽怨,又能如何,算了吧,放弃吧,就与这清冷的江水,孤独的空船一起,了却残生罢了。

伤己,江州司马从小刻苦学习,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顾不上休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成熟较早。据传在长安时,曾携带所作诗文去谒见前辈诗人顾况。顾况望着诗卷上“居易”这个陌生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说着打开看,头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大为赞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不亦太难。”在顾况的推奖下,年轻的诗人开始闻名。

德宗贞元十六年(799)江州司马考中进士第四名。十八年应吏部拔萃科考试,入甲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二年(807 年)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五月拜左拾遣。他的立身处世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时,他抱着“达则兼善天下”的政府态度,为民请命,勇敢战斗。曾提出“尊贤能以清吏治,薄税敛以安民生,罢兵革以苏民困”等主张。为了反对宦官吐突承璀做掌握兵权的“招讨宣慰使”,甚至当面指责唐宪宗的错误。以儒家思想为底色,作为新近跻身仕途的精英,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热情。这与而元和初年宪宗的整顿朝纲、追求振兴的政治意愿是相契合的,这也给他带来一种政治兴奋。此时张籍、王建、元稹、李绅等先后步入仕途,他们之间意气相投,他们彼此唱和,在当时形成热烈呼应的局面,他们热情地把政治主张的宣传写进自己诗歌里、更是以诗歌反映各种严峻的社会问题,诗歌成了有力的政治工具。元稹、江州司马更是积极地响应李绅的创作,以江州司马为主力,提出了“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著”的创作理论,真正把新乐府的创作推向了高潮。他的《新乐府》五十首,就产生于这个时期。这是在元和四年(809)前后。

这个时间段正是他官居谏官的时段,面对民生困苦,官吏盘剥,权利分裂,统治黑暗,面对统治阶级生活奢靡,他勇猛战斗,他不能任由这个伟大的时代衰落下去,他要挽狂澜于既倒,“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讽谕诗就是这时写的,其中《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等诗,锋芒尖锐,象连弩一样射向黑暗势力。使“权豪贵近者变色”“执政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与元九书》)。

元和八年改任左善赞大夫,这是一个专门陪太子伴读的闲官,不能过问朝政,这不符合他的志愿,他在给李绅的诗中曾流露出不满情绪。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并刺伤其副手裴度。面对如此大事,韦贯之、张弘等宰相保持沉默,文武大臣纷纷不置可否。这种奇怪的局面是他不能忍受的,他激于义愤首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这触怒了权贵们,权贵立即以“越职言事”加罪于他,将他逐出京城,把他贬为州刺史。不,不够,要流放他,要打击他,王涯就乘势造谣中伤他,说他母亲是看花时坠井而死,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多么荒谬的借口,实际上是他的讽喻诗使这些人害怕,是他的战斗让这些人恐惧。然而,这些人就说他不配治理州郡,将他贬为江州司马。

诗人自身横遭贬谪,远离京都,远离政治,困守江州,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失意者、一个被抛弃者,面对“黄芦苦竹绕宅生”的现实,何以不伤感。

但这些远不是泪湿青衫的缘由。

伤时,作为一个诗人,一个立于时代潮头的文人,江州司马具有不同寻常的时代敏感,政治敏感。当自己被馋遭贬谪时,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时代结束了。自己成为一个远在江湖的贬官,一个闲职,自己的命运的改变,并没有令自己特别的愤懑。但在浔阳江头,琵琶声里,遇到了另一个曾经顶尖级的人物——琵琶女,如今也沦落江湖。琵琶女的哀怨、激愤组成了一支凄苦的歌,唱出了她不幸,立刻引起了江州的共鸣——他们的漂泊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他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时代不需要精英,权贵们不想改变社会现状,权贵们只是耽于享乐,无意于家国社稷的振兴。

一个曾经昌盛的时代,在走向衰落的时候,有多少仁人志士力图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然而却被统治者一一拒绝了。元稹、韩愈、柳宗元……敢于抗争的人,纷纷遭到贬谪,这个时代彻底拒绝了进步力量。

他知道那个大唐盛世已经不可挽回的去了。

贬谪江州之后,他在政治上逐渐走向消极,开始揉合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保和”和佛家的出世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明哲保身”的法宝。他抵九江不久,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建一草堂。(《旧唐书、江州司马传》)他准备“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就平生之志”。(《九江史话》)至于被贬为司马之心情,他说:“州民康、非司马之功;郡政坏,非司马之罪,无言责,无事忧”,“余佐是郡行四年矣,其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何哉?识时知命而已”。(《江州司马厅记》)

一个诗人眼有多冷,心就有多热。

“一枝一叶总关情”伤物,伤曲,伤人,伤己,伤别,彻底引发了江州司马的伤时之感,借《琵琶行》唱一曲时代的哀歌,不由得诗人悲怆满怀,泪湿青衫。

猜你喜欢
江州琵琶行司马
吕楠作品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本不是姓
“司马”原来是官名
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男孩,男孩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