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23-01-12 08:17佟明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用水量骨料粒径

佟明明

(岫岩满族自治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14300)

1 混凝土

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主要用于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的水利、交通、市政等行业,从结构材料类型方面来讲,混凝土结构约占全部工程结构的90%以上,混凝土是当代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人造材料。

2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即水泥加水后拌合后,其拌合物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硬化,而且可以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水泥在运输中不得受潮或混入杂物,不同品牌、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运输装卸,并做好明显标志,防止混淆。进场的水泥在存放过程中注意两点:①散装水泥宜在贮存罐中存放;②袋装水泥宜在库房中存放。做好防潮处理,保持库房干燥,防止雨露侵入,且地面应做好相应村防潮措施[1]。

2.2 骨料

骨料是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约占混凝土重量的3/4,骨料的好坏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普通混凝土粗骨料可分为碎石和卵石两大类。碎石是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过机械破碎,且经过筛选而成的粒径>5mm的岩石颗粒。卵石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且粒径>5mm的岩石颗粒。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宜采用连续级配(最小粒径5mm至最大粒径,各粒径的累积筛余均在控制范围内)的粗骨料。

细骨料是指粒径<5mm的岩石颗粒,俗称“砂”,可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般选择天然砂。

在配置混凝土中需严格控制骨料是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强度、坚固性及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多会影响混凝土的牢固性能,而且影响抗冻效果,含泥量越多抗冻效果越差,还影响渗透效果和耐久效果。另外砂子太细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所需要混凝土的干缩裂缝等方面。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和粗细度[2]。

骨料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产地、种类和规格分部分类堆放,不得混入影响混凝土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并防止将砂、石、水泥等材料相互混入。堆放骨料的场地应做好地面平整及排水工作,条件允许应铺设混凝土路面。

2.3 水

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纯净的水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的发展,可能对钢筋产生腐蚀,也可能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污斑或影响其耐久性。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拌合用水。

3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水、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保障强度及耐久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工作性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单位用水量、水灰比及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3个基本要素。混凝土坍落度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适当增加单位用水量,可改善混凝土流动性,便于施工,但单位用水量过大,会导致混凝土黏聚性变差,导致分离、离析,强敌混凝土设计强度。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其流动性,但在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砂率越大,流动性越差。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关键性因素之一,水灰比强度过大,易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强度越低,若水灰比越小,拌合物过于干硬,混凝土难以密实成型,往往会导致混凝土降低。

4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模板分一般木模板和钢模板,木模板造价低,组装方便,组装配件少,遇水易变形,重复利用率小,一般情况下重复使用不超过3次;钢模板周转次数多,综合成本低,适用度好,拆模方便,质量重,组装麻烦,需单独配件,组装需要培训,成本高,适用周转次数多的工程(综合成本比木板低),不能混合使用。

模板安装前,测量放样,重要结构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保证构筑物外形尺寸。放样时,其浇筑高程用明显标志在模板内侧。浇筑过程中,至少不低于两次校核模板位置,注意控制高差、平整度、轴线位置、尺寸、垂直度等技术要求,流水作业,逐一检查,防止漏浆、错装等。模板支立固定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承重模板的支撑必要时要进行承重计算。模板拼装时的板缝用海绵条堵塞。浇筑前对模板涂刷矿物油或食用油,便于模板拆除。模板要经过结构设计,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5 混凝土施工控制

5.1 搅拌

在拌制混凝土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指定的材料进行拌制,不得随意更改,定期对粗细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测量,当含水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土用水量,如遇雨雪天气,应增加测量频次。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核。在混凝土拌制前,应在搅拌机控制台旁以文字形式标明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及各组成材料的时间重量。

5.2 运输

运输混凝土的容器要做到不吸水、不跑浆、平整光洁,做到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应控制好运距、时间以及运输路线,并做好相应的预案,如发生交通事故、堵车、遇交通管制,运输时间切勿过长,防止混凝土发生初凝。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容器内加水。

5.3 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浇筑仓的模板、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进行重新检查,仓内不得有积水及杂物,模板接缝及孔洞要做好封堵,不漏浆,待现场监理验仓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40cm,一般在30-40cm为宜,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超过2m要使用串筒溜槽,以免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浇注作业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发生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前次混凝土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超过中断时间,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的插入或拨出时的速度要慢,振捣点均匀,在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铲式振捣,以免发生漏振现象。

5.4 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黏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

所以养护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与质量,一般情况下应在混凝土浇筑后12-18h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21-28d,可采用洒水自然养护。

6 结 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不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会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会对工程安全、企业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一项好的工程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努力的成果。

猜你喜欢
用水量骨料粒径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基于多重点云与分级聚合的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高效生成方法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再生骨料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