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2023-01-12 13:20印陆飞
建筑与装饰 2022年3期
关键词:梁柱进场框架结构

印陆飞

南通明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300

引言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手段以及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都会影响到最终工程建设进度以及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在工程前期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对框架结构受力情况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监管,确保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手段与房屋建筑工程规划方案一致。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手段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下面将从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特征角度出发,对常见施工技术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1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特征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主要是结构的横向纵向荷载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模板工程时,容易出现变形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运用以及施工现场模板工程管理都有极高要求。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特殊情况,水平设置的横梁可以改变倾斜角度,与支撑柱结构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后,节约多层框架结构内部空间。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在结构灵活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按照内部空间使用需求,对结构进行灵活调整,这样不仅能够为施工阶段提供便捷性,也能提升整体结构延展能力。但由于结构高度与承载力有限,在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隐患问题,极容易影响整体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与高度。

2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常见施工技术问题

2.1 模板工程支撑问题

多层房屋建筑结构框架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模板工程部分支撑问题。由于前期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裂缝等因素,导致模板整体支撑能力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稳定性,也会影响后续施工任务进行。由于模板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材料多次进场。如果现场施工管理阶段材料进场质量控制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施工任务进行,各批次材料进场前没能严格按照质量检验流程进行检测,导致一些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混入到施工现场中继续投入使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施工任务进展效率,更由于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投入到模板工程施工中,导致局部模板工程支撑力与质量不达标,最终影响到整体工程使用安全性。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受经济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材料偷工减料或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导致整体模板工程受力不均匀,影响后续施工质量提升。

2.2 框架结构质量问题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框架结构部分施工质量问题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造成框架结构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源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方法运用,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原材料自身质量标准。如果所采用的原材料在质量标准上不符合框架结构施工使用要求,继续开展施工,虽然在初期阶段不会出现明显问题,但随着框架结构逐渐完善,对基层中的支撑结构压力不断增大,此时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也会逐渐凸显出安全隐患问题。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因素也同样会影响到整体框架结构施工质量,例如前期框架结构施工中出现。焊点不牢固的情况,在质量检查时并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隐患问题随着框架施工项目不断深入而体现,最终发现时,已经造成严重隐患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荷载承重计算不精准,导致框架结构出现超负荷承载的情况,原有框架结构发生形变后,整体承载能力与强度下降。造成框架结构质量问题,与不合格钢筋材料进场使用也有直接关系。在施工现场要加强材料进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要禁止使用,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框架结构焊接施工进行质量检验[1]。从施工与材料选择两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这样才能预防结构发生质量隐患问题。

3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常见施工技术问题防控措施

3.1 加强原料进场质量控制

针对模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加强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尤其是针对不同批次的进场材料,要保障材料规格一致,质量标准上能够满足施工使用需求,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中规定的质量强度标准,对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针对常见的。模板工程支撑问题,通过前期原料进场质量控制能够得到有效预防,确保投入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原材料,在质量标准与规格上与设计方案中的规定相一致,这样在接下来的模板工程施工中,才能避免由于原料自身问题影响到整体模板结构安全性。进场后的材料也要严格管理,避免由于存放不合理或后期保管、丢失等情况,导致模板工程施工中原材料质量下降。在特殊雨季,要做好原材料进场后的防潮防雨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原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对进场后的原料进行分区管理,避免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出现材料使用错误的情况。

3.2 开展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

预防多层房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要重点加强施工技术应用的全过程质量监管,尤其是针对框架结构施工中的细节部分,要定期开展质量抽查检验。任何一个阶段的框架工程施工结束后,都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体工程结构与重要焊接点进行质量检验。除此之外,细节部分的焊接点随着施工任务开展,也要及时抽查检验,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避免承载能力不稳定以及存在质量隐患的框架结构继续投入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开展中,既要保障质量管理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也要突出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监管重点部分。尤其是针对框架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隐患问题,可以在整体框架结构施工任务开展前制定现场管理计划,将管理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这样在全过程质量管控开展中才不会产生遗漏。

针对多层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开展防控时。除加强原料进厂质量控制与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之外,还需要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调整控制,尤其是当多层房屋框架结构施工中出现突发情况时,原有施工设计方案可能与当前工程建设需求不符合。继续按照原有施工技术方案开展建设任务,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在前期勘察中应当设置预留方案,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突发情况,快速启动应急机制,结合实际问题对预备施工技术方案进行选择运用,保障多层房屋框架施工任务能够在规定工期内完成。

4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4.1 横纵荷载精准计算

多层房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首先要加强横纵荷载的精准计算,对建筑结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可以运用分层法对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推算,在计算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底层支撑、结构刚度影响。使各个节点所分配到的弯矩能够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对于横向作用力的计算,可以运用D值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层间柱的相对侧位移变化情况[2]。在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水平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以在主体结构上下两端的约束条件下,对反弯点高度进行测算,预计出承重柱在不同转角处需要做出的结构优化调整,通过精准计算荷载作用内力,使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延长房屋整体使用寿命。

4.2 变形缝防控技术

多层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变形缝的预防控制,主要是提升结构承载稳定性。除此之外,在施工前,还需要对材料进行优化选择,严格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要避免投入到施工使用中。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受温差影响,也容易产生变形裂缝[3]。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要采取一定保温措施,确保变形缝不会产生。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墙体结构已经出现变形,要终止接下来的施工,对变形墙体进行修复调整,保障多层房屋建筑结构墙体平面施工质量安全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施工操作。墙体发生变形裂缝,主要受施工技术、施工阶段的环境温度影响。除此之外,也与沉降收缩有直接关系。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现场技术人员要掌握建筑结构具体情况,对可能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预估,从技术角度加以防控。特别是主梁施工位置,对于施工缝的处理要加强细节优化,保障建筑结构整体外观美观,同时也不影响使用功能。

4.3 节点施工技术

针对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进行节点处施工技术应用时,要重点针对框架结构的应用效果进行强化,从提升房屋建筑结构整体使用寿命角度出发,对节点施工部分进行科学设计。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要对各阶段图纸反复确认,围绕施工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定节点施工计划,尤其是框架施工中钢筋的受力位置,在具体施工操作阶段要严格按照设计顺序进行,避免出现主筋穿插顺序错误,影响整体框架结构承载能力的情况[4]。在梁柱交接点施工中,技术人员要从梁柱之间契合度角度出发,避免产生偏差。根据设计方案与技术要求,对切合度进行控制,严格按照预期规定完成梁柱施工操作。对特殊梁柱施工位置在施工操作结束后,需要对角度进行测量,如果发现角度上存在偏差,要及时做出纠正调整,即使细微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后续施工稳定性。现场技术人员要尽可能运用技术手段,减少主梁与次梁节点之间的箍筋面积,这样才能使节点与节点之间稳定连接,整体建筑结构也能保持稳定,原点受力方向不会受到影响。

4.4 梁柱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梁柱工程占据比例较大,施工操作阶段要对所选择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后续施工活动开展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对梁柱的强度与承载力进行控制。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要保障整体框架结构施工完整,避免出现结构受力不统一,或质量方面出现偏差的情况。在墙体梁柱施工时,选择内部填充材料,会结合现场混凝土浇筑方式对梁进行处理,主要是使用钢筋与混凝土结构完成施工。在梁柱内部填充材料时,要考虑与混凝土材料强度方面是否一致,将厚度控制在2~3cm之间。具体浇筑时,可以分层振捣,这样能够确保材料填充均匀。在填充过程中,梁柱施工要一次性完成,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间断,会产生梁柱承载能力下降的问题。在浇筑阶段,现场技术人员要参照梁柱施工高度,设置分层浇筑方案,首先对底部完成浇筑处理,完成后按照预期设计的分层方案分层振捣,并将混凝土材料浇筑到梁柱体内。在架梁施工操作中,现场技术人员要确保架梁水平与垂直方向与设计方案一致,这样才能确保整体框架结构的受力稳定性,在后续使用中,梁柱的承重也能保持合理状态。

以上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属于常规施工技术方案,当多层房屋建筑框架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或对房屋内部空间有特殊使用要求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调整,将多种施工技术方案相组合,保障房屋外部结构美观的同时,也确保内部空间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5 结束语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中,要重点针对进场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也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细节方面的把控。尤其是在施工实践管理中,既要从现场事故安全角度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后续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承载受力形式是否科学合理,现场出现任何细微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整体使用寿命。针对多层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优化设计施工技术应用方案,对提升房屋工程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工程施工现场需要具体强化的部分。

猜你喜欢
梁柱进场框架结构
强风环境模拟的建筑RC梁柱抗倒塌数值模拟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多方向梁与型钢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的性能设计分析
一种数控钻铣机床翻转夹紧工作台的设计与仿真∗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
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梁柱刚接与梁柱铰接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