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天津特色“无废城市”

2023-01-12 11:21撰文李柏彦
求贤 2022年12期
关键词:无废城市天津市天津

撰文/李柏彦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强调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统筹绿色发展、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命名表彰活动,天津市斩获五项大奖,这也是天津市在该领域获得国家级奖项最多的一年,体现了天津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快速发展和骄人成果。

全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坚决扛起空气质量改善的政治责任,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先后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1+4”行动计划,持续实施秋冬季攻坚行动、扬尘专项治理、VOCs专项行动,分季分时施策、逐行逐企精准,点面结合、条块并重,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各项措施快速、强力、有序推进,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天津市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取得历史性突破,PM2.5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首次进入“30后”;优良天数264天,同比增加25天,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3%,首次超过“七成”;重污染天数7天,同比减少3天,首次降到“个位数”。特别是2021—2022年秋冬季期间,全市优良天数143天,同比增加26天,其中,一级优天数占比由5年前的17.6%增长到41.3%,蓝天含金量大幅提升。

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好转,坚持“四措”治水、“三招”治海,全面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30%,农村、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每年10亿吨污水“由废转清”。“一河一策”治理入海河流,开展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罚”专项行动,规范整治1035个入海排口。到2021年,全市地表水优良水体断面比例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58.3%,12条入海河流从全部为劣到2020年的全部消劣,再到2021年总体达到IV类,实现连续跨越改善,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较十年前提升71.8个百分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动图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全国首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393.7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海总面积的9.91%,大力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目前,四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均为优良状态,每年有百万只候鸟前来栖息。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超过65%,“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效应初步呈现。渤海水质优良率提高到70.4%,渤海湾天津段蓝色碳汇总量增长9%,“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蓝色海湾建设卓有成效。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双碳”部署要求,坚持减污降碳一体推动、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制定实施118项重点任务措施清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牢牢把握减污降碳总抓手。协同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双碳”战略任务,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贯穿始终,突出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着力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调整,对标国家“1+N”政策体系,不断加强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系统推进,研究制定天津市相关工作方案。

切实加强碳排放管理。深化碳交易试点建设,持续扩展纳入企业范围,将电力、钢铁、化工等碳排放量超过2万吨/年的工业企业全部纳入配额管理。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2021年,天津市碳市场成交量507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加强碳排放数据监管,督导重点排放企业严格按规范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做好为企服务,开展现场专项帮扶,强化能力建设,上半年组织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能力建设培训600人次,解决企业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政策问题。

不断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试点建设工作,推动综合区域以及建筑、企业、工业园区、社区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建设,培育典型低碳建设案例和模式。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各园区完成2021年建设评价报告以及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实施环境保护企业“领跑者”制度,评选2021年度引领性企业,推动“要我治污”向“我要治污”转变。

持续开展绿色低碳宣传。强化宣传引导,聚焦关键,开展领导干部宣讲,编制《一翻通:天津碳达峰碳中和百问百答》等政策读本。形成矩阵传播效应,更新丰富“天津低碳”微信公众号内容,制作“环小津爱低碳”等新媒体产品。提高公众低碳意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传活动。发挥低碳科研优势,会同天津市科技局打造“双碳”科普基地,为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双碳”知识科普提供场所。

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近年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展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推动蓟州、西青、宝坻、津南等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蓟州和西青区王稳庄镇、辛口镇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可以说为全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了典型示范,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实践模式。

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高地。不久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主城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建成“无废城市”,其他各区推进创建不少于100个“无废细胞”,全域“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无废城市”体现的是节约循环的城市管理理念,源头上努力做到固体废物能减则减、产生越少越好,过程上努力做到“变废为宝”、充分资源化再利用,末端上努力做到安全处置、坚决杜绝二次污染。

“十四五”时期,天津市将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为重点,在机关、学校、社区、公园景区等,推进“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景点”建设,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进全域共建“无废城市”。积极倡导在全社会树立“无废”理念,从衣食住行等点点滴滴做起,多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少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最大限度减少废物产生,争当“无废城市”的参与者、建设者。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调整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用地结构,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实施“871”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序推进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区、“无废城市”创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

猜你喜欢
无废城市天津市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卷
深圳率先探路“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深圳等11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天津之眼》
“无废城市”如何建?让科学家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