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悲的人生,昂扬的斗志

2023-01-14 06:45冯秋莲
课外语文·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病树行路难刘禹锡

冯秋莲

★众所周知,诗歌是用来抒情言志的。诗歌的内容或者是作者的经历,或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诗歌的情感就是作者心声的自然流露,这种情感自然流露与作者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及“披文入情”,希望后来人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先探索形成文章(写就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诗文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沿着诗文找到诗文的背景,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是最深邃的思想也可以读明白,也可以被人理解。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经历与他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成正比。如南唐的李煜在经历亡国之后,其诗歌的内容基本都是抒发亡国之恨,表达一种往昔不再、内心悔恨的情感,如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了亡国之主的绵延愁绪。又如杜甫面对唐朝的繁华盛世,国君的开明,也曾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还有很多诗人,即使经历多次失意,依然保持着昂扬乐观的心态,更值得我们敬佩,如李白和刘禹锡。

一、浪漫的李白,将万千失意化作几团波浪

(一)《行路难》的创作背景

实际上,李白的《行路难》一共有三首,而本文所说的《行路难》(其一)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李白,字太白,其诗歌作品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李白也被称为“诗仙”。年轻时候的李白,风华正茂,受诏入京后供奉翰林(可以视为皇帝的秘书),经常陪侍皇帝左右,风光无限。但是,后来李白却遭小人构陷,被皇帝“赐金放还”。这组诗大概写在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为他设宴饯行,面对好友的安慰,李白特地写诗表明自己的心迹。由于此诗的体裁是乐府古题,我们不能像律诗和绝句一样对每一句进行划分,只能笼统地以诗句的排序来赏析。

(二)《行路难》赏析

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李白接受朋友宴请时的心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的朋友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同情和不舍,不惜重金来设宴饯别,所以李白用“金樽”“珍羞”代指这顿宴席价值昂贵。李白本身嗜酒如命,如果是在一般场合,一定痛饮三百杯,但是在这里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端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却不想夹菜,起身拔出剑环顾周围,内心惆怅起来。毕竟远离政治权力中心,身世如浮萍。“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和抑郁,内心微妙的变化就在其中。那么,诗人究竟为什么“茫然”呢?

第三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原来诗人“茫然”的是想要渡过黄河却遇到了冰川堵塞,想要攀上太行山又遭大雪拦路,总是不如意。这里是运用比兴的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仕途上的艰难险阻。诗人踌躇满志想要一展身手、报效国家的时候,却不能得到朝廷的任用,这不正是人生路上的困境吗?这就表明了诗人心有不甘,仍想展现自己、不辜负才华的雄心。

第四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里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中“垂钓”讲远古时代的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建立不朽功绩;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诗人运用这两个典故,也是在勉励自己,因为这两位古人前期也是不得意,后来才建立功勋,通过这两个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无限的信心。看到这里,想必同学们以为下文马上就是抒发诗人的斗志了,然而彷徨之情又一次呈现。

第五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是指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也指人生的选择。作者回顾了古人后,又回到了现实,再一次想到了人生路途的艰难,现在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彷徨无助之情又一次回环重现,难道李白将就此消沉下去吗?

第六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性格倔强的李白当然不会选择消沉,更不会在这样的离宴上表现自己的气馁和懦弱,他积极入世的态度如一支利箭冲破歧路的艰难,发出对未来的最强音——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前的困难不过是几团波浪罢了,而“我”终会横渡大海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强烈的自信心也给前路茫然的人们无限的信心、无限的勇气、无穷的力量。

二、现实的梦想,将几棵病树变作万木春苗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本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免了和州刺史,在扬州遇到从苏州返回洛阳的白居易,两者都是被贬的对象,两人初次相逢就已经惺惺相惜。在宴席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赠送给刘禹锡,诗中有一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表达了对刘禹锡被贬谪遭遇的同情和不平。而面对白居易的关怀,刘禹锡感到万分欣慰和感谢,也写了一首诗和友人共勉。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里面,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情感呢?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首联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作者借此联描述了自己二十几年的境况——凄凉无奈。当时诗人被贬到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属巴郡,朗州属楚地,又因为这些地方远离朝廷的政治权力中心,各个地方势力交错纵横,而刘禹锡本人又是外来的官,要处理这些事情自然难度非常大,大家可以想到诗人的处境真是万分悲凉。而更为悲凉的是被贬的时间跨度实在太长了,“二十三年”足够让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让一个毛小孩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而诗人就这样虚度了年华。“弃”可以解释为“抛弃”,精准地道出诗人被忽视、被抛弃的无奈和凄凉。

颔联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因为二十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很多的知己好友都已经离世,诗人只能孤身一人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罢了。一字“空”说尽了自己的孤寂。“烂柯”是用了王质烂柯的典故,说明此次回来有一种仿若隔世、物是人非的感觉,昔日熟悉的场景变得陌生,真可谓沧海桑田。这也暗示了诗人被贬谪时间的长久,又比喻世态的变迁,当然还有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意蕴十分丰富。

首联和颔联讲述了自己的悲催人生,让人读后不觉感触万分,真是悲凉,让人不忍再读。然而下面的两句诗话锋一转,竟有意外的惊喜。

颈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联其实是对应白居易相赠的诗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其实就是为刘禹锡抱不平。此联正作为回应,他以“沉舟”“病树”来比喻自己,看起来好像消极颓废,实则更有深味:我虽是沉舟,但千帆竞发;我虽为病树,但万木皆春。反而用此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岁月而忧伤,诗人在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开朗、乐观的心态,正如他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中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原来他这棵病树啊,也会焕发无限的春意。此联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而变为激昂的曲调。

尾联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此联顺着上面的昂扬精神来回应白居易,也点明了题目中酬答白居易的意思,明确告诉白居易,自己对未来不会丧失信心,更不会一味地消沉下去,其实也是在劝慰和鼓励白居易。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来吧,白居易,我们不妨喝下这杯酒,一起继续奋斗吧!此情此景充满无限的乐观情怀,也让人无限敬佩。

三、理想与现实,当有昂扬精神

诗如人生,人生如诗。学习了这两首诗,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触动。人生在世几十载,岂会一帆风顺,总有几番风雨几多愁绪。只要有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勇气,定能冲出困境。我们也不妨以李白和刘禹锡作为学习的榜样,面对挫折与不顺,仍不改自己昂扬的斗志、激昂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笑迎风云变幻,才能勇闯人生之路。

猜你喜欢
病树行路难刘禹锡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两手
赏牡丹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朋友
橘殇
如何正确砍黄龙病病树
《刘禹锡 陋室铭》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