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湿地二题

2023-01-15 20:57孙喜伦
绿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扎龙丹顶鹤白鹭

◎孙喜伦

扎龙湿地观鹤舞

扎龙是丹顶鹤的故乡,在齐齐哈尔东南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扎龙”在蒙古语里意为饲养牛羊的圈,满语意思是大雁落下的地方,达斡尔语指潮湿的地方。

我来扎龙这个夏日,风爽日丽,天高云淡,穿行在芦苇丛中的栈道上,郁郁葱葱的茫茫湿地如诗如画,纵横交错的沟汊河道,把芦苇荡点缀得生机盎然,芦苇在风中极有气势地向远方涌去,又向身边涌来。芦苇荡间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水浮莲、菱角等水生植物,芦苇丛中常有各种水鸟飞起。远处的蓝色湖面上,波澜不兴,浩渺一片。徜徉在这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北国水乡,欣赏着不时飞过、自由遨游的野生珍禽,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扎龙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1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700平方千米,面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但核心区有水的面积似乎没有想象中那样大,不一会儿,我就走到了栈道尽头,来到一片岗地上,前面是大片的草地。

饱览了满眼的芦苇沼泽后,便去观看放飞丹顶鹤。每天四次的放飞是定时的,时间尚早,只见草地边有游人在逗鹤,两只散养的鹤举止优雅,富有绅士风度,一副大明星的气派,任你与之合影,可当你去逗它而它被逗急了时,就会向人追逐,吓得你一下子惊叫着跑开,引来人们一阵哄笑。

放飞丹顶鹤是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当铁笼子的门打开时,数十只丹顶鹤便飘然而出,那么轻盈,那么欢快,两条腿像时装模特或芭蕾舞演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一举一动都充满乐感和舞蹈语言。人类的舞蹈——芭蕾、华尔兹、伦巴等,或许就是从鹤身上模仿来的。忽听放鹤员发出一声长鸣,霎时天地颤动,一只只丹顶鹤曲颈举翅,羽毛张弛,迫不及待地一跃而起,飞向蓝天,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只见这些大鸟双腿向后用力伸直,硕大而强壮的翅膀有节律地忽闪着,“白衣黑袖”映衬着鲜红的面颊,鹤唳之声盖住了人们的欢呼,鹤的神勇和飘逸在这一时刻完美地结合,并在人的记忆中凝结成了永恒。我忽然间就有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的感觉,仿佛人鹤之间有了一种沟通,让我有几分陶醉与神往,也真想融进这湖光天色中,与鹤同翔……

放飞的丹顶鹤在空中盘旋了十几分钟,便陆续降落下来,翅膀张开时那边缘上黑色的羽花,此时犹如一把收紧的伞,变成了黑色的尾羽自然垂落,一只只落在笼子前的空地上,并在放鹤人的驱赶下,向不远处的水草奔去。人们像围观大明星一样,一下子围拢上去。这些丹顶鹤也真的见怪不怪,以至与人混杂着站在水边上,任你拍照。鹤们用尖尖的嘴,亲吻着飘荡的芦苇,在水边寻食。

丹顶鹤可说是美的精灵,那鹤头上好像镶嵌着一撮殷红的绒球,又像戴着一顶小红帽;它羽毛洁白滑润,长而弯曲的黑色飞羽,像裙子一样覆盖着尾部;它的喙和颈长长的,两条长可及尺的纤细的腿呈钻黑色,使得它的身材秀美,似乎是“上帝”造物时,为其在浅水湿地中活动觅食而精心设计的,蕴含着大自然的玄机。鹤的典雅美丽在于它整体的和谐,而这美的奥秘无疑是那黑与白的艺术,以及那玉羽霜毛之上的渥(朱)顶丹砂,如同安娜·卡列尼娜在一次仕女如云、花团锦簇的舞会上,着一身淡雅的服装,更衬托出她的天生丽质。丹顶鹤像世间秀外慧中的灵性女子那样优雅,在举翼投足之间,在引颈婉鸣之际,已经流露出超凡脱俗。丹顶鹤静则亭亭玉立,动则缓步轻移,飞则直冲云天,加之性情温文尔雅,与人和睦友善,博得了人们的喜爱。难怪古人对丹顶鹤大加赞美:“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清冥”(薛能《答贾支使寄鹤》);“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

短暂的“放风”后,鹤们又在放鹤员长长的竹竿驱赶下,不舍地回到了笼子里。我一时产生一种为鹤们不幸的感觉,我看到了它们眼中的无奈,甚至担心刚才放飞时迟迟未归的四只鹤,归来时是否会受到惩罚。

丹顶鹤作为中国的文化“图腾”,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视为吉祥的化身,视它头顶的红髻为“红运当头”。在中国古代的吉祥物中,有龙、凤、麒麟、仙鹤,只有鹤是真实存在的。

国人素有以“松鹤图”贺寿的习俗。松在古人心目中是“百木之长”,《礼记·礼器》中有“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的说法。所以,松除了是一种长寿的象征,亦寓有志有节之意。对于动物来说,一般个体越大,其寿命相对越长。鹤属于个体较大的鸟类,自然在鸟类中是比较长寿的。丹顶鹤的寿命一般可达50~60岁,这在古人看来算得上高寿了。《淮南子》上说:“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相鹤经》说鹤“寿不可量”。又据崔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鹤作为一种美好的艺术形象,与长寿之松并列象征长寿本无可非议,然而,从生态学角度讲,松树生长在高山丘陵中,丹顶鹤栖息的湿地并无松可栖。再说,鹤脚没有蹼,后趾又很短,且高于前三趾,因而它的脚趾无法抓住树干,加之体形高大,并不具备栖身于树的本能。“松鹤图”虽有悖于科学,但表达了人们对长寿安康的向往,以及对志节清高的追求,其寓意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其实鹤能否上树也无关紧要,因为《抱朴子》早就说过:“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也。”这种巧妙的说法,既维护了鹤能上树的神话,又为生活中的鹤不能上树作了注解。

我想,古时的鹤一定比现在多得多,不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为什么到处都有鹤的身影?

在扎龙,我又想起儿时在农村的春秋季节,常常看到天上的鹤阵北来南往,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鹤们用矫健的翅膀,擦拭着托起它们的蓝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曾带给我无限的遐思。可我从丹顶鹤放飞中却发现,这些翼展达2米的大鸟,在天空盘旋时,虽然也能充分展现出无比优雅的风姿,但它们缺少了对大自然的渴望,似乎只为了进行一场表演,鸟儿固有的野性正逐渐丧失。

丹顶鹤是环境质量好坏的指示鸟,是“湿地之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湿地和丹顶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关系着人类的未来。对此,我们任重道远……

七星河湿地白鹭飞

从完达山余脉起源的多股溪流,汇集成一条大河,这条河顺着地势,滔滔向东北方向流去,因流出了北斗七星的瓢状形态而得名七星河。七星河在三江平原的腹心处,遇到了一片面积巨大的洼地,形成了大面积的漫滩,遂有了七星河湿地,面积达2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76.9平方千米,素有“三江明珠”之誉。

来到宝清县北部的七星河湿地,人们分乘电瓶车,沿一条环形沙石路向湿地内部行进。但见风和日丽的蓝天下,苇草萋萋,芦海腾浪,水波涟涟,不时为水草中起舞的各种水鸟而兴奋,忙着调整相机焦距时,鸟儿已经飞远。随着电瓶车的行进,会看到悠闲自得的白鹭、三五成群的野鸭子、翩翩起舞的丹顶鹤……不仅仅是各种水鸟,水也让湿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绵延不断的芦苇,为湿地穿上一身绿装;风中的小叶樟,摆动着红色的叶穗;夏装还未褪尽的香蒲,挥动着一枝枝紫色的蒲棒……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面映入眼帘,一种震撼心灵的强烈感触油然而生。

登上观鸟台远眺,只见一条蓝丝带般飘逸的河流,从湿地中间穿过,弯弯曲曲,浩渺澄碧,一河流光,它就是这片湿地的创造者七星河;一丛丛芦苇、香蒲,俏立水中随风摇曳,如连绵的碧浪,黄绿交错;一块块金灿灿的黄色,是秋风染过的草地,斑斓的色彩如一幅偌大的油画……忽而,一群群鸟儿冲天而起,在空中翱翔嬉戏;忽而,一只只白鹭在芦苇丛中徜徉,旁若无人,优雅悠闲。这种白色的大鸟多停留在远处,有的像雕塑般站立,或许是在等待送到嘴边的鱼虾,因而得一俗名“长脖老等”。因七星河湿地白鹭的繁殖种群达500只以上,这里被命名为“中国白鹭之乡”。

古人对白鹭的赞美早已有之。在唐朝三大诗人中,诗仙李白有“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的诗句,诗圣杜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诗魔白居易诗中有“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的精彩描述。清代朱畹“细雨来时鹭正飞”、唐代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等诗句,写的就是广袤湿地上的白鹭。而在郭沫若笔下,“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不但让七星河湿地具有了诗情画意,更浑然天成地融为湿地文化的一部分。有了白鹭,略显寂寥的湿地便有了灵气和灵性;有了白鹭,湿地给人的印记就不单单是水草丰美,而是人禽合一的和谐统一了。

走在人工修建的原木栈道上,芦苇丛轻摇慢摆,叶叶交织像在私语,并将水香、草香、芦花香送人心脾,真让我有种天地间豁然开朗、生命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这里的天空高远而蔚蓝,这里的空气清新而洁净,这里的一切,如一首古韵悠扬的诗令人感动,一股对湿地古韵的赞叹油然而生,我的心灵变得恬淡。

一位女子指了指茂密的芦苇,问身边人:“芦苇古代叫什么?”“叫蒹葭。”有人回答。只听她细声朗诵起《诗经》中那首著名的诗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湿地之美,独在于水。有水的地方叫湿地,湿地就是大地的“伊人”。我此时的脑海中,两千多年前芦苇摇曳的水边,还有一对深爱着的男女,似乎穿越而来。我感叹:湿地,诗意之地!并由此想到了我们的先贤,他们对湿地、对大自然既具有诗意的眼光,更具有诗意的心情,常常把游览的脚步,移向这些看似荒凉的地方。虽然,诗不能带给人物质的需求,但是,诗却能检视生命的质量。

湿地是一片绿色的海,有海的韵味;湿地是一首绿色的诗,有诗的激情;湿地是一支绿色的歌,有歌的柔美。

在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都选择“逐水草而居”,湿地成为许多文化、文明圣地的发源地。湿地是人类生命的绿洲,灵魂的家园。湿地的美恬静而淡泊、空旷而幽远,蓝天和白云涂抹它永恒的底色,野花和芳草带给它盎然的生机,河湖和溪流赋予它飘动的灵性,飞鸟和游鱼又增添它生命的活力。湿地是一片绿色的海,有海的韵味;湿地是一首绿色的诗,有诗的激情;湿地是一支绿色的歌,有歌的柔美。

在七星河湿地观光时,一位当地文友告诉我,不久前一位日本专家来这里考察,恳请地方政府保护好这块湿地,他说这块湿地能直接影响到日本的气候。我听后感到惊讶:这个地球是不是太小了?

专家学者对大自然的描述准确而富有诗意,他们把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湿地是“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湿地实在太重要了。

多年来,我总是心存隐忧:经济的需求已经使大量湿地失去了它的美丽,人类挺进湿地深处的脚步已经走得太远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地处三江平原的双鸭山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如今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七星河、安邦河、雁窝岛、千鸟湖、挠力河、珍宝岛等湿地,从西到东连成片,绵延300多千米,成为全国黑土湿地的核心区,被誉为“黑土湿地之都”。

“爱护湿地就是爱护人类的未来”——这是我们用巨大的教训和损失,才换来的深刻认识。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珍爱湿地,就是珍爱生命的栖息地。任何美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湿地亦然。人类绝不可短视,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这不多的脆弱的湿地,让湿地永远为我们贡献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食粮。

七星河湿地是三江平原黑土湿地的典型代表,与七星河湿地的一次亲密接触,让我感受了湿地文化的意蕴,领略了北大荒的原始风光,使我脑海中不再只有“北大仓”的印象,而又恢复了“北大荒”的记忆……

猜你喜欢
扎龙丹顶鹤白鹭
三只丹顶鹤
白鹭于飞
白鹭
带春回扎龙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鹤之灵
初秋游扎龙湿地有感
七绝·游扎龙湿地(外一首)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