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肿瘤放疗中低温热塑体膜固定与碳纤维腹板固定技术的定位效果比较

2023-01-15 14:06程滔滔
智慧健康 2022年29期
关键词:腹板碳纤维盆腔

程滔滔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放疗科,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在盆腔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是杀灭病灶组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临床干预手段之一,在盆腔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放射物理与放疗设备的不断发展,特别是IMRT及3D-CRT等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愈加广泛,体位固定装置的选择对提高摆位准确性以实现精确放疗至关重要,在放疗执行过程与放疗计划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3]。在四肢和头颈部等活动度相对较低部位的放疗中辅助工具固定较为易于实现,而盆腔及腹部等部位肿瘤放疗的过程中因大面积皮肤牵拉、皮下脂肪厚度、膀胱充盈度、餐后时间、腹式呼吸及患者自身体重等多种因素易于造成摆位误差,降低重复性,影响剂量分布变化,进而增加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肿瘤局部控制率[4-6]。本研究选取68例接受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分析了盆腔肿瘤放疗中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与碳纤维腹板固定技术的定位效果差异,以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盆腔肿瘤精确放疗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低温热塑体膜固定组与碳纤维腹板固定组,每组各34例。纳入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且符合放疗适应证标准。低温热塑体膜固定组患者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46~81岁,平均(61.23±6.84)岁;其中前列腺癌2例,直肠癌15例,宫颈癌17例。碳纤维腹板固定组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43~82岁,平均(60.54±6.92)岁;其中前列腺癌3例,直肠癌16例,宫颈癌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于本研究知情同意。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全程监督。

1.2 定位方法

1.2.1 低温热塑体膜的制作和固定方法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宣教使其了解低温热塑体膜制作的注意事项及程序,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紧张情绪。患者于体架中央取仰卧位或平卧位,并依据病变范围调整上下位置。为避免移位导致的皮肤牵拉可嘱其抬空一下臀部。并嘱患者呈舒适位,双上肢上举,并保持体架中线与三维激光灯纵行线束一致。将体膜置于70℃~75℃的恒温水浴箱软化透明,取出后吸干水分,于患者体表左右两侧平铺均匀。依据患者体重就体型预设会阴下梯形扣槽及四个外道或内道扣槽,在低温热塑体膜冷却过程中在脐窝按下作为凹形标志,并于大腿内侧、会阴下等网膜边缘用手指反复抬起,避免冷却过程中低温热塑体膜上下切缘造成过分箍压患者表皮。待其冷却后解开扣槽压板,嘱患者静卧,轻柔取下成型体膜,继而将体膜及患者表皮水分擦干并重新扣置,以避免体膜的初次制作牵拉患者皮肤。在体膜和患者皮肤上对所需位置对应线进行标记[7]。

1.2.2 碳纤维腹板定位方法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宣教使其了解碳纤维腹板定位过程的注意事项及程序,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紧张情绪。定位时嘱患者于碳纤维腹板上取俯卧位,并将口鼻置入腹板前方的口鼻凹槽,调整体位,双上肢上举并抱肘关节,舒适体位状态并保持下腹位于腹托内,在患者腰骶部划线定位扫描[8-10]。

1.2.3 定位效果比较

依据患者在治疗床上的仰卧姿势,将患者的左右、头脚、腹背分别统一设定为X、Y、Z轴。治疗机器及治疗靶区参数的设定采用MLP或中心治疗技术,将患者定位后做三维激光灯十字标记,拍摄模拟治疗片及正位片。以三维激光灯于加速器治疗床上根据低温热塑体膜或碳纤维腹板固定患者背部上标记重复对位,固定患者后输入定位时各参数,双曝光法拍摄相同参数验证片。统一比例后依据骨性结构重叠并测量各轴线移位。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显示头脚(Y轴)方向移位范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X轴)、腹背(Z轴)移位范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

3 讨论

盆腔肿瘤是常见肿瘤类型,但是该类肿瘤病灶所处位置具有特殊解剖结构,影响治疗进行。放疗是盆腔肿瘤治疗中重要治疗手段,为提高放疗效果,促进精准放疗,在此种治疗中必须科学固定体位。体位固定不良导致摆位误差较大,对盆腔肿瘤病灶部位均匀控制放疗剂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放射剂量不均匀分布,直接影响局部病灶控制,同时不利于肿瘤放疗并发症防控。碳纤维腹板固定技术、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皆为盆腔肿瘤放疗常用定位技术,均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在实际定位效果方面存在差异[11]。在分析定位技术可行性时,应综合考虑呼吸运动影响,力求缩小摆位误差,促进放疗控制率提高,同时改善放疗增益比。两种技术应用原理不同,其应用优缺点也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近年来放射物理与放疗设备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精确治疗、精确计划与精确定位已成为现代放疗的重要目标[12]。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盆腔肿瘤的放疗中摆位误差是造成其精度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13]。研究显示在定位与治疗时膀胱充盈度的差异及身体扭曲、俯卧不平造成躯体轴转均有可能引发患者体内解剖结构与相应射野标记不符。此外患者不自主的运动和紧张状态逐渐缓解,以及摆位中搬动患者并牵拉皮肤均为造成体位不一致的常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体重增减可严重影响靶区的精度[14-15]。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的发生可能显著增加靶区剂量分布的不确定性,明显降低靶区剂量精确性,造成其计划值与实际受量的差异加大,影响肿瘤患者放疗的控制率及治疗增益比。

为进一步提高盆腔肿瘤的放疗中摆位的精确性,本研究分析了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与碳纤维腹板技术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定位效果差异。结果显示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碳纤维腹板技术摆位准确性显著优于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显著降低摆位过程中头脚方向的移位,且操作相对简便,有助于精确放疗的实现。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在热塑体膜冷却塑性的过程中的回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不同体型的患者对模具的拉伸程度不同。此外在安放固定体膜时头颈部和腹部外形轮廓的差异亦增加摆位误差的发生概率[16]。采用碳纤维腹板固定时患者取俯卧位,并取舒适状态保持下腹部位于腹托内,小肠可在重力作用下充分下垂,可降低膀胱及小肠放疗时的受照体积。有研究表明采用碳纤维腹板定位可有效降低膀胱及小肠的受照剂量,从而缓解放疗反应,为>50Gy的推量放疗提供了实施条件。此外碳纤维腹板俯卧位固定时标记于相对平坦的患者背部,降低呼吸运动和憋尿尿量差异造成的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可重复性[17-18]。然而部分造瘘及年老体弱患者对于长时间的俯卧耐受性差,难以承受定位过程,因此采用仰卧位的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有助于定位的实施。

综上所述,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碳纤维腹板固定技术摆位准确性优于低温热塑体膜固定,以达到精确放疗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但在固定方案的选择时仍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腹板碳纤维盆腔
矮塔斜拉桥钢箱梁超高腹板局部稳定性分析
腹板开口对复合材料梁腹板剪切承载性能的影响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波形钢腹板箱梁腹板受力分析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箱梁腹板剪力分配规律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