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路径研究

2023-01-16 08:56张晓娜
智库时代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大学

张晓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新时代开展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思政教育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效,一直是教育界、国家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思政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把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大学教育不仅要通过思政课来实现德育,还要把思政作为课程思政的方向,把政治理念纳入不同学科。尤其重点加强高校其它学科的思想政治建设。高校在新时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振兴担当的新生力量;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国家要想在民族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树立起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国家如此,高校也是如此。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受众广、课时长的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课程,把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树立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牢牢将育人意识融入头脑中,大力推进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培养出具有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的高职学生。

二、中国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坚定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

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是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几千年来,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世界文化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高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感,进一步导致缺少文化自信。通过使用问卷星发放关于中国文化认同现状的问卷,某职业技术学院选取九个班学生填写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60.4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更不会用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由于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更关注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他们忙于专升本、考级考证、实习找工作,只有10.62%的学生愿意静下心来花时间阅名著、读经典。69.4%的学生喜欢过西方的节日。53.21%的学生认为外国的东西质量比国货好,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买洋货。57.73%的学生更认同西方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例如: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63.27%的学生没有认识到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他们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这些高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现状让人堪忧。他们急需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激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二)推动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需求

培养新时期的工匠意识,是中国建设由“制作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所在。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工匠。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目前,人们还普遍存在着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把工匠看成是体力劳动者,这对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非常不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和尊重工匠,有些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被后世所广为推崇,比如:鲁班、蔡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尊重工匠、崇尚劳动的精神养分,来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另外,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精益求精是古代工匠们的至高追求。因此,中国文化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三、中国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

生硬地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情感上的排斥,效果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要自然融入,犹如盐溶于水,润物细无声。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立体化教材《成功之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2、3、4、5单元为例。经过整理,将中国文化的融入作了如表1的安排。

表1 中国文化的融入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解、学生内化知识为主要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学习和内化是主要任务,但涉及的认知目标多为低层级目标,如识记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绝对主体地位。部分高职学生惰性强,主动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听讲,常出现课堂上玩手机或睡觉的现象,课堂参与度低,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究的好奇心,也难以解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参与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智慧职教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

线上教学活动先由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提前发布学习资料,学生在平台上观看或下载教学视频及其它学习资料,自主学习知识要点。接着,学生尝试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每一课知识点的练习和思考题。基于课前学习的作业和任务能够及时暴露学生学习的问题与不足,提示通过后续课堂教学加以解决。例如:教师利用优秀网络资源(如CHINADAILY、21世纪英文报、蔡雷英语、学习强国里“传播中国”、中国大学MOOC等)收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文化元素材料上传至智慧职教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入智慧职教进入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智慧职教的“讨论”中与同学或教师进行在线讨论交流,最后完成在线作业检验效果。教师通过学生在智慧职教学习平台上的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在线作业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线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环节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和评价。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立体化教材《成功之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Unit8 Public Health为例。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并上智慧职教平台查看中英文资料,提前了解文中提到的flu epidemic、infectious disease、asthma、malaria、diabetes、vaccination、symptoms of the flu等英文表达和传统中医的疗效介绍。课上,教师利用智慧职教上的自动分组功能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为学生设置presentation的主题。利用本单元中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常用句型,介绍自己或家人看中医的经历和中医的疗效。在小组展示准备阶段,学生利用手机或笔记本上网搜索资料,同时结合课前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上上传的资料,在小组内积极开展讨论,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随时请教,最后小组内确定展示内容和展示方案。在教师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环节。接着,教师利用随机选人,抽取四个小组进行展示。小组展示结束,教师利用平台上的投票功能,让学生们依据四个小组的展示表现进行投票。然后使用平台上的“摇一摇”功能选学生点评得票率最高和最低的两个小组,请学生评价这两个小组展示过程中存在的知识和技能上的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讲评。最后,融入中国文化的拓展。教师利用平台上的头脑风暴,让学生思考罗列中成药在对抗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为思辨讨论提供生动鲜活的例子,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医的信心,了解中国医学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课后,学生们反馈知道如何用于英语介绍中医的功效,有机会很愿意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医。

(三)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作用

第一,建立与大学英语教学相适应的中国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诗词大会、传统体育比赛等,打造浓郁的校园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第二,开设“英语角”。英语角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比如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比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备赛过程中,查阅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了解传统史学文化、神话传说、传统美德、古代科技、传统节日、文学名著、饮食文化、绘画书法、中医养生和中华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演讲比赛的过程是进一步内化吸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学生以赛促学,教师以赛促教。学生更深入广泛地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英语角”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让参与活动的外教和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第三,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云班课、课堂派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记录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电影、动漫、公益广告等素材,并鼓励学生积极留言、提问、互动交流,从而拓宽学生中国文化学习视野。

(四)提高教师中国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教师是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的关键人物。中国文化教育质量和教师自身水平密切相关。提高师资队伍的中国文化素养是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并非每位教师会主动思考,将中国文化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到大学英语课教学中去。其二、有些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海外留学的经历,但是对中国文化认识存在部分缺失。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三,对融入课程的中国文化内容还缺乏系统梳理。其四,对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领悟。

鉴于以上问题,首先,加强教师中国文化素养和提升知识水平的培训必不可少。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必修内容。通过传统文化专题报告、教研工作坊、教学观摩和优秀课程教师教研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提升中国文化教学教研能力。其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资源建设和交流研讨时涉及到的吃不透、拿不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要主动研究学习相关书籍文献或向专业的教师请教,一定要做到精确周密,不能信口开河,以免误导学生。此外,学院鼓励和组织教师针对融入中国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查找收集资料,统一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和互相启发。

四、结束语

全球化的当下,在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高职学生们面临着各种文化困惑和冲击。如何帮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们担负着重任。因此,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教学生外国文化,同时更需要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确保学生既学习英语,又了解了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