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校园规划的议题与框架

2023-01-16 10:18江立敏
建筑技艺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韧性规划

江立敏

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不仅对城市和社会造成了一定冲击,在大学校园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引发了建筑师和规划师群体对于大学校园的韧性、恢复性与可持续性的探讨[1-2]。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同样萌发了对于韧性和恢复性的理念与理论、实践方向与路径等议题的探讨。

韧性(Resilience)一词包含了弹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等内容[3-4]。“韧性校园”(Resilient Campus)引申拓展自“韧性城市”概念。根据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的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当代中国的大学校园是建成环境与使用者高度聚集的活力社区空间,具备一定的城市和社会空间属性。当我们将韧性城市概念引申到校园环境,便产生了韧性校园的概念雏形[5]。

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一文中,笔者提出韧性校园的定义具有丰富的内涵。除了传统的应对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灾、雪灾等)、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的挑战,还包括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等事件对校园这一“小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复合化要求。这既要求大学校园在面对潜在灾难性事件和灾害时,能够保护在校师生的生命和安全,也包含了在风险性事件中,仍能保持日常运营的连续性,或在突发事件后迅速恢复运行的能力。韧性校园需具备但不局限于如下几种特征:多样性(Diversity)、冗余性(Redundancy)、鲁棒性(Robustness)、恢复力(Recovery)、适应性(Adaptation)、学习转化能力(Ability to Learn and Translate)、包容性(Inclusiveness)等[5]。

本文尝试对韧性校园规划的定义、核心议题、框架与规划设计策略进行初探。其概念意义不仅在于完善大学校园的功能和韧性,同时也在于培养在校师生的可持续与韧性发展理念。

1 韧性校园概念内涵与构成

1.1 什么是“韧性”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领域一直在从邻近学科和跨学科领域吸收新的概念,并转化为自身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法,“韧性”的理念也是如此。尽管“韧性”一词在近期才出现在规划师与建筑师的词汇表中,但“韧性”并不是一个新名词。“韧性”源自拉丁文词根“resilio”,本意是“受损后恢复”。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性思维模式的兴起,“韧性”一词进入生态学领域。加拿大理论生态学家克劳福德·斯坦利·霍林(Crawford Stanley Holling)于1973年发表的文章《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中,对工程韧性和生态韧性进行了划分,并将工程韧性定义为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或稳定状态的能力。而生态韧性则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外界干扰的稳定程度,强调系统的多重平衡而非单一平衡[6]。

在由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发起的美国国家韧性倡议计划(National Resilience Initiative)中,给出了如下定义:“所谓韧性,是指当系统面临重大破坏时,仍能保持适应性和运作”。韧性通常隐含着积极的潜在属性,具备韧性的实体在面临重大破坏与危机后,其恢复后的存在状态会比之前更强[7]。

作为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城市韧性是当前重要的城市议题。人们普遍认为,韧性是满足各种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所需的特征品质[8-9]。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共同得主山形与志树认为,在城市规划背景下,韧性思维可用于提高现有和未来发展的应对能力,并帮助城市规划实现其本质目标。韧性思维还提倡将灾难性事件视为一种发展机遇,借此改善城市或地区的现有条件,加快城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速度[10]。

1.2 韧性校园的概念来源

在韧性城市和其他领域的韧性讨论基础之上,有关韧性校园概念与定义的讨论,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思维路径的结合。

一方面,韧性校园理念延展自韧性城市理念[2]。韧性城市是韧性概念运用于城市领域的产物,它承认扰动是城市运转中不可避免的,关注具有不确定性的外部扰动及系统运行的日常波动对城市的影响,强调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主动提升城市应对扰动的能力[11-12]。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空间中的子系统,同样具备城市空间要素与功能属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与社会挑战。大学校园的韧性解决方案显然亟待定义和探讨。

另一方面,大学校园的物质空间和空间行为具有一定特性。大学生活与城市密不可分,但也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活动轨迹[13]。环境行为学认为,环境对于人具有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alism)和相互渗透论(Transactinalism),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同时人与环境的互动也将形成新的环境使用模式[14]。韧性校园的理念必然自下而上地来源于使用者对大学校园生活与环境空间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尽管大学校园包含于城市复杂生命体中,但部分意义上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15]。大学校园的道路和景观系统可与城市无缝对接,同时具备相对独立的运转系统,拥有独立的物流、供应链、生活圈层、社交网络等,内部城市次级系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运转。这个特征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于大学校园需要被独立讨论的认知,同时也为韧性校园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思路,如宿舍区在规划时便考虑是否独立运转,以便在突发事件期间不影响师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1.3 韧性校园的国内外研究关注

国内早期有关韧性校园的研究多偏重于校园的心理韧性,2020年前后逐渐增加了防灾角度的校园韧性研究,但整体而言相关研究较少,且未进行定义和系统梳理。

容志与赖天在《基于韧性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一文中,认为大学社区的韧性必然具有混合型特征,大学社区的韧性兼具工程和演进等多种属性。因此需要明确大学校园韧性的各个组成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才能全面理解大学校园韧性。容志与赖天认为,大学社区韧性是一种“综合集成的韧性”,其优化完善依赖于多元主体的协同联动与积极配合,可将其细分为组织韧性、空间韧性、治理韧性、文化韧性与数字韧性五大韧性[2]。

与韧性校园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在实践领域虽有部分设计咨询机构对其有所关注,但关注点主要为新冠疫情对校园的影响,因此韧性分析也多出于防疫角度。在韧性城市方面,作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Environmental,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SG)的重要领域之一,有一定的咨询机构对其进行了韧性框架研究。

Hanbury建筑设计事务所认为,当下韧性校园研究还在起步阶段,高校缺乏韧性建设指导,缺少预算,弹性校园规划和实践的案例也很有限。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方面,高校是最积极的群体之一,目前亟需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更好地联系起来。相关研究强调了校园生态系统的三个维度:建筑和自然环境、金融和经济环境,以及更广泛的社区复原力/领导力。这些维度对校园韧性至关重要,应该成为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建筑和自然环境包含建筑物、自然环境和景观、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庇护所和紧急服务;金融和经济环境关注校园的债务韧性;社区复原力/领导力则认为大学校园可以成为“增强民间社区韧性的关键催化剂”,强调校园与社区的互相影响[16]。

1 大学社区韧性的构成

2 高校校园防灾韧性作用机制

史密斯设计集团(Smith Group)和仲量联行的研究报告《韧性校园建设道路》,则着眼于后疫情时代的校园建设,关注新冠疫情对校园使用的影响。报告首先肯定了校园物理环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并从学术研究、建筑系统、教室系统安排等方面,针对后疫情时代社交距离增加的情况,为促进校园逐步从困境中恢复、实现韧性发展提出建议,包括通过建模优化室外空间、活动室的开放程度,促进师生在校期间的独立性;运用空间算法快速计算“社会距离”下所有校园的最大空间占用率;针对不同课程规模进行课程体验设计,如错开上下课时间、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利用户外空间等;为科研活动制定固定的时间表;将建筑内空气过滤等级提高到MERV 13,并全天候运行空气调节系统(HVAC)[17]。

在奥雅纳公司(ARUP)撰写的《城市韧性白皮书》(Urban Resilience Whitepaper)中,以城市韧性为核心话题,打造了四维韧性分析框架:健康与福祉、经济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领导力和战略,并进行了韧性要素的横向分析:水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在横向维度剖析的基础上,奥雅纳公司从研究范畴上进行纵向分析,对全球韧性、国家韧性、城市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社区韧性、建筑韧性等不同尺度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对应的韧性发展框架,并与世界各地的基金会、政府机构、城市建设公司建立合作,将已有的韧性建设框架与各地发展实践相结合[18]。

1.4 韧性校园的构成内涵与定义

笔者认为,韧性校园是指大学校园中的系统与要素在面临重大风险与挑战时,仍能保持适应性和弹性,维持校园学习、科研与生活的持续运作。大学校园的韧性能力则是指校园空间受到强力扰动后不仅能恢复到初始状态,还可能具备动态调整、变化以适应外在环境的能力。

韧性校园概念不仅着眼于单一要素,同时需要对整体系统进行通盘考虑;不仅关注当下,也需要对过去和未来进行全方面的审视,渗透进大学校园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中。事实上,韧性校园应当起始于策划与规划时期,并在校园建造时和建成后不断审视和评估,在运营过程中和突发情况下不断调整和适应,使校园系统始终维持在相对最优的动态平衡中。

1.5 韧性校园与韧性城市的异同

如上文所述,韧性校园理念来源于韧性城市,其理论框架的内涵部分同样继承自韧性城市。但大学校园具有自身特有的话题和关注的议题。校园中不仅包含普适的城乡空间生活,同时关注科研、学习及特有生活要素。大学作为微型城市的独特性是韧性校园有别于韧性城市的特别之处,换句话说,韧性校园关注大学校园中每日学习、科研、生活环境中的韧性。使用者的行为特征、空间使用方式,对韧性校园规划做出了指引和限定。

韧性城市更关注气候、自然灾害,及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的威胁和挑战。在此基础上,韧性校园需要更多地关注大学校园能否为师生提供持续稳定的学习与科研环境。在后疫情时代,除了关注公共卫生事件对校园管理和运营带来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关注长期的远程学习是否会为实体校园生活带来挑战,导致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下降。这便是韧性校园有别于韧性城市的一个维度,与大学校园密切关联的韧性思考议题和维度还有很多。

2 韧性校园的核心议题

延展自韧性城市理念,结合大学校园空间与学习生活的行为特性,并基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学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工程实践,笔者尝试构建如下的韧性校园思考框架。

2.1 韧性校园策划与规划

大学校园的策划和规划与资金预算紧密联系,通常会在短期紧要事项和长期必要事项中向前者倾斜,因此全面系统的韧性校园整体策划、规划及效能评估尤为必要。但当前鲜有关于韧性校园规划的指南和操作实施手册,亟需制定符合大学资源禀赋、韧性发展目标,且能平衡成本与预算的韧性校园规划策略框架。

韧性校园规划包含如下要素:韧性目标、韧性事项优先级、韧性发展路径。大学校园的韧性目标旨在高校整体发展框架下,综合考虑韧性阈值、韧性效果、成本,而制定的多专业、多主体的全生命周期规划愿景。

2.2 挑战和风险清单

韧性校园所探讨的是大学校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清单。这一方面是为了构建框架,另一方面韧性议题需要大学校园的利益共同体达成认知上的共识。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清单通常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战略发展、财务金融、生态资源、安全与灾害、管理与治理、未来发展等。

韧性校园的挑战与风险清单可以分为急性冲击与慢性压力。急性冲击是指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这些扰动通常难以预测,但可以预设韧性进行预防;慢性压力则是指高校未来发展、教育长线发展趋势、急性冲击带来的慢性影响等潜移默化的挑战与机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为未来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可作为建成环境的挑战和风险清单的参照。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即将于2023年在丹麦举行,大会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这代表了国际建筑师协会对减少不平等和脆弱性的承诺,防止因这些因素导致人们落伍,破坏个人和人类的潜力[19]。韧性校园的挑战与风险思考,同样需要考虑不同功能、不同人群,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2.3 城市韧性与校园韧性的相关指标

奥雅纳公司研发了一套用来理解和度量城市耐受、适应和转型能力的城市韧性指数(the City Resilience Index,CRI)[20]。其主要目的是诊断城市韧性的优势和劣势,并衡量一段时间内的相对表现。该指数围绕健康与福祉、经济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领导力和战略四个方面,共设包含资金和卫生设施在内的12个目标和52个指标,旨在提供衡量和评估城市韧性的共同基础,以更好地促进关于城市韧性话题的对话和知识共享。

非营利组织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致力于通过高等院校加快推进气候保护行动,并创建了弹性校园联盟,帮助高校制定计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8]。此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领导创建了美国气候韧性工具包(U.S.Climate Resilience Toolkit),帮助人们了解和解决所面临的气候风险。社区和区域韧性研究协会(CARRI)则创建了校园韧性增强系统,以帮助高校测试和验证可有效增强校园韧性的资源、程序和工具。

笔者希望能基于这些国际上先进和先行的框架与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符合中国大学校园的韧性校园评价与规划设计框架。

2.4 韧性的冗余度

由城市韧性研究网(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Net work)、加泰罗尼亚国际大学(UIC)和相关合作机构主办的巴塞罗那新韧性校园研讨会提出,可增加冗余度以应对突发情况,即让系统的不同部分发挥相似的作用,营建一个可自运行的小型系统[21]。但有关韧性冗余的讨论不能在抛弃成本、阈值的条件下进行。韧性体系中都会提及预留冗余,但这会带来有关阈值区间的讨论。阈值与预算、成本、代价息息相关,任何系统优化与冗余都需要考虑预算等因素的边界和约束。规划师与建筑师需要了解为了实现韧性的各类参数阈值,以及合理成本范围内的阈值区间,实现冗余度与预期韧性效果的平衡。国内现有的大学校园规划指标指导文件更多是定义一个固定数值,即使有数值区间的相关表述,也较少从韧性维度讨论冗余度与成本等因素的互动关系。

2.5 规划方法与框架

韧性校园规划需要一个完备且可动态操作的系统框架,因为它既涉及项目规划设计的不同阶段和专业,也涉及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具体应对措施,因此更需要一个清晰明确、可执行、可更新、可交互的规划方案和框架。

2.6 韧性校园的建筑设计

建筑空间是承载校园韧性的微观物理空间。有关韧性建筑的讨论起源于防灾建筑和抗震建筑,但却并非止步于此。笔者认为建筑学层面的韧性校园,应该回归建筑学及其根本——空间的本质,因此韧性校园建筑设计所讨论的也是大学校园空间的韧性。

韧性校园的建筑设计包含如下几个维度:空间的强度、空间的冗余、空间的适应、空间的生态可持续。空间的强度是指基础设施、建筑空间的抗灾、抗震、防火设防强度,旨在降低校园建筑在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损害程度。空间的冗余指建筑空间在满足日常使用和功能需求的同时,需要预留部分缓冲空间、避难空间和未来发展空间,以满足突发事件、灾害及未来发展中的额外需求,甚至需要设定一部分冗余的建筑空间与“无义”(Void)空间。空间的适应则是指空间能够不断适应韧性需求和使用主体的反馈需求。同时,空间的生态可持续也是韧性校园建筑设计的重要议题。

2.7 动态与持续的校园更新

适应与预留是韧性校园的关键词。实体校园与校园学习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变化[22],尽管在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在线学习成为校园学习生活的日常,但经验和研究表明,在物理校园环境中的生活和学生的成功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23]。但这也不由得使我们思考不断变化的社会与世界,与实体校园空间和校园学习生活之间的动态关系。

3 韧性、冗余度与成本预算之间的互动关系

表1 韧性议题下大学校园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2.8 数字韧性

数字韧性是指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大学校园适应变化、突发状况等外在环境的能力[11]。智慧校园、数字孪生等新理念和技术方式可助力韧性校园的实现,增强物理校园空间,形成智能与响应式的校园空间体系(Responsive Campus)。数字韧性分为物理空间、线上生活与学习、虚实融合三个层面。韧性校园的数字系统、数字孪生系统,是维护韧性校园运行的基础平台,并能协调韧性系统与物理空间的耦合。同时,线上教学与生活系统能够保障教学、科研与生活持续进行,不受突发事件干扰。吴志强院士在《城市韧性空间设计》一文中提到:“智能技术是实现精细化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段,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应对疫情的空间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在空间尺度上的细化,更重要的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做到快速地感知、判断、反映与自主学习。”数字韧性也是韧性校园进行动态更新、反馈、调整的重要保障技术措施、方法和手段[24]。

2.9 小结:韧性校园的核心议题与框架

韧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韧性校园规划的框架也是一个需要持续调整与动态更新的规划框架。韧性校园中的各类要素应做到系统策划、状态可感、状态有反馈、反馈能响应、空间和结构可调节,更好地适应、吸收扰动,减小突发事件的影响,并在功能或状态发生改变时快速恢复、适应变化或转型发展,进而保障师生、学者、教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持学习与科研活动的平稳进行。

3 韧性校园规划内容、指标与框架

基于前文构建的韧性校园核心议题与框架,笔者尝试对韧性校园规划的核心内容与指标进行梳理,以期为未来的韧性校园规划实践提供参照。韧性校园规划分为韧性校园策划、规划与设计、运营与管理、调整与更新四个层面。

3.1 韧性校园规划内容

韧性校园的策划是指在校园建设或更新初期,对校园韧性发展目标、韧性事项优先级、韧性校园发展路径等进行策划和设定。其核心方法是多主体与多专业参与的韧性校园策划与咨询,因为涉及多个维度的参数和交互,需要考量不同主体和不同专业咨询顾问的建议。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大学校园的多方使用主体能够明确韧性校园的共识,并落实在未来校园规划中。在这一阶段,还需要考量韧性校园的财务可持续和计划实施的财务计划可持续。

规划与设计阶段则是针对校园规划的总体框架、子项等进行的韧性设计,包含韧性校园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筑设计、交通与联系、学习与生活等维度。与传统的校园规划相比,韧性校园规划的子项内容需要考虑更多平时与战时的韧性区间和阈值,规划和设计内容包含两个层面的“动态”:一是指应对突发情况和扰动时的动态调整和阈值空间,以应对不可避免的外部扰动;二是指全生命周期维度上的动态调整和适应。1973年,生态韧性的概念由生态学家霍林于《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中提出,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外界干扰的稳定程度。生态韧性概念包含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共生性、生态系统自适应性等,也是韧性校园规划的重要组成[25]。

运营与管理是指规划和设计韧性校园中的要素和空间,及其在校园日常与突发事件中的管理和使用,通常包含日常状态的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应对。日常管理包含冗余发展空间的设计与运营使用设计、师生教职工互动空间和交流反馈、高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韧性。在新冠疫情中,校园的组织韧性受到广泛关注,包含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组织制度、组织规范,及空间的调用与使用等。

调整与更新是韧性校园规划框架区别于其他校园规划框架和方法论的最显著特点。韧性校园规划并非固定和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不断的运行与反馈、受到韧性挑战冲击后进行调整与适应,并在面向未来发展目标的审视中动态更新。

4 韧性校园规划的图解

5 韧性校园的核心议题与框架

3.2 韧性校园的多维指标的属性

韧性校园的多维指标对应韧性的不同维度,包括多样性、冗余性、鲁棒性、恢复力、适应性、包容性和学习转化能力。

多样性是指韧性校园中的构成要素和空间应具备多样的功能、形式与属性,在危机之下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提高校园系统抵御多样威胁的能力。冗余性是指空间具有功能相同的可替换空间、缓冲空间和要素,通过冗余的空间和功能来增加校园系统应对冲击时的可靠性和韧性。鲁棒性来源于工程领域,亦称作稳健性,指校园系统抵抗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恢复力是韧性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在韧性校园领域是指校园系统、空间和环境具有可逆性和还原性,在受到冲击后仍能回到系统原有的结构或功能,甚至比原有状态更好。适应性也称灵活性,指校园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节空间的形态、结构或功能,以便与环境相适应,需要相对较长周期才能形成。包容性指校园具备系统调节和适应来自外部、内部的不同反馈和需求的能力。学习转化能力指大学校园在应对冲击后,能够从冲击和危机中形成正向反馈、吸取经验、归纳总结并转化为正向改变的能力。

4 韧性校园规划方法——韧性校园的规划策略与落地执行

有关韧性规划方法的讨论可分为策划预防、响应恢复和调整适应三个层面。奥雅纳在《城市韧性白皮书》中探讨如何提升城市韧性时,认为主要由预防失效、加速恢复和转换性能三个部分组成。预防失效是指通过风险管理措施,使系统之间产生新的关联,或变换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使其适用于新关联,并回到常态。加速恢复是指当系统关键相关性失效后,通过引入中间相关性系统,使崩溃的系统或组件加快恢复至常态,或提升至新常态。转换性能则是指增强系统的相关性,提升系统反应能力、学习能力并得以增长,实现新常态[18]。

韧性校园的规划方法有其自身特性,可分为如下的方法步骤:1)系统策划:基于多方面咨询和策划,充分考虑冗余和预留;2)动态调整:在韧性校园的平日运行中收集反馈,动态调整;3)韧性调整,预防失效:通过风险管理措施,实现校园系统的互动、适应和调整,并回归到新的稳定状态;4)空间恢复:当关键功能遭遇冲击和扰动后,使韧性或冗余的空间、系统发挥作用,帮助其迅速恢复至常态,甚至能提升性能和适应力,达到新的韧性平衡和常态;5)学习与适应:在韧性事件之后,充分评估和调研韧性校园系统,增强相关性,提升校园反应能力、学习能力;6)动态更新与递进调节:在校园运行和冲击事件中,不断动态评估和更新校园设计与规划,形成不断递进提升的校园状态。

在国内背景下的韧性规划,需同时考虑中国大学的使用特点和环境,以及与国外不同点的表征,将国际经验与在地实践背景相结合。

5 总结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对韧性校园及韧性城市在专业和公众领域的讨论,部分来源于新冠疫情和衍生的社会现象。我们在经受冲击、疲于应对之时,也能感受到“危”与“机”的伴生。韧性校园建设需要考虑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但不能只停留在对疫情影响的思考,更需要关注校园系统未来发展的体系,其讨论或许应该扩展至大学校园面临的宏观挑战与微观议题,如学校的社会化程度低、与城市割裂(包括后勤的非社会化、供应链等问题)、学校人口密度高、缺乏应急管理、封控期间宿舍区缺乏一定的独立性等。

韧性同时也与复杂性和复杂系统密切关联。校园系统越复杂其鲁棒性越高,越不容易被破坏,但这也意味着对运营、管理和规划的高要求,以及环节、维度的增加。构建体系化的韧性校园规划框架,实现大学校园利益相关者的共识体系,并介入数字化技术,或许是解决之道。

有关韧性城市的讨论来源于西方,在国内其规划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新冠疫情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西方的社会、文化、政治、治理、城市环境与国内的不同,因此在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与手段上存在区别。对于中国高校的规划实践,同样需要考虑国内的现状和中国大学校园的特征与特点,模仿或复制西方的韧性校园方法论、技术手段和规划框架显然是难以适应的。

人们将韧性视为物体在外来冲击下保持原状或快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事实上,韧性校园的理念隐含了在遭遇冲击后发展得比以前更好的积极含义。在这个充满未知与变局的年代,韧性校园的探索也许是在混沌和震荡中走向稳定与繁荣的调整工具与方法论。其框架体系承认和接受校园环境中的潜在冲击与不确定性,但我们依然相信恢复、治愈的能力,相信未来会更好。

致谢:感谢程雯、徐蜀辰对资料收集提供的帮助。

图片来源

1,2作者根据文献[2]改绘

3-5作者自绘

表格来源

1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韧性规划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