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的需求、架构和解决方案研究

2023-01-16 10:07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18期
关键词:以太网路由时延

赵 强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 言

信息化时代,5G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满足大部分场景的通信传输需求。5G承载网带来了全新的网络体验,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通过加强对5G承载网需求、架构的研究,制定适宜的传输承载解决方案,以推动5G承载网的可持续发展。

1 5G承载网的需求和架构

5G承载网在网络宽带、超低时延、网络切片、时针同步以及智能管控方面有着新的需求,需要实时关注均值宽带的提升状态,提高网络的低时延性能,通过网络切片来实现不同的网络功能,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5G承载网的架构主要包含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转发平面以及集中化/云化无线接入网(Centralized/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典型的SDN架构分为3层,分别是应用层、控制层、基础设施层。5G承载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域网、省内干线,接入层中涵盖了前传网络、回传网络,核心网中的设备需要配置不同类型的接口。

CRAN架构能够对网络数据进行集中化处理,通过搭载实时云计算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1]。

2 现阶段5G承载网络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5G承载网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5G的前传网、中传网对承载网有着极高的时延要求,前传网传输时延的预算应当控制在30 μs以内,中传网则要控制在150 μs以内;二是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需要有效融合4G网络和5G网络,核心网云化部署还需进一步规划;三是超高精度时间同步,利用5G网络应用下的多点协同技术使驱动同步时间精度得到有效提升;四是要合理规划网络切片架构,以灵活分配网络资源[2]。

3 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和建设方案

3.1 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

3.1.1 灵活以太网技术

灵活以太网技术的定义来源于光互联网论坛(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OIF),其增强了以太网物理编码子层的能力,能够有效接入媒体控制层,组网灵活性更强。灵活以太网技术可以利用物理链路捆绑方式来进一步拓展网络容量,解决传统以太网链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容量分配更加均匀。与此同时,灵活以太网技术还能服务于多个客户业务,具有物理隔离功能[3]。

利用灵活以太网交换技术可以在多个网元之间创建灵活以太网隧道,无须弹出分组,具有超低时延。在检测隧道性能时,可以使用灵活以太网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系统来检测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发生的故障。

3.1.2 源路由技术

5G信息通信网络架构中,以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为基础,实施核心网、基站的云化分布式部署。信息通信网络架构中包含多方面的传输需求,也对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应当具备良好的灵活连接能力。源路由技术是5G承载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分段路由技术则是源路由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类型。分段路由技术的特点在于转发点无须感知业务状态,只需维护拓扑信息,强化了网络支持泛在连接能力,提高了网络拓展性。利用分段路由技术将携带路由信息的指令压栈到报文头中,中间转发点逐跳提前,相关指令直接弹出并转发报文[4]。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融合SDN技术,根据网络流量、拓扑资源的实际情况来计算符合业务需求的转发路径,下发源节点路由信息,无须与转发路径中的其他节点进行交互,增强了网络控制性。

3.2 5G承载网的解决方案

为有效落实5G承载网络方案,应当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来实施。首先要确认无线站点规模,包括本期建设规模、目标网络规模、各基站布局、基站地图位置以及预计收敛位置;其次要选取CRAN机房,确定机房机位、电源、进出局,做好机房定位工作;再次要确认前传方案,需要考虑多方面内容,如融合综合业务接入区、基站光缆网设计等;最后要确定回传方案,主要考虑接入层组网、汇聚组网、核心层组网和网间对接部分等内容[5]。

初步确定CRAN机房时,应当选择环境安全、交通便利、便于市电接入的位置设置机房。自有产权机房是首选,市电引入容量与配套设备配置要满足需求,机房面积应当在20 m2以上,机房的净高应当在3 m以上。与此同时,机房还要按照功能的不同设置电力电池区和设备区,满足设备空间要求,加强设备监控[6]。

除此之外,要明确CRAN机房前传方案。对于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与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同址的场景,前传网采用光纤直驱方式即可;对于集中式部署场景,前传网可采用光纤直驱、波分复用型无源光网络(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有源系统等方式。

光纤直驱方式如图1所示,无线AAU和DU配置白光光口,采用光纤直接连接AAU和DU。

图1 光纤直驱方式

无源WDM方式如图2所示。无线AAU和DU配置彩色光口,并配置无源WDM合分波板。

图2 无源WDM方式

有源系统方式如图3所示,无线AAU和DU配置白光光口,采用Flex-O封装,减少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开销与处理时延[7]。

图3 有源系统方式

在明确各站点CRNA机房的归属后,需要计算CRAN机房接入站点数量、设备以及宽带配置。

依据《中国移动5G省内传送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测算带宽需求,单站峰值带宽7 Gb/s,均值带宽3 Gb/s,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的收敛比为8∶ 2∶1。

新建汇聚环优先选择口字型结构组网,在不具备光缆铺设条件、偏远地区或容量较小地区可以选择环型结构组网。一般汇聚环下挂接入环不超过8个,收敛标准站不超过320个。环网容量初期组建100GE汇聚环,需要具备平滑升级至200GE或400GE的能力[8]。

3.3 案例分析

以浙江省某公司的5G承载网建设项目为例,在落实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内容。

(1)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BBU)集中结构应用。优先集中城区5G BBU,逐步收编4G BBU,主要应用于宏站、微站,单点集中规模不超过10个物理站。

(2)在BBU集中场景下选择适宜的前传方案。针对4G/5G集中场景,采用普通双纤、单纤双向(无线设备厂家光模块)、单纤双向(第三方厂家光模块)以及无源波分4种方案测算投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9]。

表1 4种方案测算投资数据

(3)确认接入层建设方案。选择适宜的接入层拓扑,网络架构上建议采用V字型或口字型系统。系统带宽暂无合适选择,后续根据商务应用情况确定。

(4)确定汇聚层建设方案。采用100GE FlexE端口,初期组建环型网络,中后期以V字型架构扩容,逐步向网状网演进。

(5)确定业务宽带配置方案。遵循相关指导意见,初期保证带宽按照20 Mb/s配置,推进实现动态调整。

(6)选择适宜的建设模式。预估未来2~3年的建设需求作为商务谈判条件,对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升级方案与新建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方案共同进行商务比选,选择初期建设和后期扩容成本最低的“方案[10]。

4 结 论

通过对5G承载网络需求、架构的研究,针对当前5G承载网络应用中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5G承载网络的应用推广。通过对比方案寻找最佳方案,不断创新相关技术,从而推进通信领域的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以太网路由时延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潜在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虚拟分扇的簇间多跳路由算法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路由重分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大因素驱动创新提速以太网快步迈入“灵活”时代
谈实时以太网EtherCAT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