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2023-01-16 12:23文/刘
名师在线 2022年36期
关键词:目标探究实验

文/刘 燕

引 言

当下初中化学教学评分散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思想对教师教学认识造成的影响过深。“为考而教”“为分而学”便受此影响成为现代初中教育的主旋律。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还会让学生在无形中套上“枷锁”,身心俱疲。因此,为更好地打破初中化学的这一固有教学格局,当代执教者需要将“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教与学的新范式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之中。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针对“评价严重滞后于教学”这一问题提出的一种将评价汇入教与学活动之中,利用学案收集教学信息,师生通过评价确定学生所在学习状态与目标差距,并尽可能缩小差距的教学新范式。对于教,教师可利用评价明确“怎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三大问题,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对于学,学生可运用评价的内在机能正确认识自身学习现状与目标期望的差距,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可以说,“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就是一种“改进教学、促进学习、助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1]。

二、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中,评价的功能与价值得到了突出。因此,为让其优势得到发挥,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时,初中化学教师要在原有教学融合的基础上,增强教评、学评的结合,并重视多元评价的实施[2]。由此,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流程便得以明晰。

(一)明确教学目标

如果将教学活动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教学目标就是决定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作战方略。在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同样也要保证目标的先行,以此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评”所起到的引导与统率作用。

1.单元目标的明确

在部编版初中化学教材中,课程内容往往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划分[3]。初中化学教师在制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目标时,也可以此为依据,率先明确出单元整体目标,让“教什么?”的问题得到精准、高效的解决。

以部编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为例,本单元共有“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两个课题和“燃烧的条件”一个实验活动,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全面的教学指向。由此,本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便能够得到明确。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与燃烧的三个条件;(2)掌握灭火的原理与方法;(3)掌握常见化学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4)认识三大化石燃料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提问、猜想、假设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2)通过分析、交流、沟通判断常见化学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3)通过探究、推理认识三大化石燃料的重要作用与对环境的危害;(4)通过实验探究与实验操作把握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良好的用火意识,形成自护自救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与实践操作得到化学素养与科学思维的发展提升。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规避“只见树木,不见树林”重结果轻过程问题的发生,设计细化的单元过程教学目标,见表1。

表1

2.课时目标的明确

单元过程目标的总体性与整体性极强,对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制订明确的单元目标,教师可实现对“教什么?”问题的系统性把握,但对于一些具体、详尽的内容仍模糊。因此,为了让教学目标导学、导教以及导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要在单元过程目标的统领下对课时目标进行明确。并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将课时教学目标转化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对课时的具体学习活动了然于心。

仍以部编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为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课时学习目标就可制订为:(1)观察白磷与红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思考燃烧所需条件有哪些。(2)根据燃烧的条件与生活中的各种灭火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3)解释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水基型灭火器的灭火原理。(4)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究学习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5)思考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以及如果在家中、校园中发生火灾可采取哪些措施。

(二)制订评价标准

为了给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与活动指明方向,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制订评价标准(见表2),以此来让初中化学教学在评价与目标的双重引导下走向精准,走向高效。

表2 初中化学评价标准

(三)设计弹性学案

为了更好地追踪学生的化学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做出更为精准的评价与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去编写弹性学案,让学生利用学案对自己的化学学习信息进行反馈,见表3。

表3 课题1“燃烧和灭火”弹性学案

三、“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以上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可清晰化“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如图1。

图1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流程

(一)创设情境,促进探究分析

初中化学教师就应着眼于此,为学生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如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蜡烛燃烧、纸张燃烧、木材燃烧等影像或图像,并向学生提问:“燃烧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人类用火可追溯到100万年以前。燃烧有利也有弊,那么你认为什么是燃烧?除了以上燃烧现象,你还见过哪些燃烧?你认为什么决定了燃烧?”以此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小组探讨交流,确定“燃烧”的化学概念,即可燃物与氧气所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二)捕捉分析,助力学评结合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应用需要教师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具备鹰的“眼睛”、猎豹的“腿”、蜘蛛的“织网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整理、分析、评价、交流、比较、探究、讨论等多元学习活动,以此来有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矛盾,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建出一套学评标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评价的融合促进,推动学生的知识内化。

在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展开“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方案设计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想法与设计思路表述出来,并引导学生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两个方向上进行评价。

有的学生针对“猜想1:燃烧与可燃物有关”提出了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铁片与纸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可燃物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对此,其他学生则给出了不同看法,根据已知的3Fe+2O2=点==燃=>Fe3O4可知,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所以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仍有待推敲。有的学生针对“猜想2:燃烧与空气有关”,提出了在倒扣的烧杯中放置点燃的蜡烛,观察实验现象,证明空气/氧气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对此,其他学生也给出了不同的想法,蜡烛是石蜡混合物,化学式为C22H46和C28H58,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2C22H46+67O2=点==燃=>44CO2+46H2O与2C28H58+85O2=点==燃=>56CO2+58H2O,在倒扣的烧杯中点燃蜡烛,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氧气,但无法有效判定蜡烛的熄灭是否与氧气有关,所以实验方案还需进一步精进。有的学生针对“猜想3:燃烧与物质的着火点有关”,提出用酒精灯加热同等体积的棉花与布料,利用定时器测量二者燃烧所用时长,用时短的着火点低,用时长的着火点高。对此,其他学生则提出“布料与棉花”都是可燃物,燃烧用时很短,实验现象观察不够清楚详尽。并且,这一实验的出发点本就建立在着火点是燃烧条件这一基础上,实验目的与猜想相悖。

在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反驳与辩证后,教师便可抓住学生思维发散的教学时机,向学生提出“判断实验是否可行与合理的标准是什么呢?”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发地建立评价标准,即实验的变量要控制正确;实验目的要与方案和猜想一致。

(三)整合标准,实现提升进步

若想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实现进步与发展,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清楚评价自身学习过程与表现的标准,学会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与完善自身,得到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的锻炼与强化。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参与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展开教学评价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探讨的方式制定师生认可的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表,并以自评、互评、师评三主体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展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的教学评价,以此来让评价的促学、促教作用实现最大化彰显。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这一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加强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更符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育人要求,对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有助益。因此,当代初中化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评三种活动所存在的严重分化问题,及时改正自身对评价所存在的认知偏差,坚持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进步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更好地促进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目标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