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策略
——以“尊重他人”为例

2023-01-16 12:23黄小云
名师在线 2022年36期
关键词:议题课程标准法治

文/黄小云

引 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这指明了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向。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样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参与体验,进行感悟与建构。”对此,在《课程标准》的导向下,教师应注重实施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指以教材知识和生活为立足点,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明确议题,并以议题为中心,创设系列教学情境,驱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多样的方式收集信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教学内容,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1]。有效实施议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实践体验机会,实现知行合一,增强学习效果。以“尊重他人”为例,教师可按以下步骤实施议题式教学。

一、确定议题

确定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推动议题式教学发展的关键。《课程标准》指明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倡导生活化教学。可见,生活是教师选取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议题,可以确保议题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所以,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时,教师要研读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确定议题。

“尊重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重在介绍尊重的含义,尊重他人的原因以及尊重他人的做法。由此可见,尊重他人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他们或从他人身上得到了尊重,或自发地尊重了他人,对尊重建构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大都不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出现一些行为偏差。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或因亲身经历、热点新闻等获取了诸多尊重他人的“素材”,如“杭州向拾荒者开放图书馆”“董卿跪着主持节目”等。综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情况,教师可确定本节课的总议题为:如何尊重他人。之后,教师可联系教学内容与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探寻相关内容,使其在认知所学知识的同时,建构良好的思想认知,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呈现议题

呈现议题是议题式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教学情境应贯穿议题式教学始终[2]。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现新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初步探究新知内容,顺利走进课堂。所以,在议题式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呈现议题,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在“尊重他人”课堂上,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视频。学生看到主持人董卿在采访许渊冲先生时,以跪地的姿势,俯身提问,耐心地倾听老人讲述。此画面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热泪盈眶。教师可把握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董卿的这一跪,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学生结合具体场景与生活经验,很容易联想到“尊重”。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并进行引导:“尊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一大‘法宝’,是我们自身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尊重吗?知道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吗?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吗?”在这样一连串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会自发地准备探究“尊重他人”一课的内容。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议题,为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二)开展活动,探究议题

探究议题是议题式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分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构成,串联整个议题式教学,便于学生一步步探究,由浅入深地感知、感悟总议题,深刻理解所学内容[3]。

1.开展辩论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学生探究议题的方式之一。合作探究是以探究、解决任务或问题为主的活动[4]。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提出个性看法,自然而然地碰撞出思维火花,由此深入辨析,越辨越明,增强认知,同时发展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议题式课堂上,教师应围绕分议题,提出辩论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

如“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是“尊重他人”的分议题。围绕此议题,教师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播放视频:拾荒者在杭州图书馆读书。依据视频内容,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针对杭州图书馆向拾荒者开放这一举措,大家有什么看法?”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产生个性看法,如“图书馆这样做,会影响环境,扰乱正常的秩序。”“图书馆这样做,保障了每个公民的读书权利。”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建立正方(支持图书馆的举措)、反方(反对图书馆的举措),并提出辩论任务:“请各方派出四名学生作为代表,表述本组的观点。”在提出此任务后,教师可给予学生两分钟的时间,以便他们在小组中交流,整理有价值的观点。

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给出四分钟的时间,鼓励各组轮流提出本组观点,驳斥他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各组代表积极思考,进行头脑风暴,提出个性观点,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什么样的职业都该得到应有的尊重”。经过你来我往的辩论,越来越多的学生支持图书馆的举措。于是,教师进行总结:“我们要想真正地体会杭州图书馆的做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尊重。在现实生活中,尊重是我们与人交往的起点。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尊重他人,或受到他人的尊重,会感到满足。反之,则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通过辩论活动,学生获得了合作探究机会。尤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彰显了个性,不断提出个性观点,碰撞思维,由此达成统一认知,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学生也因参与辩论活动,自然而然地发散了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2.开展对话活动,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学生探究议题的具体方式。教师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对话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途径。尤其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使学生思考,积极表达,通过及时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建构认知。因此,在议题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分议题开展对话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尊重从我做起”是“尊重他人”这节课的另一个分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围绕此议题,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向学生展示文字材料——杭州图书馆读者及工作人员对此措施的看法。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提出问题:“通过这位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如有的学生从读者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拾荒者身上的美好品质。有的学生从工作人员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们对每个人的尊重。立足学生的感受,教师可及时总结:“说得很好。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尊重他人,首先要了解他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用自己的尊重表达对他的赞赏。”

在学生深化认知后,教师可追问:“杭州图书馆的做法,给了我们尊重他人的借鉴。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同样,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继续思考,联想到各种各样的尊重他人的做法,并进行表述,如“我们要包容他人,善待他人”“不论是何种职业的人,都值得尊重”。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总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真诚、善良,这样才能给予他人尊重。”

实践证明,对话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具体事件,感悟到尊重他人的方法。同时,学生也因此受到思想熏陶,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为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奠定了基础。

(三)反思实践,升华议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讲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反思实践,升华议题,强化认知,积累生活经验。

在“尊重他人”课堂上,教师可尊重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如此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尊重他人’的事例。你的身边有哪些‘尊重他人’的事例呢?”在此问题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能够迁移课堂认知,回顾生活,从生活中探寻尊重他人的事例,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如“妈妈原本想让妹妹学钢琴,妹妹表达了想学舞蹈的意愿,妈妈尊重妹妹的意愿,为她报了舞蹈班”。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深受感动,增强了对尊重他人的认知。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认知,教师追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尊重人之外,还要尊重什么?”这个问题具有拓展性,能够使学生拓展思维。在思维作用下,不少学生联想到尊重小动物、尊重植物、尊重民族文化差异等。

三、总结评价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优化教学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改进教学不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对此,在议题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应以教学过程为抓手,立足具体活动,以教师、学生和小组为主体,设计不同的评价量表,助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比如,在学生合作探究议题时,教师设计、发放了学生自评和互评表,如表1。

表1 学生自评和互评表

?

在此评价表的支撑下,学生首先要端正态度,践行良好行为,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合作探究效果。其次,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自主反思,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合作探究行为,能够发现自身不足与他人的良好表现,扬长补短,提升自身合作探究水平。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回收自评和互评表,了解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指明学生的良好表现和不足,提出完善建议,助力其查漏补缺。如此评价不仅推动了议题式教学顺利开展,还使学生有所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确定议题,实施教学,总结评价,是议题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此流程为立足点,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议题、实施多样化教学活动并应用多元评价,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议题,建构道德与法治认知,同时发展多种能力,增强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议题课程标准法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